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是由河南省文物局提出,经河南省政府批准,上报国务院备案,正式对外公布并竖立标志的河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截至2008年底,河南省已经公布了5批共1237处文物保护单位,总数量居全国首位。

  • 第一批:1963年6月20日公布,共253处,包括:
    • 近现代文物:13处
    • 石窟造像:8处
    •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62处
    • 石刻及其他:46处
    • 古文化遗址:107处
    • 古墓葬:17处
  • 第二批:1986年11月21日公布,共274处
  • 第三批:2000年9月25日公布,共203处,包括: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43处
    • 石窟寺及石刻:10处
    • 古建筑:69处
    • 古遗址:59处
    • 古墓葬:20处
    • 其它:2处
  • 第四批:2006年6月8日公布,共224处,包括: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5处
    • 石窟寺及石刻:8处
    • 古建筑:82处
    • 古遗址:94处
    • 古墓葬:13处
    • 其它:2处
    • 合并项目:4处
  • 第五批:2008年6月16日公布,共283处,...
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相关文献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批第一批:1978年7月18日公布,2002年7月17日重新核定并公布,共34处,分4类:Ⅰ.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共12处Ⅱ.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共14处Ⅲ.古遗址,共6处Ⅳ.古墓葬,共2处第二批第二批:1979年12月19日公布,1982年、1983年、1987年分别单独公布1处,2002年7月17日重新核定并公布,共22处,分2类:Ⅰ.革命旧址和革命纪念建筑物,共11处Ⅱ.古建筑、古遗址,共11处第三批第三批:1989年6月29日公布,2002年7月17日重新核定并公布,87处,分5类:Ⅰ.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共14处Ⅱ.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共47处Ⅲ.石刻及其他,共10处Ⅳ.古遗址,共14处Ⅴ.古墓葬,共2处单独公布(共3处)第四批第四批:2002年7月17日公布,共122处(1处合并至原有项目);同时重新核定并公布了一、二、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46处(含单独公...
查看全文
文物保护单位
意义一旦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建设工程应当尽可能避开不可移动文物;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的,对文物保护单位遵循实施原址保护。因特殊需要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保证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并经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上一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参见文物分类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查看全文
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列表本表列举了各地级市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不包括后来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索引:济南市(已更新至第四批)、青岛市、淄博市、枣庄市、东营市、烟台市、潍坊市、济宁市、泰安市、威海市、日照市(已更新至第四批)、莱芜市、临沂市、德州市、聊城市、滨州市、菏泽市济南市青岛市淄博市枣庄市东营市烟台市昆嵛山保护区烟霞洞遗址、岳姑殿古庙群遗址、龙神祠和龙王庙潍坊市曲阜师范学院济宁市泰安市威海市日照市莱芜市临沂市德州市聊城市滨州市菏泽市参见山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
查看全文
青海省文物保护单位
分市县名录此列表列举了各地级市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来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未包括在内。西宁市城中区城东区城西区城北区湟源县湟中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海东市平安县乐都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祁连县刚察县门源回族自治县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同德县贵德县兴海县贵南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尖扎县泽库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班玛县甘德县达日县久治县玛多县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称多县治多县囊谦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乌兰县都兰县天峻县大柴旦行政区参见青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
查看全文
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分市县列表此列表列举了各地级市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后来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括号内第一个数字表示公布批次,第二个数字表示本批内该文物的编号。索引: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平顶山市、安阳市、鹤壁市、新乡市、焦作市、濮阳市、许昌市、漯河市、三门峡市、南阳市、商丘市、信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济源市郑州市中原区金水区二七区管城回族区上街区惠济区巩义市新郑市新密市登封市荥阳市中牟县开封市鼓楼区龙亭区顺河回族区禹王台区开封县尉氏县兰考县杞县通许县洛阳市西工区老城区涧西区瀍河回族区洛龙区吉利区偃师市孟津县汝阳县伊川县洛宁县嵩县宜阳县新安县栾川县平顶山市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汝州市舞钢市宝丰县叶县郏县鲁山县安阳市北关区文峰区殷都区龙安区林州市安阳县滑县内黄县汤阴县鹤壁市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浚县淇县新乡市鄂豫皖省苏维埃石印科旧址(3-20)河朔图书馆旧址(3-24)西明寺造像碑(3-46)水东石经...
