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正白旗旗鼓六文涛佐领下人千总李连元一族户口清册

正白旗旗鼓六文涛佐领下人千总李连元一族户口清册

Household provisions and payroll register of officials and employees in Ch'ing dynasty.

本微卷缩小42倍率请用高度放大阅读机.

原书: 清代年间写本, 光绪15[1889]. [4]双叶.

内容 : 据清内务府人事类户口册记载官员姓名年龄食俸年限三代家人姓名年龄生殁情况.(人7773 户1815)

正白旗旗鼓六文涛佐领下人千总李连元一族户口清册简介资料
据清内务府人事类户口册记载官员姓名年龄食俸年限三代家人姓名年龄生殁情况.(人7773 户1815)
清代年间写本, 光绪15[1889]. [4]双叶
正白旗旗鼓六文涛佐领下人千总李连元一族户口清册相关文献
正黄旗佐领下园户清远之女:吉妃的生平
正黄旗佐领下园户清远之女:吉妃的生平,吉妃(1846年~1905年)王氏,正黄旗佐领下园户清远之女,清文宗妃,自吉
查看全文
道教总领邵元节
道教总领邵元节,邵元节(1459―1539)龙虎山上清宫达观院正一道士。字仲康,号雪崖,贵溪人(
查看全文
正白旗
简介正白旗分为满洲、蒙古、汉军三部分,最初由睿亲王多尔衮担任旗主。多尔衮死后被顺治帝清算,正白旗也改由皇帝亲自统帅,成为清代八旗上三旗之一。清朝末期,正白旗下辖86个整佐领,兵丁两万六千人,家眷总人口约13万人。
查看全文
旗分佐领下人
简介旗分佐领下人源于清朝入关前的属人或自由民阶层。早期私属性质较强,尤其是尚未分出旗分和包衣佐领之前,各类属人的身份等级并不明显。旗制创立后,各属人分隶于包括汗在内的各旗旗主之下,与各自旗主有君臣之分,并受旗主的各种差役。不过,自清太宗皇太极即位以后,八旗共治的局面逐渐解体。顺治末年,皇帝已自将三旗,旗分佐领下人也开始有了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雍正年间,皇帝又将下五旗的旗分佐领也收入了自己的实际控制之中,并限制下五旗旗主、管主王公和封入下五旗的皇子的旗份佐领配额,名义上由五旗王公管理的旗分佐领,实际上由各旗都统负责管理,使得下五旗人与王公的私属性质逐渐减弱,从而实现了八旗由国家的统一调用。上三旗同下五旗旗分佐领下人在挑取甲兵、科举入仕、补官、法律地位以及各种经济待遇上基本相同,但由于皇帝同宗室王公的名分差别还是使得二者有着名誉上的上下之分。虽然入关后八旗的中央集权使得五旗王公对本旗佐领的行政...
查看全文
旗鼓佐领
简介旗鼓佐领在八个旗中均有分布。多有以军功授世爵位世职者,如三等男胡海、张时荐等。比较知名的还有曹氏、高氏等家族。曹氏家族在始祖曹锡远、曹振彦父子时期归降后金,传家至曹寅这代因其母孙氏为康熙帝乳母而开始日益显赫,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即为曹寅之孙。高氏家族因慧贤皇贵妃的缘故,也曾一度跻身显要。慧贤皇贵妃的父亲为文渊阁大学士高斌。此外,还有因续写红楼梦而知名、出身铁岭高氏的高鹗。其他较为知名的还有以镶黄旗冯氏英廉家族、正黄旗“钟杨家”杨钟羲家族等。旗鼓佐领下人的旗内待遇相较他者要复杂一些。在出仕方面,旗鼓与满洲佐领相同,所递补官缺皆为满缺;但在考试待遇上,旗鼓佐领下人缺被归入汉军,因此无法占有满洲、蒙古旗人特有的分榜名额,也就无法享受“满洲中额较宽”的待遇;旗鼓在补兵缺方面也不与满洲佐领相同,在挑甲名额的分配上,给予旗鼓佐领的配额也要少于满洲佐领。内务府旗鼓佐领的数量有18个,多于满洲佐领(15...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常丰十甲李氏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嘉庆25[1820]. 存20册:世系表. 始祖: (元明之际) 李恭祥. 恭祥公下四大房祖(1世): (明) 李元德 ; 李元道 ; 李元瑛 ; 李元礼. 此谱仅含元道(二房), 元礼(四房)谱系资料. 元道公派志玺公派下房祖(6世): (明) 李维柏,字松山 ; 李维屏,字大邦 ; 李维河,字月池 ; 李维藩,字价人 ; 李维岳,字胜恒...等. 元道公派志琼公派下房祖(6世): (明) 李维修,字龙池 ; 李维仲,字虎池 ; 李维伯,字玉所 ; 李维聪,字达四 ; 李维彩,字松宇...等. 元礼公派贤公派下房祖(6世): (明) 李维升,字清宇. 元礼公派良公派下房祖(6世): (明) 李维本,字道生. 元礼公派方公派下房祖(6世): (明) 李维魁,字仲槁 ; 李维坤,字仲干. 元礼公派学公派下房祖(6世): (明) 李维邵,字泉塘 ; 李维芳,字少西 ; 李维印,字省南 ; 李维邓,字真生 ; 李维佐,字吉详. 元礼公派庸公派下房祖(6世): (明) 李维时,字子化,号松泉 ; 李维旦,字新泉 ; 李维谐,字龙泉 ; 李维裕,字乐安 ; 李维仁...等. 派行: 元仕志斯文 维冀日逢成 朝廷恩爵重 宗祖永安兴. 续立新派: 世泽湘兰远 声华上国荣 登崇光盛典 肇锡有嘉名. 注: 纂修李盈廷,字高举 ; 李联元,字听彝. 注: 此谱不全, 未标注卷数. 共21册, 缺1册. 散居地: 湖南省安化县, 益阳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
