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奥斯曼帝国)

行省(奥斯曼土耳其语:ایالت,土耳其语:Eyalet土耳其语发音:[ejaːˈlet],埃亚莱特),或被称为贝勒贝伊里克帕夏里克,奥斯曼帝国的1876年行政区划改革之前的第一级行政区划。

从1453年到19世纪初,奥斯曼的地方政府组织都很松散。该帝国的一级区划为省(Eyalet),由三马尾帕夏统领。由帝国宰相“大维齐尔”提名首都和各省所有的高级官员。在1861年至1866年间,各省被废除,为便于管理,其辖区被分为多个州(Vilayet,维拉耶)。

每个省份被划分为多个旗(突厥语称“桑贾克英语Sanjak”,阿拉伯语称“里瓦”),各旗长官为一马尾帕夏,称号为“米拉-利拉”或“桑贾克贝伊”。这个省份通常被欧洲人称为“帕夏里克”(或译为帕夏辖区)。帕夏被赋予了绝对的行政权力,在其省份之内,无论军事、经济还是治安、司法都受他管理。

省相关文献
安省
历史安省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所创建的83省之一,由Bugey、Dombres、Gex及部分弗朗什-孔泰省组成。1798年至1814年时Gex由Léman省管辖;1967年西南部的六个
查看全文
历史法国省制源自1790年法国大革命时候,也是当时的第一级地方行政单位,但省代表由政府直接委任,直属法国中央政府的管辖。
查看全文
北宁省
历史北宁省的首府北宁市,在古代曾称为龙编,在越南的第二次北属时期,曾是交州的州治。1962年,置河北省。1996年,因人口增长问题,旧河北省分割为北江、北宁两省。行政下辖1市1市社6县,省会位于北宁市。北宁市(ThànhphốBắcNinh)慈山市社(ThịxãTừSơn)嘉平县(HuyệnGiaBình)良才县(HuyệnLươngTài)桂武县(HuyệnQuếVõ)顺成县(HuyệnThuậnThành)仙游县(HuyệnTiênDu)安丰县(HuyệnYênPhong)人民北宁省是越南最小的行政区块,也是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
查看全文
省督
资料来源
查看全文
名字中文中一般将“eyalet”译为省或行省,根据其长官的官衔,有时也被称为帕夏里克(由帕夏统辖)、贝勒贝伊里克(由贝伊或贝勒贝伊统辖)或卡普丹里克(由卡普丹帕夏统辖)。帕夏里克(土耳其语:paşalık)一词是由“帕夏”衍生而来的,表示一个帕夏的管辖权或其管辖区。在欧洲资料中,常用“pashalic”指代奥斯曼的行省。从1590年代,词语“eyalet”(行省)开始取代“贝勒贝伊里克”成为奥斯曼帝国一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并一直使用到1867年。历史1609年的各省份分布苏丹穆拉德一世于1365年左右将整个苏丹国分为鲁米利亚(英语:RumeliaEyalet)和安纳托利亚两个贝勒贝伊里克。随着巴耶济德一世在1390年代东扩国土,第三个省鲁姆省(英语:RûmEyalet)成立,首府设在阿马西亚。它成为了巴耶济德小儿子穆罕默德的驻地,且到16世纪都由王子驻守。1395年,巴耶济德一世处决了保加利...
查看全文
省相关标签
奥斯曼帝国
行政区划单位
家族谱大览
义门陈氏回归庄省一分宗谱 [40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德星堂, 民国26[1937](张四美堂梓). 40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缺卷27. 回归庄祖 : (宋) 陈公成,更名旻,字元集,号胜时. 宗祖 : (宋元之际) 陈省一,字应举,名时贤,号聘庵. 迁蕲支祖 : (元) 陈静三. 省一公之孙. 下有二子 : 陈东叔 ; 陈南叔. 派祖(3世) : (元明之际) 陈均佑,字天眷,号南山(东叔子) ; 陈均佐,字天弼,号西山 ; 陈均选,字天才,号平山 ; 陈均举,字天德,号荆山. 均佐公下房祖(4世) : (元明之际) 陈锳,字有汉,号南泉 ; 陈铣,字有楚,号迪明. 南叔之后为锳, 铣, 选, 举四分. 东叔下支祖(9世) : (明) 陈绍龙,字克化 ; 陈绍虎,字克威 ; 陈绍用,字克能 ; 陈绍相,字克臣 ; 陈绍材,字克用,号东桥. 皆为大吉公之子.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春县等地. 派行(8-34世) : 大绍玉 世其舜宏 庆志喜功 启佑义宗 文运时钟 克从先德 永锡华封.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义门陈氏回归庄省一分八修宗谱. 书衣题 : 义门陈氏宗谱.
