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明朝 太平府

太平府

(安徽省)

太平府,雅称鸠州鸠兹,是明清两代的一个府,位于长江下游南岸,辖区大致相当于今日安徽省的马鞍山市及芜湖市辖境。

春秋时代此地湖泊草丛中鸠鸟众多,被吴国命名为鸠兹邑,流经此地的长江一段,亦由此别名鸠江,故此地士大夫雅称鸠兹、鸠州。元朝时,为太平路。元末龙凤元年(乙未年,1355年)六月,朱元璋政权改之为府。太平府在明代属于南直隶,下辖3个县:当涂县(首县)、芜湖县、繁昌县。

清代江南省分立,江苏、安徽各分行省后,太平府与安徽省的宁国府、池州府及江苏省江宁府相邻,与安徽省庐州府及和州直隶州隔长江相望。清代太平府:隶徽宁池太广道。长江水师提督驻。领县三:当涂县、芜湖县、繁昌县。1912年(民国元年),撤废太平府。

太平府相关文献
太平天国著名将领韦俊为什么投靠了清政府?
太平天国著名将领韦俊为什么投靠了清政府?,太平天国韦俊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著名的将领,他最广为人知的一件事儿就是半路叛逃
查看全文
太平天国运动会,清政府是怎么对待战俘的?
太平天国运动会,清政府是怎么对待战俘的?,太平天国运动会,清政府是怎么对待战俘的?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查看全文
太平天国忠王府
历史清朝咸丰十年四月(1860年6月2日),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率部攻克了苏州,并以苏州及其周边的20多个州县建立了苏褔省。当年8月,拙政园及其周围的潘姓、汪姓等宅邸逐步改建为其办公及居住场所,是为忠王府。忠王府当时共分为官署、左右宅第和花园部分,现拙政园中部和西部为当时忠王府的花园部分。同治二年十一月(1863年12月),李鸿章的淮军攻克苏州,其时对忠王府的改造还未彻底完成。此后在给原住在主人支付了归公费用后,忠王府被改为江苏巡抚衙门,并按照清代礼制重建了忠王府的大门,并且拆除了东西辕门、角楼和鼓吹亭,所有带龙的彩绘被全部涂抹。同治五年(1866年),江苏巡抚衙门迁至新址。同治十一年(1872年),忠王府被巡抚张之万收购,其中部花园和东西宅第被改为八旗奉直会馆,部分建筑为满足旗人需要而改建为四合院。光绪五年(1879年),西部部分宅第划归富商张履谦,被改建为补园。辛亥革命之后,忠王府改称为...
查看全文
太平府
参考文献来源《明史·志第十六·地理一》参见马鞍山市、芜湖市
查看全文
太平
纪年参看中国年号索引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参考文献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1年1月ISBN7101025129
查看全文
太平府相关标签
135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1912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元朝的府 (民变政权)
马鞍山行政区划史
清朝的府
安徽的府
明朝的府
芜湖行政区划史
家族谱大览
