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超临界流体

超临界流体

超临界流体英语:Supercritical fluid, SCF)是一种物质状态,当物质在超过临界温度及临界压力以上,气体与液体的性质会趋近于类似,最后会达成一个均匀相之流体现象。超临界流体类似气体具有可压缩性,可以像气体一样发生泻流,而且又兼具有类似液体的流动性,密度一般都介于0.1到1.0g/ml之间。

接近临界点时,压力或者温度的小变化会导致密度发生很大变化,因此使得超临界流体的许多特性可以被“精细调整”。超临界流体适合作为工业和实验室过程中的溶剂,而且可以取代许多有机溶剂。二氧化碳和水是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分别被用于脱除咖啡因英语Decaffeination和发电。

超临界流体相关文献
超流体
原理当量子液体温度低于某临界转变温度会变为超流体。比如氦最丰富的同位素,氦-4,在低于2.17K(−270.98°C)时便会变成超流体。氦-4形成超流态的相变称为Lambda相变(Lambdatransition),因它的比热容对温度曲线形状如同希腊字母“λ”一样。凝聚体物理学中一些相近的相变亦因而叫作Lambda相变。氦较贫乏的另一种同位素,氦-3,在更低的2.6mK成为超流体。这个温度只是比绝对零度高几个毫开尔文。虽然这两个系统的超流体表征很相似,但其本质却相差甚远。氦-4是玻色子,其超流性质可以用玻色-爱因斯坦统计解释。可是,氦-3是费米子,其超流性必须用到描述超导体的BCS理论之推广才可了解。其中,原子代替了电子形成库柏对(Cooperpair),而它们的吸引作用力调控机制由自旋波动(Spinfluctuation)代替了声子。详情请参看费米凝聚。超流体和超导体的统一理论可以以规范...
查看全文
理想流体
另见状态方程理想气体广义相对论中的流体解参考TheLargeScaleStructureofSpace-Time,byS.W.HawkingandG.F.R.Elli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73.ISBN0-521-20016-4,ISBN0-521-09906-4(pbk.)
查看全文
流体
性质具有黏性的流体在发生变形时将产生阻力,而没有黏性的流体则不会有任何阻力,度量流体黏性的物理量称为流体的黏度。没有黏性的流体又称为超流体。而流体的流动形式也有区分。倘流速很慢,流体会分层流动,互不混合,此乃层流。倘流速增加,越来越快,流体开始出波动性摆动,此情况称之为流体处于过渡区,流型呈现层流或湍流,视情况而定。当流速继续增加,达到流线不能清楚分辨,会出现很多漩涡,这便是湍流,又称作乱流、扰流或紊流。种类流体大致可分作两类:液体:可以流动或扩散,但有一定体积。水是为例子。气体:可以扩散,其体积不受限制,没有固定。例子有空气。
查看全文
超临界流体
特性总体而言,超临界流体的属性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在表1中,显示一些常用作超临界流体的化合物之临界性质。表2示出了典型的液体,气体和超临界流体的密度,扩散系数和粘度。在超临界流体中没有液体及气体之间的相界限,因此不存在表面张力,借由改变流体的压力和温度,可以微调超临界流体的特性,使其更类似液体或是气体。物质在流体中的溶解度即为重要特性之一,在固定温度条件下,溶解度会随流体密度增加而增加。由于密度也是随压力增加而增加,因此在压力增加时,溶解度也会增加。溶解度和温度的关系比较复杂,在固定密度条件下,溶解度会随温度增加而增加,但靠近临界点时,温度轻微的增加会造成密度的大幅下降。因此靠近临界点时,随着温度上升,溶解度会先下降,然后再上升。二种以上的超临界流体,只要温度及压力超过其临界点,二者均可以混溶,形成单一相的混合物。二元混合物的临界点可以用二超临界流体的临界温度及临界压力,再配合加权平均求得
查看全文
流体输送
相关条目管输工艺参考资料化工原理/上册
查看全文
超临界流体相关标签
物质状态
凝聚体物理学
气体
学科&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