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氏族谱(全集上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理氏族谱编辑委员会, 2007年. 合1册 : 彩色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 此谱页数及派系众多繁杂,详请查阅影像号第3页目录表. 理姓的最初来源是官职,理官. 后因商纣王时,理姓家族面临灭族之灾,因以改姓. 后代子孙有李姓,也有改回理姓之族人.
西华始祖(一世) : (元末明初) 李永新. 为东野氏第69世. 原山东曲阜人,因避战乱迁居山西洪洞,后又迁至河南西华县.
永新公下三派 : 理伯玉(长门) ; 理志刚(二门) ; 理荣(三门).
伯玉公下一房(3世) : 理真. 下有二子 : 理贤 ; 理贯.
九世祖 : (明) 理鬯和,字卿云,号寒石. 芳林公之子. 伯玉公之裔. 受提拔为太子傅,并改李为理,回归本意.
志刚公下一房(3世) : 理观. 下有二子 : 理中 ; 理和.
荣公下四房(3世) : 理景(下一子 : 理芳) ; 理介(下一子 : 理英) ; 理方(下一子 : 理珍春) ; 理量(迁居开封).
字派(19-42世) : 应为勤效 习学乐平 端身安道 敏业成功 豪志德耀 尊凯禄颂.
散居地 : 河南省西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理氏族谱, 1, 1369-200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理氏族谱编辑委员会, 2007年. 合1册 : 彩色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 此谱页数及派系众多繁杂,详请查阅影像号第3页目录表. 理姓的最初来源是官职,理官. 后因商纣王时,理姓家族面临灭族之灾,因以改姓. 后代子孙有李姓,也有改回理姓之族人.
西华始祖(一世) : (元末明初) 李永新. 为东野氏第69世. 原山东曲阜人,因避战乱迁居山西洪洞,后又迁至河南西华县.
永新公下三派 : 理伯玉(长门) ; 理志刚(二门) ; 理荣(三门).
伯玉公下一房(3世) : 理真. 下有二子 : 理贤 ; 理贯.
九世祖 : (明) 理鬯和,字卿云,号寒石. 芳林公之子. 伯玉公之裔. 受提拔为太子傅,并改李为理,回归本意.
志刚公下一房(3世) : 理观. 下有二子 : 理中 ; 理和.
荣公下四房(3世) : 理景(下一子 : 理芳) ; 理介(下一子 : 理英) ; 理方(下一子 : 理珍春) ; 理量(迁居开封).
字派(19-42世) : 应为勤效 习学乐平 端身安道 敏业成功 豪志德耀 尊凯禄颂.
散居地 : 河南省西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河南西华理氏族谱 : 元圣裔理氏数码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理氏联谊会族谱编纂委员会, 2014年. 1册(约439页) : 彩色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 理氏由姬姓,东野复姓及李姓演变而来. 最初来自官职, 理官. 因商纣王时,理姓家族面临灭族之灾,因以改姓. 其后子孙有李姓,亦有改回理姓之族人.
东野氏始祖 : 伯禽. 姓姬,亦称禽父.
西华始祖(一世) : (元末明初) 李永新. 为东野氏第69世. 原山东曲阜人,因避战乱迁居山西洪洞,后又迁至河南西华县.
永新公下三派 : 理伯玉(长门) ; 理志刚(二门) ; 理荣(三门).
伯玉公下一房(3世) : 理真. 下有二子 : 理贤 ; 理贯.
九世祖 : (明) 理鬯和,字卿云,号寒石. 芳林公之子. 伯玉公之裔. 受提拔为太子傅,并改李为理,回归本意.
志刚公下一房(3世) : 理观. 下有二子 : 理中 ; 理和.
荣公下四房(3世) : 理景(下一子 : 理芳) ; 理介(下一子 : 理英) ; 理方(下一子 : 理珍春) ; 理量(迁居开封).
理氏辈份字 : 应维勤效 习学乐平 端身安道 敏业成功 豪志德耀 尊凯禄颂.
东野氏字辈 : 枝兴衍崇绪 隆茂庆传长 广生忠厚嗣 永远贞正方 至德开宏运 达孝毓福祥 礼教培家训 信义作宝章.
散居地 : 河南省西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西华理氏数码族谱.
龙纳言堂族谱 [22卷,首1卷,附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纳言堂, 民国9[1920]. 24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纂者 : 龙华国,字显岩 ; 龙继云,字腾霄 ; 龙清濂,字崧峰 ; 龙华义,字鉴廷 ; 龙清煦,字朗轩 ; 龙华堂,字星喜.
受姓始祖 : (虞) 龙纳言.
远祖 : (汉) 龙柏高,讳述. 为陜西京兆人. 初为山都长.
入湘祖(1世) : (宋) 龙通方,行九,号碧崖. 居土官评事. 由茶陵徙湘潭.