太平吕氏宗谱 [48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0[1931]重修. 48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本谱缺卷18. 部分书页破损不全. 永康太平一世祖 : (宋) 吕玖,字玉成,行五十. 生一子: 吕遵,字子正,行二十. 清渭派祖(3世) : (宋) 吕宜忠,字彦正,行十. 宅祖(5世) : (宋) 吕约,字子公,小名行,号一笑翁,行三一(上居宅) ; 吕恪,字子广,小名寿,行三二 (双溪宅岘口派) ; 吕皓,字子阳,小名桂,又名浩皜,号云溪,行三三(中居宅) ; 吕源,字子中,小名运,行三五(后西宅). 东居宅祖(5世) : 吕熹,字子量,小名端,又名禧,行三四 ; 吕洽,字子善,小名弥,行三六. 双溪宅岘口派恪公下四子(6世) : 吕蒙,字正叔,行四三(孝房) ; 吕颐,字存叔,忠七四(悌房) ; 吕简,字敬叔,行四六(忠房) ; 吕洤,字清叔,行四九(信房,涧东宅). 后西宅源公下三子(6世) : 吕祩,字章叔,号西园,行四五(湖塘派) ; 吕恂,字英叔,行四七(正居宅) ; 吕介,字几叔,行五三(南居宅). 南居宅介公下派祖(9世) : 吕铸,字则颜,号觉斋,行次一(琴位) ; 吕钥,字思开,号定斋,行次三(书位) ; 吕镇,字立可,行次四十五(右位) ; 吕鋐,字节可,号节斋,行次十二(孟位) ; 吕镃,字时可,号恕斋,行次十八(季位). 季位镃公生三子(10世) : 吕深,字志通,行益十八(元房) ; 吕汶,字鲁望,行益廿二(亨房) ; 吕润之,行益三十二(利房). 书位钥公生四子(10世) : 吕浚,字孟远,行益一(孟房) ; 吕汲,字仲修,号木西翁,行益二(仲房) ; 吕济,字季通,行益三(季房) ; 吕洺,字志学,行益四十九(贞房). 书孟派浚公生二子(11世) : 吕榉,字用之,行复二(书孟二派) ; 吕柯,字子良,行复七(书孟七派). 清渭派下二支祖(12世) : 吕祐,字永协,行谦又十四(大塘头支) ; 吕惠,字永敷,行熙一(石塘柄支). 书孟二派下支祖(13世) : 吕玉,字思纯,行孚十三(里磐派) ; 吕田,字思勤,行孚廿一(上湖派). 皆为榉公之孙. 上湖派田公生四子(16世) : 吕汶,行豫四十一(天房) ; 吕汪,行豫五十九(地房) ; 吕淡,行豫七十九(水房) ; 吕温,字茂和,行豫一百十(和房). 和房下六分房(18世) : 吕熙,行明一百五(礼房) ; 吕然,行明百十九(乐房) ; 吕㷓,行明二百四十八(射房) ; 吕㸎,行明二百七十七(御房) ; 吕荣,行明三百三十(书房) ; 吕燿,行明三百八十七(数房). 和礼房熙公生四子(18世) : 吕堪,行泽百十二(文房) ; 吕墀,行泽百五十(行房) ; 吕埙,行泽二百廿四(忠房) ; 吕壤,行泽二百八十八(信房). 行派(7世起) : 晋巽次益复 谦孚同豫升 明泽咸恒颐 泰萃鼎节渐 观贲临师丰 兑有旅并济 家畜蒙比壮 随震归干.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康县太平村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浏览:0
太平吕氏宗谱 [48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0[1931]重修. 48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本谱缺卷18. 部分书页破损不全. 永康太平一世祖 : (宋) 吕玖,字玉成,行五十. 生一子: 吕遵,字子正,行二十. 清渭派祖(3世) : (宋) 吕宜忠,字彦正,行十. 宅祖(5世) : (宋) 吕约,字子公,小名行,号一笑翁,行三一(上居宅) ; 吕恪,字子广,小名寿,行三二 (双溪宅岘口派) ; 吕皓,字子阳,小名桂,又名浩皜,号云溪,行三三(中居宅) ; 吕源,字子中,小名运,行三五(后西宅). 东居宅祖(5世) : 吕熹,字子量,小名端,又名禧,行三四 ; 吕洽,字子善,小名弥,行三六. 双溪宅岘口派恪公下四子(6世) : 吕蒙,字正叔,行四三(孝房) ; 吕颐,字存叔,忠七四(悌房) ; 吕简,字敬叔,行四六(忠房) ; 吕洤,字清叔,行四九(信房,涧东宅). 