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至春秋时期诸侯国)

陈国(英文:State of Chen),出土金文资料作“敶”,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一个妫姓诸侯国,约存在于公元前1044年到公元前478年。

建国君主为担任周文王的陶正一职(也就是掌管制作陶器的官)的遏父(又称阏父)之子胡公满,始建都于株野(今河南柘城胡襄镇)。根据胙土命氏的规定,赐命为陈氏,遂名陈满。在位60年,薨于公元前986年,谥号胡公,史称胡公满或陈胡公,为陈氏与胡氏的得姓始祖。周武王将长女大姬嫁给他,备以三恪,奉祀舜帝。

陈国后来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城关一带),辖地最大时有14座城邑,大致为现在的河南东部和安徽西北部。陈国从胡公受封起,至公元前478年,楚惠王杀陈湣公为止,共历二十五世,延续五百六十多年。

陈简介资料
公元前1044 年
妫姓
陈氏
宛丘 (河南淮阳县治)
胡公满
西周至春秋
公元前478年
陈相关文献
陈,陈 一、来源有五 1、出自妫姓,其始祖为妫满,也洒洒 2、出于陈国公族后裔。
查看全文
陈远征、陈浩、陈学华、陈俊竹来淮
陈远征、陈浩、陈学华、陈俊竹来淮,2016年2月29日至3月2日,北京陈远征、云南陈浩、贵州陈学华、陈俊竹4位宗亲
查看全文
“陈王”陈胜
“陈王”陈胜,“更陈王奋起挥黄钺”句中的“陈王”指的是,在秦朝末年,农民大起义的发起者陈胜,占
查看全文
陈霸先建陈
陈霸先建陈,[陈霸先像]陈霸先(503~559),小名法生,原籍颍川,南渡后为吴兴长城(
查看全文
陈式太极――陈皂森
陈式太极――陈皂森,陈皂森,男,系陈氏十九世,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1957年农历十月十八日出生于
查看全文
陈相关标签
二王三恪
周代诸侯国
春秋战国
陈国
河南历史政权
淮阳县
春秋时期的国家
安徽历史政权
东夷古国
古政权(中国)
家族谱大览
须江灵峰陈氏宗谱 (临安阔滩版) [卷上下], 201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8年八修. 2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重复拍摄 : 民间收藏, 2011年. 注 : 本谱本房(阔滩)为平字部. 从江山陈村曾二公一世开始. 福建建宁一世祖 : (宋)陈延盛, 字茂如, 行延二. 生子二: 陈锦, 陈绣. 江山县须江镇陈村始迁祖(建宁始祖陈延盛之五世) : 约公元1200年陈曾二公, 讳植, 字丰厚. 从福建建宁县, 迁往江山陈村. 生五子: 陈仲一, 陈仲二, 陈仲三, 陈仲四, 陈仲五(讳煜, 字日光, 生子三 : 陈福三, 陈福四, 陈福六). 分析推断字辈 : 曾仲福. 原旧字辈: 聪明睿智 宽裕温柔 发强刚毅 齐庄中正 文理密察. 新立字辈: 孝友睦姻任恤 礼乐射御书数. 散居地 : 浙江省临安县阔滩, 江山县须江镇陈村 ; 福建省建宁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须江灵峰陈氏宗谱 (临安阔滩版) [卷上下], 201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8年八修. 2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重复拍摄 : 民间收藏, 2011年. 注 : 本谱本房(阔滩)为平字部. 从江山陈村曾二公一世开始. 福建建宁一世祖 : (宋)陈延盛, 字茂如, 行延二. 生子二: 陈锦, 陈绣. 江山县须江镇陈村始迁祖(建宁始祖陈延盛之五世) : 约公元1200年陈曾二公, 讳植, 字丰厚. 