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广东五华魏氏宗亲族谱录

广东五华魏氏宗亲族谱录

广东五华始迁祖 : 魏曰元讳国泰(宋)

散居地 : 广东省五华县及台湾省等地

收藏者 : 国立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

摄影 : 美国犹他州盐湖城 : 家谱学会, 1978. - 微卷1卷 ; 35厘米

广东五华魏氏宗亲族谱录简介资料
国立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
广东省五华县及台湾省等地
魏建立汇辑
广东五华魏氏宗亲族谱录相关文献
广东-梅州-五华县魏大斌
魏大斌(1741-1822),字本义,号渭扬,今横陂镇夏阜村人。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中武举,翌年登武科进士,选赴福建学习。二十八年改调水师,历任金门镇左营中军、左营游击、澎湖协右营游击、烽火营参将。四十五年,乾隆帝南巡,被选往浙候迎,随龙舟押纤,随班校射四发皆中的,御赐大缎貂皮荷包,升金门镇总兵、闽安协副将。四十九年,乾隆帝于西湖召见,还到其任所海坛镇巡视。后调澎湖协副将,升浙江温州镇总兵。五十二年,请赴台湾征剿,临危当任,于五月抵关帝厅,身先士卒,奋勇杀敌,能征善战,转战四十余次皆捷。大斌虽然屡战屡胜,但当时参赞提督柴大纪拥粮不发,军队绝粮致败,柴反诬大斌“征剿不力”,被革职留军。十月,清将军福康安率大兵至,冤始得平。翌年四月任安平协左营游击。乾隆五十四年升广东左翼镇总兵。十一月巡洋至大澳洋,遇海盗船数十,大斌镇定自若发箭断其篷绳,乘盗舟簸荡围而击之,沉其数艘,俘虏百余人,余船遁逃...
查看全文
广东-梅州-五华县魏双凤
魏双凤(1916-2011),横陂镇夏阜村人,华南农业大学教授。194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农业经济系。曾任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综观经济学创始人,广东国际综观经济研究会会长,广东省第六、七届人大常委会农村委员会委员,广东农业预测所所长。主要业绩:20世纪50年代总结推广新会县农业生产队户联包生产责任制(即包产到户)的经验;60年代发表要重视经济效益论述;70年代提出农产品成本核算中活动货币估价应以农民必要生活费为依据;80年代创立综观经济学;90年代总结推广“农村三级”(镇、行政村、自然村)股份合作制。主要著述《农业技术措施经济效果理论与方法》《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若干问题》《农村经济统计调查与专题研究》《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问题》《综观经济学》《综观经济学论文集》等。综观经济学于1990年获广东省重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1992年获中国农村经济学会论著一等奖;1994年获英国剑桥...
查看全文
广东-梅州-五华县魏岸觉
魏岸觉(1904-1952),又名亚标,横陂镇超群村人。“五四”运动后,就读国立北京美术学院国画系。思想进步,曾遭段祺瑞政府逮捕,后经亲友营救,才幸免于难。1928年,北京美专毕业后,先后任教广西省立一中和岭南中学,并曾举办过二次个人画展。1934年,他筹备成立广西省美术会,被称为“广西美术史上的奠基人之一”,与徐悲鸿合作过不少画作。其中岸觉画紫藤花、悲鸿补狸于其下并题字的原作,至今保存完整,是珍贵名画之一,其影印稿刊入1991年版《五华县志》。他和黄宾虹、马万里等也过从甚密。1936年,徐悲鸿在南宁主持举办的广西省第一届美术展览会上,魏岸觉的作品也同时展出。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回到家乡,担任夏阜中心学校校长,把夏阜地区的五所小学统一到夏阜中心学校,成立“教师联合会”,创办《阜声》杂志,宣传抗日主张。1948-1952年,先后任教于五华一中和崇文中学。他毕生从事美术,擅长国画、书法、篆刻,其...
