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明朝 李自成攻朱仙镇之战

李自成攻朱仙镇之战

李自成攻朱仙镇之战是李自成攻开封之战期间的另一战役,崇祯十五年(1642年)五月,李自成率军在朱仙镇(今河南开封西南)同明军进行的一次作战,此役李自成大胜。

崇祯十五年二月,李自成、罗汝才二十万大军破河南襄城,杀明三边总督汪乔年,三月连破河南东部十余城,四月李自成第三度围攻开封。明朝命督师丁启睿、保定总督杨文岳偕总兵左良玉、虎大威、杨德政、姜名武、方国安等各路总兵率兵号称四十万往援开封,五月十四日到达开封附近,会师朱仙镇。李自成将主力移至朱仙镇西南,此役明援军内部矛盾重重,丁启睿乃书生出身,无军事才能,丁启睿要求明军主动出击。但左良玉主张坚守,他说:“贼锋锐,未可击也。”丁启睿说:“围已急,必击之!”诸将皆惧。左良玉部不听指挥,连夜拔营逃跑,狂奔八十里。结果误入壕沟,“弃马骡万匹,器械无算”,良玉急走襄阳。明军更无斗志,丁启睿、杨文岳、虎大威、杨德政等皆向南逃至汝宁(今汝南)。虎...