浏览:0
义门陈氏回归庄省一分宗谱 [40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德星堂, 民国26[1937](张四美堂梓). 40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缺卷27. 回归庄祖 : (宋) 陈公成,更名旻,字元集,号胜时. 宗祖 : (宋元之际) 陈省一,字应举,名时贤,号聘庵. 迁蕲支祖 : (元) 陈静三. 省一公之孙. 下有二子 : 陈东叔 ; 陈南叔. 派祖(3世) : (元明之际) 陈均佑,字天眷,号南山(东叔子) ; 陈均佐,字天弼,号西山 ; 陈均选,字天才,号平山 ; 陈均举,字天德,号荆山. 均佐公下房祖(4世) : (元明之际) 陈锳,字有汉,号南泉 ; 陈铣,字有楚,号迪明. 南叔之后为锳, 铣, 选, 举四分. 东叔下支祖(9世) : (明) 陈绍龙,字克化 ; 陈绍虎,字克威 ; 陈绍用,字克能 ; 陈绍相,字克臣 ; 陈绍材,字克用,号东桥. 皆为大吉公之子.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春县等地. 派行(8-34世) : 大绍玉 世其舜宏 庆志喜功 启佑义宗 文运时钟 克从先德 永锡华封.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义门陈氏回归庄省一分八修宗谱. 书衣题 : 义门陈氏宗谱.
浏览:0
义门陈氏回归庄省一分宗谱 [40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德星堂, 民国26[1937](张四美堂梓). 40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缺卷27. 回归庄祖 : (宋) 陈公成,更名旻,字元集,号胜时. 宗祖 : (宋元之际) 陈省一,字应举,名时贤,号聘庵. 迁蕲支祖 : (元) 陈静三. 省一公之孙. 下有二子 : 陈东叔 ; 陈南叔. 派祖(3世) : (元明之际) 陈均佑,字天眷,号南山(东叔子) ; 陈均佐,字天弼,号西山 ; 陈均选,字天才,号平山 ; 陈均举,字天德,号荆山. 均佐公下房祖(4世) : (元明之际) 陈锳,字有汉,号南泉 ; 陈铣,字有楚,号迪明. 南叔之后为锳, 铣, 选, 举四分. 东叔下支祖(9世) : (明) 陈绍龙,字克化 ; 陈绍虎,字克威 ; 陈绍用,字克能 ; 陈绍相,字克臣 ; 陈绍材,字克用,号东桥. 皆为大吉公之子.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春县等地. 派行(8-34世) : 大绍玉 世其舜宏 庆志喜功 启佑义宗 文运时钟 克从先德 永锡华封.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义门陈氏回归庄省一分八修宗谱. 书衣题 : 义门陈氏宗谱.
浏览:0
义门陈氏回归庄省一分宗谱 [40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德星堂, 民国26[1937](张四美堂梓). 40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缺卷27. 回归庄祖 : (宋) 陈公成,更名旻,字元集,号胜时. 宗祖 : (宋元之际) 陈省一,字应举,名时贤,号聘庵. 迁蕲支祖 : (元) 陈静三. 省一公之孙. 下有二子 : 陈东叔 ; 陈南叔. 派祖(3世) : (元明之际) 陈均佑,字天眷,号南山(东叔子) ; 陈均佐,字天弼,号西山 ; 陈均选,字天才,号平山 ; 陈均举,字天德,号荆山. 均佐公下房祖(4世) : (元明之际) 陈锳,字有汉,号南泉 ; 陈铣,字有楚,号迪明. 南叔之后为锳, 铣, 选, 举四分. 东叔下支祖(9世) : (明) 陈绍龙,字克化 ; 陈绍虎,字克威 ; 陈绍用,字克能 ; 陈绍相,字克臣 ; 陈绍材,字克用,号东桥. 皆为大吉公之子.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春县等地. 派行(8-34世) : 大绍玉 世其舜宏 庆志喜功 启佑义宗 文运时钟 克从先德 永锡华封.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义门陈氏回归庄省一分八修宗谱. 书衣题 : 义门陈氏宗谱.
