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历法)

是中国古代历法的时间单位。指纪之岁数(回归年数)与12个岁星纪年之最短循环周期。又称历法起算的理想基准点(历元)为上元,上元至编历时的年数为上元积年。推算上元积年的制历方法始于《三统历》,一直到《授时历》才被废除。

相关人物
元相关文献
宋、辽、金、元(公元前960年--公元1368年)
宋、辽、金、元(公元前960年--公元1368年),公元1059年,北宋蔡襄(公元1012一1067年)在《荔枝谱》中总结了我国古代
查看全文
元朝国号:元朝的正式国号叫大元
元朝国号:元朝的正式国号叫大元,元朝由忽必烈于1271年所建。他的前身是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国。元朝的正式国号叫大元,取自于《易经·乾篇》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这句话。其中大元中的“大”字并非类似大汉,大唐那样的尊称,因为统治者是蒙古人所以又叫蒙元或胡元。1368年元廷退居漠北,所以称呼元廷的残余势力时又叫北元或残元。
查看全文
元成宗元贞元年刻介川先生倪杨应元墓志
元成宗元贞元年刻介川先生倪杨应元墓志,元成宗元贞元年刻介川先生倪杨应元墓志(2009-04-0507:19:38)  
查看全文
六元状元钱
六元状元钱,简要介绍:钱ぃqǐ)(1734~1799),原名起,后因避唐代诗人钱起同名,遂改
查看全文
元姓 元(yuán)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91位。其源出有五:1、出自殷商元铣之后,世代相传姓元。2、出自姬姓,为春秋时魏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之后,以地名为氏。3、出自拓跋姓,为鲜卑族的后代,至魏孝文帝时下诏改姓为元氏。4、出自复姓纥骨氏、是云氏所改。5、出自玄姓,为北宋时为避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的父亲圣祖赵玄朗名讳,改姓元氏。&
查看全文
元相关标签
时间单位
历法
其他
元导读知识
元朝首都是哪里
元朝首都是哪里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孛儿只斤氏。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直到1260年忽必烈即位称帝,建元“中统”,定都开平府(上都)。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元朝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包贝加尔湖,元史称“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总得来说,元朝时期,疆域是非常辽阔的。据统计,元朝最多人口大概是有9000万左右。元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疆域超越历代。另外元朝地方开始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元朝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繁荣。元朝时与各国外交往来频繁,各地派遣的使节、传教士、商旅等络绎不绝。在文化方面,期间出现了元曲等文化形式,更接近世俗化。元朝首都是哪里元朝的首都一开始是在开封的,后来元世祖忽必烈下诏改京师中都为大都,北京第一次成为统一王朝首都。元大都由元代科学家刘秉忠规划建设,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为元代京师。元大都位于金中都旧城东北,是在今北京市市区,北至元大都土城遗址,南至长安街,东西至二环路。元大都城街道的布局,奠定了今日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
浏览量:2064次
元宵怎么做
元宵怎么做
元宵节的传统是吃汤圆和元宵,你知道元宵都是怎么做的吗?几种元宵的做法:第一种:健康双薯汤圆1、将红薯洗净去皮切块蒸熟,倒掉汤汁(喝掉)备用;带上一次性手套将红薯捏碎,搓成每个10-15克左右的小球入冰箱冷冻室冻1个小时。2、将紫薯洗净去皮切块入搅拌机加1:1的水搅打成浆,然后过滤出紫色汁液,用来和糯米粉。3、紫色汁和糯米粉的比例是1:1.2,将面团和成光滑的面团,盖上保鲜膜醒上20分钟。4、将面团入微波炉转10秒再取出来包汤圆,面会比较软不容易散.取15-20克面,搓圆按扁,放上25克左右的红薯球。然后包圆,再用手指头蘸点水到汤圆表面,然后在手心将汤圆搓搓光滑即可。5、将所有的汤圆包好独立放置.可在放置盘上撒上干糯米粉防止粘底。6、烧开1锅水,将汤圆下入,轻晃锅子以免粘底,待烧开再加入一小碗冷水,待再次烧开看到汤圆浮在水面即可出锅了。第二种:美味无色汤圆1、将紫甘蓝洗干净之后,切成丝。2、用搅拌机将胡萝卜打成浆。3、过滤出紫甘蓝汁。( 也可以不过滤,但是汤圆会比较粗糙)。4、用过滤好的紫甘蓝汁与水磨糯米粉混合,手和面团。(加汁的时候一点一点加,注意面团的揉捏成团了,就不用加了)。5、将和好的面团盖上保鲜膜醒上10分钟。6、将面团分割成15克左右的小面团搓圆备用。7、将小面团按扁,包上提前准备好的豆沙馅或者肉馅。8、下锅的时候,先将水烧开再下汤圆,煮至汤圆浮在水面上了,即可出锅了。第三种:芝麻松仁汤圆1、将松仁碾碎,混入现成艺麻馅中,揉成团,搓成条,切成每个8克左右的小剂子,将小剂子搓成圆球备用。2、将糯米粉放在盆中,冲入热开水,用筷子搅拌成絮,用手和成面团。3、案板上撒上糯米粉,将面团放上,搓成条,切成每个10克左右的小剂子,将小剂子按扁,包入汤圆馅,再收口,然后在手心搓圆,依次将所有的做好。4、下汤圆:将汤圆下入开水中,改小火煮,适当的晃动锅子防止粘锅,煮至汤圆浮在水面上,即煮好了。可以适当的撒点桂花在汤圆上,增香增色。第四种:水果小汤圆1、将水果切小丁,烧开一一锅水, 下入小汤圆,待汤圆浮在水面,汤圆即煮好了。2、将煮好的小汤圆盛入碗中,适当的放入些煮汤圆的热汤,将水果撒在上面,拌匀即可吃拉。3、还可以加点糖就去吃,更甜蜜哦。水果也可以一同煮下再吃。
浏览量:1791次
元日古诗 王安石
元日古诗 王安石
《元日》的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写了新年时家家户户热闹祥和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是作者刚开始推行新政时所写,当时王安石被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上书主张变法,此时诗人见到春节时家家户户忙着过春节,联想到了变法伊始的新气象,便写下此诗。诗中描写了民间迎接新年的情景,所写的事物比如爆竹、屠苏酒、桃符等等都是寻常百姓所熟知的,很具有生活气息,将新年的欢乐气氛表现了出来。世人看到这样充满生机的景象,对变法的信心溢于言表,同时诗中还暗涵哲理,新事物总要取代旧事物。
浏览量:1676次
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字子厚,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是唐代卓越的唯物论思想家、杰出的文学家。他的散文和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唐的古文运动中与韩愈并称,影响深远。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柳宗元遗族所建柳氏民居,现位于山西晋城市沁水县文兴村,为国家4A级景区。
浏览量:1996次
蔡元培是谁
蔡元培是谁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民国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他早年参加反清朝帝制的斗争,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北伐时期,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员会、筹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导教育及学术体制改革。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1933年,蔡元培倡议创建南京博物院,并亲自兼任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抗战爆发初期,蔡元培与厉麟似等上海文化界知名人士联合组织成立了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积极组织发动文化界人士及民众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巅华人公墓。在现代中国,蔡元培曾被人推崇至圣人和完人,尤其是他的爱国思想、革命精神和教育理念,是支撑他成为一代圣人和完人的三大支柱,也是他备受人们尊敬的核心精神。
浏览量:583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