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北约90公里处,是中国境内连通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之一。
玉门关是汉武帝主持修建,因西城输入玉石取道于此得名,关城方形如盘,北、西两面有门,北门外不及百米即到疏勒河,其和西南的阳关同为当时通往西域各地的交通门户。六朝时自今安西通哈密一道日益重要,关址东移至安西双塔堡附近;唐朝再次建立,现在的玉门关是汉代玉门关的遗址;宋以后中国同西方的陆路交通逐渐衰落,关废圮。
据《汉书·地理志》,玉门关与另一重要关隘阳关,均位于敦煌郡龙勒县境,皆为都尉治所,为重要的屯兵之地。当时中原与西域交通莫不取道两关,曾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
玉门关在中国古代一直是文人墨客的咏叹之地,唐代诗人王之涣就曾留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佳句。汉班超久在绝域,年老思归,上书曰:“臣不愿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1988年,玉门关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