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唐代 薛万备

薛万备

薛万备,中国唐朝军人。本敦煌人,后徙雍州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

薛世雄之子,薛万均和薛万彻的弟弟,有至行,居母丧,庐墓前,唐太宗下诏表彰。645年,以尚辇奉御从唐太宗伐高句丽。唐军进军白岩城。五月廿九日,高句丽乌骨城派一万人增援白岩,将军契苾何力以八百名精锐骑兵阻击,何力挺身冲锋,腰上被长矛刺中,尚辇奉御薛万备单枪匹马前去救助,在万人丛中救回何力。何力情绪更激愤,包扎上伤口又去拼杀,大败高丽兵,杀死一千多人。648年十二月,阿史那社尔攻下龟兹都城,让安西都护郭孝恪守卫,沙州刺史苏海政、尚辇奉御薛万备率领精锐骑兵追击龟兹国王白诃黎布失毕。阿史那社尔打败龟兹后,行军长史薛万备请求借兵威劝说于阗国王伏阇信入京朝见,社尔听从。649年七月初六,伏阇信随薛万备入朝,唐高宗下诏让他谒见太宗灵柩。薛万备官至左卫将军。653年二月初六,因为房遗爱、薛万彻、李元景谋反,李恪同母弟蜀王李愔被废为平民,安置...

薛万备相关文献
唐朝将领薛万彻
唐朝将领薛万彻,薛万彻(?―652年),唐朝名将,汉族,唐朝京兆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原籍敦
查看全文
山西省-运城市-万荣薛万备
薛万备,中国唐朝军人。本敦煌人,后徙雍州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薛世雄之子,薛万均和薛万彻的弟弟,有至行,居母丧,庐墓前,唐太宗下诏表彰。645年,以尚辇奉御从唐太宗伐高句丽。唐军进军白岩城。五月廿九日,高句丽乌骨城派一万人增援白岩,将军契苾何力以八百名精锐骑兵阻击,何力挺身冲锋,腰上被长矛刺中,尚辇奉御薛万备单匹马前去救助,在万人丛中救回何力。何力情绪更激愤,包扎上伤口又去拼杀,大败高丽兵,杀死一千多人。648年十二月,阿史那社尔攻下龟兹都城,让安西都护郭孝恪守卫,沙州刺史苏海政、尚辇奉御薛万备率领精锐骑兵追击龟兹国王白诃黎布失毕。阿史那社尔打败龟兹后,行军长史薛万备请求借兵威劝说于阗国王伏阇信入京朝见,社尔听从。649年七月初六,伏阇信随薛万备入朝,唐高宗下诏让他谒见太宗灵柩。薛万备官至左卫将军。653年二月初六,因为房遗爱、薛万彻、李元景谋反,李恪同母弟蜀王李愔被废为平民,安置在巴州...
查看全文
山西-运城-万荣薛收
薛收,字伯褒,隋唐时蒲州汾阴(治今山西万荣县西南)人,约生于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卒于唐武德七年(624年)。薛收薛收生父薛道衡,为隋内史侍郎,侄子为薛元敬。他自幼过继给本家薛孺。薛孺工文史,生性正直,仕于隋,为官清廉。薛收从小受家庭的熏陶和教育,孝于父母,刻苦治学,12岁已能文。薛收的生父辞道衡因奏对不称旨,被隋炀帝赐死,天下称冤,薛收也因此不仕于隋。隋末李渊从太原起兵后,薛收入首阳山,聚集人马,准备响应。但:事情被蒲州通守尧君素知晓。尧君素因薛收是著名孝子,就将薛收生母囚禁起来招安他,这样,薛收被迫回城。不久,尧君素想投靠王世充,薛收不愿随从,就潜逃出来,投奔李渊。薛收归李渊后,受到其部属房玄龄的赏识,而把他捱荐给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召见薛收,询问时政,薛收陈说天下大势,很合李世民的心意,于是李世民授他为秦王府上簿,兼陕东道大行台金部郎中。当时群雄相争,李世民经常南征北伐,有...
