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唐代 崔宽

崔宽

崔宽,贝州(今青州西北)人。唐代政治人物。

川西(今四川西都)节度史崔宁(崔吁)之弟。大历三年(768年),崔宁奉诏入长安,由崔宽代守成都。泸州刺史杨子琳以精骑数千袭击成都。崔宽战败。崔宁小妾任氏以家产十万召募勇士千人,力退敌人。元载擢升崔宽为御史中丞,有别墅在皇城之南。杨绾任相后,崔宽拆掉自家豪宅。

崔宽相关文献
陕西省-西安崔振宽
崔振宽,陕西长安人,1935年生于西安。196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美术家协会理事,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陕西国画院专职画家。与汉唐文化的辉煌相比较,自宋以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东移使得以长安为代表的西部文化艺术的发展渐趋沉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气势雄强、博大深沉的汉唐文化精神的远逝。事实上,在当代中国画的整体格局中,陕西中国画家群体仍然保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浑厚底蕴,并在中国画的现代化转型中开拓出独具特色的方向。崔振宽,正是建国以来继赵望云、石鲁之后,陕西中国画家群中的优秀代表之一。1935年七月生于西安,祖籍陕西长安。196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留校执教。1962年下放至西安特种工艺美术厂工作。1977年六幅焦墨山水入编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山水画稿》。山水画《今日蜀道》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79年为人民大会堂陕西厅画《...
查看全文
桓宽
生平汉武帝用桑弘羊之说,设榷酤、盐铁(酒与盐铁官卖)之法。汉昭帝时,召集天下贤良、文学六十多人开会,辩论得失。最后由倾向儒家的桓宽纪录,纪录格式以一问一答呈现,条列分明,就是后来成书六十卷的《盐铁论》。最后一篇杂论则是桓宽自序。桓宽于此次记录中对诸公贤良有明显偏颇的立场,因此在书中多次描述政府官员们的窘态,或默然不对、或勃然作色、或怃然内惭……。中国古代士大夫一向好言仁义而耻言功利,桓宽虽为会议记录,并不能保持客观立场。参考书目《汉书‧车千秋‧赞》
查看全文
杨宽
生平他在就读江苏省苏州中学时,教过他的老师有著名学者吕叔湘与钱穆。高中毕业后就读上海光华大学,1936年毕业。1946年任上海市博物馆馆长,兼任光华大学历史系教授。1953年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1960年转任参与筹设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1970年起专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1984年起与夫人陈荷静客居美国迈阿密。2005年9月1日,杨宽在美国迈阿密病逝,享年92岁。出版有自传《历史激流》。学术生平发表论文两百三十余篇,曾参与修订《辞海》、编绘《中国历代地图集》先秦部分、标点《宋史》的工作。著作《战国史》《中国冶铁技术发展史》《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西周史》《中国上古史导论》
查看全文
宽保
改元元文6年2月27日(阳历1741年4月12日)基于谶纬说,因遇到辛酉革命而改元宽保4年2月21日(阳历1744年4月3日)改元为延享出典出自《国语·周语》之“宽所以保本也、注曰、本位也、宽则得众”。宽保年间要事逝世元年天英院(德川家宣正室享年80)西元对照表相关项目
查看全文
兒宽
儿宽(?—前106)又作倪宽。西汉大臣。千乘(今广饶)人。少时家贫,常携带经书务农。为人温良,善写文章,不善言辞。始在廷尉张扬府中做一笔墨小吏,后因所写奏折明晰而显露才能,被武帝召见。与语经学,擢为中大夫,迁左内史。他劝农业,缓刑罚,理狱讼,体察下情,颇得人心。是汉武帝时代少有的良吏之一。曾主张以交租代服军役,民皆络绎输租,提议修建六辅渠,主持制定用水条例。被武帝器重。前115年,拜为御史大夫,随武帝东封泰山。后又与太史令司马迁等人同修订汉《太初历》。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善的历法。
查看全文
崔宽相关标签
清河崔氏
唐朝政治人物
政府人物
家族谱大览
崔氏七修族谱 [7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24年七修. 存1册 : 世系表. 收藏所 : 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本谱"崔氏X修族谱" 系列, 卷数以第X次修谱为第X卷, 例如第七修, 称为卷7 ; 第六修, 称为卷6. 隶丰始迁祖 : (明洪武)崔友能由博陵迁汉里, 赘于黄. 散居地 : 中国.
浏览:0
