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荒原

荒原

荒原》(英语:The Waste Land)是英国诗人艾略特的作品。

1921年,由于精神原因,艾略特接受医生建议到瑞士洛桑易地疗养,《荒原》初稿的大部分内容都在这三个月的时间完成。

《荒原》全文分五个部分:“死者葬仪”;“对弈”;“火诫”;“水里的死亡”;“雷霆的话”。在《荒原》中,水的意象始终贯穿全诗。《荒原》同时夹杂着粗俗的伦敦方言,“对弈”篇中有两个女人谈论到假牙、怀孕和流产的事,反映出对爱情的不贞,只有色情和淫欲。

《荒原》以晦涩著称,其原稿有800多行,经艾兹拉·庞德(Ezra Pound)删改近半又加以编定后,成为我们所看到的434行紧密、明晰的好诗,对此艾略特竟毫无意见,他表示“甚至不在乎自己是否懂得自己在说些什么”。这首诗发表之初,几乎无人能懂。当代著名诗人兼评论家阿伦·塔特说第一次读《荒原》时,一个字也看不懂,不过他已意识到这是一首伟大的诗篇。后来艾略特给诗加了50多条注释。《荒原》是宣示著一...

荒原简介资料
1921 年
托马斯·艾略特
荒原相关文献
荒原
荒原与中国1926年,叶公超游学英国康桥大学,便结识艾略特,日后致力于译介艾略特诗文。1936年12月,叶公超的女弟子、清华大学研究生赵萝蕤译出《荒原》全诗。1937年6月,《荒原》的首部中译本由上海新诗社出版,赵萝蕤还写有《译后记》,当时正值抗战前夕,该书未能引起轰动。叶公超又为该书作序,而此序言又以《再论艾略特的诗》之名发表于1937年4月5日《北平晨报·文艺》第13期。邢光祖评述赵萝蕤译本:“艾略特这首长诗是近代诗的‘荒原’中的灵芝,而赵女士的这册译本是我国翻译界的‘荒原’上的奇葩”。参考来源Gallup,Donald.T.S.Eliot:ABibliography(ARevisedandExtendedEdition).NewYork:Harcourt,Brace&World.1969:414pages[1969](英语).
查看全文
荒原狼
背景这本1928年出版的小说反映黑塞在1920年代心灵所面临的危机。黑塞在一九二六年曾接受心理治疗。他的医师是容格(CarlGustavJung)的学生。这篇小说明显受到容格分析心理学(AnalyticalPsychology)的强烈影响。全书主题是容格式的心灵成长,称为个性化(Individuation)或自我实现(Selfrealization)。这本小说的中心人物哈瑞·黑勒(HarryHaller)是黑塞本人第二次婚姻触礁后的写照。习惯于布尔乔亚(Bourgeois)生活的哈瑞,其深入又独立的思想使他看出德国受到军事与工业势力的影响与控制,正一步步的迈向战争。他和平主义的意见与周遭平庸的布尔乔亚格格不入。缺乏家庭温暖又无社交活动的哈瑞在强烈理性又孤立的生活中,已经不知道感觉与感情为何物。他只觉得心中有一只原始有野性的荒原狼(Steppenwolf),时时会不由自主的爆发出来。一方面他...
查看全文
在大漠荒原遇见绿水青山,古代有植树造林吗?
在过去,地处毛乌素沙漠风口地带的右玉,荒凉的沙地曾经随处可见,但是到如今,右玉县已经成为了一座不屈的绿洲,倔强地压住了沙地的侵袭。在这里,有占地6万亩的南山森林公园,是一片从无到有、由右玉人亲手种出来的森林。说到植树造林,我们肯定会想到植树节,那么古代有植树造林吗?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说到植树造林的历史,就有个相关的故事,相传黄帝战败蚩尤,建立了部落联盟,定居桥山。当时皇帝发现桥山一带群民,有的栖居于树,有的与兽同穴,对此觉得不太文明,也不太安全,因此他们就教桥山人民在临水靠山的半坡上砍树造屋,虽然日常生活是方便了,但是那个时候人们不懂得毁坏森林会有什么样的严重后果,所以经常乱砍滥伐,导致那个地方的树木全部被砍光了。当一场暴雨,山洪暴发,洪水像猛兽一眼从山下猛冲下来,导致一些人被冲走了,等到雨过天晴后,黄帝亲自带着大臣上山查看,发现当地的树林全部都被抗光了,这不仅挡不住水...
查看全文
荒原相关标签
西方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