查看全文
薛万彻
生平父亲是隋朝左御卫大将军薛世雄。其母身世失考,仅知卒于638年。本为隋朝将领,后与兄长薛万均同自幽州降唐,因征讨梁师都有功,授车骑将军、武安县公,随罗艺四处转战其他起义军,投入太子李建成幕府,受其赏识。玄武门之变时,率东宫兵马力战,甚至反扑秦王府,直到李世民派人出示以太子首级,他才放下武器带领数十骑逃入终南山。后来唐太宗赏识其武勇,屡次遣使招谕才复出拜将。贞观三年(629年),以行军总管从李靖征讨突厥,击败颉利可汗,因功功升为右卫将军,进爵郡公。贞观十三年(639年),唐太宗命侯君集、薛万彻等率兵伐麹氏高昌,贞观十五年(641年),同李世勣出击薛延陀的回纥军,有功改任左卫将军。封一子为县侯。贞观十八年(644年),尚高祖女丹阳公主,拜驸马都尉,出任杭州刺史,代州都督,后在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参与东征高句丽,率兵从莱州浮海攻,屡立战功,而任气不能下人,遂以怨望遭贬谪,旋还。唐高宗时,
查看全文
薛万备
传记资料《新唐书》卷九十四列传第十九薛万彻传《旧唐书》卷六十九列传第十九薛万彻传《资治通鉴》唐纪
查看全文
薛万备相关标签
唐朝军事人物
河东薛氏
其他
家族谱大览
堂号备攷万姓氏谱 : 号名
文化遗产管理局藏书阁事务所 从高丽末到朝鲜末,将党号人物按姓氏和本馆分类,并附有简单说明的书
浏览:0
薛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凤堂, 清同治9[1870]年续修. 4册 : 插图, 世系表. 修谱人员 : 薛英俊,字正谊 ; 薛英奇,字贒谊. 注 : 此谱之卷数仅标于书衣. 宜章始祖(1世) : (唐) 薛向彦,字羡士,别号硕庵. 世居南京蘓州. 仕郴州太守,居宜章母老. 生三子(2世) : (后梁) 薛可达,字四聪(此谱之祖) ; 薛可道,字贯文 ; 薛可通,字明文(仍居苏州). 焦溪始祖(9世) : (宋) 薛祖智,字礼明. 自母老迁居宜章焦溪. 祖智公二传二大派(11世) : (宋) 薛国伯,字至德(五都七甲派祖) ; (元) 薛国仁,字至道(一都七甲派祖). 国伯公生一子(12世) : (元) 薛家圣,字宗贤. 国仁公生三子(12世) : (元) 薛家用,字宗玺 ; 薛家重,字宗圣 ; 薛家璋,字宗璧. 家用公下分二房(13世) : (明) 薛尚咏,字美音(长房) ; 薛尚诚,字致忠(二房). 家圣公下四房祖(14世) : (明) 薛士礼,字友恭(大房) ; 薛士重,字友宽(二房) ; 薛士义,字友信(三房) ; 薛士诚,字友敬(四世). 皆为尚桂公之子. 薛家塘祖(18世) : (明) 薛慕璋,字南溪. 系出五都二房. 居焦溪薛家塘. 慕璋公生三子(19世) : (明) 薛圣义,字省初 ; 薛圣孝,字百行 ; 薛圣智,字明初. 兴宁祖(21世) : (清) 薛学伦,字振常. 由焦溪迁居兴宁. 系出尚桂公二房. 樟背祖(21世) : (清) 薛学仪,字淑慎. 圣智公之孙. 系出尚桂公二房. 学伦公生五子(22世) : (清) 薛必采,字容美(居兴宁七都小彭坑) ; 薛必宽,字克辉(居大坑) ; 薛必辰,字克周(居彩洞) ; 薛必宪,字克武(居大坑) ; 薛必安,字克静(居文比垅). 兴宁茅冲祖(22世) : 薛必曜,字茂文 ; 薛必取,字茂先. 系出圣义公三房. 居兴宁茅冲窰前坊. 塘源祖(23世) : 薛荣深,字芳周 ; 薛荣淮,字桐柏 ; 薛荣汉,字淮水. 皆为必曜公之子. 