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是具有木质树干及树枝的植物,可存活多年。一般将乔木称为树,主干,植株一,分枝距离地面较高,可以形成树冠。树有很多种。

俗语中也有将比较大的灌木称为“树”的,如石榴树、茶树等。

树在减少土地侵蚀及调整气候上相当的重要,树可以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将大量的碳储存在组织内。树木和森林是许多物种的栖息地。热带雨林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方之一。树可以提供遮阴及保护,木材可供建筑用,木炭可以用来加热及烹煮,果子可以用来作为食物。在世界各地的森林面积正在下降,目的是要增加可以农业使用的土地。由于树的长寿及实用,在许多神话中也有树的出现。

2015年有报告估计地球上共有约3万亿棵大树,当中约1.39万亿棵在热带和亚热带,6100亿棵在温带,7400亿棵在围绕北极的北方森林。与11000年前比较,人类活动已导致树的数量减少一半。现时人类每年除去约150亿棵树,只植回约50亿棵。

树相关文献
榧树
外部链接(简体中文)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中的相关内容:榧树
查看全文
桉树
形态一般为常绿乔木;枝、叶花有芳香;叶子通常互生,有柄,全缘羽状脉,多为镰刀形;早春开白色、红色或黄色花,多为伞形或头状花序,萼片与花瓣连合成帽状体(花盖),开花时脱落;蒴果成熟时顶端3-5裂;种子多数有角棱。
查看全文
定义雪曼将军树真双子叶植物或是松柏门二次生长(英语:secondarygrowth)的示意图,每一季木质部会生长,使树干、树枝及根变粗虽然树是一个常用的词语,但没有一个广为认同的定义,不管是植物学上的定义或是日常生活的定义都没有。最广泛的定义,树是一种有细长茎(或树干),可以支持叶子或枝条离地面相当的高度。树也常用高度来定义,高度在0.5至10米(1.6至32.8英尺)的较小植物一般会称为灌木,所以树木的最小高度也只是大致的定义而已。以此定义来看,像香蕉树及番木瓜树等高大的草本植物也算是树。另一个范围较窄的定义是树有木质且会二次生长(英语:secondarygrowth)的茎,也就是除了每年因分生组织而高度增加以外,茎也会每年往外加粗。此定义下,像棕榈树、香蕉树及番木瓜树不论高度多高,都不能视为是树。有些单子叶植物可以在另一个较松一点的定义下归类为树,Joshuatree、棕榈和竹子没有二...
查看全文
定义如果一个无向简单图G满足以下相互等价的条件之一,那么G是一棵树:G是没有回路的连通图。G没有回路,但是在G内添加任意一条边,就会形成一个回路。G是连通的,但是如果去掉任意一条边,就不再连通。G是连通的,并且3顶点的完全图K3{\displaystyleK_{3}}不是G的子图。G内的任意两个顶点能被唯一路径所连通。如果无向简单图G有有限个顶点(设为n个顶点),那么G是一棵树还等价于:G是连通的,有n−1条边,并且G没有简单回路。如果一个无向简单图G中没有简单回路,那么G是森林。性质一棵树中每两个点之间都有且只有一条路径(指没有重复边的路径)。一颗有N个点的树有N-1条边,也就是连接N个点所需要的最少边数。所以如果去掉树中的一条边,树就会不连通。如果在一棵树中加入任意的一条边,就会得到有且只有一个环的图。这是因为这条边连接的两个点(或是一个点)中有且只有一条路径,这条路径和新加的边连在一...
查看全文
术语节点的度:一个节点含有的子树的个数称为该节点的度;树的度:一棵树中,最大的节点的度称为树的度;叶节点或终端节点:度为零的节点;非终端节点或分支节点:度不为零的节点;父亲节点或父节点:若一个节点含有子节点,则这个节点称为其子节点的父节点;孩子节点或子节点:一个节点含有的子树的根节点称为该节点的子节点;兄弟节点:具有相同父节点的节点互称为兄弟节点;节点的层次:从根开始定义起,根为第1层,根的子节点为第2层,以此类推;树的高度或深度:树中节点的最大层次;堂兄弟节点:父节点在同一层的节点互为堂兄弟;节点的祖先:从根到该节点所经分支上的所有节点;子孙:以某节点为根的子树中任一节点都称为该节点的子孙。森林:由m(m>=0)棵互不相交的树的集合称为森林;树的种类无序树:树中任意节点的子节点之间没有顺序关系,这种树称为无序树,也称为自由树;有序树:树中任意节点的子节点之间有顺序关系,这种树称为有序树;...