后西宅源公下三子(6世) : 吕祩,字章叔,号西园,行四五(湖塘派) ; 吕恂,字英叔,行四七(正居宅) ; 吕介,字几叔,行五三(南居宅). 南居宅介公下派祖(9世) : 吕铸,字则颜,号觉斋,行次一(琴位) ; 吕钥,字思开,号定斋,行次三(书位) ; 吕镇,字立可,行次四十五(右位) ; 吕鋐,字节可,号节斋,行次十二(孟位) ; 吕镃,字时可,号恕斋,行次十八(季位). 季位镃公生三子(10世) : 吕深,字志通,行益十八(元房) ; 吕汶,字鲁望,行益廿二(亨房) ; 吕润之,行益三十二(利房). 书位钥公生四子(10世) : 吕浚,字孟远,行益一(孟房) ; 吕汲,字仲修,号木西翁,行益二(仲房) ; 吕济,字季通,行益三(季房) ; 吕洺,字志学,行益四十九(贞房). 书孟派浚公生二子(11世) : 吕榉,字用之,行复二(书孟二派) ; 吕柯,字子良,行复七(书孟七派). 清渭派下二支祖(12世) : 吕祐,字永协,行谦又十四(大塘头支) ; 吕惠,字永敷,行熙一(石塘柄支). 书孟二派下支祖(13世) : 吕玉,字思纯,行孚十三(里磐派) ; 吕田,字思勤,行孚廿一(上湖派). 皆为榉公之孙. 上湖派田公生四子(16世) : 吕汶,行豫四十一(天房) ; 吕汪,行豫五十九(地房) ; 吕淡,行豫七十九(水房) ; 吕温,字茂和,行豫一百十(和房). 和房下六分房(18世) : 吕熙,行明一百五(礼房) ; 吕然,行明百十九(乐房) ; 吕㷓,行明二百四十八(射房) ; 吕㸎,行明二百七十七(御房) ; 吕荣,行明三百三十(书房) ; 吕燿,行明三百八十七(数房). 和礼房熙公生四子(18世) : 吕堪,行泽百十二(文房) ; 吕墀,行泽百五十(行房) ; 吕埙,行泽二百廿四(忠房) ; 吕壤,行泽二百八十八(信房). 行派(7世起) : 晋巽次益复 谦孚同豫升 明泽咸恒颐 泰萃鼎节渐 观贲临师丰 兑有旅并济 家畜蒙比壮 随震归干.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康县太平村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浏览:0
太平吕氏宗谱 [48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0[1931]重修. 48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本谱缺卷18. 部分书页破损不全. 永康太平一世祖 : (宋) 吕玖,字玉成,行五十. 生一子: 吕遵,字子正,行二十. 清渭派祖(3世) : (宋) 吕宜忠,字彦正,行十. 宅祖(5世) : (宋) 吕约,字子公,小名行,号一笑翁,行三一(上居宅) ; 吕恪,字子广,小名寿,行三二 (双溪宅岘口派) ; 吕皓,字子阳,小名桂,又名浩皜,号云溪,行三三(中居宅) ; 吕源,字子中,小名运,行三五(后西宅). 东居宅祖(5世) : 吕熹,字子量,小名端,又名禧,行三四 ; 吕洽,字子善,小名弥,行三六. 双溪宅岘口派恪公下四子(6世) : 吕蒙,字正叔,行四三(孝房) ; 吕颐,字存叔,忠七四(悌房) ; 吕简,字敬叔,行四六(忠房) ; 吕洤,字清叔,行四九(信房,涧东宅). 后西宅源公下三子(6世) : 吕祩,字章叔,号西园,行四五(湖塘派) ; 吕恂,字英叔,行四七(正居宅) ; 吕介,字几叔,行五三(南居宅). 南居宅介公下派祖(9世) : 吕铸,字则颜,号觉斋,行次一(琴位) ; 吕钥,字思开,号定斋,行次三(书位) ; 吕镇,字立可,行次四十五(右位) ; 吕鋐,字节可,号节斋,行次十二(孟位) ; 吕镃,字时可,号恕斋,行次十八(季位). 