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吴行贰

吴行贰

台湾始迁祖 : 吴行贰.
吴行贰相关文献
于慎行轶事贰则
于慎行轶事贰则,于慎行从小志气大    于慎行小时候和孟一脉、乔学诗、张发事都是要好的同学。四人
查看全文
贰瓶勉
作品列表长编作品BLAME!(1997年-2003年、月刊Afternoon揭载、讲谈社)全10卷NOiSE(Afternoonseason増刊揭载、讲谈社)全1卷ABARA(2005年-2006年、UltraJump揭载、集英社)全2卷(上下卷)BIOMEGA生化者危机(2004年-2009年、周刊YoungMagazine揭载、讲谈社→UltraJump揭载、集英社)全6卷银河骑士传(2009年-2016年、月刊Afternoon揭载、讲谈社)全15卷人形之国(2016年-、月刊Afternoon揭载、讲谈社)既刊连载中(2016年时点)短编作品BLAME(月刊Afternoon、1995年10月号、讲谈社)ブラム学园!(月刊Afternoon、2004年5月号・2007年10月号・2008年5月号、讲谈社)BLAME!第八系子体プセルの都市构造体脱出记(Morning増刊、2008年...
查看全文
少贰资元
生平明应6年(1497年),父亲政资和兄长高经被收到幕府发出的追讨令的周防国大内氏攻灭后横死。后来资元得到横岳资贞等旧臣和丰后大友氏的帮助而令少弐氏再度复兴。享禄3年(1530年),受到大内义隆命令的筑前守护代杉兴连侵攻,不过在田手畷之战中因为家臣龙造寺家兼等人的奋战而将其撃退。但是此后龙造寺氏势力抬头,而少弐氏的势力则渐渐衰退。而资元亦数次忍耐不断侵攻的大内氏,并接受家兼的进言而与义隆结立和议,但是这个和议是谋略,天文4年(1535年),资元的领地全部被义隆夺去。天文5年(1536年),得到大宰大弐官位的义隆令陶兴房攻撃资元,最后资元自杀。儿子冬尚逃走并投靠莲池城的小田资光(政光的父亲),保留少弐氏的血脉。还有,资元自杀的地方梶峰城亦是父亲政资自杀的场所。相关条目少弐氏
查看全文
行不贰过
行不贰过【成语意思】:谓犯过的错误不再犯。语出《论语·雍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用法分析】:行不贰过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成语来源】:语出《论语·雍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褒贬解析】: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杂式成语【使用程度】:生僻成语【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xíngbùèrguò【成语声母】:XBEG【近似成语】:过犹不及:事情做过了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指做事要恰如其分。过眼云烟: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过眼烟云:如同烟云在眼前飘过。比喻身外之物和很快就消失的事物。过时黄花:黄花:菊花。重阳节后的菊花。比喻过了时的或失去意义的事物。过关斩将:比喻不断战胜对手与克服困难【成语接龙】:行不贰过→过河卒子→子为父隐→隐姓埋名→名山胜水→水涨船高→高翔远引引...
查看全文
乾隆为何编《贰臣传》?为何吴三桂不入其列?