从福建建宁县, 迁往江山陈村. 生五子: 陈仲一, 陈仲二, 陈仲三, 陈仲四, 陈仲五(讳煜, 字日光, 生子三 : 陈福三, 陈福四, 陈福六). 分析推断字辈 : 曾仲福. 原旧字辈: 聪明睿智 宽裕温柔 发强刚毅 齐庄中正 文理密察. 新立字辈: 孝友睦姻任恤 礼乐射御书数. 散居地 : 浙江省临安县阔滩, 江山县须江镇陈村 ; 福建省建宁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须江灵峰陈氏宗谱 (临安阔滩版) [卷上下], 201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8年八修. 2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重复拍摄 : 民间收藏, 2011年. 注 : 本谱本房(阔滩)为平字部. 从江山陈村曾二公一世开始. 福建建宁一世祖 : (宋)陈延盛, 字茂如, 行延二. 生子二: 陈锦, 陈绣. 江山县须江镇陈村始迁祖(建宁始祖陈延盛之五世) : 约公元1200年陈曾二公, 讳植, 字丰厚. 从福建建宁县, 迁往江山陈村. 生五子: 陈仲一, 陈仲二, 陈仲三, 陈仲四, 陈仲五(讳煜, 字日光, 生子三 : 陈福三, 陈福四, 陈福六). 分析推断字辈 : 曾仲福. 原旧字辈: 聪明睿智 宽裕温柔 发强刚毅 齐庄中正 文理密察. 新立字辈: 孝友睦姻任恤 礼乐射御书数. 散居地 : 浙江省临安县阔滩, 江山县须江镇陈村 ; 福建省建宁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须江灵峰陈氏宗谱 (临安阔滩版) [卷上下], 201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8年八修. 2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重复拍摄 : 民间收藏, 2011年. 注 : 本谱本房(阔滩)为平字部. 从江山陈村曾二公一世开始. 福建建宁一世祖 : (宋)陈延盛, 字茂如, 行延二. 生子二: 陈锦, 陈绣. 江山县须江镇陈村始迁祖(建宁始祖陈延盛之五世) : 约公元1200年陈曾二公, 讳植, 字丰厚. 从福建建宁县, 迁往江山陈村. 生五子: 陈仲一, 陈仲二, 陈仲三, 陈仲四, 陈仲五(讳煜, 字日光, 生子三 : 陈福三, 陈福四, 陈福六). 分析推断字辈 : 曾仲福. 原旧字辈: 聪明睿智 宽裕温柔 发强刚毅 齐庄中正 文理密察. 新立字辈: 孝友睦姻任恤 礼乐射御书数. 散居地 : 浙江省临安县阔滩, 江山县须江镇陈村 ; 福建省建宁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陈氏宗谱 [1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6[1937]重修.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外纪远祖 : (北魏) 陈金师,行胜七. 梅陇内纪祖(1世) : (南宋) 陈皎,字一明,行庆七. 金师公13世孙. 皎公下派祖(3世) : (南宋) 陈显孙,行进十七 ; 陈科孙,行进二十一 ; 陈密孙,行进二十五(鹤鸣街头派). 科孙公下派祖(5世) : (元) 陈文昌,字世杰,行振一(黄庙口派) ; 陈文衍,字世英,行振二(梅陇下宅派) ; 陈文彬,字世文,行振四(后花台派,子孙析置东邑李柏岭东陈) ; 陈文律,字世复,行振五(水阁塘派) ; 陈文卫,字世营,行振六(杭州天木山派). 密孙公下派祖(5世) : 陈文哲,字世修,行振三(上宅厅前派) ; 陈奉先,字世恭,号卧云,行振七(上宅立嗣派,子孙析置下东桥). 文昌公下房祖(6世) : (元) 陈志应,字公升,号慎斋,行肇五(福房) ; 陈志祖,字公述,行肇六(禄房) ; 陈志通,字公原,行肇八(寿房). 