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至春秋时期诸侯国)

陈国(英文:State of Chen),出土金文资料作“敶”,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一个妫姓诸侯国,约存在于公元前1044年到公元前478年。

建国君主为担任周文王的陶正一职(也就是掌管制作陶器的官)的遏父(又称阏父)之子胡公满,始建都于株野(今河南柘城胡襄镇)。根据胙土命氏的规定,赐命为陈氏,遂名陈满。在位60年,薨于公元前986年,谥号胡公,史称胡公满或陈胡公,为陈氏与胡氏的得姓始祖。周武王将长女大姬嫁给他,备以三恪,奉祀舜帝。

陈国后来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城关一带),辖地最大时有14座城邑,大致为现在的河南东部和安徽西北部。陈国从胡公受封起,至公元前478年,楚惠王杀陈湣公为止,共历二十五世,延续五百六十多年。

陈简介资料
公元前1044 年
妫姓
陈氏
宛丘 (河南淮阳县治)
胡公满
西周至春秋
公元前478年
陈相关文献
陈,陈 一、来源有五 1、出自妫姓,其始祖为妫满,也洒洒 2、出于陈国公族后裔。
查看全文
陈远征、陈浩、陈学华、陈俊竹来淮
陈远征、陈浩、陈学华、陈俊竹来淮,2016年2月29日至3月2日,北京陈远征、云南陈浩、贵州陈学华、陈俊竹4位宗亲
查看全文
“陈王”陈胜
“陈王”陈胜,“更陈王奋起挥黄钺”句中的“陈王”指的是,在秦朝末年,农民大起义的发起者陈胜,占
查看全文
陈霸先建陈
陈霸先建陈,[陈霸先像]陈霸先(503~559),小名法生,原籍颍川,南渡后为吴兴长城(
查看全文
陈式太极――陈皂森
陈式太极――陈皂森,陈皂森,男,系陈氏十九世,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1957年农历十月十八日出生于
查看全文
陈相关标签
二王三恪
周代诸侯国
春秋战国
陈国
河南历史政权
淮阳县
春秋时期的国家
安徽历史政权
东夷古国
古政权(中国)
家族谱大览
须江灵峰陈氏宗谱 (临安阔滩版) [卷上下], 201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8年八修. 2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重复拍摄 : 民间收藏, 2011年. 注 : 本谱本房(阔滩)为平字部. 从江山陈村曾二公一世开始. 福建建宁一世祖 : (宋)陈延盛, 字茂如, 行延二. 生子二: 陈锦, 陈绣. 江山县须江镇陈村始迁祖(建宁始祖陈延盛之五世) : 约公元1200年陈曾二公, 讳植, 字丰厚. 从福建建宁县, 迁往江山陈村. 生五子: 陈仲一, 陈仲二, 陈仲三, 陈仲四, 陈仲五(讳煜, 字日光, 生子三 : 陈福三, 陈福四, 陈福六). 分析推断字辈 : 曾仲福. 原旧字辈: 聪明睿智 宽裕温柔 发强刚毅 齐庄中正 文理密察. 新立字辈: 孝友睦姻任恤 礼乐射御书数. 散居地 : 浙江省临安县阔滩, 江山县须江镇陈村 ; 福建省建宁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须江灵峰陈氏宗谱 (临安阔滩版) [卷上下], 201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8年八修. 2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重复拍摄 : 民间收藏, 2011年. 注 : 本谱本房(阔滩)为平字部. 从江山陈村曾二公一世开始. 福建建宁一世祖 : (宋)陈延盛, 字茂如, 行延二. 生子二: 陈锦, 陈绣. 江山县须江镇陈村始迁祖(建宁始祖陈延盛之五世) : 约公元1200年陈曾二公, 讳植, 字丰厚. 从福建建宁县, 迁往江山陈村. 生五子: 陈仲一, 陈仲二, 陈仲三, 陈仲四, 陈仲五(讳煜, 字日光, 生子三 : 陈福三, 陈福四, 陈福六). 分析推断字辈 : 曾仲福. 原旧字辈: 聪明睿智 宽裕温柔 发强刚毅 齐庄中正 文理密察. 新立字辈: 孝友睦姻任恤 礼乐射御书数. 散居地 : 浙江省临安县阔滩, 江山县须江镇陈村 ; 福建省建宁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须江灵峰陈氏宗谱 (临安阔滩版) [卷上下], 201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8年八修. 2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重复拍摄 : 民间收藏, 2011年. 