《贰臣传》全称《钦定国史贰臣表传》,是乾隆年间提出编撰的一本旨在“崇奖忠贞”、“风励臣节”的书。里面收罗的人物,全都是当初以明臣而降清者,诸如洪承、马诠等人。 看了这本书,很多人也许会疑惑,为何吴三桂不入此列。毕竟他在明清历史上地位特殊,正是因为他大开山海关,清军才得以长驱直下,直取京都,进而巩固在中原地位的。 要想知道为何《贰臣传》不收录吴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4.吴氏宗谱, 4, 卷4: 五房始祖省五公起行传, 194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让堂梓, 民国35[1946]年合修. 42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修谱人员 : 吴必文,字信诚 ; 吴后莲,字素质,号薰尘 ; 吴后成,字鹤呜,号九皋 ; 吴光陔,字循南 ; 吴后富,字静山,号震球 ; 吴必寿,字昆山,号成堂 ; 吴必禄,字重其,号化文. 始祖 : (明) 吴省五 ; 吴省六. 兄弟俩于洪武初自江西乐平县永福乡卜居黄冈县下伍乡驼箩畈,今易名冯家畈,又名吴家大屋. 省五公子孙析置柁林河,顾家畈,风火山等地. 省六公子孙复迁吴家围等地. 省五公下房祖(6世) : 吴道律 ; 吴道济 ; 吴道洪 ; 吴道淮(失考) ; 吴道显. 均为元安公之子. 道律公生六子 : 吴尚文 ; 吴尚质 ; 吴尚彬 ; 吴尚乔 ; 吴尚木(止) ; 吴尚哲. 道济公生三子 : 吴尚友 ; 吴尚忠 ; 吴尚恕. 道洪公生六子 : (明) 吴尚清 ; 吴尚隆 ; 吴尚秀 ; 吴尚仕 ; 吴尚弼 ; 吴尚敬,字廷贵,号朝荣. 道显公生一子 : 吴尚基. 省六公下房祖(5世) : 吴鹄 ; 吴鹤 ; 吴雍. 鹄房下支祖(10世) : 吴凤蛟. 鹤房下支祖(10世) : 吴凤佐 ; 吴凤立. 雍房下支祖(10世) : 吴凤钰 ; 吴凤舜. 五房世派 : 省友世福 浩玄道尚 吴人秉士周 天观其德大 启后必永昌. 六房世派 : 省友仁思 吴志吴以 吴凤登之奇 应宗如定世 清光必永昌. 合立公派排行 : 江右同迁楚 咸怀泰伯贤 让商忠自笃 立季孝能全 义举从心欲 芳名与泽緜 承先为令子 克念绍家传.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麻城县; 江苏省常州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吴氏合修宗谱
浏览:100
1.吴氏家谱, 1, 目录 谱序 派行 世系: 1世宏升公起 等, 199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公元1991年. 1册: 插图, 世系表. 始祖(1世): (清) 吴宏(弘)升,字恒长. 原系湖广荆州府石首县万福乡锦邻村田坪堡周家庄人. 迁夔州府云阳县北岸新阳乡蒲家山石坝落户. 宏升公下三子: (清) 吴光训 ; 吴光明 ; 吴光庭. 派行: 应宏光大世 祖文自永昌 宗钦尚孝友 温恭俭让良 聪明正直厚 福寿喜宁康 宅第因传远 子孙得流长.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四川省云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100
35.吴氏宗谱, 35, 卷35: 六房始祖省六公起行传, 194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让堂梓, 民国35[1946]年合修. 42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修谱人员 : 吴必文,字信诚 ; 吴后莲,字素质,号薰尘 ; 吴后成,字鹤呜,号九皋 ; 吴光陔,字循南 ; 吴后富,字静山,号震球 ; 吴必寿,字昆山,号成堂 ; 吴必禄,字重其,号化文. 始祖 : (明) 吴省五 ; 吴省六. 兄弟俩于洪武初自江西乐平县永福乡卜居黄冈县下伍乡驼箩畈,今易名冯家畈,又名吴家大屋. 省五公子孙析置柁林河,顾家畈,风火山等地. 省六公子孙复迁吴家围等地. 省五公下房祖(6世) : 吴道律 ; 吴道济 ; 吴道洪 ; 吴道淮(失考) ; 吴道显. 均为元安公之子. 道律公生六子 : 吴尚文 ; 吴尚质 ; 吴尚彬 ; 吴尚乔 ; 吴尚木(止) ; 吴尚哲. 道济公生三子 : 吴尚友 ; 吴尚忠 ; 吴尚恕. 道洪公生六子 : (明) 吴尚清 ; 吴尚隆 ; 吴尚秀 ; 吴尚仕 ; 吴尚弼 ; 吴尚敬,字廷贵,号朝荣. 道显公生一子 : 吴尚基. 省六公下房祖(5世) : 吴鹄 ; 吴鹤 ; 吴雍. 鹄房下支祖(10世) : 吴凤蛟. 鹤房下支祖(10世) : 吴凤佐 ; 吴凤立. 雍房下支祖(10世) : 吴凤钰 ; 吴凤舜. 五房世派 : 省友世福 浩玄道尚 吴人秉士周 天观其德大 启后必永昌. 六房世派 : 省友仁思 吴志吴以 吴凤登之奇 应宗如定世 清光必永昌. 合立公派排行 : 江右同迁楚 咸怀泰伯贤 让商忠自笃 立季孝能全 义举从心欲 芳名与泽緜 承先为令子 克念绍家传.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麻城县; 江苏省常州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吴氏合修宗谱
浏览:100
1.吴氏宗谱, 1, 卷首1: 谱序 派行 名目 凡例 家规 墓图 传, 189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让德堂, 清光绪16[1890]创修. 存13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 不含目录, 总卷数不详. 至少缺卷8. 始祖(1世) : (元明之际) 吴泰. 明初自江右豫章饶州府乐平县迁楚北,居黄冈县庶安乡. 生三子 : 吴福 ; 吴禄 ; 吴寿. 公回饶告终. 福公下四子(3世) : 周龙(一甲) ; 周凤(二甲) ; 周呈(三甲) ; 周祥(四甲). 禄公下二子(3世) : 吴芝(五甲) ; 吴兰(六甲). 寿公下三子(3世) : 吴献(七甲) ; 吴瑞(八甲) ; 吴廷(九甲). 老派行(6世起) : 本道尚敦文 思正学承之 光大天开运 中和世泽长. *1至5世有名无派. 续增新派 : 治化资邦栋 敷宜定炳猷 英贤均辅佐 藻鉴赐恩周.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黄冈吴氏宗谱.