始祖(6世) : (元明之际) 龙跃云,字文甫. 希圣公长子. 由珍涟江迁居上村乡,创立团田,鸟洲湾,下严塘,龙家坊等地. 下一子: 龙万尧,字嗣瑛.
派祖(12世) : (明) 龙兴惟,字秀元. 天祥公长子. 万尧公5世孙.
兴惟公下房祖(13世) : (明) 龙文迪,字瑞端 ; 龙文升,字瑞宣 ; 龙文福.
文升公下二子(14世) : (明) 龙仕松,字茂林 ; 龙仕佐,字茂材.
文迪公下房祖(17世) : (明) 龙永锦,字怀泉 ; 龙永远 ; 龙永颜 ; 龙永孟 ; 龙永岱 ; 龙永定 ; 龙永相,字三爰 ; 龙永玄,字敬明 ; 龙永黄 ; 龙永贤,字少怀 ; 龙永万 ; 龙永滔 ; 龙永海 ; 龙永潭 ; 龙永豹 ; 龙永相 ; 龙永玄 ; 龙永贤 ; 龙永万.
仕松公下房祖(17世) : 龙永滔,字正南 ; 龙永海,字正胡 ; 龙永潭,字见台; 龙永豹,字望台 ; 龙永祥.
仕佐公下房祖(17世) : 龙永干,字建山 ; 龙永颐 ; 龙永顺,字继塘 ; 龙永潮 ; 龙永旸,字思塘 ; 龙永先 ; 龙永袭,字湘怀 ; 龙永(龙求),字正怀.
文福公下房祖(17世) : 龙永松 ; 龙永梅 ; 龙永栋 ; 龙永桥 ; 龙永雷 ; 龙永跃.
旧定派序 : 宏荫昭华清 继承代有荣 相传维忠孝 敦厚振家声.
新定派序 : 喜起赓廷献 明良际遇期 赞襄征盛治 先泽远谋贻.
散居地 : 湖南省湘乡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名页题 : 龙氏族谱.
版心题 : 龙氏三修族谱.
23册书衣题 : 龙纳言堂发祥编.
24册书衣题 : 龙纳言堂附录.
龙纳言堂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纳言堂, 1997年. 28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始祖 : (虞) 龙纳言.
远祖 : (汉) 龙柏高,讳述. 帝封新西侯,赐封零陵太守. 为陜西京兆咸阳人. 初为山都长.
迁湘祖(1世) : (宋) 龙通方,号碧崖,行九. 封大理评事. 由茶陵徙湘潭.
湘乡凹头祖(6世) : (元明之际) 龙跃云,字文甫. 希圣公长子. 瑄公之孙. 由珍涟江迁居坳头,创立富田桥,团田,龙家坊等地. 下一子: 龙万尧,字嗣瑛.
派祖(12世) : (明) 龙兴惟,字秀元. 天祥公长子. 万尧公5世孙. 子孙析置龙家坊,下严塘,鸟竹湾,长沙市,安化县,四川省资阳县,云南省,贵州省等地.
兴惟公下房祖(13世) : (明) 龙文迪,字瑞端(大房) ; 龙文升,字瑞宣(二房及三房) ; 龙文福(四房).
文升公下二子(14世) : (明) 龙仕松,字茂林(二房) ; 龙仕佐,字茂材(三房).
文迪公下房祖(17世) : (明) 龙永锦,字怀泉 ; 龙永远 ; 龙永颜 ; 龙永孟 ; 龙永岱 ; 龙永定 ; 龙永相,字三爰 ; 龙永玄,字敬明 ; 龙永黄 ; 龙永贤,字少怀 ; 龙永万 ; 龙永滔 ; 龙永海 ; 龙永潭 ; 龙永豹 ; 龙永相 ; 龙永玄 ; 龙永贤 ; 龙永万.
仕松公下房祖(17世) : 龙永滔,字正南 ; 龙永海,字正胡 ; 龙永潭,字见台; 龙永豹,字望台 ; 龙永祥.
仕佐公下房祖(17世) : 龙永干,字建山 ; 龙永颐 ; 龙永顺,字继塘 ; 龙永潮 ; 龙永旸,字思塘 ; 龙永先 ; 龙永袭,字湘怀 ; 龙永(龙求),字正怀.
文福公下房祖(17世) : 龙永松 ; 龙永梅 ; 龙永栋 ; 龙永桥 ; 龙永雷 ; 龙永跃.
前定派序 : 通真体瑞希跃 万邦世志天兴 文仕思元永 必立仁本柏.
二修派序 : 宏荫昭华清 继承代有荣 相传维忠孝 敦厚振家声.
三修派序 : 喜起赓廷献 明良际遇期 赞商征盛治 先泽远谋贻.
四修派序 : 绩德欣余庆 宗功历序长 行言多善训 后进慕前光.
散居地 : 湖南省湘乡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名页题 : 龙氏族谱
版心题 : 龙氏四修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