季位镃公生三子(10世) : 吕深,字志通,行益十八(元房) ; 吕汶,字鲁望,行益廿二(亨房) ; 吕润之,行益三十二(利房). 书位钥公生四子(10世) : 吕浚,字孟远,行益一(孟房) ; 吕汲,字仲修,号木西翁,行益二(仲房) ; 吕济,字季通,行益三(季房) ; 吕洺,字志学,行益四十九(贞房). 书孟派浚公生二子(11世) : 吕榉,字用之,行复二(书孟二派) ; 吕柯,字子良,行复七(书孟七派). 清渭派下二支祖(12世) : 吕祐,字永协,行谦又十四(大塘头支) ; 吕惠,字永敷,行熙一(石塘柄支). 书孟二派下支祖(13世) : 吕玉,字思纯,行孚十三(里磐派) ; 吕田,字思勤,行孚廿一(上湖派). 皆为榉公之孙. 上湖派田公生四子(16世) : 吕汶,行豫四十一(天房) ; 吕汪,行豫五十九(地房) ; 吕淡,行豫七十九(水房) ; 吕温,字茂和,行豫一百十(和房). 和房下六分房(18世) : 吕熙,行明一百五(礼房) ; 吕然,行明百十九(乐房) ; 吕㷓,行明二百四十八(射房) ; 吕㸎,行明二百七十七(御房) ; 吕荣,行明三百三十(书房) ; 吕燿,行明三百八十七(数房). 和礼房熙公生四子(18世) : 吕堪,行泽百十二(文房) ; 吕墀,行泽百五十(行房) ; 吕埙,行泽二百廿四(忠房) ; 吕壤,行泽二百八十八(信房). 行派(7世起) : 晋巽次益复 谦孚同豫升 明泽咸恒颐 泰萃鼎节渐 观贲临师丰 兑有旅并济 家畜蒙比壮 随震归干.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康县太平村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浏览:0
太平吕氏宗谱 [48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0[1931]重修. 48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本谱缺卷18. 部分书页破损不全. 永康太平一世祖 : (宋) 吕玖,字玉成,行五十. 生一子: 吕遵,字子正,行二十. 清渭派祖(3世) : (宋) 吕宜忠,字彦正,行十. 宅祖(5世) : (宋) 吕约,字子公,小名行,号一笑翁,行三一(上居宅) ; 吕恪,字子广,小名寿,行三二 (双溪宅岘口派) ; 吕皓,字子阳,小名桂,又名浩皜,号云溪,行三三(中居宅) ; 吕源,字子中,小名运,行三五(后西宅). 东居宅祖(5世) : 吕熹,字子量,小名端,又名禧,行三四 ; 吕洽,字子善,小名弥,行三六. 双溪宅岘口派恪公下四子(6世) : 吕蒙,字正叔,行四三(孝房) ; 吕颐,字存叔,忠七四(悌房) ; 吕简,字敬叔,行四六(忠房) ; 吕洤,字清叔,行四九(信房,涧东宅). 后西宅源公下三子(6世) : 吕祩,字章叔,号西园,行四五(湖塘派) ; 吕恂,字英叔,行四七(正居宅) ; 吕介,字几叔,行五三(南居宅). 南居宅介公下派祖(9世) : 吕铸,字则颜,号觉斋,行次一(琴位) ; 吕钥,字思开,号定斋,行次三(书位) ; 吕镇,字立可,行次四十五(右位) ; 吕鋐,字节可,号节斋,行次十二(孟位) ; 吕镃,字时可,号恕斋,行次十八(季位). 季位镃公生三子(10世) : 吕深,字志通,行益十八(元房) ; 吕汶,字鲁望,行益廿二(亨房) ; 吕润之,行益三十二(利房). 书位钥公生四子(10世) : 吕浚,字孟远,行益一(孟房) ; 吕汲,字仲修,号木西翁,行益二(仲房) ; 吕济,字季通,行益三(季房) ; 吕洺,字志学,行益四十九(贞房). 书孟派浚公生二子(11世) : 吕榉,字用之,行复二(书孟二派) ; 吕柯,字子良,行复七(书孟七派). 清渭派下二支祖(12世) : 吕祐,字永协,行谦又十四(大塘头支) ; 吕惠,字永敷,行熙一(石塘柄支). 