茅冲窰前坊祖(23世) : 薛荣江,字孔殷 ; 薛荣沧,字东升 ; 薛荣清,字华缨 ; 薛荣洁,字与进 ; 薛荣湖,字𢃄武 ; 薛荣湛,字原登. 康熙46年徙居兴宁七都茅冲窰前坊. 泉水塘祖(23世) : (清) 薛荣𣷉,字海若. 必取公七子. 宁远唐家洞祖(23世) : (清) 薛荣俊,字廷芳. 徙居宁远县仙政乡塘家洞. 原排行 : 尚可克明德 忠孝辉祖前 国家尚士才 千古慕圣贤 学必荣先世 芳名远代传 富贵光华显 文章会贞元. 嘉庆12年增编排行 : 河东兴伯仲 楚南较瀛洲 五俊开奕䙫 三凤震万秋. 散居地 : 湖南省宜章县, 宁远县, 及广东省兴宁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薛氏续修族谱
浏览:100
薛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凤堂, 清同治9[1870]年续修. 4册 : 插图, 世系表. 修谱人员 : 薛英俊,字正谊 ; 薛英奇,字贒谊. 注 : 此谱之卷数仅标于书衣. 宜章始祖(1世) : (唐) 薛向彦,字羡士,别号硕庵. 世居南京蘓州. 仕郴州太守,居宜章母老. 生三子(2世) : (后梁) 薛可达,字四聪(此谱之祖) ; 薛可道,字贯文 ; 薛可通,字明文(仍居苏州). 焦溪始祖(9世) : (宋) 薛祖智,字礼明. 自母老迁居宜章焦溪. 祖智公二传二大派(11世) : (宋) 薛国伯,字至德(五都七甲派祖) ; (元) 薛国仁,字至道(一都七甲派祖). 国伯公生一子(12世) : (元) 薛家圣,字宗贤. 国仁公生三子(12世) : (元) 薛家用,字宗玺 ; 薛家重,字宗圣 ; 薛家璋,字宗璧. 家用公下分二房(13世) : (明) 薛尚咏,字美音(长房) ; 薛尚诚,字致忠(二房). 家圣公下四房祖(14世) : (明) 薛士礼,字友恭(大房) ; 薛士重,字友宽(二房) ; 薛士义,字友信(三房) ; 薛士诚,字友敬(四世). 皆为尚桂公之子. 薛家塘祖(18世) : (明) 薛慕璋,字南溪. 系出五都二房. 居焦溪薛家塘. 慕璋公生三子(19世) : (明) 薛圣义,字省初 ; 薛圣孝,字百行 ; 薛圣智,字明初. 兴宁祖(21世) : (清) 薛学伦,字振常. 由焦溪迁居兴宁. 系出尚桂公二房. 樟背祖(21世) : (清) 薛学仪,字淑慎. 圣智公之孙. 系出尚桂公二房. 学伦公生五子(22世) : (清) 薛必采,字容美(居兴宁七都小彭坑) ; 薛必宽,字克辉(居大坑) ; 薛必辰,字克周(居彩洞) ; 薛必宪,字克武(居大坑) ; 薛必安,字克静(居文比垅). 兴宁茅冲祖(22世) : 薛必曜,字茂文 ; 薛必取,字茂先. 系出圣义公三房. 居兴宁茅冲窰前坊. 塘源祖(23世) : 薛荣深,字芳周 ; 薛荣淮,字桐柏 ; 薛荣汉,字淮水. 皆为必曜公之子. 茅冲窰前坊祖(23世) : 薛荣江,字孔殷 ; 薛荣沧,字东升 ; 薛荣清,字华缨 ; 薛荣洁,字与进 ; 薛荣湖,字𢃄武 ; 薛荣湛,字原登. 康熙46年徙居兴宁七都茅冲窰前坊. 泉水塘祖(23世) : (清) 薛荣𣷉,字海若. 必取公七子. 宁远唐家洞祖(23世) : (清) 薛荣俊,字廷芳. 徙居宁远县仙政乡塘家洞. 原排行 : 尚可克明德 忠孝辉祖前 国家尚士才 千古慕圣贤 学必荣先世 芳名远代传 富贵光华显 文章会贞元. 嘉庆12年增编排行 : 河东兴伯仲 楚南较瀛洲 五俊开奕䙫 三凤震万秋. 散居地 : 湖南省宜章县, 宁远县, 及广东省兴宁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薛氏续修族谱
