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宋朝 苏轼

苏轼

(苏东坡)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北宋文学家、艺术家、医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嘉佑二年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南宋理学方炽时,加赐谥号文忠,复追赠太师。有《东坡先生大全集》及《东坡乐府》词集传世,宋人王宗稷收其作品,编有《苏文忠公全集》。

其散文、诗、词、赋均有成就,且善书法和绘画,是文学艺术史上的通才,也是公认韵文散文造诣皆比较杰出的大家。苏轼的散文为(“韩柳欧苏”)唐宋四家之末,与唐代的古文运动发起者韩愈并称为“韩潮苏海”,也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更与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父子三人,同列唐宋八大家。苏轼之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其词“以诗入词”,首开词坛“豪放”一派,振作了晚唐、五代以来绮靡的西昆体余风。后世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惟苏轼故作豪放,其实清朗;其赋亦颇有名气,最知名者为贬谪期间借题发...

苏轼简介资料
古文创作:“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创作:宋诗大家、豪放派代表;书法创作:“宋四家”之首
文同(表弟)、蘇适(姪子)、王方(第一任妻父)、蘇昭廣(重孫)、蘇嶠(曾孫)
1037年01月08日
东坡居士
政治上,早年中式即被考官欧阳修误认为学生曾巩而误;中年在王安石变法期间,虽赞同政治应该改革,但反对王安石任用的后任吕惠卿及一些“拗”的政策,招来新党爪牙李定横加陷害;晚年又因反对“尽废新法”受到恩人司马光为首的旧党斥退,终生当不了宰相。可谓三边皆不讨好,在新旧党争和中立派中游离非常失意,被侍妾戏称为“一肚皮不合时宜”、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的典故 -- 苏轼很早接触佛教,一生与禅师交游颇广,在黄州时常与金山寺主持佛印禅师来往,一日苏轼做一首诗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呈给佛印。禅师即批“放屁”二字,嘱书童携回。东坡见后大怒,立即过江责问禅师,禅师大笑:“学士,学士,您不是‘八风吹不动’了吗,怎又一‘屁’就打过了江?”“八风吹不动”可见于《佛地经论》卷五,诗僧寒山诗歌亦有此句。、因其文章名世,词作不过戏笔而已。宋代每逢科考常出现其文命题之考试,故当时学者曰:“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学霸苏东坡 -- 嘉佑二年(1057年),苏轼与弟弟苏辙一同进京参加会考,主试官是欧阳脩。苏轼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的论文得到考官梅尧臣的青睐,并推荐给主试官欧阳修。欧阳修亦十分赞赏,原本欲拔擢为第一,但又怕该文为自己的门生曾巩所作,为了避嫌,列为第二。结果试卷拆封后才发现该文为苏轼所作,而取为第一的却是曾巩的作品,正是阴错阳差,弄巧成拙。到了礼部复试时,苏轼再以《春秋对义》取为进士第一
1069年
苏迨(次子,母王闰之)
子瞻、和仲
侍读学士、翰林学士、礼部尚书
夏天因冷饮过度,下痢不止,又误服黄芪,结果病情恶化,“齿间出血如蚯蚓者无数”,于常州孙氏馆病卒(简单来说就是吃坏东西,拉肚子,外加药物过敏)
江苏常州(
1101年08月24日
《东坡题跋》、《仇池笔记》、《东坡志林》、《苏东坡全集》、《东坡乐府》、《苏轼文集》、《苏轼诗集》、《格物麤谈》
苏轼相关文献
苏轼的老婆是谁?苏轼与乌台诗案
苏轼的老婆是谁?苏轼与乌台诗案,苏轼,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诗词书画及散文成就都极高。苏轼是谁,
查看全文
苏轼
生平家世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眉山三苏祠七世牌位)。祖父苏序,表字仲先。祖母史氏。苏轼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和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其父名之“轼”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苏轼生性放达,好交友仕途嘉佑二年(1057年),苏轼与弟弟苏辙一同进京参加会考,主试官是欧阳脩。苏轼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的论文得到考官梅尧臣的青睐,并推荐给主试官欧阳修。欧阳修亦十分赞赏,原本欲拔擢为第一,但又怕该文为自己的门生曾巩所作,为了避嫌,列为第二。结果试卷拆封后才发现该文为苏轼所作,而取为第一的却是曾巩的作品,正是阴错阳差,弄巧成拙。到了礼部复试时,苏轼再以《春秋对义》取为进士第一。宋英宗治平时父苏洵过世,苏轼回蜀守丧,英宗怜之,同意以官船载运苏轼一家。宋神宗熙宁二年,任祠部员外郎,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一些作为,王安石于是屡次在神宗前诋毁苏轼,司马光、范镇举...