文衍公下房祖(7世) : (明) 陈思伦,字尚义,行恺十二(下宅三房) ; 陈思欢,字尚礼,行恺十四(仁义礼智信房祖). 思欢公下五子 : (明) 陈仕岳,字齐高,行宏十八(仁房) ; 陈仕琨,字齐岗,行宏十九(义房,再传陈永澄为东邑格塘新屋派) ; 陈仕珑,字齐嵩,行宏二十二(礼房) ; 陈仕琥,字齐亮,行宏二十四(智房) ; 陈仕璠,字齐崇,行宏二十六(信房). 文衍公下分房祖(9世) : (明) 陈永深,字惟中,行升五(金房) ; 陈永潮,字维高,行升十二(木房) ; 陈永湳,字维明,行升二十(水房) ; 陈永淋,字维亮,行升二十四(火房) ; 陈永添,字维进,行升三十二(土房). 志通公下房祖(9世) : (明) 陈永海,字惟宗,行升十一(孝分) ; 陈永清,字维元,行升四十六(友分) ; 陈永沼,字维方,行升三十四(睦分) ; 陈永渊,字维深,行升三十九(婣分) ; 陈永汸,字维矩,行升五十三(任分) ; 陈永濂,字维周,行升五十(恤分). 志通公下房祖(10世) : 陈兆椿,字孟元,行怡二十八(干房) ; 陈兆樚,字孟杨,行怡五十九(坤房) ; 陈兆楒,字孟益,行怡四十四(上房) ; 陈兆穑,字孟宗,行怡六十(中房) ; 陈兆枫,字孟洪,行怡八十五(下房). 乾坤房析自婣分. 上中下房析自任分. 文哲公下房祖(10世) : 陈兆棠,字孟芳,行怡十九(元房) ; 陈兆棣,字孟?,行怡三十五(亨房) ; 陈兆栋,字孟隆,行怡五十五(利房) ; 陈兆楹,字孟满,行怡六十一(贞房). 行次 : (旧) 胜兆万存 福禄寿延 洪康泰千 ; (内纪) 庆万进 仁振肇恺 宏升怡同 泽谦复孚 临巽亨咸 鼎豫干明 渐归益壮 需济萃随 艮观家泰 履丰晋颐 名次 : 原始从孙 道文志思 仕永兆承 宗惟希之 尚元崇正 应德(得)世茂 伯贻叔毓 心祖人康 廷启邦瑞 仲友克昌 注 : 排行字母表见卷一(影像44-45).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康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梅陇陈氏宗谱
浏览:0
陈氏宗谱 [卷数杂异]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德星堂, 民国26[1937]年修. 20册: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内容: 第1-2册 : 卷首(卷首,卷2-4) ; 第3-6册: 赤山陈氏宗谱(卷5-8) ; 第7-20册 : 华林陈氏宗谱(卷5-18). 共20册. 注 : 本谱含希良公(赤山庄)及希范公(华林庄)二支之谱系. 赤山庄始祖(1世) : (宋) 陈希良,字国正,号简居子. 宗百七四之长子. 自淳熙8年分蕲州赤山庄. 华林庄始祖(1世) : (宋) 陈希范,字文正,号素行子,后改芝兰幽人. 宗伯七四之子. 淳熙甲午乡贡举魁守饶州,后迁鄱阳. 华林庄太湖始祖(3世) : 陈省一,讳恭,字敬之,号冰壑. 希范公之孙. 宋绍定庚寅思祖渡江抵太湖华林村. 省一公下支祖(6世) : (元) 陈均用,讳普桢,号由义子,行一 ; 陈均裔(迁居望邑赤湖) ; 陈均才,讳禄,行四 ; 陈均选,讳裕,行六 ; 陈均善,讳禧,号松庵,行七. 均陈容斋(讳应宗,字详卿)之子. 赤山庄太湖始祖(7世) : 陈士聪,字圣思,明字派. 希良公之后. 自蕲州迁居太湖县太平乡田家硚. 均用公生二子(7世) : (元) 陈士和 ; 陈士奇.明字派. 均才公生一子(7世) : (元) 陈士周,字道清. 均善公生一子(7世) : (明) 陈士秩,字用中,号蒙庵. 士聪公下支祖(10世) : 陈至福 ; 陈至寿 ; 陈至善 ; 陈至禄,字福五. 通字派. 派行 : 人文振作永显家声 克怀先德笃念天伦 诗书衍庆礼乐宏兴 光昭祖训远绍宗盟. 散居地 : 安徽省太湖县, 湖北省蕲春县, 江西省鄱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义门陈氏宗谱 版心题 : 赤山陈氏宗谱 版心题 : 华林陈氏宗谱
