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汉朝行政区划

汉朝行政区划

汉朝初年,汉高祖刘邦封异姓王七人。但由于对功臣的猜忌,不久又相继削除,同时大封同姓诸侯,这些王国“大者或五六郡,连城数十,置百官宫观,谮于天子”。地方王国势力的强大导致中央政府所实际控制的区域萎缩。吕后时期,增加外戚诸侯王。到文帝时期又纷纷铲除,增加刘氏诸侯王。但是地方王国势力的膨胀已经对中央政府构成严重威胁。汉文帝接受贾谊的建议,用分地的方法削弱诸侯的势力。汉景帝即位后采纳晁错的建议,直接缩减王国的封地,引发诸侯王的强烈反弹,导致吴楚七国之乱爆发,但未几就宣告失败。汉武帝后,采纳主父偃的建议,推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位由嫡子即位,而余子皆分一县或一乡的土地。因此王国不断缩小,汉郡不断扩大,加上边郡的开扩,汉朝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日益加强。同时,政府将大量面积较大郡予以分割。到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共有郡国103个,辖县、侯国、邑、道等县级政区1587个。

“州”作为行政区划...

汉朝行政区划相关文献
英国行政区划
参见英格兰行政区划威尔士行政区划苏格兰行政区划北爱尔兰行政区划英国海外领土英国皇家属地
查看全文
中国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沿革中国行政区划的雏形从夏朝建立国家就开始了。《尚书》中的《夏书·禹贡》记载,大禹的时候,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豫州。豫州是中心,其他州环绕豫州。到了商、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建立了诸侯国。真正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则是萌芽发展于春秋时期,到秦朝建立后才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参见:先秦行政区划)从秦朝起,中国历代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州、郡时代隋唐五代宋辽金时期,道、路时代元明清时期,行省时代中国历代的行政区划,在不同的朝代同一政区其管辖范围并不见得相同,即使是同一朝代,也可能会发生变化。州郡时期(前221年-583年)秦朝行政区划分为郡、县两级,以郡统县。秦始皇在前221年分全国为36郡,到秦末增加到40多个郡。县共有1000多个,一个郡一般管十几到二三十个县。到了汉朝,有些郡分封给诸侯王,称为王国。...
查看全文
汉朝行政区划
参见西汉行政区划、东汉行政区划、蜀汉行政区划西汉官制、东汉官制汉朝军制
查看全文
泰国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历史1892年前1892年的行政改革1932年以后参考文献TejBunnag,TheProvincialAdministrationofSiam1892-1915,ISBN0-19-580343-4泰国内政部民政局(DepartmentofProvincialAdministration)网址(英文)参见曼谷区名表泰国城市列表泰国的次级行政区划泰国行政区划列表(按面积)
查看全文
西汉行政区划
概况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鉴于秦帝国朝廷孤立无援、二世而亡的做法,分封了一批诸侯王,但同时又沿袭了郡县制,使西汉前期的行政区划出现了一种封建制与郡县制并立的局面,称“郡国并行制”。虽然之后汉高祖通过各种途径除去了韩信、英布等大部分的异姓王,但仍设立了九个刘姓诸侯王以为朝廷之援。随着时间的推移,各诸侯国实力强大,有独立的军事政治体制与职权,而且多数跨数郡之地,大者甚至有四至六郡。天下六十余郡,有四十余郡在各诸侯王手中,而汉天子所掌握的郡尚不足二十。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朝廷多次设法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最终发生了历时不到三个月的“七国之乱”。汉廷迅速平定诸王叛乱后,通过推恩令等手段乘势削减诸侯王国辖区,侯国从此不得超越一郡之制。而且诸王的军政权力也被剥夺,仅保留其在封地内的财政收入,而侯国内高级官员改由中央指派,实际与各郡县的郡守、县令无异。国内基本安定的情况下,汉武帝朝大幅拓展了国土疆域,在东北部、
查看全文
汉朝行政区划相关标签
汉朝行政区划
家族谱大览
浏东杨氏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宏农堂藏, 清嘉庆17[1812]修. 4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迁浏始祖 : (元明之际) 杨远生. 与3子同迁浏阳. 远生下三房 : 杨汉则(居鄷塘) ; 杨汉朝,字敏九(居赤塘) ; 杨汉兴(居云塘). 散居地 : 湖南省浏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赤塘杨氏族谱.
浏览:100
[区氏家谱]
原书: 稿本, [1985]. [7]页 : 世系表. 始祖 : 区泰平. 散居地 : 广东省新会县潮连乡; 及香港等地. 中国, 广东省, 新会县, 潮连乡
浏览:100
区氏族谱 [1卷]
原书: 抄本, 清代年间. [44]双叶 : 世系表. 收藏者 : 中国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注 : 记事至清道光间. 始祖 : (唐) 区林石,讳册,字君轼. 散居地 : 广东省南海县等地. 中国, 广东省, 南海县
浏览:100
1.[区氏]征信录
原书: 广州 : 林石家塾刻本, 清光绪17[1891]. [110]双叶. 收藏者: 中国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卷端题: 区氏林石家塾征信录. 版心题: 林石公祖祠谱. 始祖: 区德庵讳信字常乡(唐). 散居地: 广州市等地. 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浏览:100
云浮区姓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5[1936]重修(云浮 : 黄瑞和印务局承印). 112双叶. 版心题: 区姓族谱. 注: 民国13[1924]初刊. 太始祖: 区永高号南岳字子卓(明). 云浮新城墩始迁祖: 区汝恒号碧冈字活庄(明). 散居地: 广东省云浮县等地. 珍藏者: 中国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浏览:0
区氏族谱(顺德)
原书: 抄本, 清干隆33[1768]. 1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始祖 : (宋) 区文溪,讳端,字克明. 光济公之子. 四大支祖(2世) : 区志刚(居登洲) ; 区志柔(居西滘) ; 区志和(居石壁) ; 区志平(居陈村). 派祖 : (宋) 区庾峰,讳志柔,字巽著. 三大房祖(6世) : 区松菊,讳仕俊,字卓然 ; 区退叟,讳仕良,字纯然 ; 区泮泉,讳仕表,字超然. 散居地 : 广东省顺德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