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广

广

(焉耆)

广(?-94年),东汉时焉耆王。

焉耆在两汉之际依靠匈奴,反叛汉朝。13年,焉耆国首先背叛,杀死了新朝西域都护但钦。75年,焉耆和龟兹两国进攻东汉西域都护陈睦,陈睦全军覆没。94年,西域都护班超征发龟兹、鄯善等八国,共七万余军队,讨伐焉耆。班超把焉耆王广、尉犁王等引诱到已故西域都护陈睦驻扎过的故城,然后斩杀,将人头送往洛阳。班超乘胜放纵士兵抄掠,斩杀五千余人,生擒一万五千人,改立焉耆左侯元孟为焉耆王。班超在焉耆半年,进行安抚。于是西域五十余国全都派送人质,归附汉朝。远至西海之滨,四万里外的国家,都经过几重翻译来汉朝通贡。

广简介资料
94 年
广相关文献
宋广
参考书目《明史·文苑传》
查看全文
广运
大事记出生逝世纪年
查看全文
广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汉纪
查看全文
广运
参见中国年号索引
查看全文
汉广
汉广 诗经,爱情,先秦,佚名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
查看全文
广相关标签
生年不详
94年逝世
焉耆君主
东汉政治人物
家族谱大览
刘氏家谱 : 河南省商水县胡吉镇后刘村广居堂 [9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河南省家谱研究会, 2013年版(郑州家谱印刷). 全1册(228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远祖 : (明) 刘海. 由山西洪洞迁河南商水,开基蔡庄. 后刘始祖(一世) : (清初) 刘可惠,字爱民,行一. 可惠公下派祖(5世) : 刘广居,字安仁,行一. 大迁公之子. 广居公下房祖(9世) : 刘德凝,字心亨,行一 ; 刘德成,字立斋,行二. 皆为方升公之子. 派序 : 海盘缜思平 尚志养可 世洪大广永 步景德兴鼎 本统起太原 徙立至东天 继明清学纯 中邦应廷全 长生福寿远 旺向子孙贤 五伦多教育 孝悌万古传. 散居地 : 河南省商水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刘氏家谱.
浏览:0
卷5_ 法(广阴)支下世系王家(石祭)-湖边村支下世系101世起, v 11, 193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邹广庆堂, 民国25[1936]. 存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总卷数不详, 存卷首, 卷1-12及未标明卷数的2卷共18册. 卷首册含本谱各支祖姓名. 注 : 本谱为江州叔明之后裔, 皆由泉郡避耿乱而上游各择胜地居焉. 版心题 : 义门陈氏族谱. 散居地 : 江西省各地.
浏览:100
堤口董氏广清家谱
堤口董氏广清家谱
参加抗日战争,村中人称老八路、八路爷
浏览:0
智广陈氏大宗谱 [上中下册]
原书: 抄本影印, 2002年重修. 3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修谱人员 : 陈泰枢,字永枢 ; 陈泰崇,字本唐 ; 陈泰林,字顺林. 始祖 : 陈系贯. 原籍闽省福州府德清县徙居浙江钱塘. 子陈忠旸(讳启)从武林钱塘迁温州玉环. 乐清赵家硐祖(3世) : (明) 陈鼎,字异懽. 洪武间自玉环迁乐清,居邑之西乡赵家硐村. 荷岙祖(6世) : 陈珏. 由赵家硐转住荷岙. 生三子 : 陈中山(鲤岙祖,另谱) ; 陈中川(迁智广) ; 陈谨忠(仍居荷岙,未载). 智广祖(7世) : 陈中川,名泉. 自河岙转择智广. 生六子. 中川公下六房祖(8世) : 陈盛仁(长房) ; 陈盛义,字侍(二房) ; 陈盛礼,字承川(三房) ; 陈盛智(四房) ; 陈盛信,号隐川(五房) ; 陈盛孝,号宁川(六房). 大芙蓉祖(10世) : 陈一崇. 居楠溪大芙蓉. 盛仁公之孙. 世系 : 系忠鼎懋藩珏中 盛廷一道德安定 显宗邦时泰良荣 耀钦明万世昌亨 嘉义孝启鸣凤庆 观光贞存天锡瑞 延永秀尚康. 散居地 : 浙江省乐清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智广陈氏宗谱 谱序题 : 重修智广陈氏大宗谱
浏览:0
智广陈氏大宗谱 [上中下册]
