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魏扶万

魏扶万

始祖: 魏扶万.
魏扶万相关文献
魏扶人物生平简介,魏扶是哪个朝代的?
魏扶人物生平简介,魏扶是哪个朝代的?,魏扶虽居高位,但作为唐朝官史的两唐书没有他的传,根据其家谱作传,其先乃唐初名
查看全文
魏扶
魏扶(?-850年7月14日),字相之,唐朝-,唐宣宗年间任宰相。魏扶虽居高位,但作为唐朝官史的两唐书没有他的传,故其家世几无记载。据《新唐书·宰相世系二(魏氏)》所载,他的祖父叫魏盈,父亲叫魏昌,均无官职。《全唐诗》收入了魏扶的三首诗并对他做了简单介绍,称他在唐文宗年间的太和四年(公元830年)中了进士第,大中三年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唐宣宗年间的849年,魏扶在兵部侍郎、判户部任上被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实质意义上的宰相并于850年在宰相任上去世。魏扶之子魏筜,字守之,官至刑部侍郎。
查看全文
扶摇万里
扶摇万里扶摇万里扶摇万里的意思扶摇万里是什么意思扶摇万里什么意思扶摇万里的近义词扶摇万里的反义词扶摇万里的拼音【成语意思】:扶摇: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暴风从下而上盘旋很高,风势急且大。【用法分析】:扶摇万里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职位、地位等。【成语来源】:《庄子·逍遥游》:“抟扶摇而上九万里。”【褒贬解析】: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使用程度】:一般成语【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fúyáowànlǐ【成语声母】:FYWL【扶摇万里的近义词】:扶摇而上【近似成语】:里应外合:应:接应;合:配合。外面攻打与里面接应相结合。里通外国:里通:暗中勾结。与国外反动势力暗中勾结;盗卖本国的情报或国家利益。里谈巷议:里:乡里、邻居。邻里街巷间人们的议论谈说。指民间的议论。里勾外连:内外勾结,串通一气。里丑捧心:指妄学别人而愈见其丑。【成语造句】:1、丰羽为翼,振...
查看全文
魏扶
唐朝兵部侍郎、宰相魏扶简介,魏扶的诗词有哪些?魏扶(?-850年7月14日),字相之,唐朝官员,唐初名相魏征四世孙,同州澄城(今陕西澄城北)人。唐宣宗年间任宰相。 人物生平 魏扶虽居高位,但作为唐朝官史的两唐书没有他的传,根据其家谱作传,其先乃唐初名相魏征也。据《新唐书·宰相世系二(魏氏)》所载,他的祖父叫魏盈,父亲叫魏昌,虽无官职,但却长居于同州良辅食邑
查看全文
扶沟魏姓
当今中国第47位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2%,魏(位)姓在河南省居第30位。周口有魏姓人6.74万人(其中有24185人简写成位姓),约占全市总人口的0.63%,居第31位。扶沟有魏姓3100多人,占扶沟总人口的0.41%,居55位。魏姓源出有三:—是出自姬姓,为周文王裔孙毕万之后,以邑为氏或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史记·魏世家》《通志。氏族略》等有关资料所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受封于毕,其孙毕万在毕国被西戎攻灭,投奔到晋国,成为大夫,因功被赐魏地为邑,其后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魏氏。前445年毕万的后代魏斯建立魏国,前225年被秦所灭,亡国的魏国王族以国名为氏,形成魏姓最重要的一支。史称魏姓正宗。二是出自外姓改魏姓。其一为芈姓改姓魏。据《史记》等有关资料所载,战国秦昭襄王时有国相、穰侯、昭襄王母宣太后异父弟魏冉,本楚人,芈姓,后改姓魏。其二为高姓改姓魏。南宋蒲江人有魏了翁,庆元进...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万载花溪魏氏族谱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收藏者: 江苏时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100
