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凯瑟琳·邓翰

凯瑟琳·邓翰

凯瑟琳·邓翰(1909 - 2006),美国黑人舞蹈家、舞蹈编导和人类学者。邓翰改变了黑人舞蹈演员的地位,将他们从单纯的表演者升华为艺术家。

邓翰生于芝加哥。上高中时,她忽然对舞蹈产生了浓厚的兴越。1931年,她创办了一所舞蹈学校,以办学历得支付她在芝加哥大学的学费。在校期间,她先后获得人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36年,她前往加勒比海,开始了为期18个月的民族舞蹈的研究。1940年,她组织了首次全部由黑人演员组成的歌舞团,演出《热带和爵士热》,这个节目基本上是以她的学术研究为基础创作的小型歌舞。邓翰把加勒比海群岛的黑人舞蹈动作同芭臂舞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她独树一帜的舞台风格,其艺术成就受到评论家的高度赞扬。1943年,她率领舞蹈团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巡回演出。1945年,邓翰舞蹈学校在纽约正式成立,后来,该校的许多学员都成为著名的演员。

邓翰给百者汇的舞台演出、歌剧设计过舞蹈动作。她是塞内加尔总统的艺术和技...

凯瑟琳·邓翰简介资料
乔利埃特
1909年06月22日
2006年05月21日
凯瑟琳·邓翰相关文献
凯瑟琳·都铎
先祖注释
查看全文
凯瑟琳·格雷
家庭和王位继承权凯瑟琳生于莱斯特附近的布拉德盖特公园。她是第一代萨福克公爵亨利·格雷和弗朗西斯·布兰登第二个成活的女儿,简·格雷的妹妹,玛丽·格雷的姐姐。而她的外祖父母则是第一代萨福克公爵查尔斯·布兰登和玛丽·都铎。因为外祖母的关系,格雷姐妹有近位的王位继承权,仅次于亨利八世的三个子女玛丽、伊丽莎白和爱德华及亨利八世的姐姐玛格丽特的后裔,玛格丽特后裔的王位继承权在1542年后得到玛格丽特孙女苏格兰女王玛丽的代表。但亨利八世排除了玛格丽特的苏格兰后裔的王位继承权,使得格雷姐妹的继承权仅次于其亲生子女。简和凯瑟琳的初婚1553年,爱德华六世病危,和主要大臣第一代诺森伯兰公爵约翰·达德利计划废除姐姐玛丽的王位继承权,由凯瑟琳的姐姐简继位。根据当年3月21日的《英王制诰》,凯瑟琳排在继承顺位的第二位,次于姐姐简及其男性后裔。简已于当年5月25日被嫁给诺森伯兰之子吉尔福德·达德利,凯瑟琳也同时在杜拉...
查看全文
凯瑟琳·威
教育和早年经历凯瑟琳·威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小镇塞威克利。她的父亲名叫威廉·艾迪生·威(WilliamAddissonWay),是一位律师;母亲名叫路易丝·琼斯(LouiseJones)。凯瑟琳·威是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她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她出生时叫Catherine,后来自己改成了Katharine,朋友和同事则通常以凯(Kay)称呼她。她的生母在她12岁时便去世了,父亲再婚时娶了一位耳科、喉科专家,对少年时期的凯瑟琳·威而言,这位继母便是职业女性的典范。凯瑟琳·威早年就读于新泽西普莱恩菲尔德(英语:Plainfield,NewJersey)的一所寄宿学校和格林尼治的罗斯玛丽女中(英语:RosemaryHall(Greenwich,Connecticut))。1920年,她进入当时还是女校的瓦萨学院,但是两年后因疑似结核病被迫退学。她在纽约州萨拉纳克湖(英语:SaranacLak...
