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徐姓族谱

徐姓族谱

原书: 写本, [1982?]. [8]页.

卷端题 : 东海堂徐姓族谱.

始祖 : 徐云崖字探玄.

散居地 : 台湾省新竹县竹东镇等地.

徐姓族谱简介资料
东海堂徐姓族谱
台湾省新竹县竹东镇等地
相关人物
徐姓族谱相关文献
姓徐得意
姓徐得意,只可惜咱是女儿身,不然我一定要为传承咱徐家血脉再生一个儿子。为咱徐家延续繁荣添砖
查看全文
徐姓起源(一)
一为出自赢姓,东夷少昊之后,以国为氏;主要出自赢姓,始祖为帝颛项玄孙伯益之子若木。相传帝颛顼玄孙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他赢姓,并将本族姚姓女子嫁给他为妻。姚女生有两个儿子,其小儿子叫若木。若木因其父之功,夏禹时被封于徐,建立徐国,其故地在今江苏西北部及安徽东北部。徐国历夏、商、周三代为诸侯,周穆王时,传至三十二世孙徐君偃。当时徐国已很强大,徐君偃便想乘穆王巡游在外时代周称天子。他自称徐偃王,率各国联军向周进攻。穆王得此消息,乘造父驾的车,日夜兼程赶到京都,调军镇压,偃王弃国出走,躲进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的山中。由于他甚得民心,随他进山的百姓数以万计。这座山后来就叫徐山,徐州也因此得名。后周穆王封偃王儿子宗于徐(今江苏泗洪一带),仍称“徐子’。春秋时徐国被楚国打败,国力逐渐衰弱。至宗十一世孙章禹,于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0年)最终为吴国所并,其后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徐氏。周朝初年,徐姓...
查看全文
徐姓起源(二)
在后世文献如《博物志》及各类徐氏家谱中有关徐偃王的记载:偃王名诞,周昭王三十六年,徐母感瑞而有孕,足月后生下一卵,家人谓之不祥,遂弃于河边,有位姓独孤的老太太家养了条叫鹄苍的狗,将其叼回,放在床下,三天后因其污秽而被家人扔到水边,又被狗叼回。家人再想扔时,忽听中间有小儿的啼哭声,剖开一看,是个婴儿,形容端正,声气和绥。只是左手紧紧握住,直到七岁时方才伸开,手心中有特别的纹理,仿佛为“偃王”二字,因此,以之为号。这条狗后来将死时,化为黄龙,埋葬之所被徐国人称之为“狗垄”。由生卵我们可以联想到大业与契之母均是吞燕卵而有孕,徐偃王属东夷集团必定无疑,这又为徐氏出自赢姓添一佐证。徐偃王17岁时,才艺过人,诗礼俱足,20岁时,文武兼备。继位后,广行仁义,去除刑争,“弛甲戈之被,坠城池之险,修行仁义,被服慈惠,视物如伤,以怀诸侯,诸侯贽生死之物于我者,三十有六国,是共戴君为王。”一次,徐偃王组织的开挖...
查看全文
徐姓起源(三)
进入春秋之后,随着周王朝的日渐衰微和*控制力的下降,中原地区各诸侯国纷纷并起,称雄争霸,征战不已,无暇南顾,而南方的楚国势力也刚刚开始兴起,尚未北上。处于这种*真空之中的徐国,也趁时而起,兼并了周边的一些小国家,包括同姓的舒国等,开始了自己的复兴道路,并不断与北面的齐、鲁等国,南面的楚国,以至后来的吴国发生战争。随着齐、楚两国的逐渐强大和互相争霸,徐国变成了两国争夺的对象。开始时,过度靠近齐国,引起楚国不满,公元前646年春,楚人伐徐,虽有北方齐、曹等国军队来救,但还是失败了。随着桓公去世后,齐国地位和国力的下降,徐国的*态度逐步向楚国靠拢。这又引起了北方大国晋国的不满,但由于晋、楚两国势力大致相当,一时难分胜负,在这种情况下,晋国接受了由楚国逃来的申公巫臣的建议,帮助新兴的吴国训练军队,以牵制楚国。据《左传》成公七年(前584年)条记载,逐渐强大起来的吴国当年便“伐楚、伐巢、伐徐”。吴、...
查看全文
徐(xú)姓