浏览:100
薛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凤堂, 清同治9[1870]年续修. 4册 : 插图, 世系表. 修谱人员 : 薛英俊,字正谊 ; 薛英奇,字贒谊. 注 : 此谱之卷数仅标于书衣. 宜章始祖(1世) : (唐) 薛向彦,字羡士,别号硕庵. 世居南京蘓州. 仕郴州太守,居宜章母老. 生三子(2世) : (后梁) 薛可达,字四聪(此谱之祖) ; 薛可道,字贯文 ; 薛可通,字明文(仍居苏州). 焦溪始祖(9世) : (宋) 薛祖智,字礼明. 自母老迁居宜章焦溪. 祖智公二传二大派(11世) : (宋) 薛国伯,字至德(五都七甲派祖) ; (元) 薛国仁,字至道(一都七甲派祖). 国伯公生一子(12世) : (元) 薛家圣,字宗贤. 国仁公生三子(12世) : (元) 薛家用,字宗玺 ; 薛家重,字宗圣 ; 薛家璋,字宗璧. 家用公下分二房(13世) : (明) 薛尚咏,字美音(长房) ; 薛尚诚,字致忠(二房). 家圣公下四房祖(14世) : (明) 薛士礼,字友恭(大房) ; 薛士重,字友宽(二房) ; 薛士义,字友信(三房) ; 薛士诚,字友敬(四世). 皆为尚桂公之子. 薛家塘祖(18世) : (明) 薛慕璋,字南溪. 系出五都二房. 居焦溪薛家塘. 慕璋公生三子(19世) : (明) 薛圣义,字省初 ; 薛圣孝,字百行 ; 薛圣智,字明初. 兴宁祖(21世) : (清) 薛学伦,字振常. 由焦溪迁居兴宁. 系出尚桂公二房. 樟背祖(21世) : (清) 薛学仪,字淑慎. 圣智公之孙. 系出尚桂公二房. 学伦公生五子(22世) : (清) 薛必采,字容美(居兴宁七都小彭坑) ; 薛必宽,字克辉(居大坑) ; 薛必辰,字克周(居彩洞) ; 薛必宪,字克武(居大坑) ; 薛必安,字克静(居文比垅). 兴宁茅冲祖(22世) : 薛必曜,字茂文 ; 薛必取,字茂先. 系出圣义公三房. 居兴宁茅冲窰前坊. 塘源祖(23世) : 薛荣深,字芳周 ; 薛荣淮,字桐柏 ; 薛荣汉,字淮水. 皆为必曜公之子. 茅冲窰前坊祖(23世) : 薛荣江,字孔殷 ; 薛荣沧,字东升 ; 薛荣清,字华缨 ; 薛荣洁,字与进 ; 薛荣湖,字𢃄武 ; 薛荣湛,字原登. 康熙46年徙居兴宁七都茅冲窰前坊. 泉水塘祖(23世) : (清) 薛荣𣷉,字海若. 必取公七子. 宁远唐家洞祖(23世) : (清) 薛荣俊,字廷芳. 徙居宁远县仙政乡塘家洞. 原排行 : 尚可克明德 忠孝辉祖前 国家尚士才 千古慕圣贤 学必荣先世 芳名远代传 富贵光华显 文章会贞元. 嘉庆12年增编排行 : 河东兴伯仲 楚南较瀛洲 五俊开奕䙫 三凤震万秋. 散居地 : 湖南省宜章县, 宁远县, 及广东省兴宁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薛氏续修族谱
浏览:100