注 : 本谱本房(阔滩)为平字部. 从江山陈村曾二公一世开始. 福建建宁一世祖 : (宋)陈延盛, 字茂如, 行延二. 生子二: 陈锦, 陈绣. 江山县须江镇陈村始迁祖(建宁始祖陈延盛之五世) : 约公元1200年陈曾二公, 讳植, 字丰厚. 从福建建宁县, 迁往江山陈村. 生五子: 陈仲一, 陈仲二, 陈仲三, 陈仲四, 陈仲五(讳煜, 字日光, 生子三 : 陈福三, 陈福四, 陈福六). 分析推断字辈 : 曾仲福. 原旧字辈: 聪明睿智 宽裕温柔 发强刚毅 齐庄中正 文理密察. 新立字辈: 孝友睦姻任恤 礼乐射御书数. 散居地 : 浙江省临安县阔滩, 江山县须江镇陈村 ; 福建省建宁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须江灵峰陈氏宗谱 (临安阔滩版) [卷上下], 201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8年八修. 2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重复拍摄 : 民间收藏, 2011年. 注 : 本谱本房(阔滩)为平字部. 从江山陈村曾二公一世开始. 福建建宁一世祖 : (宋)陈延盛, 字茂如, 行延二. 生子二: 陈锦, 陈绣. 江山县须江镇陈村始迁祖(建宁始祖陈延盛之五世) : 约公元1200年陈曾二公, 讳植, 字丰厚. 从福建建宁县, 迁往江山陈村. 生五子: 陈仲一, 陈仲二, 陈仲三, 陈仲四, 陈仲五(讳煜, 字日光, 生子三 : 陈福三, 陈福四, 陈福六). 分析推断字辈 : 曾仲福. 原旧字辈: 聪明睿智 宽裕温柔 发强刚毅 齐庄中正 文理密察. 新立字辈: 孝友睦姻任恤 礼乐射御书数. 散居地 : 浙江省临安县阔滩, 江山县须江镇陈村 ; 福建省建宁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陈氏宗谱 [1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6[1937]重修.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外纪远祖 : (北魏) 陈金师,行胜七. 梅陇内纪祖(1世) : (南宋) 陈皎,字一明,行庆七. 金师公13世孙. 皎公下派祖(3世) : (南宋) 陈显孙,行进十七 ; 陈科孙,行进二十一 ; 陈密孙,行进二十五(鹤鸣街头派). 科孙公下派祖(5世) : (元) 陈文昌,字世杰,行振一(黄庙口派) ; 陈文衍,字世英,行振二(梅陇下宅派) ; 陈文彬,字世文,行振四(后花台派,子孙析置东邑李柏岭东陈) ; 陈文律,字世复,行振五(水阁塘派) ; 陈文卫,字世营,行振六(杭州天木山派). 密孙公下派祖(5世) : 陈文哲,字世修,行振三(上宅厅前派) ; 陈奉先,字世恭,号卧云,行振七(上宅立嗣派,子孙析置下东桥). 文昌公下房祖(6世) : (元) 陈志应,字公升,号慎斋,行肇五(福房) ; 陈志祖,字公述,行肇六(禄房) ; 陈志通,字公原,行肇八(寿房). 文衍公下房祖(7世) : (明) 陈思伦,字尚义,行恺十二(下宅三房) ; 陈思欢,字尚礼,行恺十四(仁义礼智信房祖). 思欢公下五子 : (明) 陈仕岳,字齐高,行宏十八(仁房) ; 陈仕琨,字齐岗,行宏十九(义房,再传陈永澄为东邑格塘新屋派) ; 陈仕珑,字齐嵩,行宏二十二(礼房) ; 陈仕琥,字齐亮,行宏二十四(智房) ; 陈仕璠,字齐崇,行宏二十六(信房). 文衍公下分房祖(9世) : (明) 陈永深,字惟中,行升五(金房) ; 陈永潮,字维高,行升十二(木房) ; 陈永湳,字维明,行升二十(水房) ; 陈永淋,字维亮,行升二十四(火房) ; 陈永添,字维进,行升三十二(土房). 志通公下房祖(9世) : (明) 陈永海,字惟宗,行升十一(孝分) ; 陈永清,字维元,行升四十六(友分) ; 陈永沼,字维方,行升三十四(睦分) ; 陈永渊,字维深,行升三十九(婣分) ; 陈永汸,字维矩,行升五十三(任分) ; 陈永濂,字维周,行升五十(恤分). 志通公下房祖(10世) : 陈兆椿,字孟元,行怡二十八(干房) ; 陈兆樚,字孟杨,行怡五十九(坤房) ; 陈兆楒,字孟益,行怡四十四(上房) ; 陈兆穑,字孟宗,行怡六十(中房) ; 陈兆枫,字孟洪,行怡八十五(下房). 乾坤房析自婣分. 上中下房析自任分. 文哲公下房祖(10世) : 陈兆棠,字孟芳,行怡十九(元房) ; 陈兆棣,字孟?,行怡三十五(亨房) ; 陈兆栋,字孟隆,行怡五十五(利房) ; 陈兆楹,字孟满,行怡六十一(贞房). 行次 : (旧) 胜兆万存 福禄寿延 洪康泰千 ; (内纪) 庆万进 仁振肇恺 宏升怡同 泽谦复孚 临巽亨咸 鼎豫干明 渐归益壮 需济萃随 艮观家泰 履丰晋颐 名次 : 原始从孙 道文志思 仕永兆承 宗惟希之 尚元崇正 应德(得)世茂 伯贻叔毓 心祖人康 廷启邦瑞 仲友克昌 注 : 排行字母表见卷一(影像44-45).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康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梅陇陈氏宗谱