浏览:0
义门陈氏回归庄省一分宗谱 [40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德星堂, 民国26[1937](张四美堂梓). 40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缺卷27. 回归庄祖 : (宋) 陈公成,更名旻,字元集,号胜时. 宗祖 : (宋元之际) 陈省一,字应举,名时贤,号聘庵. 迁蕲支祖 : (元) 陈静三. 省一公之孙. 下有二子 : 陈东叔 ; 陈南叔. 派祖(3世) : (元明之际) 陈均佑,字天眷,号南山(东叔子) ; 陈均佐,字天弼,号西山 ; 陈均选,字天才,号平山 ; 陈均举,字天德,号荆山. 均佐公下房祖(4世) : (元明之际) 陈锳,字有汉,号南泉 ; 陈铣,字有楚,号迪明. 南叔之后为锳, 铣, 选, 举四分. 东叔下支祖(9世) : (明) 陈绍龙,字克化 ; 陈绍虎,字克威 ; 陈绍用,字克能 ; 陈绍相,字克臣 ; 陈绍材,字克用,号东桥. 皆为大吉公之子.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春县等地. 派行(8-34世) : 大绍玉 世其舜宏 庆志喜功 启佑义宗 文运时钟 克从先德 永锡华封.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义门陈氏回归庄省一分八修宗谱. 书衣题 : 义门陈氏宗谱.
浏览:0
义门陈氏回归庄省一分宗谱 [40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德星堂, 民国26[1937](张四美堂梓). 40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缺卷27. 回归庄祖 : (宋) 陈公成,更名旻,字元集,号胜时. 宗祖 : (宋元之际) 陈省一,字应举,名时贤,号聘庵. 迁蕲支祖 : (元) 陈静三. 省一公之孙. 下有二子 : 陈东叔 ; 陈南叔. 派祖(3世) : (元明之际) 陈均佑,字天眷,号南山(东叔子) ; 陈均佐,字天弼,号西山 ; 陈均选,字天才,号平山 ; 陈均举,字天德,号荆山. 均佐公下房祖(4世) : (元明之际) 陈锳,字有汉,号南泉 ; 陈铣,字有楚,号迪明. 南叔之后为锳, 铣, 选, 举四分. 东叔下支祖(9世) : (明) 陈绍龙,字克化 ; 陈绍虎,字克威 ; 陈绍用,字克能 ; 陈绍相,字克臣 ; 陈绍材,字克用,号东桥. 皆为大吉公之子.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春县等地. 派行(8-34世) : 大绍玉 世其舜宏 庆志喜功 启佑义宗 文运时钟 克从先德 永锡华封.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义门陈氏回归庄省一分八修宗谱. 书衣题 : 义门陈氏宗谱.
浏览:0
省导读知识
哈尔滨在哪个省
哈尔滨在哪个省
  哈尔滨是在我国的黑龙江省,也是黑龙江省的省会,简称“哈”,在不少文字表述上也会用“冰城”来称呼。哈尔滨地理位置位于中国的东北平原,在黑龙江的中南部,哈尔滨的著名景点有亚布力滑雪场、冰雪大世界、中华巴洛克、太阳岛、中央大街等,当地方言有东北官话、松辽片、哈尔滨话。  从地理位置上哈尔滨东与牡丹江市、七台河市接壤,地处中国东北平原,北部为小兴安岭山区,中部有松花江通过,在国内是属于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的城市,在冬天寒冷时间较长,而夏天则凉爽短暂,从城市历史上哈尔滨这座城市也较为悠久,相传在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就有人类活动,在殷商晚期进入青铜时代,在后来各朝各代都是较为重要的城市,在当前哈尔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国两朝”的发祥地。
浏览量:2797次
京杭大运河经过哪些省市
京杭大运河经过哪些省市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也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和最古老的运河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途径浙江、江苏、山东、河北4个省。流经北京、通州(区)、天津、杭州、镇江、清江、扬州、台儿庄、临清、苏州、湖州、宣城、淮安、徐州、聊城、济宁、德州、沧州18个市区。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京杭大运河全程可分为七段,分别是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鲁运河、中运河、里运河、江南运河。京杭运河自北而南流经京、津2市和冀、鲁、苏、浙4省,从华北平原直达长江三角洲,京杭大运河沿线各地工业发达,城镇密集,是中国经济精华荟萃之地。
