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

(吕布女)

吕布(?-199年2月7日),字奉先,并州五原郡九原(今内蒙古包头九原区)人,东汉末年著名武将与军阀。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也曾为袁绍效力,后乘刘备与袁术交战时而占据徐州,自成一方势力。建安三年(公元199年)在下邳被曹操击败并处死。

吕氏简介资料
199年02月07日
吕氏相关文献
吕氏乡约
吕氏乡约,“蓝田四吕”即:吕大忠、吕大钧、吕大临、吕大防于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
查看全文
吕氏起源
吕氏起源,吕姓  拼音:lǚxìng,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22位,在2013年全国姓氏
查看全文
吕氏家谱-任城吕氏先茔记
吕氏家谱-任城吕氏先茔记,吕氏家谱-任城吕氏先茔记  
查看全文
吕氏东方
吕氏东方,如若想让居室有点禅味可用木来装饰或横或竖或室外或室内或地面或墙面或隔扇或天花板或
查看全文
吕氏乡约
“蓝田四吕”即:吕大忠、吕大钧、吕大临、吕大防于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所制订和实施的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乡约——《吕氏乡约》。对后世明清的乡村治理模式影响甚大。德业相劝德谓见善必行,闻过必改,能治其身,能治其家,能事父兄,能教子弟,能御僮仆,能肃政教,能事长上,能睦亲故,能择交游,能守廉介,能广施惠,能受寄托,能救患难,能导人为善,能规人过失,能为人谋事,能为众集事,能解?争,能决是非,能兴利除害,能居官举职。业谓居家则事父兄,教子弟,待妻妾,在外则事长上,接明友,教后生,御僮仆。至于读书治田,营家济物,畏法令,谨租赋,如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皆可为之。非此之类,皆为无益。右件德业,同约之人各自进修,互相劝勉。会集之日,相与推举其能者,书于籍,以警励其不能者。过失相规过失,谓犯义之过六,犯约之过四,不修之过五。犯义之过,一曰酗酒斗讼,(讼谓告人罪恶,意在害人,诬赖争诉,得已不已者。...
查看全文
吕氏相关标签
生年不详
东汉军阀
东汉亭侯
包头人
199年逝世
吕姓
三国志立传人物
三国被处决者
政府人物
家族谱大览
派川吕氏宗谱
原书: 浙江永康 : 派川吕氏宗谱重修委员会, 1999. 3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浙江永康始迁祖 : (元明之际) 吕禧七公,名仁,字希仲,乳名金龙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康县等地.
浏览:0
南湖吕氏家乘 [13卷,含卷首,末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光绪31[1905]-民国16[1927]续修.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12. 卷4(上,下), 10-11, 及卷13之版心有注明 "民国丁卯年重修". 其余卷数之版心皆为 "清光绪乙已年重修". 一世祖 : (宋) 吕玖,字玉成,行五十. 生一子: 吕遵,字子正,行二十. 双溪宅岘口派祖(5世) : (宋) 吕恪,字子广,行三二. 宏公子. 恪公下四子 : 吕蒙,字正叔,行四三(孝房) ; 吕颐,字存叔,忠七四(悌房) ; 吕简,字敬叔,行四六(忠房) ; 吕洤,字清叔,行四九(信房). 后西宅派祖(5世) : (宋) 吕源,字子中,行三五. 师愈公之子. 生三子: 吕祩,字章叔,号西园,行四五(湖塘派) ; 吕恂,字英叔,行四七(正居宅) ; 吕介,字几叔,行五三(南居派). 南居介公下派祖(9世) : 吕铸,字则颜,号觉斋,行次一(琴位) ; 吕钥,字思开,号定斋,行次三(书位) ; 吕镇,字立可,行次四十五(右位) ; 吕鋐,字节可,号节斋,行次十二(孟位) ; 吕镃,字时可,号恕斋,行次十八(季位). 季位镃公生三子(10世) : 吕深,字志通,行益十八(元房) ; 吕汶,字鲁望,行益廿二(亨房) ; 吕润之,行益三十二(利房). 书位钥公生四子(10世) : 吕浚,字孟远,行益一(孟房) ; 吕汲,字仲修,号木西翁,行益二(仲房) ; 吕济,字季通,行益三(季房) ; 吕洺,字志学,行益四十九(贞房). 书孟派浚公生二子(11世) : 吕榉,字用之,行复二(书孟二派) ; 吕柯,字子良,行复七(书孟七派). 书孟二派下支祖(13世) : 吕玉,字思纯,行孚十三(里磐派) ; 吕田,字思勤,行孚廿一(上湖派). 皆为榉公之孙. 上湖派田公生四子 (16世) : 吕汶,行豫四十一(天房) ; 吕汪,行豫五十九(地房) ; 吕淡,行豫七十九(水房) ; 吕温,字茂和,行豫一百十(和房). 和房下分房祖(17世) : 吕杰,字俊文,行升一百廿七. 温公长子. 杰公生六子 : 吕熙,行明一百五(礼房) ; 吕然,行明百十九(乐房) ; 吕㷓,行明二百四十八(射房) ; 吕㸎,行明二百七十七(御房) ; 吕荣,行明三百三十(书房) ; 吕燿,行明三百八十七(数房). 和礼房熙公生四子(18世) : 吕堪,行泽百十二(文房) ; 吕墀,行泽百五十(行房) ; 吕埙,行泽二百廿四(忠房) ; 吕壤,行泽二百八十八(信房). 和礼行房墀公生二子(19世) : 吕铎,行咸八十一(干房) ; 吕镆,行咸百三十(坤房). 排行 : 晋巽次益复 谦孚同豫升 明泽咸恒颐 泰萃鼎节渐 观贲临师丰 兑有旅井济 家畜蒙比壮 随震归干. 散居地 : 浙江省嘉兴县, 东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版心题及卷端题 : 南湖吕氏宗谱.