查看全文
凯瑟琳
早年凯瑟琳·露丝·玛丽·和斯利称于约克郡荷芬咸(英语:Hovingham),为第四代从男爵威廉·和斯利与祖依丝·摩根&middot
查看全文
凯瑟琳·莱格
赛车生涯早期及大西洋赛莱格在参加丰田大西洋系列赛之前,也曾在英国参赛几个具发展性的开轮式系列赛,包括三级方程式赛车、雷诺方程式和福特方程式。她在2000年也成为了首位于Zetec赛事中拿下杆位的女车手。她又在2001年打破奇米·雷克南的单圈纪录,并且拿下了杆位,而她也是首位获得英国赛车车手俱乐部的“新星”荣誉的女车手。之后在2005年获得《RACER》杂志自2002年每年颁发的“年度最有前途公路赛车手奖”。这项奖项的首届得主是A·J·奥尔门丁格,其他像是雷克南、詹森·巴顿、克里斯蒂亚诺·达·马塔、亚历克斯·巴隆、尚卡罗·费希切拉、格雷格·摩尔和吉尔·德·费兰也曾获得这项奖项。莱格在2005年11月成为自2002年莎拉·费雪为米纳尔迪车队在罗马旁的瓦莱伦加,参加第二与第三天(11月22与23日)该队的最终测试后,首位参加一级方程式赛车测试的女车手。在她初次驾驶于这条赛道的第二圈发生碰撞后,车...
查看全文
凯瑟琳·邓翰相关标签
美国舞蹈家
舞蹈家
家族谱大览
鄧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南阳堂, 清光绪元年[1875]重修. 30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纂者 : 邓望暽,号松岩 ; 邓望莘,号肃参 ; 邓崇冈,号笑山 ; 邓崇珪,号聘三 ; 邓肇善,号庆吾 ; 邓肇煌,号星堂 ; 邓家清,号水鉴 ; 邓家丰,字世封 受姓源流(1世) : 曼季. 商武丁之叔父. 封于邓(今河南南阳府). 后以国为氏,以南阳为郡. 宗祖(76世) : (唐宋之际) 邓洵美. 景议公之子. 四大支祖(85世) : (宋) 邓显,字廷耀,一字仲贵 ; 邓文美(子孙析置江西) ; 邓顾麟,字成瑞(子孙析置江西南昌,吉安) ; 邓吉和. 显公下派祖(86世) : (南宋) 邓志圣,字启源,行度百一郎(居福建汀州连城县) ; 邓志贤(居福建汀州连城县) ; 邓志斋,字太乙(迁广东潮州,今嘉应州,为本谱之祖). 志斋生九子 : 邓文 ; 邓行 ; 邓恭 ; 邓敬 ; 邓仁 ; 邓义 ; 邓礼 ; 邓智 ; 邓信. 分居各地,详情下列. 支祖(87世) : (宋) 邓文. 迁赣州长宁. 支祖(87世) : (宋) 邓行,行度三二郎. 居潮州府大埔县万里桥. 子孙析置平江高段. 支祖(87世) : (宋) 邓恭,一作忠,行度三三郎. 徙居长乐伯公塘,后迁龙川张坊约雉鸡垅固冈. 子孙析置福建漳州,浏西小水塅,浏阳泥坞,岳州府平江县东乡曲溪,浏东长茅冈,浏南小江步立上,浏西杉山,浏东双坑等地. 支祖(87世) : (宋) 邓敬,行度三四郎. 居龙川义都. 支祖(87世) : (宋) 邓仁,字万五,行度三五郎. 子孙析置湖南省浏阳县,平江县等地. 支祖(87世) : (宋) 邓义. 居嘉应. 支祖(87世) : (宋) 邓礼,行度三七郎. 居嘉应. 支祖(87世) : (宋) 邓智,行度三八郎. 居嘉应龟井. 子孙析置浏西瓦子坪,大瑶塅等地. 支祖(87世) : (宋) 邓信,行度三九郎. 居嘉应蓼陂. 子孙析置湖南浏阳县,袁州萍乡县,岳州府平江县等地. 敬公下迁浏祖(98世) : 邓大玉,字立宇. 由广东迁浏东炭棚. 行公下迁平江始祖(99世) : 邓洪修. 稳锦公之子. 迁平江高段. 恭公下外迁祖(99世) : (明清之际) 邓朝辉,字法胜(迁浏西小水塅) ; (100世) 邓声和(浏阳泥坞) ; 邓声昌(岳州府平江县东乡曲溪) ; 邓永成(迁浏东长茅冈). 