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犬型亚目

犬型亚目

犬型亚目 (学名:Caniformia)是食肉目的一个亚目。其中包括犬科、熊科、浣熊科、熊猫科等类别,鳍足类(海狮与海豹)也被某些人归为此亚目。本亚目中多数动物的爪都不能伸缩(但鱼貂英语fisher (animal)、貂属、小猫熊与蓬尾浣熊英语Ring-tailed Cat的爪具有ㄧ定收缩能力),且除了犬科外均属踯行性英语Plantigrade(即跖骨平坦地行走)。犬型亚目与猫型亚目的区别在于较长的爪、较少的牙齿与较不特化的裂齿,且较偏向杂食性(猫型亚目多为肉食性)与伺机性猎食。解剖上,犬型亚目的耳骨泡英语Tympanic part of the temporal bone由ㄧ枚骨头组成,只有ㄧ个腔室,猫型亚目的则由两枚骨头由中隔英语septum连接组成,有两个腔室。

犬型亚目物种多样化的中心在北美洲与欧亚大陆北部,相对的猫型亚目多样化的中心在非洲与南亚。

犬型亚目相关文献
谁说虎父无犬子:三国最典型的将门虎父犬子
谁说虎父无犬子:三国最典型的将门虎父犬子,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说的是在战阵中会形成一种自觉协同,从而提高杀敌的勇气
查看全文
兽脚亚目
演化历程在三叠纪晚期,一些原始兽脚类与兽脚类恐龙便已经出现。最早且最为原始的肉食性恐龙是阿根廷的始盗龙(Eoraptor)与艾雷拉龙下目(Herrerasauria)。艾雷拉龙下目最早出现于三叠纪的卡尼阶后期到诺利阶(Norian)早期。在北美洲与南美洲可以发现这类恐龙化石,此外它们可能也出现在印度与非洲南部。艾雷拉龙下目同时拥有一些较为原始以及较为晚近的恐龙特征,是一种镶嵌演化(Mosaicevolution;不同特征拥有不同演化速率)的现象。古生物学家们本来认为艾雷拉龙类是兽脚类的物种之一,不过后来发现它们可能是原始的蜥臀目恐龙,甚至可能早于蜥臀目与鸟臀目的分化。根据2009年新发现的太阳神龙(Tawa),显示艾雷拉龙类可能是群早期兽脚类恐龙。兽脚亚目的足迹最早且最原始的兽脚亚目恐龙(或者说是真兽脚类)为腔骨龙超科。腔骨龙超科是群轻型、分布广泛的群居恐龙。腔骨龙科包含小型掠食动物(例如...
查看全文
亚目
下目下目(infra-order),又译作次目是生物分类法的一级,一般介于亚目和科之间,但下目之下有时也分超科,下目的拉丁文分类名称在非动物类时大多为-aria的字尾,但动物则无固定字尾超科超科(Superfamily),又译作总科,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个层级,介于亚目和科之间。有时在超科和亚目之间还有下目(或称次目)的分类。一般超科名称的拉丁字尾是-oidea。小目小目(英文称为parvorder)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个附属级别,介于下目和总科之间。例如类人猿下目又细分为阔鼻小目及狭鼻小目。
查看全文
鲈亚目
分类鲈亚目下分三个总科、79科,合共数百个属:鲈亚目Percoidei鲈总科Percoidea拟松鲷科(Datnioididae)锯盖鱼科(Centropomidae)双边鱼科(Ambassidae)棕鲈科(Badidae):又称棕鲈科尖嘴鲈科(Latidae)狼鲈科(Moronidae)花鲈科(Lateolabracidae)尖棘鲷科(Howellidae)真鲈科(Percichthyidae)准小鲈科(Perciliidae)发光鲷科(Acropomatidae)愈齿鲷科(Symphysanodontidae)多锯鲈科(Polyprionidae)鮨科(Serranidae)棘鳞鮨鲈科(Centrogeniidae)巨棘鲈科(Ostracoberycidae)丽花鮨科(Callanthiidae)拟雀鲷科(Pseudochromidae)蓝纹鲈科(Grammatidae)七夕鱼科(Pl...
