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送子娘娘

送子娘娘

送子娘娘,指汉文化民间信仰中主管怀孕与生育的女神。

在不同地区,人们对送子娘娘有不同的称呼,或将保佑生育的职能赋予不同的女神身上。如:

  • 送子观音,最受中国民众喜爱的观音化身。
  • 妈祖。天津天后宫的妈祖女神即以婚育保护为主要功能。
  • 碧霞元君,流行于中国北方。
  • 女娲。河南东部流行。
  • 注生娘娘,流行于闽南、台湾。
  • 临水夫人,流行于闽江流域。
  • 金花夫人,流行于广东。
  • 鬼子母。
  • 三霄娘娘,又称“三奶奶”,流行于淮河流域。
送子娘娘相关文献
陶母送子三土
陶母送子三土,送子三土陶侃在踏上仕途赴任之际,湛氏把儿子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侃儿,为娘苦
查看全文
三霄娘娘
人物来历三姐妹共拜通天教主为师,潜心修道,是三仙岛上的碣石山碧霞宫中修行的地仙,并炼得两大神器—混元金斗与金蛟剪。《封神演义》中说道“金蛟剪乃两条金色蛟龙构成,采天地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而成,它能飞在空中上下翻腾,祥云护体,像一把大剪刀,任凭神仙、道主都能将其剪成两段。”。助纣为虐赵公明因扶助殷商,与西岐国姜太公在对阵中阵亡后,大灾星申公豹前去三仙岛教唆三位仙姑去为大哥赵公明报仇。原本云霄觉得大哥错在不听劝告自作主张去协助殷商闻太师,后来还是在申公豹略带责怪的口吻中,决定前去讨伐周武王与姜太公,为兄报仇。琼霄拉着碧霄急忙冲出洞外,琼霄骑上坐骑鸿鹄,碧霄骑上花翎鸟飞向天空。云霄见两个妹妹报仇心切,怕她们利用混元金斗惹出事端来,随后也便骑上青鸾追了上去。在于西岐阵营的斗法中,燃灯道人及杨戬等人纷纷败下阵来,都被三仙姑扔进了她们所摆下的“黄河阵”中,后来姜太公请来了师傅元始天尊及老子才降伏了三仙...
查看全文
送子娘娘
参考文献王芳《近代中国传统女性崇拜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李菊《豫东地区送子信仰研究》。山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
查看全文
注生娘娘
从神注生娘娘之从神为“婆姊”,又或作“婆者”、“婆姐”,亦作“婆祖”,又称“鸟母”,辅佐注生娘娘保佑妇女护产安胎,或者区分所送子嗣之贤愚。另有些地方也会配祀“花公”、“花婆”,“花公”、“花婆”此二神,保护“象征子嗣的红、白花”,故也是儿童的保护神。“婆姐”、“花公”、“花婆”这些神祇,也常是临水夫人、七娘妈(织女)等妇幼保护神的辅佐者。
查看全文
先蚕娘娘--嫘祖
黄帝战胜蚩尤后,建立了部落联盟,黄帝被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他带领大家发展生产,种五谷,驯养动物,冶炼铜铁,制造生产工具;而做衣冠的事,就交给正妃嫘祖了。在做衣冠的过程中,嫘祖和黄帝手下的另外三个人作了具体分工:胡巢负责做冕(帽子);伯余负责做衣服;于则负责做履(鞋);而嫘祖则负责提供原料,她经常带领妇女上山剥树皮,织麻网,她们还把男人们猎获的各种野兽的皮毛剥下来,进行加工。不长时间,各部落的大小首领都穿上了衣服和鞋,戴上了帽子。嫘母因为劳累过度而病倒了。她不想吃饭,一日比一日消瘦。周围的男男女女,人人焦急万分,个个坐卧不安。守护在嫘祖身边的几个女子,想了各种办法,做了好多嫘祖平时爱吃的东西。谁知嫘祖一看,总是摇摇头,一点也不想吃。有一天,这几个女人悄悄商量,决定上山摘些野果回来给嫘祖吃。她们一早就进山,跑遍了山山峁峁,摘了许多果子,可是用口一尝,不是涩的,便是酸的,都不可口。直到天快黑了,...
查看全文
送子娘娘相关标签
生育之神
中国女神
神话传说人物
家族谱大览
文氏族谱
文氏族谱
浏览:0
王氏族谱
王氏族谱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父辈以农耕养家糊口,改革开放后做点小生意以改变家境。 我十五六岁离家外出求学,以医为本,治病救人。一生秉持谦虚、谨慎、节俭、勤勉、认真、镇定、隐忍、纳谏、中庸、积善十则家训做人。 此十条家训是讲述为人处世之道,也是为官经商之道,也是行走江湖必备的法则,世间虽有万千之道理,不离此十条,望我儿王元能恪守成规并教育子孙后代务必常思常用,久而久之,必然能领悟其中的玄妙之处。 附王氏家训十则详述   一、谦虚   古人曰:“满招损,谦受益”。就是说做人不能缺少谦虚这种品质,毛主席说过:“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骄兵必败,在周易六十四卦中,唯有《谦》卦是六爻全吉,可见谦的意义是多么广大,所以说,王氏子孙务必首先做到谦虚,这是最重要的品质,应终身奉行之,久而久之必然应用自如,另外,还要包含忍让这种内涵,“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要因为一己之愤怒而忘记了节制,小不忍则乱大谋。   二、谨慎   人在社会之上,陷阱非常之多,如果有一丝放松,可能就会产生很不好的事情,造成很大的恶果,所以,一定要谨慎行事,多思多想,要有怀疑一切的警惕之心,不要盲目乐观,正所谓:“乐极生悲”,“祸固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灾难的发生往往是在自己不留神的时候发生的,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当官还是经商,做学问还是交朋友。   三、节俭   节俭是一种美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一个人要想做到节俭真的很不容易,尤其是当自己有钱之后,追求奢华,爱好面子,恨不得让天下人都知道自己很成功,很有钱,显示自己的财力,炫耀自己的奢侈,其实这种心理是病态的,一个人的美好德行,才能彰显一个人的人格魅力,“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自己在讲排场,奢华的同时,无形之中这种风气会影响到子孙万代,家内必出败家之子,所以,一定要以身作则,不显露财富并不代表没有财富,好显露财富的人难免引起他人的歹心,所以,无论在什么条件下,《易》曰:“节俭,吉,奢华,凶”。   