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汪乔年

汪乔年

汪乔年(?-1642年),字岁星,浙江遂安县(今属淳安县)人。明末政治人物。

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历官刑部陕西司主事、刑部郎中、工部郎中。崇祯二年,担任山东青州知府,崇祯十一年(1638年)崇祯下诏廷臣推荐边关的人才,礼部侍郎方逢年推荐汪乔年,此后汪乔年累升至陕西按察使。崇祯十四年(1641年)任右佥都御史,巡抚陕西,当时陕西总督是傅宗龙,崇祯命宗龙向河南进兵。傅宗龙被围,突围时在项城被杀。汪乔年得知傅宗龙死讯,大哭说道:“傅公死,讨贼无人矣。”傅宗龙死后,乔年被提升为陕西总督,掘李自成祖坟,会师出讨。乔年召集散亡士卒三万众,命令贺人龙率领。李自成“尽锐攻之”,贺人龙等不战而走,汪乔年乃收步卒二千,入城拒守。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月十七日,李自成、罗汝才军攻襄城城五昼夜,城陷,汪乔年被俘不屈而死,死状甚惨,舌头被割,最后被凌迟活剐。《明史》评价乔年“此殆有天焉,非其才之不任也”

汪乔年相关文献
大乔小乔都年少守寡了吗?
大乔小乔都年少守寡了吗?,陈寿的《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中关于二乔的描写只有短短一句话:“从攻皖,
查看全文
汪礼俊《越国公汪华年谱》序
汪礼俊《越国公汪华年谱》序,       百代汪氏  筋骨相连                       
查看全文
浙江省-杭州-淳安汪乔年
汪乔年(?-1642)明末将领。遂安(今浙江淳安西南)人,字岁星。天启进士。历官青州知府、陕西按察使。崇祯十四年(1641),出任陕西巡抚,不久代傅宗龙为陕西三边总督。次年,奉命出关,并趋襄城,与左良玉遥为声援。李自成、罗汝才联军倾师迎战,明军大溃。乃退保襄城,固守五昼夜,城破,被执杀。
查看全文
汪乔年
参考书目《明史》列传第一百五十
查看全文
吕乔年
注释^《絮斋集》卷二十一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宣统三年/乔氏族谱
宣统三年/乔氏族谱
原谱序: 乔氏重修族谱序: 粤稽三代世表殷以前诸侯不得而谱,至周然后奠世系,辨昭穆,不通婚姻,汉刘歆著三统历谱,旧唐书经籍志谱系,以纪世族序,记谱之名,遂流传于天下。继经欧苏二公著为定式,海内翕然宗之。凡联疎远序昭穆,清厘本源,分析枝派者,罔不于谱乎是赖。吾乡乔氏望族也,阅其旧谱,原籍直隶凤阳,前此世系…… 文献无征为之后者未敢附会,故阙焉。弗录即以貮公为启祖,公以雄畧(lue练)起家世子,岳提三尺剑佐明太祖成帝业,文孙林官湖南,择清溪上乡家焉。此聚族于斯所由,昉厥后代有传人。世济其美,永历三年己丑,嗣孙裴以选拔为当时名士,纂修族谱,源流厘正,一秉特笔,虽家乘犹信,史询实录也。永历迄今三百有余年矣,椒衍瓜绵…… 益形繁茂,非联而属之,不几于枝派混淆,卑莫辨乎?宣统元年己酉,嗣孙例贡生,峻岳、蓬山,云程,励吾,秀山、进之等,倡议重修族人,咸乐噱金为之助。于是勤加采访,二载而汇其成。越辛亥季夏,付梓谱式,恪遵成宪,惟期不侈前修,罔改后观。俾知先人之遗泽孔长也。于戏!会曰团体,余窃思之,保中国之种联一…… 方之社结异姓之体,孰若自一本九族始。乔氏此举,匪特为宗族计,而于当今维新宗旨尤大相维系,爰嘉其成而乐为之序。宣统三年岁在辛亥季夏月,谷旦,六品衔候选布政司理问,邑增生邓楚安拜撰。 