浏览:100
1.吴氏宗谱, 1, 卷1: 目录 谱序 派行 歴修名目等, 1947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爱山堂, 民国36[1947]六修.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修谱人员 : 吴延鼎,号汉卿 ; 吴远坵,号松林 ; 吴远煦,号春华 ; 吴远基,号子固 ; 吴延熙,字亚侯. 远祖 : (唐) 吴嘉. 五代时官九江司马. 由延陵徙濮阳,建业车桥. 宗祖 : (宋) 吴俊贤. 辟祚建昌. 蕲春始祖(1世) : (明) 吴正华,字舜我. 嘉公32世孙. 由建昌迁湖北蕲春大同乡长峪里罗家冲(木季)拓林. 正华公下四子(2世) : (清) 吴国昌,字若文 ; 吴国发,字若武 ; 吴国诵,字若成 ; 吴国钊,字康侯. 为四大房祖. 国昌公生三子(3世) : (清) 吴应本,字大基 ; 吴应松,字耐久 ; 吴应信,字永怀. 国发公生四子(3世) : (清) 吴应谟,字圣典 ; 吴应训,字廷议 ; 吴应谊,字正则 ; 吴应试,字廷选. 国诵公生三子(3世) : (清) 吴应经,字胜傅 ; 吴应纶,字裕昆,改字如坤 ; 吴应统,字有绪. 郧西祖(4世) : (清) 吴在明,字缉熙. 应本公长子. 于清干隆初年由蕲春迁郧西北乡小冷水河吴家扒. 吴氏祖派 : 嘉坎双綕俊 伯玉仲万顿 远腾元承铧 世得永彦泰 志景朝肃大 子道添尚胜. 旧传宗派 : 贵正国应在 祖德家声远. 续家宗派 : 延绵崇厚福 作述继前猷 克令文章焕 相传礼义优 贤才隆选举 法则定征求.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春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40.吴氏宗谱, 1, 卷首: 谱序,源流,行述,墓图,修谱者, 1640-188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至德堂, 清光绪12[1886]. 6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编修者 : 吴名望,字富全 ; 吴元善,字晓窻 ; 吴楚珍,字朝佐 ; 吴楚才,字登第. 受姓祖 : (周) 仲雍,字熟哉. 泰伯之弟,自号句吴,为吴姓之始. 宗祖(一世) : (唐) 吴良材,字廷用,号万春. 铭公长子. 因官县令居永兴. 桥南祖(3世) : 吴璟. 迁兴国. 石璧祖(14世) : 吴安政,字得道,行小二. 子庆公长子. 派祖(15世) : 吴忠厚. 安政公第五子. 下有三子 : 吴大用 ; 吴大礼 ; 吴大东. 始祖(27世) : 吴显. 大用公之后. 蕲州始迁祖(32世) : (明清之际) 吴青,字安吉,行一. 居大同乡. 支祖(33世) : (明清之际) 吴之有,字方来. 青公之子. 之有公下三子 : (清初) 吴耀德,字仁章(仁户祖) ; 吴耀福,字贤章(贤户祖) ; 吴耀会,字俊杰(俊户祖).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春县, 黄梅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