查看全文
微型肉犬良种—猪肉狗
品种简介:猪肉狗又叫侗族家狗,成年犬体重仅有15公斤左右,是一种微型肉犬。原产于湘、桂、黔三省交界处—边远闭塞的渊九民族山寨,尤其以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区较多,故又称“侗族家狗”。 这种狗形状非常独特:活着的时候分明是一只活蹦乱跳的小狗,可当将其屠宰后竟又让人觉得变成了一头又肥又胖的小猪,所以人们称其为“猪肉狗”。
查看全文
犬型亚目相关标签
食肉目
犬型亚目
动物
家族谱大览
李氏家谱
原书: 稿本, [1981]. [11]页 : 世系表. 受姓始祖 : (商) 李利贞. 福建永春始迁祖 : (明) 李亚景. 十四世支祖 : (清) 李益度. 散居地 : 福建省永春县; 台湾省新竹县, 台北县板桥市, 及马来西亚等地.
浏览:100
徐氏宗谱[1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贻源堂, 民国5[1916]年创修. 16册: 插图, 世系表. 始祖(1世): (元明之际) 徐亚,行九二. 明洪武年间自江西饶州乐平县迁居湖北黄州府黄冈县. 亚公派下支祖(6世): (明) 徐荣卿(西分始祖) ; 徐实卿(迁居东山铁治区后得名徐家龙,东分始祖). 西分荣卿公派下房祖(11世): (明) 徐汉傩(西一分) ; 徐庭宪(西二分) ; 徐汉垱(西三分) ; 徐庭傩(西四分). 东分实卿公派下房祖(10世): (明) 徐权吾(东六分) ; 徐权恒(东八分). 西分辈份字似为(1世起): 亚单胜兴万卿添碧单秩庭. 东分辈份字似为(1世起): 亚单胜兴万卿添单玖权尚.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散居地: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浏览:0
何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1913]重修(庐江堂梓辑).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纂修者 : 何先甲,字茂林 ; 何先贤,字举才 ; 何先裕,字超凡 ; 何先正,字羽洋 ; 何承昆,字江陵 ; 何先仁,字邵亭. 庐江远祖 : 何太乙,字鉴康. 由江西南昌府丰城徙吉水. 湖南宗祖 : 何念二,字之纪. 为宣仁公(字福旋)之长子. 太乙公3世孙. 自中湘彭山徙安化一都滔溪. 始祖 : 何祖述,字德盛,号意诚. 念二公第三子. 派祖 : (元) 何型迁,字寿华 ; 何型仲,字昌太. 皆为仪清公(字斌甫)之子. 祖述公之孙. 型迁公生二子 : (元明之际) 何仕隆,字锡爵(居白羊) ; 何仕辅,字承尧(居木孔). 皆提为一世. 型仲公生一子(1世) : 何仕兴,字起在. 迁益阳谭家园. 仕隆公下派祖(2世) : (明) 何添禄,字加升. 生二子 : 何荣安,字文昌 ; 何荣贵,字文选. 荣安公下房祖(6世) : (明) 何玉金,字横溪. 均晚公(字夕照)之子. 玉金公生六子(7世) : 何廷偕,字少阳 ; 何廷杰,字正阳(止) ; 何廷仕,字敬阳 ; 何廷伏,字少阳 ; 何廷佩,字华阳 ; 何廷伋,字爱阳. 仕兴公下派祖(6世) : (明) 何玉述,字善继. 生一子 : 何廷佐,字登朝. 仕辅公下派祖(11世) : (清) 何光龙,字辉霞. 下一子 : 何明进,字旦华. 总派语 : 太尚宣念祖仪型. 原派语 : 仕添荣永均 玉廷正应大 光明立志承 先德宗功在 诗书开世运 景象合昌泰 英伟庆班联 典章定纪载. 续派语 : 东阁梅魁古 南邦柏节贞 才华昭卓越 忠孝启云礽. 散居地 : 湖南省安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部分卷端题 : 安邑白羊何氏族谱
浏览:100
河涧郡詹氏宗谱 [5册]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4[1935]年. 5册 : 人像, 世系表. 远祖: 詹体仁. 处州缙云祖: 詹嘉. 平演始迁祖(1世): 詹拱极,行荣一. 迁居芝田(青田的别名)平演村. 拱极公下派祖(5世): 詹赓烈,行良六. 赓烈公下房祖(6世): 詹敦型,行敬四(大房) ; 詹敦垕,行五(二房) ; 詹敦垣,行七(三房) ; 詹梅崖,行八(四房) ; 詹梅溪,行九(五房) ; 詹闲庵,行十(六房) ; 詹述斋,行十一(七房). 敦型公派下房祖(9世): 詹处宜,行正四 ; 詹处定,行正三十三. 敦垕公派下房祖(9世): 詹处淇,行正八. 敦垣公派下房祖(9世): 詹处谦,行正九. 梅崖公派下房祖(9世): 詹处唐,行正十二 ; 詹处熙,行正十三 ; 詹处成,行正十八. 梅溪公派下房祖(9世): 詹处丰,行正七 ; 詹处泰,行正廿三 ; 詹处权,行正十七 ; 詹处宁,行正十四 ; 詹处演,行正廿. 闲庵公派下房祖(9世): 詹处和,行正廿二. 述斋公派下房祖(9世): 詹处朗,行正九 ; 詹处朝,行正十一 ; 詹处望,行八 ; 詹处岳,行三十 ; 詹处乐,行三一. 阴行字母: 荣华繁锡 良敬端庄 中正元茂 万亿兆芳 庠序笃诚 式型裕光 干长基厚 世泽堂煌. 阳行字母: 拱锳渥桂 赓敦必有 处克宗乘 明士世景 懋际斯若 宏邦尚孚 守元承体 兴德推诚. 书名据目录题编目. 书衣题及版心题: 詹氏宗谱. 散居地: 浙江省青田县等地.