崔氏七修族谱 [7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24年七修. 存1册 : 世系表. 收藏所 : 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本谱"崔氏X修族谱" 系列, 卷数以第X次修谱为第X卷, 例如第七修, 称为卷7 ; 第六修, 称为卷6. 隶丰始迁祖 : (明洪武)崔友能由博陵迁汉里, 赘于黄. 散居地 : 中国.
浏览:0
崔氏族谱 [58卷,首末各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德星堂, 民国30[1941]续修. 存41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春秋) 叔乙. 让国居崔,命姓受氏. 始祖 : (明) 崔华三. 由江右鄱阳迁潜. 华三公下二子 : 崔元顺(与父居潜) ; 崔元寅(由潜迁桐). 派祖 : 崔从政. 始迁祖(12世) : (明清之际) 崔长权,原名廷权. 从元公之子. 由桐迁六安. 原派 : 与天正华元 秀仲吉汝允 从长尚胜全 学立文可锦. 续派 : 启家尊达道 用世显忠良 继述光宗祖 诒谋在义方. 再续派 : 存仁滋厚福 作善致祯祥 先泽思同绍 诗书庆绪昌.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1-2, 5-7, 11, 13-16, 21-22, 25, 27, 31, 39, 43-44, 47, 58, 及卷末. 共缺21卷. 且部分卷数破损缺页. 散居地 : 安徽省潜山县, 桐城县, 六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崔氏族谱 [58卷,首末各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德星堂, 民国30[1941]续修. 存41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春秋) 叔乙. 让国居崔,命姓受氏. 始祖 : (明) 崔华三. 由江右鄱阳迁潜. 华三公下二子 : 崔元顺(与父居潜) ; 崔元寅(由潜迁桐). 派祖 : 崔从政. 始迁祖(12世) : (明清之际) 崔长权,原名廷权. 从元公之子. 由桐迁六安. 原派 : 与天正华元 秀仲吉汝允 从长尚胜全 学立文可锦. 续派 : 启家尊达道 用世显忠良 继述光宗祖 诒谋在义方. 再续派 : 存仁滋厚福 作善致祯祥 先泽思同绍 诗书庆绪昌.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1-2, 5-7, 11, 13-16, 21-22, 25, 27, 31, 39, 43-44, 47, 58, 及卷末. 共缺21卷. 且部分卷数破损缺页. 散居地 : 安徽省潜山县, 桐城县, 六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崔氏族谱 [58卷,首末各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德星堂, 民国30[1941]续修. 存41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春秋) 叔乙. 让国居崔,命姓受氏. 始祖 : (明) 崔华三. 由江右鄱阳迁潜. 华三公下二子 : 崔元顺(与父居潜) ; 崔元寅(由潜迁桐). 派祖 : 崔从政. 始迁祖(12世) : (明清之际) 崔长权,原名廷权. 从元公之子. 由桐迁六安. 原派 : 与天正华元 秀仲吉汝允 从长尚胜全 学立文可锦. 续派 : 启家尊达道 用世显忠良 继述光宗祖 诒谋在义方. 再续派 : 存仁滋厚福 作善致祯祥 先泽思同绍 诗书庆绪昌.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1-2, 5-7, 11, 13-16, 21-22, 25, 27, 31, 39, 43-44, 47, 58, 及卷末. 共缺21卷. 且部分卷数破损缺页. 散居地 : 安徽省潜山县, 桐城县, 六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崔氏族谱 [58卷,首末各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德星堂, 民国30[1941]续修. 存41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春秋) 叔乙. 让国居崔,命姓受氏. 始祖 : (明) 崔华三. 由江右鄱阳迁潜. 华三公下二子 : 崔元顺(与父居潜) ; 崔元寅(由潜迁桐). 派祖 : 崔从政. 始迁祖(12世) : (明清之际) 崔长权,原名廷权. 从元公之子. 由桐迁六安. 原派 : 与天正华元 秀仲吉汝允 从长尚胜全 学立文可锦. 续派 : 启家尊达道 用世显忠良 继述光宗祖 诒谋在义方. 再续派 : 存仁滋厚福 作善致祯祥 先泽思同绍 诗书庆绪昌.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1-2, 5-7, 11, 13-16, 21-22, 25, 27, 31, 39, 43-44, 47, 58, 及卷末. 共缺21卷. 且部分卷数破损缺页. 散居地 : 安徽省潜山县, 桐城县, 六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