仁公下迁浏祖(99世) : (清) 邓泽雨,字承烈. 康熙年间迁浏东金狮. 礼公下迁浏祖(99世) : 邓元生(迁浏西瓦子坪) ; 邓玉贤,号泰华(迁浏西大瑶塅). 信公下外迁祖 : (98世) 邓伯就(浏东大木山) ; (113世) 邓承松(袁州萍乡县) ; 邓承居(迁浏东) ; (114世) 邓受华(迁浏东千秋塅) ; 邓受兴(岳州府平江县) ; 邓有达(迁浏东竹子坪) ; 邓受才(平江县). 派言(101世起) : 宝树肇家望 崇兰映日芳 诗书承世绪 忠孝继前光 铭鼎勋猷大 箕裘德业长 衣冠绵百代 景运集南阳. 散居地 : 湖南省浏阳县, 平江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鄧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南阳堂, 清光绪元年[1875]重修. 30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纂者 : 邓望暽,号松岩 ; 邓望莘,号肃参 ; 邓崇冈,号笑山 ; 邓崇珪,号聘三 ; 邓肇善,号庆吾 ; 邓肇煌,号星堂 ; 邓家清,号水鉴 ; 邓家丰,字世封 受姓源流(1世) : 曼季. 商武丁之叔父. 封于邓(今河南南阳府). 后以国为氏,以南阳为郡. 宗祖(76世) : (唐宋之际) 邓洵美. 景议公之子. 四大支祖(85世) : (宋) 邓显,字廷耀,一字仲贵 ; 邓文美(子孙析置江西) ; 邓顾麟,字成瑞(子孙析置江西南昌,吉安) ; 邓吉和. 显公下派祖(86世) : (南宋) 邓志圣,字启源,行度百一郎(居福建汀州连城县) ; 邓志贤(居福建汀州连城县) ; 邓志斋,字太乙(迁广东潮州,今嘉应州,为本谱之祖). 志斋生九子 : 邓文 ; 邓行 ; 邓恭 ; 邓敬 ; 邓仁 ; 邓义 ; 邓礼 ; 邓智 ; 邓信. 分居各地,详情下列. 支祖(87世) : (宋) 邓文. 迁赣州长宁. 支祖(87世) : (宋) 邓行,行度三二郎. 居潮州府大埔县万里桥. 子孙析置平江高段. 支祖(87世) : (宋) 邓恭,一作忠,行度三三郎. 徙居长乐伯公塘,后迁龙川张坊约雉鸡垅固冈. 子孙析置福建漳州,浏西小水塅,浏阳泥坞,岳州府平江县东乡曲溪,浏东长茅冈,浏南小江步立上,浏西杉山,浏东双坑等地. 支祖(87世) : (宋) 邓敬,行度三四郎. 居龙川义都. 支祖(87世) : (宋) 邓仁,字万五,行度三五郎. 子孙析置湖南省浏阳县,平江县等地. 支祖(87世) : (宋) 邓义. 居嘉应. 支祖(87世) : (宋) 邓礼,行度三七郎. 居嘉应. 支祖(87世) : (宋) 邓智,行度三八郎. 居嘉应龟井. 子孙析置浏西瓦子坪,大瑶塅等地. 支祖(87世) : (宋) 邓信,行度三九郎. 居嘉应蓼陂. 子孙析置湖南浏阳县,袁州萍乡县,岳州府平江县等地. 敬公下迁浏祖(98世) : 邓大玉,字立宇. 由广东迁浏东炭棚. 行公下迁平江始祖(99世) : 邓洪修. 稳锦公之子. 迁平江高段. 恭公下外迁祖(99世) : (明清之际) 邓朝辉,字法胜(迁浏西小水塅) ; (100世) 邓声和(浏阳泥坞) ; 邓声昌(岳州府平江县东乡曲溪) ; 邓永成(迁浏东长茅冈). 仁公下迁浏祖(99世) : (清) 邓泽雨,字承烈. 康熙年间迁浏东金狮. 礼公下迁浏祖(99世) : 邓元生(迁浏西瓦子坪) ; 邓玉贤,号泰华(迁浏西大瑶塅). 信公下外迁祖 : (98世) 邓伯就(浏东大木山) ; (113世) 邓承松(袁州萍乡县) ; 邓承居(迁浏东) ; (114世) 邓受华(迁浏东千秋塅) ; 邓受兴(岳州府平江县) ; 邓有达(迁浏东竹子坪) ; 邓受才(平江县). 