浏览:0
陈氏宗谱 [卷数杂异]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德星堂, 民国26[1937]年修. 20册: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内容: 第1-2册 : 卷首(卷首,卷2-4) ; 第3-6册: 赤山陈氏宗谱(卷5-8) ; 第7-20册 : 华林陈氏宗谱(卷5-18). 共20册. 注 : 本谱含希良公(赤山庄)及希范公(华林庄)二支之谱系. 赤山庄始祖(1世) : (宋) 陈希良,字国正,号简居子. 宗百七四之长子. 自淳熙8年分蕲州赤山庄. 华林庄始祖(1世) : (宋) 陈希范,字文正,号素行子,后改芝兰幽人. 宗伯七四之子. 淳熙甲午乡贡举魁守饶州,后迁鄱阳. 华林庄太湖始祖(3世) : 陈省一,讳恭,字敬之,号冰壑. 希范公之孙. 宋绍定庚寅思祖渡江抵太湖华林村. 省一公下支祖(6世) : (元) 陈均用,讳普桢,号由义子,行一 ; 陈均裔(迁居望邑赤湖) ; 陈均才,讳禄,行四 ; 陈均选,讳裕,行六 ; 陈均善,讳禧,号松庵,行七. 均陈容斋(讳应宗,字详卿)之子. 赤山庄太湖始祖(7世) : 陈士聪,字圣思,明字派. 希良公之后. 自蕲州迁居太湖县太平乡田家硚. 均用公生二子(7世) : (元) 陈士和 ; 陈士奇.明字派. 均才公生一子(7世) : (元) 陈士周,字道清. 均善公生一子(7世) : (明) 陈士秩,字用中,号蒙庵. 士聪公下支祖(10世) : 陈至福 ; 陈至寿 ; 陈至善 ; 陈至禄,字福五. 通字派. 派行 : 人文振作永显家声 克怀先德笃念天伦 诗书衍庆礼乐宏兴 光昭祖训远绍宗盟. 散居地 : 安徽省太湖县, 湖北省蕲春县, 江西省鄱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义门陈氏宗谱 版心题 : 赤山陈氏宗谱 版心题 : 华林陈氏宗谱
浏览:0
陈导读知识
一代名相陈廷敬
一代名相陈廷敬
陈廷敬(1638年12月31日—1712年5月23日),本名陈敬,字子端,号说岩、午亭,泽州府阳城县中道庄(今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人。清代宰相、学者。 顺治十五年(1658年),考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秘书院检讨,曾经教导康熙帝。康熙十四年(1675年),擢内阁学士、经筵讲官、礼部侍郎,历任左都御史、工户二部尚书。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拜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担任《康熙字典》总修官。康熙五十一年四月,病逝,时年七十五,谥号文贞。 陈廷敬工于诗文,器识高远,文词渊雅,著有《午亭文编》五十卷,收录于《四库全书》,其中诗歌二十卷,还有《午亭山人第二集》三卷等作品。陈廷敬在家乡所建的午亭山村,保留至今。 陈廷敬为政清廉,《清史稿》给他以“清勤”的评价。在官居吏部尚书时,陈廷敬曾严饬家人,有行为不端者、有送礼贿赂谋私者,不得放入。他到礼部上任,曾立下规矩:“自廷敬始,在部绝请托,禁馈遗。
浏览量:2194次
陈氏书院
陈氏书院