徐(xú)姓【摘要】系承伯益,始祖为徐偃王。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十一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徐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徐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周朝《世本》。〔姓源〕其姓源自嬴姓。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记载系承伯益,始祖为徐偃王。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十一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徐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徐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周朝《世本》。〔姓源〕其姓源自嬴姓。据《通志·氏族略...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徐氏大族谱
原书: 台中市 : 台光文化出版社, 民国77[1988]重修版(晋东艺术印刷厂). 全1册(页数杂异)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宜兰市问心斋陈永瑞藏. 注 : 谱含派系众多, 昭穆各异. 详请参阅谱中69-70页. 受姓祖 : 若木. 伯益次子. 远祖 : (东汉) 徐穉,字孺子. 居南昌. 江西始祖 : 徐鹤龄,字二十九郎. 子融公之子. 开基石城. 广东镇平开基祖 : (明) 徐云崖,称探元先生. 景山公之子. 云崖公下三子 : 徐元亨(长房) ; 徐元利(次房) ; 徐元贞(三房). 入台祖 : (清) 徐挝(居淡水) ; 徐日兴,讳纯朴(迁桃园龟山) ; 徐充(居桃园市) ; 徐温和 ; 徐再料,讳敦睦 ; 徐文𩭹...等. 挝公下辈序 : 各安宽秉祥子君 绍述芳徽丕振 有文日事至国家 承启衍怍维长. 散居地 : 台湾省桃园县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
浠水徐家山徐氏族谱 [27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浠水东海堂, 民国26[1937]年七修. 27册 : 世系表. 蕲水始迁祖(1世): (宋) 徐省十,号元寿,字伯仁. 由江西南昌迁蕲水鸟鹊林. 徐家山祖(3世): (明) 徐福二. 自鸟鹊林迁居徐家山. 福二公下支祖(0世): 徐辅(元一公之后) ; 徐星(元七公之后). 辅公下房祖(11世): 徐绍武 ; 徐绍凤. 星公下房祖(11世): 徐绍春 ; 徐绍纲 ; 徐绍魁 ; 徐绍金 ; 徐绍银. 派行(11世起): 绍祭文士(仕) 凤立高冈 瑞映奎璧 邦家之光. 复续名派: 祥开东海 庆衍南州 克敦先绪 运启鸿猷 鹏展北极 声振西洋 中天顶柱 源远流长. 字序: 钟才毓俊 炳蔚馨香 联升科甲 世代荣昌. 注: 总辑徐璧珠,字季斋 ; 总修徐奎荣,字春芳 ; 编修徐璧松,字春廷 ; 校正徐锦然,字宾臣. 注: 卷21,文孝,文智,文举,文高,文煜五支系咸丰戊午(1858)续修补入. 散居地: 湖北省浠水县等地. 书名据卷端题编目. 书衣题: 徐家山徐氏族谱. 书名页题: 徐氏族谱.
浏览:0
浠水徐家山徐氏族谱 [27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浠水东海堂, 民国26[1937]年七修. 27册 : 世系表. 蕲水始迁祖(1世): (宋) 徐省十,号元寿,字伯仁. 由江西南昌迁蕲水鸟鹊林. 徐家山祖(3世): (明) 徐福二. 自鸟鹊林迁居徐家山. 福二公下支祖(0世): 徐辅(元一公之后) ; 徐星(元七公之后). 辅公下房祖(11世): 徐绍武 ; 徐绍凤. 星公下房祖(11世): 徐绍春 ; 徐绍纲 ; 徐绍魁 ; 徐绍金 ; 徐绍银. 派行(11世起): 绍祭文士(仕) 凤立高冈 瑞映奎璧 邦家之光. 复续名派: 祥开东海 庆衍南州 克敦先绪 运启鸿猷 鹏展北极 声振西洋 中天顶柱 源远流长. 字序: 钟才毓俊 炳蔚馨香 联升科甲 世代荣昌. 注: 总辑徐璧珠,字季斋 ; 总修徐奎荣,字春芳 ; 编修徐璧松,字春廷 ; 校正徐锦然,字宾臣. 注: 卷21,文孝,文智,文举,文高,文煜五支系咸丰戊午(1858)续修补入. 散居地: 湖北省浠水县等地. 书名据卷端题编目. 书衣题: 徐家山徐氏族谱. 书名页题: 徐氏族谱.
浏览:0