浏览:0
陈导读知识
姓陈的名人
姓陈的名人
  姓陈的名人在历史上名人有:陈明遇、陈独秀、陈毅、陈尧佐、陈圆圆、陈胜、陈霸先、玄奘、陈云、陈硕真、陈寅恪等,在《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陈姓历代名人1218名,占总名人数的2.68%,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五位。陈姓出自妫姓,虞舜之后。在文献记载中陈姓和田姓实际上是一家,宋朝时期,陈姓大约有300余万人,陈姓在宋《百家姓》中继“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之后位列第十,在陈姓人口分布图国大陆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一位。
浏览量:4960次
淮阳陈胡公墓
淮阳陈胡公墓
  陈胡公墓据说是陈姓的祖墓,而陈胡公则是陈氏得姓始祖,淮阳的陈胡公墓地理位置在河南周口市淮阳县淮阳龙湖东南的南坛湖畔陈胡公陵园,在1995年有过一次重修。据说陈胡公是虞舜的后裔,在后来他建立了陈国,也是周朝诸侯国陈国第一任君主,他还有很多别名,如:“妫满、陈胡王、陈满、陈胡公满、虞胡公”说的大多是陈胡公了。  从历史上来看周武王建立周朝后,为巩固周朝政权,实行分封制,大封功臣、宗室以及先贤的后代,周武王将长女大姬嫁给舜帝之后的虞满为妻,封在陈地,以奉舜帝的祭祀,国号“陈”,都城在今河南淮阳,爵位侯爵。周成王九年正月十五日,妫满去世,谥号胡公,为陈胡公,葬于陈国境内,其子犀侯继位,为陈申公。  从史书记载来看,据说陈胡公墓是用铁汁浇铸而成,所以在后世又把陈胡公墓称为陈胡公铁墓,在陈胡公陵园内,从历史考古发现在以前淮阳的陈胡公墓的陵墓上还建有拜殿,考古学家曾经在这里发现发现了西周时期的陶片和战国时代的板瓦,也相对佐证了当年陈胡公墓和陈胡公拜殿的建筑状况。
浏览量:3649次
陈姓为什么叫颖川世家
陈姓为什么叫颖川世家
  陈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并且其源流主要就是来自于妫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陈姓的得姓始祖是陈胡公。目前来说,陈姓的人口数量是排名第五位的,可想而知人口数量有多少了,是一个大姓。  陈姓在先秦时期,主要是分布在河南、安徽、湖北地区,到了秦汉时期,陈姓就踏上了湖南、江苏、山西、山东。陈姓因为在秦汉时期已经迁离了北方了,宋朝以后,陈姓又由福建大批迁入广东的潮州和梅州地区,的潮州和梅州地区。在宋、元、明时期,陈姓在南方得到了稳定的发展,陈姓在赣浙闽粤湘五省繁衍最盛,最终形成了今天典型的南方大姓。  陈姓为什么叫颖川世家  颍川陈氏,是以颍川郡为郡望的名门望族,起源于颍川郡(今河南许昌市禹州市)。  汉末魏晋是中国历史上士族门阀制度最为鼎盛的时期。东汉末年以来,地方上的世家大族对政治起着巨大的作用,士族名士成为士大夫的核心。  颍川陈氏由汉末入于魏晋,子孙历十余世贵显,家族地位历三百年而不坠,可说是魏晋间历史最为悠远的世家大族之一。  相比而言,所谓王谢之家也只能算是后起之秀了。  虽然颍川陈氏主支南迁,但在北朝,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年)定士族,在历史上首次以朝廷的威权采取法律形式明确制定门阀序列,陈氏也一直列为颍川首姓。  自陈霸先“自云汉太丘长陈之后”以来,天下陈氏大都以颍川为祖。这也是为什么陈姓被叫做颖川世家。
浏览量:5437次
南北朝皇帝列表图