查看全文
树相关标签
家族谱大览
日治时期及台湾光复后林火树林王全宗亲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台中市 : 经寰族谱制作企业, 民国93[2004].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宜兰市问心斋陈永瑞藏. 始祖(一世) : 林英. 派祖(4世) : 林火树. 林有公之第三子. 火树公下六子 : 林万和 ; 林万贵 ; 林万义 ; 林森 ; 林江明 ; 林进来. 为六大房. 注 : 林王全为林火树之妻. 之下共育有六子,六女. 散居地 : 台湾省南投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
[吴氏]树德堂实录册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树德堂, [1933](广州西湖路 : 大申印社). 1册(109双叶)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中国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始祖 : 吴易峰,号蓬门. 十三世始迁祖 : (清) 吴对山,讳会川,字朝海. 散居地 : 广东省梅县等地. 封面题 : 梅南吴氏族谱. 福建宁化石壁乡
浏览:100
[吴氏]树德堂实录册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树德堂, [1933](广州西湖路 : 大申印社). 1册(109双叶)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中国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始祖 : 吴易峰,号蓬门. 十三世始迁祖 : (清) 吴对山,讳会川,字朝海. 散居地 : 广东省梅县等地. 封面题 : 梅南吴氏族谱. 福建宁化石壁乡
浏览:100
宝树堂宏猷公谢氏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8[1939]编造, 民国79[1990]增补翻印. 全1册(410页) : 世系表. 受姓祖 : (周) 姜申伯. 因功封于谢邑(河南南阳府唐县),后以谢为氏. 始祖(一世) : (明) 谢山岚,号宏猷. 由泉州府迁同安县马巷厅,开派后寮乡. 房祖(4世) : (明) 谢顺订,字守志(长房) ; 谢瑾,字瑾光(弍房) ; 谢淡,字明志(三房). 皆为建基公之子. 渡台祖(7世) : (清) 谢朝 ; 率子谢夸 ; 谢标 ; 谢建 ; 谢群 ; 谢钦 ; 谢午. 乾隆年间先后携眷入台,定居彰化. 为三房之后. 宏猷公下辈名(9世起) : 承继南邦 曾孙恢祖德 栽植宝树 兰桂发天香. 散居地 : 福建省同安县; 及台湾彰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
8.李氏宗谱, 8, 卷6: 容春 树林公 13世宜早公起, 187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树德堂藏板, 清同治13[1874]重镌.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纂人员 : 李光焘,字上新,名学畅,号开山 ; 李先墂,字联敦,号厚?,名可升 ; 李先第,字超群,号盖亭 ; 李先珢,字含辉,号蓄村. 始祖 : (元) 李贤,ㄧ名贤受. 原籍江西饶州府乐平县,迁黄冈上伍. 下ㄧ子: 李道通. 派祖(3世) : 李谦 ; 李让 ; 李信,ㄧ名觉性(贡生浙江湖州府乌程县). 皆为道通公之子. 谦公下房祖(4世) : 李逢春. 下一子: 李枢(二传后止). 让公下房祖(4世) : 李遇春. 下一子: 李机(流寓山东). 信公下房祖(4世) : 李迎春 ; 李容春 ; 李仲春 ; 李万春. 迎春房下支祖(5世) : 李铣 ; 李钺(三传后止) ; 李清(一传后止). 容春房下支祖(5世) : (明) 李荣,一名茂荣 ; 李华 ; 李实 ; 李时 ; 李凯. 仲春房下支祖(5世) : 李琥 ; 李瑛. 宗派 : 贤道单春单伯文 单林之启正宜明 克光先美咸如一 永世承斯应可恒. *单代表单名辈. 续派 : 清淑原天定 端方本性生 能从书立念 乃得大家声.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部分卷端题 : 黄冈上伍乡李氏宗谱.
浏览:100
8.李氏宗谱, 8, 卷6: 容春 树林公 13世宜早公起, 1928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树德堂, 民国17[1928]续修.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纂人员 : 李先文,号焕斋 ; 李美栗,号乔材 ; 李美玉,号章甫 ; 李美菁,号少安 ; 李美容,号澍林. 始祖 : (元) 李贤,ㄧ名贤受. 原籍江西饶州府乐平县,迁黄冈县上伍乡. 下ㄧ子: 李道通. 派祖(3世) : 李谦 ; 李让 ; 李信,ㄧ名觉性(贡生浙江湖州府乌程县). 皆为道通公之子. 谦公下房祖(4世) : 李逢春. 下一子: 李枢(二传后止). 让公下房祖(4世) : 李遇春. 下一子: 李机(流寓山东). 信公下房祖(4世) : 李迎春 ; 李容春 ; 李仲春 ; 李万春. 迎春房下支祖(5世) : 李铣 ; 李钺(三传后止) ; 李清(一传后止). 容春房下支祖(5世) : (明) 李荣,一名茂荣 ; 李华 ; 李实 ; 李时 ; 李凯. 仲春房下支祖(5世) : 李琥 ; 李瑛. 宗派 : 贤道单春单伯文 单林之启正宜明 克光先美咸如一 永世承斯应可恒. *单代表单名辈. 续派 : 清淑原天定 端方本性生 能从书立念 乃得大家声.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部分卷端题 : 黄冈上伍乡李氏宗谱.