浏览:0
南湖吕氏家乘 [13卷,含卷首,末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光绪31[1905]-民国16[1927]续修.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12. 卷4(上,下), 10-11, 及卷13之版心有注明 "民国丁卯年重修". 其余卷数之版心皆为 "清光绪乙已年重修". 一世祖 : (宋) 吕玖,字玉成,行五十. 生一子: 吕遵,字子正,行二十. 双溪宅岘口派祖(5世) : (宋) 吕恪,字子广,行三二. 宏公子. 恪公下四子 : 吕蒙,字正叔,行四三(孝房) ; 吕颐,字存叔,忠七四(悌房) ; 吕简,字敬叔,行四六(忠房) ; 吕洤,字清叔,行四九(信房). 后西宅派祖(5世) : (宋) 吕源,字子中,行三五. 师愈公之子. 生三子: 吕祩,字章叔,号西园,行四五(湖塘派) ; 吕恂,字英叔,行四七(正居宅) ; 吕介,字几叔,行五三(南居派). 南居介公下派祖(9世) : 吕铸,字则颜,号觉斋,行次一(琴位) ; 吕钥,字思开,号定斋,行次三(书位) ; 吕镇,字立可,行次四十五(右位) ; 吕鋐,字节可,号节斋,行次十二(孟位) ; 吕镃,字时可,号恕斋,行次十八(季位). 季位镃公生三子(10世) : 吕深,字志通,行益十八(元房) ; 吕汶,字鲁望,行益廿二(亨房) ; 吕润之,行益三十二(利房). 书位钥公生四子(10世) : 吕浚,字孟远,行益一(孟房) ; 吕汲,字仲修,号木西翁,行益二(仲房) ; 吕济,字季通,行益三(季房) ; 吕洺,字志学,行益四十九(贞房). 书孟派浚公生二子(11世) : 吕榉,字用之,行复二(书孟二派) ; 吕柯,字子良,行复七(书孟七派). 书孟二派下支祖(13世) : 吕玉,字思纯,行孚十三(里磐派) ; 吕田,字思勤,行孚廿一(上湖派). 皆为榉公之孙. 上湖派田公生四子 (16世) : 吕汶,行豫四十一(天房) ; 吕汪,行豫五十九(地房) ; 吕淡,行豫七十九(水房) ; 吕温,字茂和,行豫一百十(和房). 和房下分房祖(17世) : 吕杰,字俊文,行升一百廿七. 温公长子. 杰公生六子 : 吕熙,行明一百五(礼房) ; 吕然,行明百十九(乐房) ; 吕㷓,行明二百四十八(射房) ; 吕㸎,行明二百七十七(御房) ; 吕荣,行明三百三十(书房) ; 吕燿,行明三百八十七(数房). 和礼房熙公生四子(18世) : 吕堪,行泽百十二(文房) ; 吕墀,行泽百五十(行房) ; 吕埙,行泽二百廿四(忠房) ; 吕壤,行泽二百八十八(信房). 和礼行房墀公生二子(19世) : 吕铎,行咸八十一(干房) ; 吕镆,行咸百三十(坤房). 排行 : 晋巽次益复 谦孚同豫升 明泽咸恒颐 泰萃鼎节渐 观贲临师丰 兑有旅井济 家畜蒙比壮 随震归干. 散居地 : 浙江省嘉兴县, 东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版心题及卷端题 : 南湖吕氏宗谱.