查看全文
苏轼是吃货吗?苏轼的故事
说苏轼是著名诗人,大家肯定都是赞成的,说苏轼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大家更是不能反对,说苏轼是一个散文大家,大家也无法反驳,说苏轼是书画大家,也是正确的,但是要说苏轼是一个吃货,可能大家就要思考一二了。一个宋代著名的大文学家,怎么就成了一个吃后了呢? 这个问题,若是细想,那还真没什么问题,苏轼他就是一个吃货。有句古话叫做“君子远庖厨”,也就是说一般在古
查看全文
苏轼的老婆是谁?苏轼与乌台诗案
苏轼,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诗词书画及散文成就都极高。苏轼是谁,想来大家都不陌生,但是这么一位大才子的妻子又是何等佳人,想来大家都不了解。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鬃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么一首苏
查看全文
苏轼简介
苏轼简介 苏轼简介寄语:在苏轼的生命历程里,无论持何种政见,皆是出于公心,从没为身谋而见风使舵,就连与他不合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东坡立朝大节极可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武士在战场英勇杀敌是英雄,文臣坚持理想、不避权势、直言敢谏同样是英雄。今天分享得是“苏轼简介”,欢迎阅读! 【人物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
查看全文
苏轼相关标签
通才
三苏
宋朝诗人
谥文忠
礼部尚书
美食评论家
宋朝政治人物
苏辛
宋朝散文家
韩柳欧苏
进士
眉山人
唐宋八大家
唐宋四家
赤壁赋
宋朝词人
蜀学
宋朝书法家
1101年逝世
韩潮苏海
中国人物神
嘉祐二年丁酉科进士
中国佛教居士
苏陆
苏黄
1037年出生
中国茶人
欧苏
苏姓
散文家
作家
政府人物
词人
诗人
家族谱大览
苏轼三
苏轼三
浏览:0
苏轼四
苏轼四
浏览:0
苏轼一
苏轼一
浏览:0
苏轼二
苏轼二
浏览:0
苏氏宗谱 [14卷首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四戒堂, 1994年三修. 16册: 插图,世系表. 收藏所: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夏) 苏樊,字昆吾. 夏朝之时大封于苏为诸侯伯. 名祖: (宋)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谥文忠公; 苏辙,字子由,号颖滨,又号乐城. 迁麻祖: (宋) 苏元善, 东坡七世孙. 由江西南昌郡东苏家潭迁湖北麻城东波河. 始祖 : ( 宋) 苏正一. 原姓谈,婆匕苏氏,赘为苏婿. 始居邑南蒋家堤. 为望花山始祖. 一世祖 : 苏潮. 正一公后裔,迁居苏家老屋. 潮公下三子 : 苏胜 ; 苏继 ; 苏念(早逝,胜公长子茂柏兼祧). 胜公下四子 : 苏茂柏 ; 苏茂椹(西分走马岗) ; 苏茂秀(西分苏家湾) ; 苏茂桩(东分东波河). 继公下三子 : 苏茂材(止) ; 苏茂桂 ; 苏茂松(南分冈邑久长岗). 念公派下房祖(5世) : 苏子赋,号雨赤 ; 苏一世,号二苏. 走马岗大苏家村支系: 第一世苏普(甫)山. 正一公后裔. 派行(7世起) : 其本之昌 维德克良 承开华瑞 显然能章 秩荣多耀 迪启宗邦 光辉焕彩 永绪高阳. 散居地: 湖北省黄冈县, 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版心题及卷端题编目.