原书: 抄本影印, 2002年重修. 3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修谱人员 : 陈泰枢,字永枢 ; 陈泰崇,字本唐 ; 陈泰林,字顺林. 始祖 : 陈系贯. 原籍闽省福州府德清县徙居浙江钱塘. 子陈忠旸(讳启)从武林钱塘迁温州玉环. 乐清赵家硐祖(3世) : (明) 陈鼎,字异懽. 洪武间自玉环迁乐清,居邑之西乡赵家硐村. 荷岙祖(6世) : 陈珏. 由赵家硐转住荷岙. 生三子 : 陈中山(鲤岙祖,另谱) ; 陈中川(迁智广) ; 陈谨忠(仍居荷岙,未载). 智广祖(7世) : 陈中川,名泉. 自河岙转择智广. 生六子. 中川公下六房祖(8世) : 陈盛仁(长房) ; 陈盛义,字侍(二房) ; 陈盛礼,字承川(三房) ; 陈盛智(四房) ; 陈盛信,号隐川(五房) ; 陈盛孝,号宁川(六房). 大芙蓉祖(10世) : 陈一崇. 居楠溪大芙蓉. 盛仁公之孙. 世系 : 系忠鼎懋藩珏中 盛廷一道德安定 显宗邦时泰良荣 耀钦明万世昌亨 嘉义孝启鸣凤庆 观光贞存天锡瑞 延永秀尚康. 散居地 : 浙江省乐清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智广陈氏宗谱 谱序题 : 重修智广陈氏大宗谱
浏览:0
智广陈氏宗谱 [不分卷]
原书: 抄本影印, 民国38[1949]重修. 1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修谱人员 : 陈邦标,字兴标 ; 陈良桃,字宇才. 始祖 : 陈系贯. 原籍闽省福州府德清县徙居浙江钱塘. 子陈忠旸(讳启)从武林钱塘迁温州玉环. 乐清赵家硐祖(3世) : (明) 陈鼎,字异懽. 洪武年间自玉环迁乐清,居邑之西乡赵家硐村. 荷岙祖(6世) : 陈珏. 由赵家硐转住荷岙. 生三子 : 陈中山(鲤岙祖,另谱) ; 陈中川(迁智广) ; 陈谨忠(仍居荷岙,未载). 智广祖(7世) : 陈中川,名泉. 自河岙转择智广. 生六子. 中川公下六房祖(8世) : 陈盛仁(长房) ; 陈盛义,字侍(二房) ; 陈盛礼,字承川(三房) ; 陈盛智(四房) ; 陈盛信,号隐川(五房) ; 陈盛孝,号宁川(六房). 大芙蓉祖(10世) : 陈一崇. 居楠溪大芙蓉. 盛仁公之孙. 世系(1-37世) : 系忠鼎懋藩珏中 盛廷一道德安定 显宗邦时泰良荣 耀钦明万世昌亨 嘉忠(义)孝启鸣凤庆 观光. 散居地 : 浙江省乐清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广导读知识
广东最大的四个姓氏是哪四个?
广东最大的四个姓氏是哪四个?
  广东最大的四大姓氏:  1陈姓  “广东陈”的说法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说得就是在广东,陈姓人口数量占据首席。作为为岭南第一大姓。陈氏发自陈胡公-妫满。是舜帝后裔,后人以国为姓,就有了陈姓。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陈氏源于宛丘(今河南淮阳),望于固始(今河南固始县)、盛于颍川(今河南长葛),南开闽漳,遍及全球。而陈姓人口,大多数的迁入路线,是从河南出发,迁徙到福建,最后落在广东潮汕这附近生根。  2李姓  李姓也不必多讲。与陈姓一样,同为中原大姓。在岭南,有“陈李半广东”的说法。意思就是在广东这块土地,陈李二姓,人口众多,占了一半比例。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王者多达60余人。李姓出自黄帝。李姓的始祖名叫皋陶,嬴姓。李姓的迁徙路线,一般由河南许昌,至福建厦门,最后落在潮州。  3黄姓  江夏家声远,闽漳世泽长。黄姓在宋朝虽然不是什么大姓,排到96位,后来发展得很快,到现在全国约有2700万人。黄姓跟梁姓颇有渊源,据说都是帮助大禹治水的伯益公后代,而且都来自嬴姓。广东是黄姓族人最多的省份,占全国总数的19%。黄姓迁移,从河南潢川到江南地区,再到梅州,最后落在闽粤各地,可以说在广东地区分布非常广。说到这里,想起小时候看的电影《黄飞鸿》,原来佛山的黄姓,是广东排名前三的大姓呀。  4张姓  提到张姓,就不得不说到两个小故事了。一个是珠玑巷的故事。作为张九龄直系后代的张昌,在敬宗宝历年间七世同堂。连皇帝都为其孝义感动,赐下珠玑绦环。这也是珠玑巷名字由来。
浏览量:3278次
广东潮式月饼做法
广东潮式月饼做法