查看全文
广东-梅州-五华县魏凤
魏凤,字邦祥。横陂镇华阁村人。明弘治八年(1495)廪贡。嗣后出任江西赣州卫经历,再后入南京宗人府任职。宗人府就是管理宗室内部诸事、职掌收发文件、登记黄册红册、圈禁罪犯及教育宗室子弟的机构。魏凤负责教育皇家宗室子弟,故能较常接近皇室。魏凤身在京师,却关心桑梓,惦记百姓疾苦。一日闻故乡旱讯,整天愁眉不展,翘望南天,嗟叹不已。此事恰好为皇帝所闻,因而动问原委。魏凤据实禀告,因而感动皇帝,下旨由京师督办,在魏凤故里兴修水利,造圳灌田。不久,凿建成了从夏阜叶塘上陂直至华阁田背寨,长达二公里,足可灌溉1000多亩农田的圳道,为当地解除了旱患。为此,后人称此圳为“凤公圳”。
查看全文
广东-梅州-五华县魏成汉
魏成汉(1704-1785),字云倬,号星垣,今横陂镇华阁村人。十九岁时补县学生员,三十岁中拔贡,名噪一时。历任知县、知府、道台等职。他为官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在湖南衡阳任上,曾有一寡妇被盗,有人劝说他窜改案情以避免处分,成汉认为伤害别人名节,达到保全自己目的的事,我决不能做。后来案情据实呈报,不久盗贼也被捉拿归案。在湘、鄂、川、滇等地任上禁止溺女婴,创办育婴堂,推行婚丧礼俗从简,救灾赈民,顺从民意,兴学造士,政绩卓然,而性刚方憨直,操行清介,正人先正己,不事诡随,故有“古循吏”美称。生平喜读诗书,博通经史,著作颇丰。著有《易经要义》《五经传说抄》《浮萍集》等。其诗高旷雄健,精悍苍劲,博厚夐绝,循声海内,时人评价甚高。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魏氏]家谱
原书: 写本, 民国75[1986]. [21]叶. 始祖: 魏元字国泰. 台湾始迁祖: 魏裴捷(清). 散居地: 广东省五华县及台湾省等地.
浏览:100
魏氏祖谱
原书: 写本, [1982]. -- [16]页 : 世系表. 始祖 : 魏伯恕. 台湾始迁祖 : 魏敬群(清末民国) 散居地 : 广东省五华县及台湾省台北县新店市等地.
浏览:100
魏氏祖谱
原书: 写本, [1982]-- [16]页 : 世系表 始祖 : 魏伯恕 台湾始迁祖 : 魏敬群(清末民国) 散居地 : 广东省五华县及台湾省台北县新店市等地
浏览:0
魏氏族谱 _ 河南省太康县 [5续1卷], 1370-198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留余堂, 1984年续修. 全1册 : 世系表. 始迁祖(一世) : (明) 魏义,字君裕. 原山西洪洞人. 洪武初自颖川官舍迁居河南太康. 长门(21世) : 魏常俭(下二子 : 魏克堂 ; 魏克功) ; 魏常仁(下二子 : 魏克知 ; 魏克成) ; 魏常训(下四子 : 魏克慎 ; 魏克荣 ; 魏克运 ; 魏克岭)...[等]. 二门 : 魏常泰(下一子 : 魏克修) ; 魏常荣(下一子 : 魏克谦). 三门 : 魏常然(下一子 : 魏克强) ; 魏常海(下一子 : 魏克刚) ; 魏常聚(下一子 : 魏克锐)...[等]. 四门 : 魏常勉(下三子 : 魏克玲 ; 魏克用 ; 魏克学) ; 魏常亮(下一子 : 魏克廷) ; 魏常游(下一子 : 魏克舜)...[等]. 五门 : 魏常增(下一子 : 魏克忠) ; 魏常存(下二子 : 魏克孝 ; 魏克廉) ; 魏常珍(下二子 : 魏克定 ; 魏克治)...[等]. 六门 : 魏常干(下三子 : 魏克勤 ; 魏克俭 ; 魏克名) ; 魏常学(下二子 : 魏克曾 ; 魏克志) ; 魏常士(下一子 : 魏克启)...[等]. 七门 : 魏贯五,原名常伦(下三子 : 魏克刚 ; 魏克顺 ; 魏克兴) ; 魏丙炎(下一子 : 魏克让) ; 魏常忍(下一子 : 魏克俭,字子廉)...[等]. 八门 : 魏常富(下一子 : 魏克刚) ; 魏常缚(下一子 : 魏克俊) ; 魏常法(下一子 : 魏克存)...[等]. 九门 : 魏常仁,原名常荣(下三子 : 魏克彬 ; 魏克志 ; 魏克国) ; 魏常治(下一子 : 魏克宽) ; 魏相林(下一子 : 魏克彬)...[等]. 十门 : 魏常新,字名德(下一子 : 魏克仁) ; 魏常莹(下一子 : 魏克德) ; 魏常山(下二子 : 魏克礼 ; 魏克旺)...