邵东庙堂李氏三修宗谱 [8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5[1946]重修. 7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编谱人员 : 李禄禀,名国钧,号厚斋 ; 李永驹,名昂,号捷先 ; 李永馠,字昌期,号宫春 ; 李永谟,名(山睾),号容秋 ; 李永馝,名衡,号楚翘. 迁湘始祖 : (明) 李元志. 于洪武四年自江西吉安迁湖南邵阳之马溪. 庙堂始祖(6世) : (明) 李正洪 ; 李正国. 皆为至凤公之子. 于宏治年间由马溪徙居庙堂. 派祖(10世) : 李大茂 ; 李大遵 ; 李大惠. 茂, 遵二公为正洪之裔. 惠公为正国之裔. 大茂公下二子 : 李喜栋(无传) ; 李喜梁. 此谱主要为喜梁公下世系资料. 旧班次 : 元德天宗至 正文廷阳大 喜庆荣华贵 福禄永长兴. 新班次 : 启佑宏先业 蕃昌更日新 缵承隆盛运 世代振家声. 散居地 : 湖南省邵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源头李氏宗谱 [27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记事至清嘉庆13[1808]. 存17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 从卷3开始拍摄. 缺卷1-2, 8, 10, 13-15, 17, 24, 26. 且部分破损难阅. 始祖(一世) : (宋) 李茂信. 派祖(12世) : (元明之际) 李叠庐,字弥高,行宪一 ; 李永寿,字弥远,行宪二 ; 李弥正,号正斋,行宪三 ; 李弥安,行宪四. 散居地 : 安徽省贵池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恭濬源头李氏宗谱.
浏览:0
源头李氏宗谱 [27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记事至清嘉庆13[1808]. 存17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 从卷3开始拍摄. 缺卷1-2, 8, 10, 13-15, 17, 24, 26. 且部分破损难阅. 始祖(一世) : (宋) 李茂信. 派祖(12世) : (元明之际) 李叠庐,字弥高,行宪一 ; 李永寿,字弥远,行宪二 ; 李弥正,号正斋,行宪三 ; 李弥安,行宪四. 散居地 : 安徽省贵池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恭濬源头李氏宗谱.
浏览:0
李氏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陇西堂, 1994年刊. 存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中国湖南图书馆. 主编者 : 李岳元,名宗献. 注 : 微卷 -1737333-1737334拍摄此谱不全. 缺卷4上, 卷9下, 卷13, 卷14下, 及卷15. 注 : 此谱之卷1-4, 9-10; 及卷14各含上下两册. 陇西始祖 : (唐) 李德裕,字文饶. 入楚祖 : (唐) 李洪太,字元隆 ; 李洪三,字元吉 ; 李洪五,字元盛. 洪大派下安化始祖 : (宋) 李君甲,字开选,名汉章. 元隆公长子. 君甲公八传后支祖 : (宋) 李千一,字物华,一名发源 ; 李千辅,字物生. 洪三派下安化祖 : 李君云,云九郎. 散居地 : 湖南省安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李氏族谱. 江西分宜平泉庄
浏览:100
李氏六修族谱 [15卷,首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陇西堂, 1994年刊. 存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中国湖南图书馆. 主编者 : 李岳元,名宗献. 注 : 微卷 #1737333-1737334拍摄此谱不全. 缺卷4上, 卷9下, 卷13, 卷14下, 及卷15. 注 : 此谱之卷1-4, 9-10; 及卷14各含上下两册. 陇西始祖 : (唐) 李德裕,字文饶. 入楚祖 : (唐) 李洪太,字元隆 ; 李洪三,字元吉 ; 李洪五,字元盛. 洪大派下安化始祖 : (宋) 李君甲,字开选,名汉章. 元隆公长子. 君甲公八传后支祖 : (宋) 李千一,字物华,一名发源 ; 李千辅,字物生. 洪三派下安化祖 : 李君云,云九郎. 散居地 : 湖南省安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李氏族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