  潮式月饼也被称为朥饼,做法上广东潮式月饼有拌猪油称作朥饼,还有一种做法是用花生油拌的清油饼。这是一种广东潮汕地区一直流行的传统民间糕点,在种类上广东潮式月饼属于皮类饼食,作为一种传统历史饼食,潮式月饼制作方法的技艺至少有300年以上,清朝光绪《潮阳县志》载:“中秋,制团圆饼,号月饼,晚间玩月以为乐。”  从潮式月饼的做法上来看工艺共分22道,其中有对月饼饼皮的配制、包饼的手艺、月饼馅料的制作以及最后烘烤的生产的各个关键环节等,在制作方式上,馅料的制作、饼皮的制作、烘焙的工艺是三个别具特色的制作工艺流程。几个做法工序:  馅料制作做法步骤有:包括去皮、熬制、磨浆、洗沙、沉淀、脱水、煮制和存放8道工序。  饼皮的制作工艺:采用传统的小起酥工艺,包括打皮、冷却、分皮、和酥、包酥、开酥、卷酥、开皮、包饼、盖章、翻饼等11道传统工序,其中最独特的是和酥、包酥、开酥、卷酥这四道“酥心”的制作工艺。  烘焙的技法:双面烘烤,有翻饼、排气、刷油3道工序。整个制作过程,都是以传统手工操作,工序十分繁杂、考究、精细。
浏览量:2175次
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是指主要发生在清朝年间的一次大规模的移民,在历史上元末以及明末清初因中央到地方都采取过吸引外地移民的政策,其中主要以湖南和广州两个行省人口最多,关于湖广填四川的说法在历史上不少文献都有相关相关线索记载,其中有《四川通志》、《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嘉庆汉阴县志》、《读史方舆纪要》、《明清史料丙编》等,从本质上看古代“湖广填四川”的移民主要形成原因大致主要和当时的战争、政权变动、自然灾害等有很多的联系,而人口迁移入川的形式大致有奉旨入川以及求生存入蜀、经商贸易需求而入蜀者几种。可以说湖广填四川给当时的四川带来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和生活民俗,在为当时当地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形成了浓厚的移民文化。
浏览量:3092次
农姓都在广西吗
农姓都在广西吗
农姓,中国姓氏之一,少数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320位。来源出处有三:一是出自神农氏;二是出自以官名为氏;三是他族改姓和少数民族。农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三十六位,人口约四十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25%左右。上古时候,炎帝的后代中,有神农氏,相传教导天下人播种种地,很受尊敬。而神农氏的后代中有的就以农作为姓氏,称为农氏,世代相传就形成了今天的农氏。到了周朝时候,农业生产在社会生产中占据了更为重要的位置。朝廷里面也专门设置了一种叫“农正”的官职,专门负责天下的农业生产和祈祷风调雨顺的事宜,是很重要的官职。农正的后代中有的以官职名为姓氏,是今天农氏的又一支起源。另一支农氏源自北宋时广西壮族的侬氏。壮族农氏源出远古百越族群侬洞部族,比较著名的记载有北宋时期广西地区侬洞壮族起义军首领侬智高的侬部。侬智高反宋起义战争失败之后,北宋王朝对侬智高的直系亲属实行了残酷的灭族,并对侬洞其他壮族百姓以赐姓的名义令其“从良”。侬洞壮族同胞为免杀头灭族之灾,一部分人更姓为赵氏、苏氏、陆氏、胡氏等,逐渐分播岭南四方。据传,后来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开国领袖胡志明、当今越南共产党总书记农德孟(侬德孟),就是侬智高这一族的后裔;而留居当地的一部分人则被迫将“侬”字省去“亻”偏旁,以“农”为氏,世代相传至今,人口众极达数十万。
浏览量:2177次
为什么广西韦姓是壮族
为什么广西韦姓是壮族
因为西汉初年,功臣韩信被吕后所杀,韩信一族遭灭门之灾,萧何暗中派人将韩信的幼子送往南越王那里(今广东、广西一带)躲避,为避仇以“韩”字的半边“韦”作为姓氏,世代相传下来,主要在广西,而且广西人基本是壮族,所以广西韦姓是壮族,唐代碑文为证。韦姓分布在广西各县市中。目前经过考证,广西韦姓有两支,一是夏朝始祖元哲裔孙,自秦汉唐宋等朝代从北方中原迁徙而来,如今已经遍布广西各地,如果族谱中著有土著的,还要上溯到商周、春秋战国时期了。第二则是杭州韩信之子韩滢,因韩信被害后秘密改为韦姓,其子孙迁至广西而遍布八桂。广西韦姓还有土客之分,土为目前的壮族韦姓,非壮族的则是后期迁入广西的,则为客。
浏览量:262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