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宋朝 张如晦

张如晦

张如晦,北宋徽宗时任皇城使,道教人士。生卒年不详。

拜林灵素为师,“出则同行,坐则同席”,宣和元年(1119年)随林灵素离开京师。林灵素卜坟于城南山,教张如晦葬之,“可掘穴深五丈,见龟蛇便下棺。”后传陈道一。

张如晦相关文献
杜如晦
生平杜如晦自少聪悟,好谈文史,是个典型的彬彬书生。在隋朝大业年间起家为雍州从事,吏部侍郎高孝基很是器重他,赞扬他有应变之才,是栋梁之才。隋炀帝前往江都游玩时,代替王使君判留守事。秦王李世民平定京城时,引为秦王府兵曹参军。当时的太子李建成对杜如晦非常忌晦,他对齐王李元吉说:“秦王府中可惮之人,惟杜如晦与房玄龄耳。”被外调出秦王府。经房玄龄周旋,李世民又将他调回幕府。此后跟随李世民东征西讨,为其参谋军国大事,平定了薛仁果、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诸路诸侯。以功勋累迁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封建平县男,食邑三百户。不久以本官兼任文学馆学士。李世民的天策府建立后,杜如晦任从事中郎,被画像纪念的天策府十八学士中,以杜如晦为首,其画像上的赞语为:“建平文雅,休有烈光。怀忠履义,身立名扬。”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杜如晦任太子右庶子(唐书为左庶子,杜如晦碑为右庶子),不久迁任兵部...
查看全文
风雨如晦
风雨如晦风雨如晦风雨如晦的意思风雨如晦是什么意思风雨如晦什么意思风雨如晦的近义词风雨如晦的反义词风雨如晦的拼音【成语意思】:晦: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这天夜里没有月亮。风雨天气;天色昏暗犹如晦日的夜晚。后比喻局势动荡;社会黑暗。【用法分析】:风雨如晦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后边与鸡鸣不已连用。【成语来源】:《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褒贬解析】: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使用程度】:常用成语【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fēngyǔrúhuì【英语翻译】:windandrainsweepingacrossagloomysky–agrimandgravesituation【成语声母】:FYRH【成语分辨】:风雨如晦与“风雨如磬”有别:风雨如晦强调的是昏暗;“风雨如磬”强调的是压抑。【风雨如晦的近义词】:风雨如磐、凄风苦雨【风雨如晦的反义词】:天...
查看全文
如何评价杜如晦?杜如晦与房玄龄
唐太宗李世民是大唐的第二位皇帝,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家。李世民在大唐建立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毫不夸张的说大唐的天下,有一半是李世民打下来的。 李世民虽然成为大唐皇帝,但是却在后世引发了极大的争议。因为他并不是正统的帝国继承人,当时的太子是李建成。他之所以成为皇帝,赖于玄武之变。 李世民凭借自己的声望,成为大唐新帝。他能够继位,与
查看全文
唐代名臣杜如晦简介杜如晦是怎么死的?
杜如晦是唐代名臣,生于公元585年,去世于公元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人氏。杜家是官宦之家,祖上曾出过许多高官。有这样好的家庭环境,杜如晦又聪慧,最终成为李世民座下著名谋臣,后辅佐李世民登基继位。 杜如晦聪慧而有悟性,小的时候开始就关心历史和政治,长大之后与人交谈,往往能有极其新颖的观点。 隋朝大业年间,杜如晦被征召入官,成为大隋预备官员。
查看全文
杜如晦是谁?杜如晦的儿子谋反?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长安)人,为隋唐时期李世民帐下重要参谋,李世民征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杜如晦为其筹谋划策,运筹帷幄,深为时人所敬服。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积怨颇深,杜如晦与房玄龄一起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参与策划玄武门事变,事成之后二人功居首位。李世民承帝位后,杜如晦与房玄龄为左右宰相,为
查看全文
张如晦相关标签
张姓
宋朝道教人物
家族谱大览
21.张氏宗谱, 21, 卷14: 廷如 丞万 21世承愤公起, 1947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孝友堂, 民国36[1947]. 4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始祖 : (明初) 张能用. 居黄冈柴泊湖北岸. 生三子 : 张洪一(后迁黄坡,固始) ; 张洪二 ; 张洪三(后迁麻城,黄安). 派祖(3世) : 张道源. 洪二公长子. 居黄坡永宁庵. 长子张守元为本谱之祖. 支祖(5世) : 张玄愈. 守元公长子. 居柳子港. 生三子 : 张时春 ; 张时泰 ; 张时学. 支祖(5世) : 张玄正. 守元公次子. 居永宁庵上下湾. 生四子 : 张胜一(迁双柳) ; 阙名 ; 张大德 ; 张简. 首创合修族派 : 能洪道守玄 发育肇其祥 建功宜广大 修德自延长 裕后学诗礼 光前在显扬 齐家敦孝友 缵绪永蕃昌. 另附玄愈公及玄正公各房派语.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及武汉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张氏合修族谱 谱序题 : 黄冈张氏合修谱
浏览:100