四、勤勉   《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就是讲一个人千万不要懒惰,因为懒惰久了,人就没有斗志了,要时时刻刻勉励自己要勤奋,不要有丝毫的懈怠,好男儿当建立一番功业,不要玩物丧志。   五、认真   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做学问还是走江湖,认真是一定要有的,否则,会被他人所欺骗,让上天借给我一双慧眼,不要被世人蒙骗。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千万别听风就是雨的,正所谓,“三人成虎,众口铄金”。比如有一些人说张三不好,做了什么坏事,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哪怕很多人都这么说,要有自己的看法,认真去求证,正所谓,“事不目见而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切记之。   六、镇定   此乃指一种临危不惧的状态,行事不要慌张,哪怕天塌了地陷了,海枯了,石烂了,地球不再转动了,也要镇定自若,若能有这种心态将来必然大贵,如无这种心态,也要尽量养成这种心态,这是一种不为外物所动的心态,是一种“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豁达胸襟,诸葛亮临危不惧,大摆空城计,吓退司马懿,所以能贵为宰相,这种心理素质十分重要。   七、隐忍   这是一种不轻易展现自己才能的手段,一定要不显山,不露水,低调做人。《易》曰:“潜龙勿用”,正是说一个人有了才能不要轻易张扬,似乎全世界的人都没有自己有才,这样会让自己陷入凶险的境地,到时候进退无路,那时候悔之晚亦。古之大凡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是能够做到隐忍的人,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当自己的力量还不够的时候,一定要等待时机。“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做到收敛很不容易,做到的少,做不到得多,所以,成立大功业的人少,而碌碌之辈何其之多,可见是多么困难。   八、纳谏   古代区别圣君与昏君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是否从谏如流,其实平心而论隋炀帝和唐太宗的功业不相上下,那为什么两个人的历史评价就相反呢?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唐太宗善于听取大臣们的意见,而隋炀帝则过于刚愎自用,不顾朝臣们的反对大兴土木,难免灭亡。“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凡事都要听取他人的意见,虽然自己很有才能也不要太过骄横,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每次都不犯错误。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所以,纳谏是很重要的,过度的相信自己很容易走错道路。   九、中庸   中庸太极之道,就是讲一个人要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事物,并且最后皆大欢喜,这是为人处事之道,十分重要,中庸也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要偏激,要冷静思考,实事求是,什么东西不要一棍子打死,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性,很多人往往认定一个人,不是好人就是坏人,绝对不允许第三者出现,比如唐太宗很多人说他是千古圣君,但研究历史的都知道人无完人,唐太宗晚年东征高丽,劳民伤财,这是一个大失误,可见极端是多么可怕,中庸之道的意义是多么广大。   十、积善   这一条一般人是做不到的,但尽量要做到。《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书经》:“作善则降之百祥,作恶则降之百殃”。但行善事,莫问前程,可见常怀济世之心,周围必多朋友,若思坏人之意,难免多行不义必自毙,众叛亲离,可见积善对于我们是多么有利!   此文乃是讲述为人处世之道,也是为官经商之道,也是行走江湖必备的法则,世间虽有万千之道理,不离此十条,凡是我王氏子孙务必常思常用,久而久之,必然能领悟其中的玄妙之处。
浏览:0
李氏家族谱
李氏家族谱
时璜公从武昌府蒲圻具官田庄乡迁湖南礼州方石坪陈家河李家山竹根坡落业后因避乱其荣等兄弟全迁!有其荣其鹏落业深溪河!为还旧长州公后人永柏!永学!光宙迁常德澧县甘溪镇桐山村二组落业!为找其家族承员!有知祖辈长名地可联系修改族谱共成大业!长州公有四兄弟长惠长州长湖长海,∴长惠生子三,永刚处迁,其二不详,长周生子四永学永柏永青永松外迁-长海生子二\永道永凤J…其朋孙长芳长德长玉长义长何长祖长月长景长明长宗…
浏览:0
宋氏族谱
宋氏族谱
本族谱从第13世宋汉卿开始,为始迁祖
浏览:0
子集
子集
浏览:39325
子姓-宋氏-戴姓族谱
子姓-宋氏-戴姓族谱
戴姓原自于子姓,商朝的延续,商帝乙之长子子启,纣王同母庶兄,子启,出生时其母尚未立为正妃,因不得嗣,宋国的开国国君,后世称微子,微子启,宋微子,死后其弟子仲衍为国君,称宋微仲,传之第十一任君宋戴公,宋戴公死后,其嫡子宋武公继位,其支子公子㧑为宋国大夫,他的儿子便以祖父的谥号“戴”为氏,宋戴公被奉为戴姓的始祖。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