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舒县的介绍”的回答
关注问题
位毅韬
2021-07-14
舒县范围有多大?是否等同于今天一个县的概念?史料证明,舒县的范围包括今天安徽舒城、庐江、桐城、无为、怀宁、鹊尾渚五个县和地区,远非今天一个县的概念。 《后汉书·郡国志》记载:“舒有桐乡”,即舒县包括桐乡,即今天的桐城市。 舒城是舒县的主要地区。《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原注:“以舒之众屠破六县。舒,今庐江之故舒城县也。故六城在寿州安丰南百三十里。”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典传记》注:“率领舒之军屠六。舒即今安徽省舒城,六即六安。”不仅记载了“舒”,即“舒国”,而且对“舒”及“六”均作明确注解说明。 《汉书·高帝本纪》中也有“以舒屠六”的记载,注解“舒”与“六”与上同,证明舒城是汉是舒县。 《三国志·臧霸传》和《三国志·张辽传》中臧霸讨伐东吴陈兰的史[4] 实,也证明舒城在汉时属舒县。史实中所出现的“舒”、“舒口”地名均在今天的舒城县,先后交战的地点“夹石”、“逢龙”都位于舒城与桐城、舒城与潜山交界地区,出现的“潜山”,是指汉时的潜县,即今天霍山县。霍山与舒城相邻。史书所载史实证明,汉时舒城属舒县! 关于以上“舒”及“舒口”等地名,《三国志·吴主传》等也有同样的记载。 汉时舒县包括今天的庐江县。《汉书·地理志》“舒县”注:“故国,莽曰昆乡”,《宋史·志》云:“庐江县有昆山矾场。今庐江县南有大小矾山,是汉舒县兼有今庐江县境”。《汉书》和《宋史》都记载得非常明确,“汉时舒县兼有今庐江县境”,即今庐江县属汉时舒县范围,舒县“兼有”,而不是今庐江为汉时舒县所专有。 姚鼐在《汉庐江郡县沿革考》里分析了汉时舒县的范围包括今天的舒城县南、桐城市北、庐江县西:“舒县,盖得今舒城南、桐城北、庐江西地。 姚鼐的考证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修编的《续修舒城县志·卷四·舆地志》的记载基本相同,不过《续修舒城县志·卷四·舆地志》对舒县的地理范围有更全面完整的记载:汉时舒县的疆域“有桐乡、鹊尾渚,盖得今县(注:即舒城)及庐江全境、桐城北境,无为西南境,绝长补短,逾三数百里,屹然一大邦也……自唐以前,疆域广狭,其详不可得闻,可据者,惟历代地志,由明以来,详载之。” 因此,如果把汉时属舒县地区今天的某一个县说成是汉时唯独的舒县,或今天的某一个县是汉时的舒县,都是不科学、不准确的,也是违背历史的,是错误的。 史书和史料史料记载,晋时和南朝时的舒县,范围略小,主要地区在今舒城县。
0条评论
取 消 确 定
相关问题互动
沈姓的祖先是谁?
锺文懿
赞0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