李自成攻朱仙镇之战相关文献
李自成攻洛阳之战
李自成攻洛阳之战,明崇祯十四年(1641),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河南军事重镇洛阳的作战。十
查看全文
李自成与明军朱仙镇之战
李自成与明军朱仙镇之战,明崇祯十五年(1642),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在河南朱仙镇地区同明军进行的
查看全文
黄河文化—朱仙镇
黄河文化—朱仙镇,    提起开封朱仙镇,人们很快回想起战国时代帮助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朱亥。朱亥家乡
查看全文
李自成攻朱仙镇之战
崇祯十五年(1642),攻克洛阳后的“闯王”李自成,并没有安于现状,又率领农民起义军乘势围攻开封,以占领更多地盘。明廷闻讯,派左良玉、丁启睿等人兵应战。在充分审时度势后,李自成决定采用围城打援的战术,以朱仙镇(今河南开封西南)为据点,同明军对战。李自成,生于米脂西北的李继迁寨(今陕西榆林横山区境)。幼年因家贫给地主放羊,成年后,在本县银川驿充当驿卒。后因明廷裁驿失业,又受到乡官的迫害,便杀仇投军选择起义。参加起义后,李自成投靠闯王高迎祥,因勇猛有识略,在多次作战中大显身手,声望渐长。崇祯九年(1636),高迎祥牺牲,他顺理成章继承了“闯王”称号,带着由农民组成的闯军继续攻城略地。闯王李自成像崇祯十五年(1642)二月,李自成、罗汝才联军攻破襄城,杀了明朝的三边总督汪乔年,三月连续占领河南东部城邑10余座。四月攻下洛阳。随后,起义军围攻开封,原以为开封旋即可破,但开封城在闯军十万人的攻击下固
查看全文
李自成攻开封之战
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闯王”李自成进攻洛阳,福王朱常洵不思抵抗,被李自成活捉后枭首示众,还把他的肉与鹿肉混合交给将士们吃,成为“吃福禄肉”。此后,李自成农民军开始对另一座中原重镇——开封城展开前后三次围城之战。崇祯十四年二月,李自成率部攻克河南洛阳,得知河南开封守备薄弱,遂亲率精兵3万,于二月初乘虚东袭,疾驰三昼夜进至开封城下,发动猛攻。开封为宋金故都,城墙坚固。明巡按高名衡坚守,明周王重金悬赏,起义军进攻受阻,突袭变成攻坚。开封副将陈永福背城而战,杀义军二千,李仙风督将游击高谦驰救,又杀义军七百人。李自成军遂退走密县。起义军第一次围攻开封失利,主动撤军。会罗汝才部,擒杀三边总督傅宗龙于项城。十二月二十日,起义军再次进至开封城下。李自成农民军打下登封、嵩县后,与罗汝才部会合,精兵三万,协从(饥民)四十万,逼临开封城下。此战,双方加强了兵力火力,“攻守皆以炮”。李自成筑营于护城大堤之...
查看全文
李自成攻朱仙镇之战相关标签
明朝战争
家族谱大览
棠溪朱氏宗谱 [20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宣统3[1911]重修. 存15册: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修谱人员 : 朱鸿祥,字静沼 ; 朱希程,字和甫 ; 朱文蔚,字汝卿. 注 : 本谱内容集合咸丰, 同治, 光绪等不同版本. 致使卷数杂异,不确定是否齐全. 受姓祖 : (周) 邾夷. 避难于沛国,去邑为朱. 始祖 : (周) 朱禄,行天一,字洪基,号野塘老人. 缙云始祖 : (宋) 朱迁,字伯达,号壁泉,行七府君. 棠溪祖(6世) : 朱盛,行仁十五. 由小赤壁迁居棠慈. 员廷坑始祖(11世) : 朱纪,行真二. 从棠溪迁居东阳员廷坑. 南京戌派祖(9世) : 朱延,行良三. 溪下下村祖(13世) : 朱唐,行浩九十. 下鲁始祖(13世) : 朱威,行浩九六. 慈里始祖(13世) : 朱显,行浩五四. 岭外祖(14世) : 朱让,行泰三十二. 仙居九都始祖(15世) : 朱劝,行洪十八. 仙居七都下力派祖 (17世) : 朱大福,行忠三百三十六 ; 朱大禄,行忠三百八十 ; 朱大寿,行忠三百九十六 ; 朱大星,行忠四百七. 排行字 : 元亨利智 仁淳辉良 鼎永恒 珍常浩泰洪闳(真祥灏太红宏) 忠敬文明温 恭和信敏惠 诗书礼乐敦 道德诚粹美 儒雅贤圣尊 彝伦孝悌慈 睦婣任恤传 精光同日月 福禄齐乾坤. 命名字(从诗字行起) : 立诚千古业 敦行百年心 绳从惟哲后 笔谏有良臣. 散居地 : 浙江省缙云县, 及仙居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棠慈朱氏续修宗谱 卷端题 : 慈源朱氏宗谱 目录题 : 棠溪朱氏重修宗谱
浏览:0
棠溪朱氏宗谱 [20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宣统3[1911]重修. 存15册: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修谱人员 : 朱鸿祥,字静沼 ; 朱希程,字和甫 ; 朱文蔚,字汝卿. 注 : 本谱内容集合咸丰, 同治, 光绪等不同版本. 致使卷数杂异,不确定是否齐全. 受姓祖 : (周) 邾夷. 避难于沛国,去邑为朱. 始祖 : (周) 朱禄,行天一,字洪基,号野塘老人. 缙云始祖 : (宋) 朱迁,字伯达,号壁泉,行七府君. 棠溪祖(6世) : 朱盛,行仁十五. 由小赤壁迁居棠慈. 员廷坑始祖(11世) : 朱纪,行真二. 从棠溪迁居东阳员廷坑. 南京戌派祖(9世) : 朱延,行良三. 溪下下村祖(13世) : 朱唐,行浩九十. 下鲁始祖(13世) : 朱威,行浩九六. 慈里始祖(13世) : 朱显,行浩五四. 岭外祖(14世) : 朱让,行泰三十二. 仙居九都始祖(15世) : 朱劝,行洪十八. 仙居七都下力派祖 (17世) : 朱大福,行忠三百三十六 ; 朱大禄,行忠三百八十 ; 朱大寿,行忠三百九十六 ; 朱大星,行忠四百七. 排行字 : 元亨利智 仁淳辉良 鼎永恒 珍常浩泰洪闳(真祥灏太红宏) 忠敬文明温 恭和信敏惠 诗书礼乐敦 道德诚粹美 儒雅贤圣尊 彝伦孝悌慈 睦婣任恤传 精光同日月 福禄齐乾坤. 命名字(从诗字行起) : 立诚千古业 敦行百年心 绳从惟哲后 笔谏有良臣. 散居地 : 浙江省缙云县, 及仙居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棠慈朱氏续修宗谱 卷端题 : 慈源朱氏宗谱 目录题 : 棠溪朱氏重修宗谱
浏览:0
棠溪朱氏宗谱 [1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道光9[1829]重修. 存10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本谱不全. 缺卷3, 5, 8, 10, 13, 16. 始祖资料取自民国17年[1928]修版. 受姓祖 : (周) 邾夷. 避难于沛国,去邑为朱. 始祖 : (周) 朱禄,行天一,字洪基,号野塘老人. 缙云始祖 : (宋) 朱迁,字百达,号壁泉,行七府君. 派语 : 元亨利智 仁淳辉良 鼎永恒 珍常浩泰洪闳(真祥灏太红宏) 忠敬文明温 恭和信敏惠 诗书礼乐敦 精光同日月 福禄齐乾坤. 散居地 : 浙江省缙云县, 及仙居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目录题 : 棠溪朱氏重修宗谱
浏览:0
棠溪朱氏宗谱 [1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道光9[1829]重修. 存10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本谱不全. 缺卷3, 5, 8, 10, 13, 16. 始祖资料取自民国17年[1928]修版. 受姓祖 : (周) 邾夷. 避难于沛国,去邑为朱. 始祖 : (周) 朱禄,行天一,字洪基,号野塘老人. 缙云始祖 : (宋) 朱迁,字百达,号壁泉,行七府君. 派语 : 元亨利智 仁淳辉良 鼎永恒 珍常浩泰洪闳(真祥灏太红宏) 忠敬文明温 恭和信敏惠 诗书礼乐敦 精光同日月 福禄齐乾坤. 散居地 : 浙江省缙云县, 及仙居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目录题 : 棠溪朱氏重修宗谱
浏览:0
润东朱氏族谱 [1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道光19[1839].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纽约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 始祖 : (宋) 朱熹. 润州始迁祖 : 朱栋. 散居地 : 江苏省镇江县等地.
浏览:0
润东顺江洲朱氏族谱 [12卷]
原书: 注经堂活字本, 清道光28[1848]. 12册 : 世系表. 本微卷缩小42倍率请用高度放大阅读机. 始祖 : (唐) 朱介. 润东顺江洲始迁祖 : 朱寿一. 散居地 : 江苏省镇江市等地. 封面题 : 朱氏宗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