浏览:0
胡氏宗谱 [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恪堂, 2007年镌(安定郡 : 爱莲堂梓). 3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一世远祖 : 阙父. 其子满公,谥胡公,为胡姓之始. 宗祖(55世) : (唐) 胡瞳,初名炼,字叔明,行十九. 因官居歙县. 婺源清华祖 : (唐) 胡学,字真翁,行十八. 瞳公之子. 始祖 : 胡武,字延稀,行九公. 学公第五子. 始迁祖 : (宋元之际) 胡辛二,讳昭左. 延稀公6世孙. 由江西鄱阳徙宿松. 派祖 : (元明之际) 胡目二,讳灿. 福七公之子. 二大房祖 : (明) 胡妙通,讳聪 ; 胡妙达,讳颍. 皆为目二公之子. 派行(迁松后11世起) : 崇邦日志 德泽广远 克昌济美 庆锡英贤 文章华国 道学傅经 虔诚毅硕 求良逵臻 时超大业 永茂芳馨. 散居地 : 安徽省宿松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胡氏族谱
原书: [湖南沅江] : 安定堂, 1998年刊. 25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中国湖南图书馆. 编纂者 : 胡鸿正,字敬秋 ; 胡廉骞,字志成 ; 胡鸿昌,字惠明. 此谱包含首5卷, 卷一4卷, 卷二6卷, 卷三3卷, 卷四3卷, 卷五1卷, 卷六2卷, 卷七1卷. 共25卷(25册). 始祖 : (宋) 胡恭德,字恪勤. 生六子. 六大房祖 : 胡典治 ; 胡典礼 ; 胡典教,原名定元 ; 胡典政 ; 胡典型,原名万春 ; 胡典事. 治公房南迁祖 : (元明之际) 胡艮. 自豫章庐陵迁楚龙邑. 二传至胡嗣仙,字道通,迁沅邑. 礼公房南迁祖 : 胡佐臣 ; 胡佐夏 ; 胡佐商. 随父胡椿由江西庐陵徙善化,又于明嘉靖间迁沅江. 教公房南迁祖 : 胡希旦. 原籍华容,明季时由华容迁沅江赤保杨坡村. 政公房南迁祖 : 胡正蒙. 由浙江余姚徙楚南. 三传至畅然公,徙居大潭州,后徙居石矶. 型公房海晏支南迁祖 : 胡学文,别甫经纬 ; 胡应奎,别甫辉甫 ; 胡自贞,别甫拜飏. 原籍湖北,迁沅邑龙保灶窟湖. 型公房海清支南迁祖 : 胡德禄. 原籍江西,自豫章徙湖南芷江西岸. 其孙胡美卿于康熙间迁马保后居沅城. 型公房海洪支南迁祖 : 胡以鉴(原籍湖北,清初迁沅邑郎荆堤) ; 胡秉铨,别甫万选(原籍贵州,迁湖南醴陵. 二子胡国勋 ; 胡国栋由醴陵徙沅江). 事公房南迁祖 : (元) 胡汉箴. 由江西吉水徙湖南宁邑麦田. 子胡勋杰又迁沅邑. 散居地 : 湖南省沅江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