派言(101世起) : 宝树肇家望 崇兰映日芳 诗书承世绪 忠孝继前光 铭鼎勋猷大 箕裘德业长 衣冠绵百代 景运集南阳. 散居地 : 湖南省浏阳县, 平江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鄧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南阳堂, 清光绪元年[1875]重修. 30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纂者 : 邓望暽,号松岩 ; 邓望莘,号肃参 ; 邓崇冈,号笑山 ; 邓崇珪,号聘三 ; 邓肇善,号庆吾 ; 邓肇煌,号星堂 ; 邓家清,号水鉴 ; 邓家丰,字世封 受姓源流(1世) : 曼季. 商武丁之叔父. 封于邓(今河南南阳府). 后以国为氏,以南阳为郡. 宗祖(76世) : (唐宋之际) 邓洵美. 景议公之子. 四大支祖(85世) : (宋) 邓显,字廷耀,一字仲贵 ; 邓文美(子孙析置江西) ; 邓顾麟,字成瑞(子孙析置江西南昌,吉安) ; 邓吉和. 显公下派祖(86世) : (南宋) 邓志圣,字启源,行度百一郎(居福建汀州连城县) ; 邓志贤(居福建汀州连城县) ; 邓志斋,字太乙(迁广东潮州,今嘉应州,为本谱之祖). 志斋生九子 : 邓文 ; 邓行 ; 邓恭 ; 邓敬 ; 邓仁 ; 邓义 ; 邓礼 ; 邓智 ; 邓信. 分居各地,详情下列. 支祖(87世) : (宋) 邓文. 迁赣州长宁. 支祖(87世) : (宋) 邓行,行度三二郎. 居潮州府大埔县万里桥. 子孙析置平江高段. 支祖(87世) : (宋) 邓恭,一作忠,行度三三郎. 徙居长乐伯公塘,后迁龙川张坊约雉鸡垅固冈. 子孙析置福建漳州,浏西小水塅,浏阳泥坞,岳州府平江县东乡曲溪,浏东长茅冈,浏南小江步立上,浏西杉山,浏东双坑等地. 支祖(87世) : (宋) 邓敬,行度三四郎. 居龙川义都. 支祖(87世) : (宋) 邓仁,字万五,行度三五郎. 子孙析置湖南省浏阳县,平江县等地. 支祖(87世) : (宋) 邓义. 居嘉应. 支祖(87世) : (宋) 邓礼,行度三七郎. 居嘉应. 支祖(87世) : (宋) 邓智,行度三八郎. 居嘉应龟井. 子孙析置浏西瓦子坪,大瑶塅等地. 支祖(87世) : (宋) 邓信,行度三九郎. 居嘉应蓼陂. 子孙析置湖南浏阳县,袁州萍乡县,岳州府平江县等地. 敬公下迁浏祖(98世) : 邓大玉,字立宇. 由广东迁浏东炭棚. 行公下迁平江始祖(99世) : 邓洪修. 稳锦公之子. 迁平江高段. 恭公下外迁祖(99世) : (明清之际) 邓朝辉,字法胜(迁浏西小水塅) ; (100世) 邓声和(浏阳泥坞) ; 邓声昌(岳州府平江县东乡曲溪) ; 邓永成(迁浏东长茅冈). 仁公下迁浏祖(99世) : (清) 邓泽雨,字承烈. 康熙年间迁浏东金狮. 礼公下迁浏祖(99世) : 邓元生(迁浏西瓦子坪) ; 邓玉贤,号泰华(迁浏西大瑶塅). 信公下外迁祖 : (98世) 邓伯就(浏东大木山) ; (113世) 邓承松(袁州萍乡县) ; 邓承居(迁浏东) ; (114世) 邓受华(迁浏东千秋塅) ; 邓受兴(岳州府平江县) ; 邓有达(迁浏东竹子坪) ; 邓受才(平江县). 派言(101世起) : 宝树肇家望 崇兰映日芳 诗书承世绪 忠孝继前光 铭鼎勋猷大 箕裘德业长 衣冠绵百代 景运集南阳. 