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魁北克会议

魁北克会议

魁北克会议是在二战期间的一次美国和英国两国政府的高级军事会议。会议于1943年8月17日至8月24日在魁北克市召开。会议在星形碉堡要塞和芳堤娜古堡酒店举行。主要与会人员有丘吉尔,罗斯福和加拿大首相威廉·莱昂·麦肯齐·金。中国国民政府代表宋子文参加了有关对日作战的讨论。

魁北克会议相关文献
魁北克战役
背景及双方部署1777年的法文魁北克市地图。图中描绘了当时魁北克市的地势,以及魁北克战役的进程。1775年6月,第二次大陆会议开始筹备进攻加拿大,并以英属魁北克省首府魁北克市为终极目标。大陆军在9月兵分两路,西路军由提康德罗加堡出发,途经尚普兰湖、圣让恩堡及蒙特利尔,再沿圣劳伦斯河顺流而下,直达魁北克市西郊的亚伯拉罕平原。东路军则由班奈狄克·阿诺德上校指挥,翻越今日缅因州的荒野及阿帕拉契山脉分水岭,最后横越圣劳伦斯河,由东南面发动进攻。西路军在9月至11月期间发动圣让恩堡围城战,不但取得胜利,更几乎俘获魁北克省总督盖伊·卡尔顿。1775年11月13日,阿诺德约600人的远征军率先到达魁北克市郊,却无力发动进攻,只好撤到亚伯拉罕平原以西的白杨岬,等待西路军队前来会合。12月1日,西路军的指挥官理查德·蒙哥马利抵达。蒙哥马利共有300名纽约州的步兵军团、约翰·兰姆的一队炮兵连、詹姆士·利文斯顿...
查看全文
魁北克
词源与边界变迁山姆·德·尚普兰发现新法兰西,位于今日的魁北克市魁北克(Québec)这个名称源自于阿尔冈昆语词汇“kébec”,意指
查看全文
魁北克市
地理位置魁北克市位于圣劳伦斯谷地,整个城市坐落于圣劳伦斯河北边。控制新法兰西的水路入口,因而有美洲的直布罗陀之称。下部在河边,上部在戴蒙岬角(CapDiamant)上;目前两部之间有路、阶梯和缆索铁路。距魁北克最大城市蒙特利尔约275千米。人口魁北克市地区710,700(2004年统计数字),这个数字包括了郊区城市人口。市区人口约169,076(2001年)。大部分说法语或者英法双语。白人人口占97.3%,信天主教人口占91.2%。简史冬天的圣劳伦斯河和芳堤娜城堡此地的原始居民为印第安各民族(统称为原住民),这些民族在至少10,000年前便在加拿大居住。法国探险家萨缪尔·德·尚普兰于1608年建立魁北克市,此地成为法国殖民地新法兰西的首府。在英法七年战争中的1759年在魁北克市亚伯拉罕平原战役,法国守军战败投降,魁北克市以及新法兰西的相当大的一部分(见1763年巴黎条约)从此成为英国殖民地
查看全文
魁北克省
历史177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魁北克法案》,允许魁北克在私人事务中恢复使用法国惯例法,而英国习惯法也依旧有效,并允许天主教会收取什一税。法案也将魁北克疆域扩大,将俄亥俄领地和伊利诺伊领地也纳入其中,形成了东至阿巴拉契亚山脉、南至俄亥俄河、西至密西西比河、北至哈得孙湾公司拥有的鲁珀特地。即使在根据巴黎和约将俄亥俄领地和伊利诺伊领地割让给美国后,英国仍然可以通过魁北克进入该地区。通过穿越五大湖的贸易和军事路线,英国可以持续地从底特律、尼亚加拉堡等地向英军和美洲土著国家提供给养,直至《杰伊条约》将这些要塞划归美国。即使被征服,魁北克仍然保留了封建领主制度。由于美国独立战争导致大量难民涌入,魁北克的人口组成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众多来自原北美十三州的讲英语、信奉圣公会或新教的人。根据《1791年宪法法案》,魁北克省被渥太华河一分为二,西半部(上加拿大)仍归英国统治,以讲英语的人为主。而东半部则更名为...
查看全文
北魁北克地区
外部链接OfficialsiteoftheNord-du-Québecadministrativeregion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广东省揭阳县秋江山溪头村陈林氏旅台宗亲会筹备会第一, 二次会议_xE6$$琢建宗祠办法合订本
原资料 : [台湾 : 出版者不详], 民国71[1982]. [19]页. 散居地 : 广东省揭阳县及台湾省各地.
浏览:100
龚氏编谱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一期, 1, 1600-2016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1.黄氏族谱, 1, 卷1-4: 再修说明 会议备忘录 谱序 谱例 仪注 坊碑 诗赞下乡贤名宦一览表等, 197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世德堂, 1979年续修. 存1册 : 人像. 注 : 按再修说明,本谱含18卷. 卷1-3: 历史资料 ; 卷4-17: 损公各支 ; 卷18: 箎公各公失落之子孙. 本谱仅存卷1-4. 无世系资料. 莆田一世祖 : 黄岸. 琼山始祖(1世) : (宋) 黄箎. 岸公16世孙. 仕琼州安抚使. 择居琼山烈楼村(现琼山县长流博抚). 派祖(4世) : 黄南昌. 生四子 : 黄回(居琼山苍原) ; 黄损(居定安大底) ; 黄河(居琼山长流博抚) ; 黄海(返福建莆田,七子黄选留居文昌边南). 损公生三子(5世) : 黄树琦(仍居大底) ; 黄树瑞,又名式瑞(居琼山府城靖南街大底,嗣迁汀边潭材村) ; 黄树积,又名式积(居琼山府城靖南街大底). 散居地 : 海南省琼山县, 定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1.满州三甲拉佐领下萨克达氏家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同治7[1868]书; 清光绪16[1890]记事. 1册(60双叶) : 插图, 世系表. 始祖 : 萨克达伊拉达. 散居地 : 辽宁省沈阳县等地.
浏览:100
59.清代科举人物家传资料汇编, 59, 第59册, 郑寿黎 等, 200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公元2006年. 存73册: 世系表. 收藏者: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此书所收资料以上海图书馆馆藏原刊朱卷为主, 加上中国国内数家大型图书馆等藏品. 每种朱卷仅取其履历, 家族资料部分, 而删其应试文字部分. 此书收录清代科举人物约计一万人, 包括中举人及其家族主要成员在内, 合计约数十万人的简要传记资料. 可充当万种家谱使用. 此书索引附有《四角号码检字法》, 《索引人名首字笔画检字》及《索引人名首字拼音检字》. 散居地: 中国各省.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版心题, 及书脊题编目.
浏览:100
39.清代科举人物家传资料汇编, 39, 第39册, 查德培 等, 200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公元2006年. 存73册: 世系表. 收藏者: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此书所收资料以上海图书馆馆藏原刊朱卷为主, 加上中国国内数家大型图书馆等藏品. 每种朱卷仅取其履历, 家族资料部分, 而删其应试文字部分. 此书收录清代科举人物约计一万人, 包括中举人及其家族主要成员在内, 合计约数十万人的简要传记资料. 可充当万种家谱使用. 此书索引附有《四角号码检字法》, 《索引人名首字笔画检字》及《索引人名首字拼音检字》. 散居地: 中国各省.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版心题, 及书脊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