[等]. 十一门 : 魏常兴(下三子 : 魏克仁 ; 魏克用 ; 魏克福) ; 魏常钦(下一子 : 魏克文) ; 魏常恭(下一子 : 魏克寅)...[等]. 十二门 : 魏常宜(下一子 : 魏克荣) ; 魏常修(下一子 : 魏克利) ; 魏常齐(下二子 : 魏克宽 ; 魏克兴)...[等]. 十三门 : 魏常海(下二子 : 魏克庆,原名克重 ; 魏克仁) ; 魏常道(下一子 : 魏克义). 十四门 : 魏常顺,字建德(下一子 : 魏克敏) ; 魏常诗(下一子 : 魏克云) ; 魏常振(下一子 : 魏克宽,字得象)...[等]. 十五门 : 魏常先(下二子 : 魏克清 ; 魏克伦) ; 魏常才(下一子 : 魏克仁) ; 魏常国(下一子 : 魏克明)...[等]. 十六门 : 魏作合(下一子 : 魏克泰) ; 魏作祯(下一子 : 魏克富) ; 魏作文(下一子 : 魏克明)...[等]. 十七门 : 魏常青(下二子 : 魏成先 ; 魏成忠) ; 魏常安(下一子 : 魏成四) ; 魏常富(下三子 : 魏成文 ; 魏成公 ; 魏成仁)...[等]. 十八门 : 魏常秀(下一子 : 魏克柱) ; 魏常颜(下一子 : 魏克安) ; 魏常臣(下二子 : 魏克坤 ; 魏克林)...[等]. 十九门 : 魏浮龙(下一子 : 魏克太 ; 魏克明) ; 魏应龙(下一子 : 魏克善) ; 魏海龙(下一子 : 魏克贤)...[等]. 二十门 : 魏兴师(下二子 : 魏克海 ; 魏克忠) ; 魏兴礼(下一子 : 魏克铎) ; 魏兴让(下五子 : 魏克明 ; 魏克清 ; 魏克生 ; 魏克启 ; 魏克同) ; 魏兴义(下一子 : 魏克周). 二十一门 : 魏常堂(下二子 : 魏克珍 ; 魏克彬) ; 魏常备(下四子 : 魏克坤 ; 魏克章 ; 魏克其 ; 魏克林) ; 魏常重(下四子 : 魏克康 ; 魏克魁 ; 魏克春 ; 魏克芳) ; 魏明志(下二子 : 魏克兴 ; 魏克书). 二十二门 : 魏常德(下二子 : 魏克让 ; 魏克重) ; 魏常柱(下二子 : 魏克贞 ; 魏克钦) ; 魏常星(下一子 : 魏克敬)...[等]. 二十三门 : 魏明伦(下三子 : 魏克远 ; 魏克富 ; 魏克彦) ; 魏明善(下一子 : 魏克启) ; 魏明礼(下二子 : 魏克端 ; 魏克领)...[等]. 二十四门(21世) : 魏常富 ; 魏常太 ; 魏常清. 此门第22世, 因特殊原因故未记录. 字派(19-58世) : 本正常克端 新广道可全 锦沛栋熙在 铭宏树炳堂 钰沁枢灿培 锋元楷焕基 镇清彬照圣 钧润杰灵坦. 散居地 : 河南省太康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魏氏族谱.
浏览:100
魏氏族譜 [6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晋堂藏, 民国36[1947]. 6册 :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中心. 一世祖 : (唐) 魏廷倚,字树玉,号立斋. 原籍南昌府新建县铁柱宫,后徙吉安府城隍阁侧. 陂头派祖 : 魏德周,字开八,号希武. 房祖 : (元) 魏自求,字多福,号言轩. 德周公三世孙. 净溪始祖 : 魏超俨,字文新,号致远. 廷倚公11世孙. 由下居徙净溪围下. 编修者 : 魏世桂,字家龙. 散居地 : 湖南省安化县, 新化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及书签题编目. 版心题 : 魏氏续修族谱.
浏览:100
项城魏氏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0[1931]. [17]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纽约 :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 河南始迁祖 : (清) 魏嘉信. 散居地 : 河南省项城县等地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