散居地 : 湖南省浏阳县, 平江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鄧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南阳堂, 清光绪元年[1875]重修. 30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纂者 : 邓望暽,号松岩 ; 邓望莘,号肃参 ; 邓崇冈,号笑山 ; 邓崇珪,号聘三 ; 邓肇善,号庆吾 ; 邓肇煌,号星堂 ; 邓家清,号水鉴 ; 邓家丰,字世封 受姓源流(1世) : 曼季. 商武丁之叔父. 封于邓(今河南南阳府). 后以国为氏,以南阳为郡. 宗祖(76世) : (唐宋之际) 邓洵美. 景议公之子. 四大支祖(85世) : (宋) 邓显,字廷耀,一字仲贵 ; 邓文美(子孙析置江西) ; 邓顾麟,字成瑞(子孙析置江西南昌,吉安) ; 邓吉和. 显公下派祖(86世) : (南宋) 邓志圣,字启源,行度百一郎(居福建汀州连城县) ; 邓志贤(居福建汀州连城县) ; 邓志斋,字太乙(迁广东潮州,今嘉应州,为本谱之祖). 志斋生九子 : 邓文 ; 邓行 ; 邓恭 ; 邓敬 ; 邓仁 ; 邓义 ; 邓礼 ; 邓智 ; 邓信. 分居各地,详情下列. 支祖(87世) : (宋) 邓文. 迁赣州长宁. 支祖(87世) : (宋) 邓行,行度三二郎. 居潮州府大埔县万里桥. 子孙析置平江高段. 支祖(87世) : (宋) 邓恭,一作忠,行度三三郎. 徙居长乐伯公塘,后迁龙川张坊约雉鸡垅固冈. 子孙析置福建漳州,浏西小水塅,浏阳泥坞,岳州府平江县东乡曲溪,浏东长茅冈,浏南小江步立上,浏西杉山,浏东双坑等地. 支祖(87世) : (宋) 邓敬,行度三四郎. 居龙川义都. 支祖(87世) : (宋) 邓仁,字万五,行度三五郎. 子孙析置湖南省浏阳县,平江县等地. 支祖(87世) : (宋) 邓义. 居嘉应. 支祖(87世) : (宋) 邓礼,行度三七郎. 居嘉应. 支祖(87世) : (宋) 邓智,行度三八郎. 居嘉应龟井. 子孙析置浏西瓦子坪,大瑶塅等地. 支祖(87世) : (宋) 邓信,行度三九郎. 居嘉应蓼陂. 子孙析置湖南浏阳县,袁州萍乡县,岳州府平江县等地. 敬公下迁浏祖(98世) : 邓大玉,字立宇. 由广东迁浏东炭棚. 行公下迁平江始祖(99世) : 邓洪修. 稳锦公之子. 迁平江高段. 恭公下外迁祖(99世) : (明清之际) 邓朝辉,字法胜(迁浏西小水塅) ; (100世) 邓声和(浏阳泥坞) ; 邓声昌(岳州府平江县东乡曲溪) ; 邓永成(迁浏东长茅冈). 仁公下迁浏祖(99世) : (清) 邓泽雨,字承烈. 康熙年间迁浏东金狮. 礼公下迁浏祖(99世) : 邓元生(迁浏西瓦子坪) ; 邓玉贤,号泰华(迁浏西大瑶塅). 信公下外迁祖 : (98世) 邓伯就(浏东大木山) ; (113世) 邓承松(袁州萍乡县) ; 邓承居(迁浏东) ; (114世) 邓受华(迁浏东千秋塅) ; 邓受兴(岳州府平江县) ; 邓有达(迁浏东竹子坪) ; 邓受才(平江县). 派言(101世起) : 宝树肇家望 崇兰映日芳 诗书承世绪 忠孝继前光 铭鼎勋猷大 箕裘德业长 衣冠绵百代 景运集南阳. 散居地 : 湖南省浏阳县, 平江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鄧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南阳堂, 清光绪元年[1875]重修. 30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纂者 : 邓望暽,号松岩 ; 邓望莘,号肃参 ; 邓崇冈,号笑山 ; 邓崇珪,号聘三 ; 邓肇善,号庆吾 ; 邓肇煌,号星堂 ; 邓家清,号水鉴 ; 邓家丰,字世封 受姓源流(1世) : 曼季. 商武丁之叔父. 封于邓(今河南南阳府). 