查看全文
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相关标签
中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人文建筑
家族谱大览
南氏莹分八修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4[1935]年. 存40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编纂者 : (23世) 南寿昺,字旭初 ; 南奉春,字曙初. 注 : 本谱不全. 缺卷首1及卷1. 始祖资料不详. 卷1部分请参考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出版,王者翔着之”南氏八修宗谱” (DGS-100048774, TN-2204258). 分房祖(9世) : 南鉴莹(或鉴荣),字尚义. 生七子 : 南泰阳 ; 南正阳(无嗣) ; 南朝阳 ; 南纯阳(传七世止) ; 南向阳 ; 南岐阳 ; 南济阳. 六房祖(10世) : 南岐阳. 鉴荣公第六子. 生八子 : 南斗铭 ; 南斗经 ; 南斗纬 ; 南斗极 ; 南斗轸 ; 南斗光 ; 南斗亢 ; 南斗其. 七房祖(10世) : (明) 南济阳. 鉴荣公第七子. 生二子 : 南斗焕 ; 南斗灿. 岐阳公下八子(11世) : (明) 南斗铭 ; 南斗经 ; 南斗纬(一传后止) ; 南斗极(二传后止) ; 南斗轸 ; 南斗光(一传后止) ; 南斗亢 ; 南斗其(不详). 济阳公下二子(11世) : 南斗焕 ; 南斗灿. 长房15世祖 : (明清之际) 南有杞,字尔祯. 为邦取公(字笃行)之第三子. 有杞公生五子 : (清初) 南之杰,字伟公,号颐园 ; 南之麟,字显公,号安惠 ; 南之凤,字威公,号安雅 ; 南之祯,字衣公,号自怡 ; 南之祥,字兴公,号乐庭. 本谱主要为长房泰阳公, 六房岐阳公, 及七房济阳公之谱. 派语(9-44世) : 鉴阳斗子 廷邦一应 天运方兴 玉堂集瑞 金策储英 文章焕启 世德维新 鸿光远绍 骏业克绳.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水县(今名浠水); 河南省商丘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南氏莹分八修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4[1935]年. 存40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编纂者 : (23世) 南寿昺,字旭初 ; 南奉春,字曙初. 注 : 本谱不全. 缺卷首1及卷1. 始祖资料不详. 卷1部分请参考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出版,王者翔着之”南氏八修宗谱” (DGS-100048774, TN-2204258). 分房祖(9世) : 南鉴莹(或鉴荣),字尚义. 生七子 : 南泰阳 ; 南正阳(无嗣) ; 南朝阳 ; 南纯阳(传七世止) ; 南向阳 ; 南岐阳 ; 南济阳. 六房祖(10世) : 南岐阳. 鉴荣公第六子. 生八子 : 南斗铭 ; 南斗经 ; 南斗纬 ; 南斗极 ; 南斗轸 ; 南斗光 ; 南斗亢 ; 南斗其. 七房祖(10世) : (明) 南济阳. 鉴荣公第七子. 生二子 : 南斗焕 ; 南斗灿. 岐阳公下八子(11世) : (明) 南斗铭 ; 南斗经 ; 南斗纬(一传后止) ; 南斗极(二传后止) ; 南斗轸 ; 南斗光(一传后止) ; 南斗亢 ; 南斗其(不详). 济阳公下二子(11世) : 南斗焕 ; 南斗灿. 长房15世祖 : (明清之际) 南有杞,字尔祯. 为邦取公(字笃行)之第三子. 有杞公生五子 : (清初) 南之杰,字伟公,号颐园 ; 南之麟,字显公,号安惠 ; 南之凤,字威公,号安雅 ; 南之祯,字衣公,号自怡 ; 南之祥,字兴公,号乐庭. 本谱主要为长房泰阳公, 六房岐阳公, 及七房济阳公之谱. 派语(9-44世) : 鉴阳斗子 廷邦一应 天运方兴 玉堂集瑞 金策储英 文章焕启 世德维新 鸿光远绍 骏业克绳.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水县(今名浠水); 河南省商丘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南氏莹分八修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4[1935]年. 存40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编纂者 : (23世) 南寿昺,字旭初 ; 南奉春,字曙初. 注 : 本谱不全. 缺卷首1及卷1. 始祖资料不详. 卷1部分请参考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出版,王者翔着之”南氏八修宗谱” (DGS-100048774, TN-2204258). 分房祖(9世) : 南鉴莹(或鉴荣),字尚义. 生七子 : 南泰阳 ; 南正阳(无嗣) ; 南朝阳 ; 南纯阳(传七世止) ; 南向阳 ; 南岐阳 ; 南济阳. 六房祖(10世) : 南岐阳. 鉴荣公第六子. 生八子 : 南斗铭 ; 南斗经 ; 南斗纬 ; 南斗极 ; 南斗轸 ; 南斗光 ; 南斗亢 ; 南斗其. 