书孟二派下支祖(13世) : 吕玉,字思纯,行孚十三(里磐派) ; 吕田,字思勤,行孚廿一(上湖派). 皆为榉公之孙. 上湖派田公生四子(16世) : 吕汶,行豫四十一(天房) ; 吕汪,行豫五十九(地房) ; 吕淡,行豫七十九(水房) ; 吕温,字茂和,行豫一百十(和房). 和房下六分房(18世) : 吕熙,行明一百五(礼房) ; 吕然,行明百十九(乐房) ; 吕㷓,行明二百四十八(射房) ; 吕㸎,行明二百七十七(御房) ; 吕荣,行明三百三十(书房) ; 吕燿,行明三百八十七(数房). 和礼房熙公生四子(18世) : 吕堪,行泽百十二(文房) ; 吕墀,行泽百五十(行房) ; 吕埙,行泽二百廿四(忠房) ; 吕壤,行泽二百八十八(信房). 行派(7世起) : 晋巽次益复 谦孚同豫升 明泽咸恒颐 泰萃鼎节渐 观贲临师丰 兑有旅并济 家畜蒙比壮 随震归干.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康县太平村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浏览:0
太平吕氏宗谱 [48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0[1931]重修. 48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本谱缺卷18. 部分书页破损不全. 永康太平一世祖 : (宋) 吕玖,字玉成,行五十. 生一子: 吕遵,字子正,行二十. 清渭派祖(3世) : (宋) 吕宜忠,字彦正,行十. 宅祖(5世) : (宋) 吕约,字子公,小名行,号一笑翁,行三一(上居宅) ; 吕恪,字子广,小名寿,行三二 (双溪宅岘口派) ; 吕皓,字子阳,小名桂,又名浩皜,号云溪,行三三(中居宅) ; 吕源,字子中,小名运,行三五(后西宅). 东居宅祖(5世) : 吕熹,字子量,小名端,又名禧,行三四 ; 吕洽,字子善,小名弥,行三六. 双溪宅岘口派恪公下四子(6世) : 吕蒙,字正叔,行四三(孝房) ; 吕颐,字存叔,忠七四(悌房) ; 吕简,字敬叔,行四六(忠房) ; 吕洤,字清叔,行四九(信房,涧东宅). 后西宅源公下三子(6世) : 吕祩,字章叔,号西园,行四五(湖塘派) ; 吕恂,字英叔,行四七(正居宅) ; 吕介,字几叔,行五三(南居宅). 南居宅介公下派祖(9世) : 吕铸,字则颜,号觉斋,行次一(琴位) ; 吕钥,字思开,号定斋,行次三(书位) ; 吕镇,字立可,行次四十五(右位) ; 吕鋐,字节可,号节斋,行次十二(孟位) ; 吕镃,字时可,号恕斋,行次十八(季位). 季位镃公生三子(10世) : 吕深,字志通,行益十八(元房) ; 吕汶,字鲁望,行益廿二(亨房) ; 吕润之,行益三十二(利房). 书位钥公生四子(10世) : 吕浚,字孟远,行益一(孟房) ; 吕汲,字仲修,号木西翁,行益二(仲房) ; 吕济,字季通,行益三(季房) ; 吕洺,字志学,行益四十九(贞房). 书孟派浚公生二子(11世) : 吕榉,字用之,行复二(书孟二派) ; 吕柯,字子良,行复七(书孟七派). 清渭派下二支祖(12世) : 吕祐,字永协,行谦又十四(大塘头支) ; 吕惠,字永敷,行熙一(石塘柄支). 书孟二派下支祖(13世) : 吕玉,字思纯,行孚十三(里磐派) ; 吕田,字思勤,行孚廿一(上湖派). 皆为榉公之孙. 上湖派田公生四子(16世) : 吕汶,行豫四十一(天房) ; 吕汪,行豫五十九(地房) ; 吕淡,行豫七十九(水房) ; 吕温,字茂和,行豫一百十(和房). 和房下六分房(18世) : 吕熙,行明一百五(礼房) ; 吕然,行明百十九(乐房) ; 吕㷓,行明二百四十八(射房) ; 吕㸎,行明二百七十七(御房) ; 吕荣,行明三百三十(书房) ; 吕燿,行明三百八十七(数房). 和礼房熙公生四子(18世) : 吕堪,行泽百十二(文房) ; 吕墀,行泽百五十(行房) ; 吕埙,行泽二百廿四(忠房) ; 吕壤,行泽二百八十八(信房). 行派(7世起) : 晋巽次益复 谦孚同豫升 明泽咸恒颐 泰萃鼎节渐 观贲临师丰 兑有旅并济 家畜蒙比壮 随震归干.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康县太平村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浏览:0