浏览:0
吕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渭滨堂, 1995年(上饶黄市乡吕江村 : 叶水露梓).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鼻祖(一世) : (唐) 吕諲,谥忠肃. 崇粹公长子. 由河东迁河南. 宗祖(20世) : (宋) 吕杨,号十郎,字长滨. 申公之子. 居南安十二都. 派祖(22世) : 吕子全 ; 吕子正. 为褚公第三, 第四子. 子全公下支祖(31世) : 吕一桂(迁上饶60都港口张家湾) ; 吕一相(居港口百合山) ; 吕一开(迁广丰). 一相公下五子 : 吕开彬 ; 吕开成 ; 吕开福 ; 吕开德 ; 吕开富. 子正公下上饶祖 : (明) 吕德钟 ; 率姪吕一兰 ; 吕一进 ; 吕一琯. 迁广信南泸. 名行 : 肇启原悠裕 承基尚振荣 联辉培吉士 济美树芳声 惠迪仁为质 因心义以行 礼真谦则益 智远静斯清 广业宜修德 光前在显名 嗣徽余庆集 永序自观成 继绘宏图意 光宗耀祖志. 字派 : 尔甫希贤哲 干兹毓俊良 子孙敦本实 伯仲炳文章 若汝忠惟允 如余孝有常 立廉存素志 秉节植宏纲 登仕才猷着 经邦体用彰 云礽循祖法 奕世锡嘉祥. 散居地 : 江西省上饶县, 广丰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签题 : 河东吕氏宗谱. 部分卷端题 : 曾埭吕氏宗谱.
浏览:100
吕氏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名儒堂修, 清光绪14[1888]镌. 7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老班行 : 绍义志正应添原 宗祖文才思仲仁 兴福荣昌增显达 安国永亯太世登. 新班行 : 明良开景运 忠厚守家传 上治崇尧舜 纲常振万年. 受姓祖 : 吕卿,字伯泰. 迁邵始祖(1世) : (元明之际) 吕正洪,字宗元. 由豫章迁邵东. 派祖(3世) : (明) 吕添福,字有祥. 应通公之子. 下有八子,传五房. 房祖 : 吕原隆 ; 吕原冠,字文冕 ; 吕原庆 ; 吕原信 ; 吕原禄. 散居地 : 湖南省邵阳县, 湘乡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吕氏族谱.
浏览:100
吕氏宗谱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祥符堂藏, 民国11[1922]修. 18册 :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中心. 注 : 此谱缺卷1. 常宁始迁祖 : (明) 吕惠. 原居河南开封府祥符县,明洪武留镇常宁. 三大房祖 : 吕孟春 (居义曲) ; 吕孟姜 (居车子田) ; 吕孟和 (居江口). 散居地 : 湖南省常宁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衣题 : 祥符吕氏四修宗谱. 版心题 : 吕氏宗谱.
浏览:100
吕氏导读知识
吕氏春秋讲的是什么
吕氏春秋讲的是什么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在秦国相邦吕不韦的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杂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道家学说为主干,以名家、法家、儒家、墨家、农家、兵家、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秦统一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儒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吕氏春秋》集先秦儒家之大成,是战国末期杂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吕氏春秋》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完成的一部著作。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高诱说《吕氏春秋》“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
浏览量:2864次
吕氏春秋名句精华20句
吕氏春秋名句精华20句
  《吕氏春秋》中有很多流传后世,有重大影响的名言警句,比如  一、执一者至贵也,至贵者无敌。  出自《吕氏春秋·离俗览第七》。意思是:执守根本的人是最尊贵的,最尊贵的人没有对手。  二、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讁。  选自《吕氏春秋·举难》。意思是:一尺长的木材会有节疤;一寸见方的玉石会有疵瘢。  三、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假:借。本句大意是:"善于学习的人,总是取别人的长处用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四、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  出自《吕氏春秋·谨听》。宗:本,根源。全句译意为:不知道却自认为知道,这是一切祸害的根源。  五、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  出自《孟夏纪·尊师》。意思是:聪明的事没有比修养身心更大的了,而修养身心最重要的,没有什么能超过学习。  