浏览:100
树导读知识
齐氏大槐树族谱
齐氏大槐树族谱
  齐氏在姓氏来源上出处很多,而祖上是山西洪洞大槐树迁出的齐氏族人现在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分布,山西齐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北、河南、北京、天津等地。明清之际,有少数齐姓渡海赴台,进而播迁海外。  齐(qí)姓系承伯益,始祖为姜尚,齐子。为我国当代第一百三十四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齐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宁夏、安徽、江苏、山东、河北、河南、天津、陕西、甘肃、北京、湖北、湖南、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齐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周朝《世本》。源流参考:  〔供橱〕齐姓祖宗神位供奉在大槐树祭祖堂一号供橱。  〔迁徙〕洪洞大槐树移民濮阳齐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南湖村;濮阳齐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文留镇白道口、齐庄村;濮阳齐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渠村乡南湖村、齐家海村、老刘海村;莘县齐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莘县牛王庄村;舞阳齐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舞阳县齐桥村;黄骅齐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二年自山西洪洞迁居黄骅市羊二庄镇齐庄村;新乐齐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平阳府洪洞迁居新乐县北刘同村;宁河齐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大槐树老鹳窝迁居宁河县后沽村;北京齐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元年自山西洪洞迁居北京市门头沟齐家庄村;和林格尔齐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和林格尔县灯笼素村;阳谷齐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七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阿城镇齐店村;阳谷齐氏另一支始祖于明初洪武年间自洪洞迁居阳谷县七级镇齐庄村;阳谷齐氏另一支始祖于明初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西湖乡齐庄村;阳谷齐氏另一支始祖于明初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范海镇齐庄村;浚县齐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县迁成河南浚县善堂齐小寨村。
浏览量:3371次
植树节是哪天
植树节是哪天
中国古代在清明节时节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历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树是由一位叫韦孝宽的人于1400多年前从陕西首创的。 1979年2月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林业总局局长罗玉川提请审议《森林法(试行草案)》和对“决定以每年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进行说明后,大会予以通过。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 植树节的设立是为了倡导人民种植树木,鼓励人民爱护树木,提醒人民重视树木。树木对于人类的生存,对于地球的生态环境,都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设立中国植树节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森林,增种树木。每一棵大树的生长都对人类社会有相当大的积极作用。
浏览量:1264次
植树的拼音
植树的拼音
植树的拼音是【zhíshù】。植树顾名思义就是种植树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种树的传统。植树有多方面的益处。首先是对自然的保护,不仅可以净化空气,还能防止水灾和干旱。其次能培养勤奋劳动的意识,五一劳动节的重要活动就是植树。植树以清明时节为最佳,此时气候温暖,春雨飞洒,利于树苗成活。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习俗,清明节种树的习俗也有很多来源:一是纪念神农氏,神农尝百草,用草药治病,发明翻土农具,教人们种植庄家;二是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到绵山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其死前靠着的柳树死而复生了。植树具体的栽种方法是:“三埋两踩一提苗”。先往树坑里埋添一些细碎壤土,放入树苗,再埋添一些土壤,土量要没过树根,然后上提一下苗木,使树根舒展开来,保持树的原深度线和地面相平,踩实土壤,再埋入土壤至和地面相平,踩实即可。
浏览量:1693次
植树节的来历
植树节的来历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其最初是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时间为每年的清明节,不过后来将植树节的时间改每年的为3月12日。其实我国古代在清明节的时候就已经有插柳植树的传统了,而历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树的是一位叫作韦孝宽的人。在1400多年前,韦孝宽因为军工授予了雍州刺史,自古以来,管道上每隔一华里就会在路边设置一个土台,然后作为标记以此计算道路的里程,韦孝宽上任后就发现这个土台经过风吹日晒,就容易崩塌,需要经常维修,而后经过韦孝宽的调查,他在管道设置土台的地方改种一棵槐树,用以取代土台,这样一来不仅不失其标记和计程作用,还能为往来行人遮风挡雨,并且不需要修补。韦孝宽的这一作法,无疑是造福桑梓,减轻家乡百姓负担、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所以陕西也是历史上在管道上植树的地方,曾经是全国道路绿化的表率,而韦孝宽最早栽种的槐树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特别是陕西人对这种槐树更是情有独钟,十分喜爱,并且广为种植,现在这种槐树已经作为西安市的象征,被确定为市树。中国的植树节,因时代的演变,先后作了三次改定。最后是将每年3月12日作为我国的植树节,此外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较大,各地适合植树的时间也不相同。因此,许多省市还规定了自己的植树日、植树周、植树月。
浏览量:1458次
植树节日历
植树节日历
植树节在每年的3月12日。中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后来为了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中国植树的习俗很早就已经产生。古代有在清明时节插柳植树的习俗。历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树是由一位叫韦孝宽的人于1400多年前在陕西首创的。韦孝宽被授予雍州刺史期间,发现官道上用以计算道路里程的土台,受雨水的冲刷,经常容易崩塌,修建又费是耗力且增加国家开支。于是他下令土台处全部改种一棵槐树,既可以标志里程,也能为行人遮风挡雨,且不需要时常维护。植树节种树也是有讲究的。在大城市,每到植树节,有些地区的当地政府主管部门会在城市公园、居民小区、道路旁的空地以及城市郊区的荒郊野岭引导、组织市民种树。植树节推荐种银杏树、梧桐树、紫薇树、樟树、油桐、柏树等,这些树生长力好,对环境且有较多的积极作用。
浏览量:162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