20.张氏宗谱, 20, 卷13: 玄正 胜一 11世廷如公起, 1947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孝友堂, 民国36[1947]. 4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始祖 : (明初) 张能用. 居黄冈柴泊湖北岸. 生三子 : 张洪一(后迁黄坡,固始) ; 张洪二 ; 张洪三(后迁麻城,黄安). 派祖(3世) : 张道源. 洪二公长子. 居黄坡永宁庵. 长子张守元为本谱之祖. 支祖(5世) : 张玄愈. 守元公长子. 居柳子港. 生三子 : 张时春 ; 张时泰 ; 张时学. 支祖(5世) : 张玄正. 守元公次子. 居永宁庵上下湾. 生四子 : 张胜一(迁双柳) ; 阙名 ; 张大德 ; 张简. 首创合修族派 : 能洪道守玄 发育肇其祥 建功宜广大 修德自延长 裕后学诗礼 光前在显扬 齐家敦孝友 缵绪永蕃昌. 另附玄愈公及玄正公各房派语.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及武汉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张氏合修族谱 谱序题 : 黄冈张氏合修谱
浏览:100
张氏宗谱[13卷,首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孝友堂, 民国33[1944]年四修. 16册: 插图, 世系表. 受姓鼻祖: 张挥,字天禄,号玉爵. 黄帝第五子,源自姬姓,因造弓失,赐姓张氏. 麻城始迁祖: (宋元之际)张万九. 挥公90世孙,由江西南昌府丰域县拹子迁麻邑东乡石陂. 辈份字中以万九公为1世祖. 万九公下三大派祖(1世): (宋元之际)张再一,字义山(落梅河祖) ; 张再二,即贵二(由麻城后迁东义洲区西月山,为东义洲,殷郊院,黄市各分始祖) ; 张再三(石陂阎家河,南庄七步冲各分祖). 再二公派下房祖(5世): (元明之际)张效 ; 张敳. 效公下房祖(6世): (元明之际)张文胜 ; 张文斌. 敳公下房祖(6世): (元明之际)张文聪. 派行字: 东义洲分(1世起): 万九再二清甫世英仲良 效文伯琼源 国德远承之 启宏万绍继 荣先世绪长 延功名定选. 黄市分(1世起): 万九再二清甫世英仲良 效文友道大 余凤级学光 明自德辅振 邦家鉴汰业 绪锡泽贻全. 石陂分(1世起): 万九再三问仁谷子 明道崇万单 之端正世德 宜茂祀人可 淑培树言昭. 落梅河分(1世起): 万九再一淑英达观自勉 守子公从山 大文明学宗 会维宏永功 名许进超忠 厚廷先泽伦. 殷郊院分: (1世起): 万九再二古先文贵. (11世起): 桂玉万彦希 源世有其学 全忠厚传家 远诗书立德. 新立辈派字(31世起): 実演原优胜 时逢景运开 嘉猷介福祉 善述在英才 盛举联群志 馨香一本来. 注: 此谱主要记载再二公后义.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张氏四修宗谱. 散居地: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浏览:0
张氏宗谱 [4卷,含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永盛堂, 民国16[1927](黄圣甫梓). 4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饶州远祖 : (宋) 张士昌. 鄱阳祖 : (宋) 张朝杰. 始祖(一世) : (明) 张受一,字一枝. 由鄱阳因避乱渡江抵太湖,暂寄百罗坵,复徙七里山. 派祖(5世) : 张伯琳. 房祖(6世) : 张永瓒 ; 张永乡 ; 张永济. 皆为伯琳公之子. 瓒房下支祖(11世) : 张玉举 ; 张玉学. 乡房下支祖(11世) : 张玉祚 ; 张玉枢. 济房下支祖(11世) : 张玉德. 字派 : 受应友景伯 永志彦金良 玉正时荣维 发达盛称扬 继世增贤俊 传家重典常 诗书绵甲第 选取耀朝堂. 散居地 : 安徽省太湖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张氏宗谱 [4卷,含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永盛堂, 民国16[1927](黄圣甫梓). 4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饶州远祖 : (宋) 张士昌. 鄱阳祖 : (宋) 张朝杰. 始祖(一世) : (明) 张受一,字一枝. 由鄱阳因避乱渡江抵太湖,暂寄百罗坵,复徙七里山. 派祖(5世) : 张伯琳. 房祖(6世) : 张永瓒 ; 张永乡 ; 张永济. 皆为伯琳公之子. 瓒房下支祖(11世) : 张玉举 ; 张玉学. 乡房下支祖(11世) : 张玉祚 ; 张玉枢. 济房下支祖(11世) : 张玉德. 字派 : 受应友景伯 永志彦金良 玉正时荣维 发达盛称扬 继世增贤俊 传家重典常 诗书绵甲第 选取耀朝堂. 散居地 : 安徽省太湖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张氏宗谱 十七卷首一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7[1948].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始祖 : 张迳山. 始迁祖 : 张复恭,字大明. 迳山公之子. 由徽歙迁赣饶,居灵溪. 派祖(3世) : 张旭九,号提举. 复恭公之子. 西头里屋祖(5世) : 张应瑛,行五. 下有一子 : 张𫔍堂. 西头新屋祖 : 张应玉,行十. 下有一子 : 张元堂. 西头塘沿祖 : 张应(金璧),行十六. 下有一子 : 张民堂. 枫墩祖 : 张应隆,行十九. 下有三子 : 张(金鼎)堂 ; 张钊堂 ; 张(金璧)堂. 西头祖 : 张应荣,行五十. 下有一子 : 张聪堂. 上田祖 : 张应焕,行十八. 下有一子 : 张正堂. 里东头祖 : 张应亢,行二十. 下有四支 : 张江堂 ; 张琏堂 ; 张玑堂 ; 张清堂. 外东头祖 : 张应玺. 下有一支 : 张洪堂. 原谱派 : 迳明旭仲应 堂元亨利贞 天大高圣德 增福寿康宁 荣华长富贵 功勋事业新 仁义礼智信 蕃盛正隆兴. 续谱派 : 忠孝行为首 纲常维世经 古训昭若揭 河岳炳日星. 散居地 : 江西省上饶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