徐氏族谱 [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 1996年十俢. 5册 : 人像,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徐若木. 分封徐国君. 生子四,分赐四姓,长子征国为徐氏. 鼻祖(豫章1世) : (汉) 徐稺,字孺子. 生子三 : 徐印(本支支祖) ; 徐孔 ; 徐札. 迁洪岩祖(豫章39世) : 徐斯,字乃道. 由豫章徙洪岩. 信州祖(豫章42世) : (唐) 徐增. 官信州刺史,封信王. 派祖(豫章49世) : 徐显仕,字文升. 由草坪徙居广昌文夏里培田. 生子四 : 徐四郎(转抚州草坪) ; 徐六郎(居徐溪) ; 徐七郎(居福建吊岭) ; 徐八郎(徙下蓝). 迁徐溪祖(豫章50世) : 徐六郎,行万六. 显仕公次子. 生子三 : 徐原爵,讳福祯 ; 徐源纲 ; 徐原纪. 迁下蓝一世祖(豫章50世) : 徐八郎. 显仕公三子. 生子七 : 徐原福 ; 徐原禄 ; 徐原宗 ; 徐原康 ; 徐原寿 ; 徐原传 ; 徐原绪. 原绪公派下房祖(10世) : (明) 徐五堂(官山花厅毛湾铁山). 为德深公次子. 五堂公下支祖(11世) : 徐尚一 ; 徐尚四. 注明老派 : 鸬鹚派取 九世恩荣兆百代 ; 徐溪派取 贤良懋以忠正居 ; 梅潭派取 来必启昌蕃嘉盛. 增定新派 : 高崇节义 克绍先芳 宗传诗礼 悠允发祥 广官桂青. 字派(62世起) : 文立熙明甫 贤良懋以忠 敬思维世士 端拱肃雍容 节义千秋重 元功万古崇 宗传奕(示冀)绪 允代福兴隆. 散居地 : 江西省广昌县, 及上饶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签题 : 徐氏宗谱. 目录题 : 花厅丙子年十俢族谱.
浏览:0
腴塘徐氏族谱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收藏者: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西汉始祖: (汉) 徐审言,讳详. 泗州人也. 世称南塘公. 角陂祖: (唐) 徐韬, 字丕畧,号坦斋. 居丰城正信乡之吴塘. 安塘祖: (宋) 徐必通. 任职抚州府. 自丰城觉溪徙居南丰县郭仙乡. 后择临川西津渡西岸, 地名徐家嘉岭. 腴塘始迁祖(1世): (元) 徐迪德,字立仁,号谷峰. 由安塘徙居腴塘(俗名庙前). 审言公21世孙.
浏览:100
徐氏族谱 [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 1996年十俢. 5册 : 人像,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徐若木. 分封徐国君. 生子四,分赐四姓,长子征国为徐氏. 鼻祖(豫章1世) : (汉) 徐稺,字孺子. 生子三 : 徐印(本支支祖) ; 徐孔 ; 徐札. 迁洪岩祖(豫章39世) : 徐斯,字乃道. 由豫章徙洪岩. 信州祖(豫章42世) : (唐) 徐增. 官信州刺史,封信王. 派祖(豫章49世) : 徐显仕,字文升. 由草坪徙居广昌文夏里培田. 生子四 : 徐四郎(转抚州草坪) ; 徐六郎(居徐溪) ; 徐七郎(居福建吊岭) ; 徐八郎(徙下蓝). 迁徐溪祖(豫章50世) : 徐六郎,行万六. 显仕公次子. 生子三 : 徐原爵,讳福祯 ; 徐源纲 ; 徐原纪. 迁下蓝一世祖(豫章50世) : 徐八郎. 显仕公三子. 生子七 : 徐原福 ; 徐原禄 ; 徐原宗 ; 徐原康 ; 徐原寿 ; 徐原传 ; 徐原绪. 原绪公派下房祖(10世) : (明) 徐五堂(官山花厅毛湾铁山). 为德深公次子. 五堂公下支祖(11世) : 徐尚一 ; 徐尚四. 注明老派 : 鸬鹚派取 九世恩荣兆百代 ; 徐溪派取 贤良懋以忠正居 ; 梅潭派取 来必启昌蕃嘉盛. 增定新派 : 高崇节义 克绍先芳 宗传诗礼 悠允发祥 广官桂青. 字派(62世起) : 文立熙明甫 贤良懋以忠 敬思维世士 端拱肃雍容 节义千秋重 元功万古崇 宗传奕(示冀)绪 允代福兴隆. 散居地 : 江西省广昌县, 及上饶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签题 : 徐氏宗谱. 目录题 : 花厅丙子年十俢族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