乔氏族谱总目 卷首 一本 圣谕 格言 刑律 卷一 一本 谱序 谱例 家训 班次 传赞 寿序 记 墓志 卷二 一本 村落图 邱墓图 五服图 世系图 卷三 二本 齿录 卷四 一本 齿录 卷五 一本 齿录 卷六 一本 齿录 2025年乔氏续修族谱序言 凡国必有史,有家必有谱!族谱延续着家族的血脉,传承着祖上的遗训和期待。 以启祖贰公雄才大略,德垂后裔,世代继承至宣统元年,嗣孙集众人之意愿,躬身重修族谱得以传承至今,大功告成望于后裔。 承先祖之厚望,家族虽日兴繁盛,枝繁叶茂,可随改革开放各志离乡别井,分道扬镳之久而忧家族支派未明,尊卑不辨………。前仆后继,2021年起修军同志决定躬身续修族谱,经四年之久按谱索骥,不辞劳苦寻根问祖,逐户敬访集信,于2025年同海飞同志和衷共济续编成谱,著族谱于未来。 本次续修族谱,遵循“尊重史载,实事求是,宁空毋滥,详今略古,与时俱进,有误必改”之原则而编修。族谱的版本所定修编限于夫妻及子,女子仅写婚配,义子或独生女赘婿均编入谱。 由于年代久远,起名已失辈字,较为混乱,为辨一脉血缘,上下尊卑有序,将其第八世起,字辈顺序公示以下便于后世起名:承(第八世),毓,胤,年;宗,延,经,学;宏,可,登,荣(云);绍(昭),修(穆),维,孟(茂);祚,永,昌,隆………….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族谱不仅是一部记录家族历史的书籍,更是一座连接家族成员情感的桥梁。希望全体家人能够珍惜族谱,传承家族的优良传统,为家族的繁荣发展,为社会的和谐进步贡献力量。 薪火相传,族谱永续,今后十年一小修,二十年一大修,敬望本族众以后每年将家庭的人丁变化信息如实报备给族谱协会或编委成员。
浏览:0
1.[汪声玲年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4[1925]. [91]双叶 汪声玲原名生陵, 清同治5(公元1866)生于江苏杨州府泰州. 注 : 泰州今属江苏泰县. 附汪氏家谱资料.
浏览:100
上饶万年汪氏族谱
上饶万年汪氏族谱
浏览:0
汪氏族谱 [14卷,首4卷]
抄本影印: [出版地不详] : 文英堂, 民国36[1947](大兴石印局代印). 18册: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汪公. 鲁成公黑肱次子. 生时有汪字在手,遂以名之. 宗祖(65世) : 汪章佐,字高明. 生二子 : 汪学访 ; 汪学稽. 迁安始祖(1世) : 汪隆五. 学访公之四世孙. 原籍徽州婺源, 明初卜居黄冈中和里. 生二子(2世) : 汪德一 ; 汪德二,字清典. 居汪畈中(中分祖). 上汪家湾始祖(1世) : 汪云宜. 隆五公之堂弟. 学访公之四世孙. 河东始祖(1世) : 汪明理. 隆五公之堂弟. 学稽公之四世孙. 生二子 : 汪泗(迁居东汪家河) ; 汪泮(居汪家河). 德一公下二分祖(3世) : 汪文同,字子书(东分祖,分居汪家坂之东) ; 汪文道,字子善(河西西分祖,居汪家畈之西). 泗公生二子(3世) : 汪宇,子孙析置大塘 ; 汪贵,迁居长堰. 文同公下二分祖(4世) : 汪统四,字德全(前分,分居东分之前) ; 汪道庆(上分,分居东分之后). 汪家河支祖(5世) : 汪必昌. 泮公三世孙. 下分五房 : 汪大志(长) ; 汪大尧(二) ; 汪大仕(三) ; 汪大业(四) ; 汪大舜(五). 贵公下二分祖(6世) : 汪洋(南分) ; 汪涣(北分). 云宜公下二房祖(11世) : 汪基忠(迁居河南光山县) ; 汪基惠. 派行 : 国运昌明 家风继起 恩泽长贻 荣华万纪. 麻城新立辈派(22世起) : 东鲁开昌运 诗书继绪长 光辉承美大 谟烈绍周纲. 散居地 : 湖北省红安县, 麻城县, 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汪氏宗谱