薛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凤堂, 清同治9[1870]年续修. 4册 : 插图, 世系表. 修谱人员 : 薛英俊,字正谊 ; 薛英奇,字贒谊. 注 : 此谱之卷数仅标于书衣. 宜章始祖(1世) : (唐) 薛向彦,字羡士,别号硕庵. 世居南京蘓州. 仕郴州太守,居宜章母老. 生三子(2世) : (后梁) 薛可达,字四聪(此谱之祖) ; 薛可道,字贯文 ; 薛可通,字明文(仍居苏州). 焦溪始祖(9世) : (宋) 薛祖智,字礼明. 自母老迁居宜章焦溪. 祖智公二传二大派(11世) : (宋) 薛国伯,字至德(五都七甲派祖) ; (元) 薛国仁,字至道(一都七甲派祖). 国伯公生一子(12世) : (元) 薛家圣,字宗贤. 国仁公生三子(12世) : (元) 薛家用,字宗玺 ; 薛家重,字宗圣 ; 薛家璋,字宗璧. 家用公下分二房(13世) : (明) 薛尚咏,字美音(长房) ; 薛尚诚,字致忠(二房). 家圣公下四房祖(14世) : (明) 薛士礼,字友恭(大房) ; 薛士重,字友宽(二房) ; 薛士义,字友信(三房) ; 薛士诚,字友敬(四世). 皆为尚桂公之子. 薛家塘祖(18世) : (明) 薛慕璋,字南溪. 系出五都二房. 居焦溪薛家塘. 慕璋公生三子(19世) : (明) 薛圣义,字省初 ; 薛圣孝,字百行 ; 薛圣智,字明初. 兴宁祖(21世) : (清) 薛学伦,字振常. 由焦溪迁居兴宁. 系出尚桂公二房. 樟背祖(21世) : (清) 薛学仪,字淑慎. 圣智公之孙. 系出尚桂公二房. 学伦公生五子(22世) : (清) 薛必采,字容美(居兴宁七都小彭坑) ; 薛必宽,字克辉(居大坑) ; 薛必辰,字克周(居彩洞) ; 薛必宪,字克武(居大坑) ; 薛必安,字克静(居文比垅). 兴宁茅冲祖(22世) : 薛必曜,字茂文 ; 薛必取,字茂先. 系出圣义公三房. 居兴宁茅冲窰前坊. 塘源祖(23世) : 薛荣深,字芳周 ; 薛荣淮,字桐柏 ; 薛荣汉,字淮水. 皆为必曜公之子. 茅冲窰前坊祖(23世) : 薛荣江,字孔殷 ; 薛荣沧,字东升 ; 薛荣清,字华缨 ; 薛荣洁,字与进 ; 薛荣湖,字𢃄武 ; 薛荣湛,字原登. 康熙46年徙居兴宁七都茅冲窰前坊. 泉水塘祖(23世) : (清) 薛荣𣷉,字海若. 必取公七子. 宁远唐家洞祖(23世) : (清) 薛荣俊,字廷芳. 徙居宁远县仙政乡塘家洞. 原排行 : 尚可克明德 忠孝辉祖前 国家尚士才 千古慕圣贤 学必荣先世 芳名远代传 富贵光华显 文章会贞元. 嘉庆12年增编排行 : 河东兴伯仲 楚南较瀛洲 五俊开奕䙫 三凤震万秋. 散居地 : 湖南省宜章县, 宁远县, 及广东省兴宁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薛氏续修族谱
浏览:100
宜兴万氏宗谱[11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世享堂, 公元2014年续修. 11册: 插图, 人像,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宜兴祖(1世): (元末明初) 万默庵(庵),讳胜,字仁德. 为避战乱, 由安徽凤阳(旸)府定远县朱家巷迁徙宜兴, 居邑西南隅. 默庵公下房祖(3世): 万良,字叔良,号溪南遯叟(二房) ; 万雄,字叔雄,号耕隐(三房) ; 万贤,字叔贤,号有农(四房) ; 万能,字叔能,号樵隐(五房).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江苏省宜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万氏宗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