后以国为氏,以南阳为郡. 宗祖(76世) : (唐宋之际) 邓洵美. 景议公之子. 四大支祖(85世) : (宋) 邓显,字廷耀,一字仲贵 ; 邓文美(子孙析置江西) ; 邓顾麟,字成瑞(子孙析置江西南昌,吉安) ; 邓吉和. 显公下派祖(86世) : (南宋) 邓志圣,字启源,行度百一郎(居福建汀州连城县) ; 邓志贤(居福建汀州连城县) ; 邓志斋,字太乙(迁广东潮州,今嘉应州,为本谱之祖). 志斋生九子 : 邓文 ; 邓行 ; 邓恭 ; 邓敬 ; 邓仁 ; 邓义 ; 邓礼 ; 邓智 ; 邓信. 分居各地,详情下列. 支祖(87世) : (宋) 邓文. 迁赣州长宁. 支祖(87世) : (宋) 邓行,行度三二郎. 居潮州府大埔县万里桥. 子孙析置平江高段. 支祖(87世) : (宋) 邓恭,一作忠,行度三三郎. 徙居长乐伯公塘,后迁龙川张坊约雉鸡垅固冈. 子孙析置福建漳州,浏西小水塅,浏阳泥坞,岳州府平江县东乡曲溪,浏东长茅冈,浏南小江步立上,浏西杉山,浏东双坑等地. 支祖(87世) : (宋) 邓敬,行度三四郎. 居龙川义都. 支祖(87世) : (宋) 邓仁,字万五,行度三五郎. 子孙析置湖南省浏阳县,平江县等地. 支祖(87世) : (宋) 邓义. 居嘉应. 支祖(87世) : (宋) 邓礼,行度三七郎. 居嘉应. 支祖(87世) : (宋) 邓智,行度三八郎. 居嘉应龟井. 子孙析置浏西瓦子坪,大瑶塅等地. 支祖(87世) : (宋) 邓信,行度三九郎. 居嘉应蓼陂. 子孙析置湖南浏阳县,袁州萍乡县,岳州府平江县等地. 敬公下迁浏祖(98世) : 邓大玉,字立宇. 由广东迁浏东炭棚. 行公下迁平江始祖(99世) : 邓洪修. 稳锦公之子. 迁平江高段. 恭公下外迁祖(99世) : (明清之际) 邓朝辉,字法胜(迁浏西小水塅) ; (100世) 邓声和(浏阳泥坞) ; 邓声昌(岳州府平江县东乡曲溪) ; 邓永成(迁浏东长茅冈). 仁公下迁浏祖(99世) : (清) 邓泽雨,字承烈. 康熙年间迁浏东金狮. 礼公下迁浏祖(99世) : 邓元生(迁浏西瓦子坪) ; 邓玉贤,号泰华(迁浏西大瑶塅). 信公下外迁祖 : (98世) 邓伯就(浏东大木山) ; (113世) 邓承松(袁州萍乡县) ; 邓承居(迁浏东) ; (114世) 邓受华(迁浏东千秋塅) ; 邓受兴(岳州府平江县) ; 邓有达(迁浏东竹子坪) ; 邓受才(平江县). 派言(101世起) : 宝树肇家望 崇兰映日芳 诗书承世绪 忠孝继前光 铭鼎勋猷大 箕裘德业长 衣冠绵百代 景运集南阳. 散居地 : 湖南省浏阳县, 平江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鄧氏族譜 [3卷,含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南阳堂藏, 清嘉庆22[1817]接修. 3册 :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中心. 鼻祖 : (汉) 邓禹,字伯华. 始东京河南江北道汴梁路. 青岗基祖(26世) : (唐) 邓继先,字景福. 由锦水街复邓城. 昌江一世祖 : (明) 邓发经,字纶元. 禹公51世孙,原居湖广荆州府沙市,于宏治间游学粤东,卜居郴州之宜章三溪. 长房祖 : 邓永清,字肇启. 迁平江祖 : (清) 邓传镜,字胜瑞 ; 邓传美,字华生 ; 邓传富,字仁圣. 散居地 : 湖南省平江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昌江邓氏接修族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