浏览:0
汪氏族谱 [14卷,首4卷]
抄本影印: [出版地不详] : 文英堂, 民国36[1947](大兴石印局代印). 18册: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汪公. 鲁成公黑肱次子. 生时有汪字在手,遂以名之. 宗祖(65世) : 汪章佐,字高明. 生二子 : 汪学访 ; 汪学稽. 迁安始祖(1世) : 汪隆五. 学访公之四世孙. 原籍徽州婺源, 明初卜居黄冈中和里. 生二子(2世) : 汪德一 ; 汪德二,字清典. 居汪畈中(中分祖). 上汪家湾始祖(1世) : 汪云宜. 隆五公之堂弟. 学访公之四世孙. 河东始祖(1世) : 汪明理. 隆五公之堂弟. 学稽公之四世孙. 生二子 : 汪泗(迁居东汪家河) ; 汪泮(居汪家河). 德一公下二分祖(3世) : 汪文同,字子书(东分祖,分居汪家坂之东) ; 汪文道,字子善(河西西分祖,居汪家畈之西). 泗公生二子(3世) : 汪宇,子孙析置大塘 ; 汪贵,迁居长堰. 文同公下二分祖(4世) : 汪统四,字德全(前分,分居东分之前) ; 汪道庆(上分,分居东分之后). 汪家河支祖(5世) : 汪必昌. 泮公三世孙. 下分五房 : 汪大志(长) ; 汪大尧(二) ; 汪大仕(三) ; 汪大业(四) ; 汪大舜(五). 贵公下二分祖(6世) : 汪洋(南分) ; 汪涣(北分). 云宜公下二房祖(11世) : 汪基忠(迁居河南光山县) ; 汪基惠. 派行 : 国运昌明 家风继起 恩泽长贻 荣华万纪. 麻城新立辈派(22世起) : 东鲁开昌运 诗书继绪长 光辉承美大 谟烈绍周纲. 散居地 : 湖北省红安县, 麻城县, 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汪氏宗谱
浏览:0
汪氏族谱 [14卷,首4卷]
抄本影印: [出版地不详] : 文英堂, 民国36[1947](大兴石印局代印). 18册: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汪公. 鲁成公黑肱次子. 生时有汪字在手,遂以名之. 宗祖(65世) : 汪章佐,字高明. 生二子 : 汪学访 ; 汪学稽. 迁安始祖(1世) : 汪隆五. 学访公之四世孙. 原籍徽州婺源, 明初卜居黄冈中和里. 生二子(2世) : 汪德一 ; 汪德二,字清典. 居汪畈中(中分祖). 上汪家湾始祖(1世) : 汪云宜. 隆五公之堂弟. 学访公之四世孙. 河东始祖(1世) : 汪明理. 隆五公之堂弟. 学稽公之四世孙. 生二子 : 汪泗(迁居东汪家河) ; 汪泮(居汪家河). 德一公下二分祖(3世) : 汪文同,字子书(东分祖,分居汪家坂之东) ; 汪文道,字子善(河西西分祖,居汪家畈之西). 泗公生二子(3世) : 汪宇,子孙析置大塘 ; 汪贵,迁居长堰. 文同公下二分祖(4世) : 汪统四,字德全(前分,分居东分之前) ; 汪道庆(上分,分居东分之后). 汪家河支祖(5世) : 汪必昌. 泮公三世孙. 下分五房 : 汪大志(长) ; 汪大尧(二) ; 汪大仕(三) ; 汪大业(四) ; 汪大舜(五). 贵公下二分祖(6世) : 汪洋(南分) ; 汪涣(北分). 云宜公下二房祖(11世) : 汪基忠(迁居河南光山县) ; 汪基惠. 派行 : 国运昌明 家风继起 恩泽长贻 荣华万纪. 麻城新立辈派(22世起) : 东鲁开昌运 诗书继绪长 光辉承美大 谟烈绍周纲. 散居地 : 湖北省红安县, 麻城县, 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汪氏宗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