浏览:0
[苏氏]武功书院族谱 [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德有邻堂, 民国18[1929]. 4册. 版心题 : 武功书院世谱. 太始祖 : (宋)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 始祖 : (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谥文忠 ; 苏辙,字子由,号颖滨,谥文定. 散居地 : 广东省等地.
浏览:100
苏轼导读知识
宋代诗人苏轼
宋代诗人苏轼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 苏轼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巨大的声誉,他继承了欧阳修的精神,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 苏轼的作品在当时就驰名遐迩,在辽国、西夏等地都广受欢迎,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浏览量:2169次
水调歌头苏轼原文全诗
水调歌头苏轼原文全诗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1076年在密州时所作。当时正值中秋节,苏轼一边赏月一边喝酒,喝得伶仃大醉,他想起了自己仕途不顺,由于与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多地,已经许久没见到自己的弟弟了,而中秋又是团圆的日子,词人格外思念弟弟,于是面对一轮明月,即兴抒情,写下这首词。原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一作:何时;又恐一作:惟/唯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一作:偏向)
浏览量:1791次
北宋三苏
北宋三苏
北宋三苏指的是北宋散文家苏洵、他的儿子苏轼和苏辙这三个人的合称。他们三人都位列唐宋八大家。三苏这一说法最早来源于北宋大臣王辟之的《渑水燕谈录》,他在书中写道:“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将这三人合称为三苏。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擅长散文,他的政论尤其出色,议论明畅,笔势雄健,代表作有《权书》、《衡论》、《嘉祐集》等。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成就,他的诗风清新豪健,词风豪放,散文宏富,代表作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他深受父亲的影响,同样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风格淳朴无华,苏辙还擅长书法。代表作品有《栾城集》、《诗集传》、《龙川略志》、《论语拾遗》等。
浏览量:1932次
三苏祠
三苏祠
三苏祠是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及祠堂,三苏是他们的合称。三苏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南街,如今的三苏祠是清朝康熙四年(1665年)重建遗存,占地面积65000平方米,2006年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苏祠由前厅(古祠大门)、飨殿、启贤堂、来凤轩、东西厢房及廊构成,殿堂部分由三进四合院组成,主要建筑都在同一中轴线上,由南而北,东西厢房的位置略有变化,并非左右完全对称。三苏祠因三苏而享誉中外,他们父子三人以卓越的文学成就,同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他们在文学上造诣极其深厚,同时各具特色,三苏祠是研究三苏及三苏文化的重要场所,陈列展览着很多与三苏相关的珍贵资料。
浏览量:3143次
刘挚与苏轼
刘挚与苏轼
刘跂的父亲刘挚和唐宋散文八大家的苏轼、苏辙弟兄是文友,有过诗赋唱和。刘跂与苏轼也有过交往。刘挚(1030-——1098),字莘老,北宋永静东光(今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人,看出生时间,刘挚比公元1037年出生的苏轼年长七岁。刘挚十岁的时候就是孤儿,也在那时来到东平外祖父陈希古家居住,在东平读书学习,并在东平安家。他出生在儒士之家,也通过习书读经考取功名。于嘉祐四年中进士甲科,其能力出众,为官期间政绩卓然。最初受王安石的赏识,但应上书宋神宗王安石新法的弊端而被贬。后来官场浮沉,与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被流放新州(今广东新兴),不久含冤而死。刘挚一生刚正不阿,正气森严,忠贞爱国。宋哲宗死后,韩忠彦为右丞相,为刘挚翻案,并给予“忠肃”称号,后被追赠为“元祐忠贤”。宋治平三年(1066),刘挚调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为观察推官,一直干到宋英宗熙宁三年(1070)四月。正是在这个期间刘挚认识了回京候职的苏轼。苏轼,一身才名,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但是因为他豪放直率的性格,以及反对新法,所以在官场上也是屡遭贬谪。他经历了王安石变法、乌台诗案、元祐更化,从汴京到黄州、再到惠州、最后到儋州,几度沉浮。
浏览量:285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