太平吕氏宗谱 [48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0[1931]重修. 48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本谱缺卷18. 部分书页破损不全. 永康太平一世祖 : (宋) 吕玖,字玉成,行五十. 生一子: 吕遵,字子正,行二十. 清渭派祖(3世) : (宋) 吕宜忠,字彦正,行十. 宅祖(5世) : (宋) 吕约,字子公,小名行,号一笑翁,行三一(上居宅) ; 吕恪,字子广,小名寿,行三二 (双溪宅岘口派) ; 吕皓,字子阳,小名桂,又名浩皜,号云溪,行三三(中居宅) ; 吕源,字子中,小名运,行三五(后西宅). 东居宅祖(5世) : 吕熹,字子量,小名端,又名禧,行三四 ; 吕洽,字子善,小名弥,行三六. 双溪宅岘口派恪公下四子(6世) : 吕蒙,字正叔,行四三(孝房) ; 吕颐,字存叔,忠七四(悌房) ; 吕简,字敬叔,行四六(忠房) ; 吕洤,字清叔,行四九(信房,涧东宅). 后西宅源公下三子(6世) : 吕祩,字章叔,号西园,行四五(湖塘派) ; 吕恂,字英叔,行四七(正居宅) ; 吕介,字几叔,行五三(南居宅). 南居宅介公下派祖(9世) : 吕铸,字则颜,号觉斋,行次一(琴位) ; 吕钥,字思开,号定斋,行次三(书位) ; 吕镇,字立可,行次四十五(右位) ; 吕鋐,字节可,号节斋,行次十二(孟位) ; 吕镃,字时可,号恕斋,行次十八(季位). 季位镃公生三子(10世) : 吕深,字志通,行益十八(元房) ; 吕汶,字鲁望,行益廿二(亨房) ; 吕润之,行益三十二(利房). 书位钥公生四子(10世) : 吕浚,字孟远,行益一(孟房) ; 吕汲,字仲修,号木西翁,行益二(仲房) ; 吕济,字季通,行益三(季房) ; 吕洺,字志学,行益四十九(贞房). 书孟派浚公生二子(11世) : 吕榉,字用之,行复二(书孟二派) ; 吕柯,字子良,行复七(书孟七派). 清渭派下二支祖(12世) : 吕祐,字永协,行谦又十四(大塘头支) ; 吕惠,字永敷,行熙一(石塘柄支). 书孟二派下支祖(13世) : 吕玉,字思纯,行孚十三(里磐派) ; 吕田,字思勤,行孚廿一(上湖派). 皆为榉公之孙. 上湖派田公生四子(16世) : 吕汶,行豫四十一(天房) ; 吕汪,行豫五十九(地房) ; 吕淡,行豫七十九(水房) ; 吕温,字茂和,行豫一百十(和房). 和房下六分房(18世) : 吕熙,行明一百五(礼房) ; 吕然,行明百十九(乐房) ; 吕㷓,行明二百四十八(射房) ; 吕㸎,行明二百七十七(御房) ; 吕荣,行明三百三十(书房) ; 吕燿,行明三百八十七(数房). 和礼房熙公生四子(18世) : 吕堪,行泽百十二(文房) ; 吕墀,行泽百五十(行房) ; 吕埙,行泽二百廿四(忠房) ; 吕壤,行泽二百八十八(信房). 行派(7世起) : 晋巽次益复 谦孚同豫升 明泽咸恒颐 泰萃鼎节渐 观贲临师丰 兑有旅并济 家畜蒙比壮 随震归干.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康县太平村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