浏览量:2921次
夏氏祠堂在哪个省
夏氏祠堂在哪个省
夏姓,主要由姒姓夏氏和妫姓夏氏组成。其中以大禹后裔姒姓夏氏为主。夏氏宗祠在历史发展中也留下了很多踪迹,以下列举一些夏氏祠堂和所在的省份。 大湾古村夏氏宗祠--湖南省郴州市大湾古村位于桂阳县莲塘镇境内,坐北朝南,村落始建于元朝元季,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浙江龙游县夏氏宗祠--浙江省衢州市夏氏宗祠是浙江衢州市龙游县石佛乡夏家村最具代表的古老建筑。宗祠坐北朝南,三进、三天井。其建筑风格属于徽派风格,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 怀宁小市镇夏氏宗祠--安徽省安庆市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小市镇夏氏宗祠,祠堂前厅是两层阁楼,两边红漆楼梯,对称上下,阁楼上层两边是藏譜书房,中间是戏台,戏台前面大红帷幕两边挂,戏台后墙一副“迎客松”壁画。天台夏氏宗祠--浙江省台州市夏氏宗祠位于天台县祥和乡白坭坦村。白坭坦的夏氏宗祠保存至今,气势宏伟,飞檐高翘,雕梁画栋。夏八美村夏氏宗祠--浙江省温州市夏八美村(古称瀛中堡、直汀里、瀛浦里)位于苍南金乡镇西北,黄龙江南岸,古属金舟乡,发源于梅岭、将军岭、大渔岭诸处多道水源萦洄其境,村内水路纵横,富有江南水乡之韵。 四季红夏氏宗祠--湖南省益阳市洞庭腹地,移民大镇——沅江市四季红镇,东北与大通湖区接壤,南靠七侠子乡,西临南湾湖。黄茅园镇合中村夏氏宗祠--湖南省怀化市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黄茅园镇合中村夏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2003年复修。广东佛山石咀村夏氏宗祠--广东佛山市广东佛山市高明区(县)明城镇石咀村夏氏宗祠是明清古建筑,现存,保存完好,2008年重修落成。夏氏祠堂还有很多,遍布全国各地,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浏览量:3583次
明姓在哪个省最多
明姓在哪个省最多
明氏是一个很复杂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到如今,明姓在姓氏排行榜上面排名第二百八十二位,人口大约是在二十三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14%左右。尤以湖南、湖北二省多此姓。明氏族人如今在吴兴、平原(今山东平原)、江西、湖北、广东、四川、甘肃张掖等地有分布,涣居国内者,布及25个省,331个县市,2000余个村庄;衍居海外者,涉及8个国家和地区在朝鲜、韩国分布的人数还不少。明氏的源流有很多,比如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的,是源于谯明氏的,源自春秋时期秦国丞相百里奚之子百里视的;还有源于姬姓的,这也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的,是出自西周初期周公旦之子姬明保;另外是属于汉化改姓的,有回部、回族、蒙古族、满族以及鲜卑族;还有就是源于官位的。历史上明姓的分布和迁移宋朝时期,明姓大约有2万多人,明姓第一大省是湖南,约占全国明姓总人口的四成;其次分布于山东、河南等地。明朝时期,明姓大约有1万人,比宋朝时少一半人口,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北、四川、山西、河南、宁夏、湖南等省,湖北为明姓第一大省,约占明姓总人口的一半。当代明姓的人口,从宋朝至今的增加率大概是呈现V形的态势,目前全国的人口分布大部分是集中在湖北、安徽、四川、湖南、吉林、辽宁、贵州、河南等地,其中湖北居住了明姓总人口的17%,所以湖北应该是明姓的第一大省。
浏览量:2248次
山东省路氏家谱
山东省路氏家谱
路姓,中华姓氏之一,由来共有8种说法,是一个多民族、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五十二位,人口约一百三十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65%左右。 【山东省路氏家谱】 山东济阳路家寨路氏族谱,(清)路德麟作序,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2年)木刻活字印本。山东淄博路氏族谱十六卷,(民国)路振玉等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铅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山东淄博般阳路氏重修族谱十四卷,(民国)路程海重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淄博市博。
浏览量:307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