六、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  贤明的名声与不肖的名声全由自己的言行而定,不能由别人给予,这就象命运不可更改,美恶不可移易一样。  七、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  意思是:认识到自己有所不知,就是高明。犯过错之人的弊病,就在于不知却自以知道。  八、求之其本,经旬必得;求之其末,劳而无功。  出自《吕氏春秋·孝行览》。意思是:做事情如果从根本做起,经过一段时间必定能够收效;从末节做起,必定是劳而无功。  九、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选自《吕氏春秋·先己》。意思是:想要战胜别人,必定要先使自身没有缺陷,想要评论别人,必定要先使自身没有缺点,要想知道别人,必定要先知道自己。  十、凡军欲其众也,心欲其一也;三军一心,则令可使无敌矣。  出自《吕氏春秋·先亡》。三军:旧指上军、中军、下军,或左军、右军、也泛指全军。凡是军队都希望人多、思想一致;全军一心,就可令行而无敌于天下。
浏览量:2604次
山东吕氏家谱字辈大全
山东吕氏家谱字辈大全
  山东吕氏家谱字辈排行:  山东武城吕氏字辈:“连元岭一宝春化福云昭”。  山东莱州吕氏字辈:“诜希宝臣峰启泽永康长绍堂志兴润桂占金清绪世再延香”。  山东青岛吕氏字辈:“维贤可继世”。  山东沂水、莱芜吕氏字辈:“纪文全志兴”。  山东曹县吕氏字辈:“法付太亦”。  山东烟台吕氏字辈:“应瑞永道贻序兆”。  山东日照吕氏字辈:  一支派:“咸鸿福益友全成乃作之相传怀纪广存德庆吉祥”;  二支派:“贤世立永昌全成乃作之相传怀纪广存德庆吉祥”;  三支派:“京东海青秀家邦定吉祥忠能传延世宣布绪刚强”;  田家窑、南湖支派:“贤世立永昌全成乃作之相传怀纪广存德庆吉祥”;  横排支派:“咸鸿福益友全成乃作之相传怀纪广存德庆吉祥”;土山、京东、海青秀支派:“家邦定吉祥忠能传延世宣布绪刚强”;照五、七村、田家窑、南胡镇、庄头、许家庵、两城镇、臧家窑、日照街道、店子村、土山支派:“培(继洪年文丰)祖(芳)清(宝秉维)象(江文守)贤(咸京)世(鸿东)立(福海)永(益青)昌(友秀)全(家)保(成)邦乃(定)作(吉)之(祥)相(忠)传(能)怀(传)纪(延)广(世)存(慎)宣德(布)庆(绪)吉祥刚强”。  山东龙口吕氏字辈:“从梦建良廷秉广振太清和明安尚道百运一金声东凤吉祥福天海岳云盛春秋仙乐果恩德美景生”。  山东莱阳吕氏字辈:“廉兆广文庆天德柏福荣”。  山东吕氏一支字辈:“巩丰仕贤树桂诒玖怀国安邦”。
浏览量:4681次
吕氏春秋又称什么
吕氏春秋又称什么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由秦国丞相吕不韦的主持,集合门客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这部书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期,书的中心思想是道家学说,又融合了名家、法家、儒家、墨家、农家、兵家、阴阳家等思想学说,集各家之大成。《吕氏春秋》集先秦儒家之大成,是战国末期杂家的代表作, 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吕氏春秋》包含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多万字,规模相当宏大。其中,十二纪按照月令编写,以春生、夏长、秋杀、冬藏的自然变化逻辑排列,体现道法自然之意;八览以人为中心,围绕人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个人修养展开;六论以人的行为以及事理为主题,涵盖了人的行为尺度、处事准则、情境条件以及地利等方面。由此可见《吕氏春秋》有着严密的计划和预设,按照天、地、人三个层次的互相呼应确定主题,展开论述,体现道法自然之意。  《吕氏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上应天时,中察人情,下观地利,以道家思想为基调,坚持老子无为而治的行为准则,用儒家伦理定位价值尺度,吸收墨家的公正观念、名家的思辨逻辑、法家的治国技巧,加上兵家的权谋变化和农家的地利追求,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学说。  书中包含了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等理论体系,同时也保存了医学、音乐、天文历法及农业等方面的内容,是一部杂家学说代表巨著,也堪称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大创举,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浏览量:2751次
lyu是什么姓
lyu是什么姓
lyu是吕姓,有时候填写英文信息的时候吕姓会写作LYU。是拼写的一种方法,和英文字母及电脑键盘上无ü有一定关系。吕姓的吕字,拼音读音上是lǚ,也写作lv,吕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我国国内分布上来看在安徽、山东、河南、山西、浙江、福建几个地方为多,相传源流上和姜姓有关,出自帝舜晚年赐伯夷吕氏,主要有以帝王赐氏以及部族名、国名、居邑名为氏有关,其姓氏的始祖为伯夷,春秋以前姜姓部落的伯夷有吕国,后来吕国被楚国所并,其后裔子孙以国为氏,开始有吕这个姓氏。从历史上来看吕姓历代名人辈出,相关的郡望就有河东郡、淮南郡、东平郡、金华郡、晋江郡等。
浏览量:26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