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Foreign Language),也称对外汉语教学,内容指的是对汉语非母语或第一语言的对象所进行的语文教学,明确地说是“以汉语文做为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的教育”。

由于近年来受到亚洲经济崛起以及近20年中国快速发展的影响,国际流行中国热的同时也带动了汉语热,使得汉语学习及使用群体不再仅限于华人,扩大影响了非华人族群的汉语学习热潮。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对象可分为三类,其教学内容与方式也有所差异,对象分别是:

  1. 非华裔的纯外籍人士
  2. 海外华裔、华侨
  3. 来华新住民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相关文献
中古汉语
研究中古汉语的资料来源中古汉语的研究是汉语音韵学的一个分支。由于中古时代没有录音设备,人们只能透过客观的记录而重构中古时代的汉语。现时中古汉语利用下述几种基本资料重新构建:隋朝和唐朝的韵书(《切韵》、《经典释文》、《广韵》)等;根据韵书编成的韵图(如《韵镜》、《七音略》等);南北朝和隋唐诗人的用韵情况;各个汉语方言(如闽语、粤语、客语、吴语和赣语)残留的中古汉语痕迹;朝鲜语、日语和越南语的汉字读音;梵汉、藏汉对音,用汉字音译梵语、藏语词的材料。《切韵》是隋朝陆法言编辑的韵书,是中古汉语语音研究的最重要的依据。《广韵》是宋初的著作,把唐朝的几个韵书结合在一起,其主要依据是《切韵》,但《广韵》收的字条远远比《切韵》多,剩下是从其他韵书抄过来的。学界一直以为《切韵》已经失传了,直到1947年发掘了敦煌出土的《刊谬补缺切韵》(唐朝王仁煦著)。《切韵》用反切的方法来记录中古音。反切上字注声母(反切上...
查看全文
古代汉语
时期直到现在,还没有对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定下公认明显的划分界线。一般都以“五四运动”/“白话文运动”为分水岭。古代的汉语有三个明显的发展阶段:以先秦时代为核心的上古汉语,其语音体系一般称上古音,以诗经和形声字的古韵推测,文字为甲骨文、金文和篆书;以唐代和宋代为核心的中古汉语,其语音体系一般称中古音,为等韵和韵图所记录,文字为楷书;以明末清初为核心的近代汉语。亦有人分成先秦、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四个阶段。古代汉语在不同阶段最明显的差别是语音,而上古汉语还有文字也与后世不同。狭义的古代汉语的面貌大体上和中古汉语一致,因为这是古代汉语发展最繁荣、影响力最大、产生最多代表性作品的时期。文字汉字以纪录语素和音节方式纪录文字,称为“音节语素”文字。意思是一个文字符号纪录音节和具独立意义的语素。汉朝许慎师承刘歆,将汉字的构造和使用规律分为六种,称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前四者...
查看全文
和制汉语
历史幕末之前的和制汉语日本自古就从汉语借用了大量的汉语词,逐渐能灵活使用汉字后,也开始创造一些新的汉语词。所谓“汉语词”,是指以源自中国古代汉语的发音(音读)读出的词,与现代汉语音可能有相当落差。相对的是“和语词”,是日文自古而有的词汇(但多半也训以汉字,故汉字词不见得是汉语词)。和语转换型和制汉语(和語転換型和製漢語)为日本特有的艺术、文化、职业创造的新词,如:“芸者”“介錯”。幕末之后的和制汉语日本在19世纪明治维新的时期,大量欧洲词汇涌入日本,在翻译时往往陷入不少无词可用的困境。例如,夏目漱石曾经留下这样的日记:意即英文:“Lawgovernsthehumanworldasthenaturalworld”,因无对译语可用,以上日记用日文所书并译成中文就是,“law如于nature之world一般govern著humanworld”。由此可见,即便在19世纪中期,这些英文字竟然都无词可...
查看全文
汉语族
与罗曼语族比较参考文献李敬忠《语言演变论》,广州出版社,1994年。ISBN7-80592-204-7参见汉语汉语方言
查看全文
近代汉语
研究近代汉语的资料来源语音:反映当时实际语音的韵书,如宋代的《皇极经世书》、元代的《中原音韵》、《中原雅音》,明代的《韵略易通》等。用拼音文字给汉语注音的材料,如八思巴字的《蒙古字韵》、《蒙古韵略》,谚文的《老乞大谚解》、《朴通事》,拉丁字母的《西字奇迹》、《西儒耳目资》等。韵文如词、曲的用韵。用汉语音译外语词的对音材料。现代官话方言的比较。语法和词汇:宋代的话本、元代的杂剧剧本、明代的南戏戏本、明清小说等。近代汉语所处的历史时期,很多方言已经和通用语平行发展,但由于文献资料严重不足,无法组织成完整的系统。相关的资料有作韵文时以乡音入韵,以及文献中对方言的零星记载,如《朱子语类》中对闽语的评论等等。因此,对近代汉语的研究主要是围绕通用语进行的,下文称近代汉语如无特别指明均指通用语。语音近代汉语的语音称作近代音或近古音。近代音往往特指以北方中原话为基础的共同语的语音系统,因此又叫北音。近代汉...
查看全文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相关标签
语言学
汉语教学
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