七房祖(10世) : (明) 南济阳. 鉴荣公第七子. 生二子 : 南斗焕 ; 南斗灿. 岐阳公下八子(11世) : (明) 南斗铭 ; 南斗经 ; 南斗纬(一传后止) ; 南斗极(二传后止) ; 南斗轸 ; 南斗光(一传后止) ; 南斗亢 ; 南斗其(不详). 济阳公下二子(11世) : 南斗焕 ; 南斗灿. 长房15世祖 : (明清之际) 南有杞,字尔祯. 为邦取公(字笃行)之第三子. 有杞公生五子 : (清初) 南之杰,字伟公,号颐园 ; 南之麟,字显公,号安惠 ; 南之凤,字威公,号安雅 ; 南之祯,字衣公,号自怡 ; 南之祥,字兴公,号乐庭. 本谱主要为长房泰阳公, 六房岐阳公, 及七房济阳公之谱. 派语(9-44世) : 鉴阳斗子 廷邦一应 天运方兴 玉堂集瑞 金策储英 文章焕启 世德维新 鸿光远绍 骏业克绳.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水县(今名浠水); 河南省商丘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南氏莹分八修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4[1935]年. 存40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编纂者 : (23世) 南寿昺,字旭初 ; 南奉春,字曙初. 注 : 本谱不全. 缺卷首1及卷1. 始祖资料不详. 卷1部分请参考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出版,王者翔着之”南氏八修宗谱” (DGS-100048774, TN-2204258). 分房祖(9世) : 南鉴莹(或鉴荣),字尚义. 生七子 : 南泰阳 ; 南正阳(无嗣) ; 南朝阳 ; 南纯阳(传七世止) ; 南向阳 ; 南岐阳 ; 南济阳. 六房祖(10世) : 南岐阳. 鉴荣公第六子. 生八子 : 南斗铭 ; 南斗经 ; 南斗纬 ; 南斗极 ; 南斗轸 ; 南斗光 ; 南斗亢 ; 南斗其. 七房祖(10世) : (明) 南济阳. 鉴荣公第七子. 生二子 : 南斗焕 ; 南斗灿. 岐阳公下八子(11世) : (明) 南斗铭 ; 南斗经 ; 南斗纬(一传后止) ; 南斗极(二传后止) ; 南斗轸 ; 南斗光(一传后止) ; 南斗亢 ; 南斗其(不详). 济阳公下二子(11世) : 南斗焕 ; 南斗灿. 长房15世祖 : (明清之际) 南有杞,字尔祯. 为邦取公(字笃行)之第三子. 有杞公生五子 : (清初) 南之杰,字伟公,号颐园 ; 南之麟,字显公,号安惠 ; 南之凤,字威公,号安雅 ; 南之祯,字衣公,号自怡 ; 南之祥,字兴公,号乐庭. 本谱主要为长房泰阳公, 六房岐阳公, 及七房济阳公之谱. 派语(9-44世) : 鉴阳斗子 廷邦一应 天运方兴 玉堂集瑞 金策储英 文章焕启 世德维新 鸿光远绍 骏业克绳.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水县(今名浠水); 河南省商丘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南氏家谱
始祖:南宫大刚 地区: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 编修:南宫化衡
浏览:100
南氏莹分八修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4[1935]年. 存40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编纂者 : (23世) 南寿昺,字旭初 ; 南奉春,字曙初. 注 : 本谱不全. 缺卷首1及卷1. 始祖资料不详. 卷1部分请参考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出版,王者翔着之”南氏八修宗谱” (DGS-100048774, TN-2204258). 分房祖(9世) : 南鉴莹(或鉴荣),字尚义. 生七子 : 南泰阳 ; 南正阳(无嗣) ; 南朝阳 ; 南纯阳(传七世止) ; 南向阳 ; 南岐阳 ; 南济阳. 六房祖(10世) : 南岐阳. 鉴荣公第六子. 生八子 : 南斗铭 ; 南斗经 ; 南斗纬 ; 南斗极 ; 南斗轸 ; 南斗光 ; 南斗亢 ; 南斗其. 七房祖(10世) : (明) 南济阳. 鉴荣公第七子. 生二子 : 南斗焕 ; 南斗灿. 岐阳公下八子(11世) : (明) 南斗铭 ; 南斗经 ; 南斗纬(一传后止) ; 南斗极(二传后止) ; 南斗轸 ; 南斗光(一传后止) ; 南斗亢 ; 南斗其(不详). 济阳公下二子(11世) : 南斗焕 ; 南斗灿. 长房15世祖 : (明清之际) 南有杞,字尔祯. 为邦取公(字笃行)之第三子. 有杞公生五子 : (清初) 南之杰,字伟公,号颐园 ; 南之麟,字显公,号安惠 ; 南之凤,字威公,号安雅 ; 南之祯,字衣公,号自怡 ; 南之祥,字兴公,号乐庭. 本谱主要为长房泰阳公, 六房岐阳公, 及七房济阳公之谱. 派语(9-44世) : 鉴阳斗子 廷邦一应 天运方兴 玉堂集瑞 金策储英 文章焕启 世德维新 鸿光远绍 骏业克绳.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水县(今名浠水); 河南省商丘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