南北朝皇帝列表图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北朝时期中国南方和北方处于分裂状态,自东晋十六国至隋朝,始于420年刘裕建立南朝宋,止于589年隋灭南朝陈。 南朝(420-589)承自东晋,有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四朝,均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都; 北朝(386-581)承自十六国,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北周灭北齐。 南北朝皇帝列表 南朝: 宋武帝刘裕:(363年-422年),在位时间420年-422年,年号永初。宋文帝刘义隆:(407年-453年),在位时间424年-453年,年号元嘉。齐高帝萧道成:(427年-482年),在位时间479年-482年,年号建元。齐武帝萧赜:(440年-493年),在位时间483年-493年,年号永明。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在位时间502年-549年。梁元帝萧绎:(508年-554年),在位时间552年-555年,年号承圣。陈武帝陈霸先:(503年-559年),在位时间557年-559年,年号永定。陈宣帝陈顼:(530年-582年),在位时间569年-582年,年号太建。 北朝: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371年—409年),在位时间386年—409年,年号登国、皇始等。北魏明元帝拓跋嗣:(392年—423年),在位时间409年—423年,年号永兴、神瑞等。东魏孝静帝元善见:(524年—551年),在位时间534年—5550年,年号天平、元象等。西魏文帝元宝炬:(507年—551年),在位时间535年—551年,年号大统。北齐文宣帝高洋:(529—559),在位时间550年—559年,年号天保。北齐武成帝高湛:(537—568),在位时间561年—565年,年号太宁、河清。北周周明帝宇文毓:(534年—560年),在位时间557年—560年,年号武成。北周周武帝宇文邕:(543年—578年),在位时间561年—578年,年号保定、天和等。
浏览量:2222次
清代陈梦雷
清代陈梦雷
陈梦雷(1650-1741年)字则震,号省斋,号天一道人,晚年又号松鹤老人。他是清朝大臣,天资聪颖,少有才名,12岁中秀才,19岁中举人,20岁成进士,但是仕途坎坷。李光地与陈梦雷是同年进士,又一起到翰林院任职,也因此结下友谊,但后来却反目成仇。康熙十二年陈梦雷和李光地回老家,恰逢吴三桂谋反,耿精忠举兵反清。耿精忠封锁城门,逼迫清朝的官员们投入自己的麾下。李光地逃脱,但是陈梦雷全家被抓,且以全家性命威胁陈梦雷,陈梦雷只好假意投诚,实则是要摸清耿精忠大军的部署,再向朝廷汇报。因此,陈梦雷与李光地合作,陈梦雷将情报告知李光地,并约定一起上报康熙。不料,李光地李光地独自一人将密报藏在蜡丸里上报给朝廷,言语间没有提到陈梦雷一句。清朝平定叛军后,陈梦雷以叛国罪下狱,李光地却成了功臣,而李光地只是为陈梦雷求情,全然不提其在平叛中的功劳。自此,陈梦雷与李光地绝交。后来陈梦雷因刑部尚书徐乾学救援免死罪,被发配到奉天做苦力。初到此地就听闻父母双亡的消息,不久后妻子也死了。陈梦雷悲痛不已,但他仍一面教书一面著书。陈梦雷在奉天待了足足十七年,先后编撰了《周易浅述》、《盛京通志》、《承德县志》等书籍。康熙三十七年,陈梦雷被召回京师,次年侍奉诚亲王胤祉(康熙第三子)读书。康熙四十年(1701年)受命主编《古今图书集成》。历经5年,于康熙四十四年五月编纂成书。陈梦雷一生编著繁富,除上述各书外,尚有《松鹤山房集》16卷、《天一道人集》100卷及早期刊印的《闲止堂集》2卷等。
浏览量:193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