陈氏书院一般就是指“陈家祠堂”,俗称陈家祠,是广东省广州市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陈氏书院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经过六年的时间,在清光绪二十年的时候落成,这个陈氏书院是广东省各地陈氏宗族共同捐资兴建的“合族祠”,当时兴建陈氏书院主要是为了陈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备考科举、候任、交纳赋税、诉讼等事务提供临时居所。陈氏书院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广府传统建筑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装饰最精美的祠堂式建筑,还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陈氏书院,坐北朝南,主体建筑面宽、纵深均为80米,它的平面呈正方形,为中国“三进三路九堂两厢杪”院落式布局,整个陈氏书院的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建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三轴、三进,共有九座厅堂和六个院落。陈家祠堂集岭南建筑工艺装饰之大成,几乎全部堂、院、廊、厅、门、窗、栏、壁、屋脊、架梁都展示了岭南建筑的“三雕二塑一铸一画”即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铜铁铸及彩绘壁画等建筑装饰的高超技艺。陈氏书院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候,还被收录进了德国的《世界建筑艺术》和英国的《中国古代艺术建筑》两本巨著中。另外陈氏书院作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一直在书院内举办各种展览。
浏览量:2358次
100分陈姓名字男孩取名
100分陈姓名字男孩取名
陈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妫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陈胡公为陈姓的得姓始祖。 陈姓男孩名字推荐: 【陈惟远】 惟:惟,凡思也。——《说文》远:将有远志。——《国语·周语》名字寓意:在今后的路途中能拥有高瞻远瞩的珍贵品质,做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陈新齐】 新:于彼新田。——《诗·小雅·采芑》齐:为齐敬也。——《国语·楚语》名字寓意:在人生道路上能树立青出于蓝的优秀品质,做一个马到成功的人。 【陈谦然】 谦:五行属木,用作人名意指有修养、温文尔雅、品德高尚、高风亮节之义;然:五行属金,用作人名意指明理、诚信、光彩之义。 【陈景源】 景:五行属木,用作人名意指如意吉祥、推崇备至、前程似锦之义;源:五行属水,用作人名意指生机、希望、充满活力之义。 【陈鹤竣】 鹤:五行属水,用作人名意指吉祥、长寿、气色好之义;竣:五行属金,用作人名意指完美、成功、精益求精、严于律己之义。
浏览量:1902次
陈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中国传统拳术。 陈氏太极拳尤其要求立身中正,八面支撑,使身体内外各部位都建起巩固的防线,形成一身备五弓的蓄发之势。若遇劲敌,则内劲可猝然发出,制敌于转瞬之间。2006年,陈氏太极拳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浏览量:2062次
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是公元960年2月3日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公元960年恭帝年幼政局不稳,赵匡胤假借抗敌为名率大军出城。行军至陈桥驿赵匡胤煽动士兵发起兵变。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胁迫周恭帝禅位,改国号为“宋”,定都开封。陈桥兵变几乎是“兵不血刃,市不易肆”,就取得了改朝换代的成功,创造了“不流血而建立一个大王朝的奇迹”。一般以为,这不过是兵权与实力威慑的结果,事实上,兵权、实力等等这些绝对的优势,只能保证兵变的最终成功,至于以什么方式成功,则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决策者的谋划水平和政治见识,这本身就充分地体现了赵匡胤的政治手段。其中较为明显直观,兵变之际,赵匡胤曾数次“严敕军士,勿令剽劫”,从而保证了兵变入城时的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由此赢得了民心,“都城人心不摇,四方自然宁谧”。
浏览量:296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