巴西狂欢节
巴西狂欢节被称为
世界上最大的
狂欢节。在巴西的狂欢节上,每个人都不愿表现自我,而是想成全别人。有的男人希望自己拥有女性的特征;而有的平时内向的女人则大跳狂热的
舞蹈,尽量地模仿他人的敏捷和有力动作。狂欢节中常常出现“易装癖”,这是历史的
产物。巴西狂欢节对女性化的狂热程度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在巴西的狂欢节中,
里约热内卢狂欢节是世界上最著名、最令人神往的
盛会。
狂欢节是巴西最大的
节日,但最负
盛名的当属
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该市狂欢节以其参加
桑巴舞大赛演员人数之多,
服装之华丽,持续时间之长,场面之壮观堪称
世界之最。
在巴西的狂欢节中,
巴伊亚州
首府萨尔瓦多市的狂欢节独具特色。由于巴伊亚人不愿将狂欢节市场化,所以这里的狂欢节得以保持它的原汁原味。此外,在音乐方面,巴伊亚是全国最发达和最重要的
地区,这里到处充满了
音乐和舞蹈,它是巴西
传统和狂欢节
精神最真实的体现。 萨尔瓦多狂欢节“国王”因瘦被罢黜
巴西足球队
巴西队还是世界上唯一一支5次获得
世界杯冠军的球队。
巴西文学
巴西文学的历史,可分为两大时期:殖民地文学时期和
民族文学时期。
殖民统治时期的巴西文学以佩•瓦•德•卡米尼亚(?~1500)向
葡萄牙国王报告发现巴西经过的信件为开端。随着殖民统治的建立,许多
葡萄牙的冒险家、历史家也来到巴西,他们以
史诗等
形式记录了
殖民者对
当地居民的征战,并对自然景物作了描述,这就是巴西最早的
文学作品。
1822年巴西独立,文学开始了一个新的时期,即民族文学时期。
在欧洲文学的影响下,
浪漫主义作品开始出现。巴西的
浪漫主义文学明显地从
印第安民间文学、特别是
民间
诗歌中汲取了营养,具有自己的
特色。
1922年 2月在
圣保罗市大剧院举行的“现代
艺术周”,是巴西
现代文学的开始。他们的最大
特点和主要倾向是创作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
巴西戏剧
16世纪时,巴西的
印第安民族曾经在葡萄牙
传教士的指导下,演出庆祝节日的
宗教剧。但是直到
18世纪以后,才有巴西出生的
作家撰写剧本.
19世纪初巴西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带动了
民族戏剧的发展,许多
诗人和小说家,同时在戏剧的
领域发挥他们的创作才能。19世纪巴西民族戏剧的第一个重要
剧作家是
佩纳,他的喜剧以讽刺、幽默而带着
人情味的
风格再现了
当代
城乡的生活场景。19世纪末,
巴西戏剧偏重于
风俗主义。
20世纪50~60年代,巴西戏剧的实验性倾向加强,各种不同风格的尝试在各种范围内进行,尤其是一种把音乐、舞蹈和歌唱结合进
戏剧结构的作法,更为令人注目。
巴西
美术
在前
哥伦比亚
时代,这裹正处于典型的丛林
文化时代,不及
墨西哥和安第斯地区文化发达。文化主要分为3个地区:
亚马孙丛林、
中部高原和南部地区:亚马孙丛林地区的一个重要文化是
亚马孙河入海口处的
马拉若岛
陶器艺术,以其
装饰纹样和手法的多样和成熟为特点。其次有
塔帕若人的文化,以
圣塔伦为
中心。
殖民时代,在巴西几乎不存在前殖民时代建筑传统。独立后的19世纪,占主要
地位的是
新古典主义
样式。1930年在巴西
建筑中出现了繁荣,
欧洲理性主义建筑影响巴西。
16~17世纪的绘画、雕刻主要是为
宗教服务。18世纪出现了大量的绘画、雕刻活动,通常与建筑活动相联系。巴西的
圣保罗双年展是与
威尼斯双年展并列
的世界上两大美术
双年展。
巴西电影
1)早期电影
1896年,电影传入巴西。1898年,
外国移民A.塞格雷托摄制了巴西第一部影片——《瓜纳巴拉海湾
风光》。在巴西早期电影
工作者中,导演L.de巴洛斯
成就卓著,从影60余年,共拍摄长短影片 260部。
2)巴西
新电影运动
60年代初,由于政府对内实行一些维护民族利益的措施,一批年轻的电影工作者纷纷以独立制片的形式发起一场振兴
巴西电影的新电影运动。他们反对商业化的巴西电影,反对
好莱坞对巴西电影实行的殖民化,以
面对现实为原则,主张创立植根于巴西
民族文化土壤中的新巴西电影。
3)70年代以后的巴西电影
70年代初,一种粗俗低级的色情喜剧片应运兴起,一度在市场泛滥。80年代初,巴西电影不但
产量可观,而且不少影片在
国际上获得强烈反响。
自1965年起,在
不同城市举办本国电影节。1975年成立巴西电影工作者协会。
巴西音乐与舞蹈
巴西音乐特征是
种类多样,充分体现了来自三个
大洲的
音乐元素,而且还有不断创新或在旧有的音乐形式变化出来。桑巴舞在30年代达到
鼎盛时期,是
西班牙
波利乐舞配上
非洲的节奏与
韵律的混合物。

忻镶芙
2021-07-15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