魏氏族谱 _ 河南省太康县 [5续1卷], 1370-198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留余堂, 1984年续修. 全1册 : 世系表. 始迁祖(一世) : (明) 魏义,字君裕. 原山西洪洞人. 洪武初自颖川官舍迁居河南太康. 长门(21世) : 魏常俭(下二子 : 魏克堂 ; 魏克功) ; 魏常仁(下二子 : 魏克知 ; 魏克成) ; 魏常训(下四子 : 魏克慎 ; 魏克荣 ; 魏克运 ; 魏克岭)...[等]. 二门 : 魏常泰(下一子 : 魏克修) ; 魏常荣(下一子 : 魏克谦). 三门 : 魏常然(下一子 : 魏克强) ; 魏常海(下一子 : 魏克刚) ; 魏常聚(下一子 : 魏克锐)...[等]. 四门 : 魏常勉(下三子 : 魏克玲 ; 魏克用 ; 魏克学) ; 魏常亮(下一子 : 魏克廷) ; 魏常游(下一子 : 魏克舜)...[等]. 五门 : 魏常增(下一子 : 魏克忠) ; 魏常存(下二子 : 魏克孝 ; 魏克廉) ; 魏常珍(下二子 : 魏克定 ; 魏克治)...[等]. 六门 : 魏常干(下三子 : 魏克勤 ; 魏克俭 ; 魏克名) ; 魏常学(下二子 : 魏克曾 ; 魏克志) ; 魏常士(下一子 : 魏克启)...[等]. 七门 : 魏贯五,原名常伦(下三子 : 魏克刚 ; 魏克顺 ; 魏克兴) ; 魏丙炎(下一子 : 魏克让) ; 魏常忍(下一子 : 魏克俭,字子廉)...[等]. 八门 : 魏常富(下一子 : 魏克刚) ; 魏常缚(下一子 : 魏克俊) ; 魏常法(下一子 : 魏克存)...[等]. 九门 : 魏常仁,原名常荣(下三子 : 魏克彬 ; 魏克志 ; 魏克国) ; 魏常治(下一子 : 魏克宽) ; 魏相林(下一子 : 魏克彬)...[等]. 十门 : 魏常新,字名德(下一子 : 魏克仁) ; 魏常莹(下一子 : 魏克德) ; 魏常山(下二子 : 魏克礼 ; 魏克旺)...[等]. 十一门 : 魏常兴(下三子 : 魏克仁 ; 魏克用 ; 魏克福) ; 魏常钦(下一子 : 魏克文) ; 魏常恭(下一子 : 魏克寅)...[等]. 十二门 : 魏常宜(下一子 : 魏克荣) ; 魏常修(下一子 : 魏克利) ; 魏常齐(下二子 : 魏克宽 ; 魏克兴)...[等]. 十三门 : 魏常海(下二子 : 魏克庆,原名克重 ; 魏克仁) ; 魏常道(下一子 : 魏克义). 十四门 : 魏常顺,字建德(下一子 : 魏克敏) ; 魏常诗(下一子 : 魏克云) ; 魏常振(下一子 : 魏克宽,字得象)...[等]. 十五门 : 魏常先(下二子 : 魏克清 ; 魏克伦) ; 魏常才(下一子 : 魏克仁) ; 魏常国(下一子 : 魏克明)...[等]. 十六门 : 魏作合(下一子 : 魏克泰) ; 魏作祯(下一子 : 魏克富) ; 魏作文(下一子 : 魏克明)...[等]. 十七门 : 魏常青(下二子 : 魏成先 ; 魏成忠) ; 魏常安(下一子 : 魏成四) ; 魏常富(下三子 : 魏成文 ; 魏成公 ; 魏成仁)...[等]. 十八门 : 魏常秀(下一子 : 魏克柱) ; 魏常颜(下一子 : 魏克安) ; 魏常臣(下二子 : 魏克坤 ; 魏克林)...[等]. 十九门 : 魏浮龙(下一子 : 魏克太 ; 魏克明) ; 魏应龙(下一子 : 魏克善) ; 魏海龙(下一子 : 魏克贤)...[等]. 二十门 : 魏兴师(下二子 : 魏克海 ; 魏克忠) ; 魏兴礼(下一子 : 魏克铎) ; 魏兴让(下五子 : 魏克明 ; 魏克清 ; 魏克生 ; 魏克启 ; 魏克同) ; 魏兴义(下一子 : 魏克周). 二十一门 : 魏常堂(下二子 : 魏克珍 ; 魏克彬) ; 魏常备(下四子 : 魏克坤 ; 魏克章 ; 魏克其 ; 魏克林) ; 魏常重(下四子 : 魏克康 ; 魏克魁 ; 魏克春 ; 魏克芳) ; 魏明志(下二子 : 魏克兴 ; 魏克书). 二十二门 : 魏常德(下二子 : 魏克让 ; 魏克重) ; 魏常柱(下二子 : 魏克贞 ; 魏克钦) ; 魏常星(下一子 : 魏克敬)...[等]. 二十三门 : 魏明伦(下三子 : 魏克远 ; 魏克富 ; 魏克彦) ; 魏明善(下一子 : 魏克启) ; 魏明礼(下二子 : 魏克端 ; 魏克领)...[等]. 二十四门(21世) : 魏常富 ; 魏常太 ; 魏常清. 此门第22世, 因特殊原因故未记录. 字派(19-58世) : 本正常克端 新广道可全 锦沛栋熙在 铭宏树炳堂 钰沁枢灿培 锋元楷焕基 镇清彬照圣 钧润杰灵坦. 散居地 : 河南省太康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魏氏族谱.
浏览:100
宜兴万氏宗谱[11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世享堂, 公元2014年续修. 11册: 插图, 人像,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宜兴祖(1世): (元末明初) 万默庵(庵),讳胜,字仁德. 为避战乱, 由安徽凤阳(旸)府定远县朱家巷迁徙宜兴, 居邑西南隅. 默庵公下房祖(3世): 万良,字叔良,号溪南遯叟(二房) ; 万雄,字叔雄,号耕隐(三房) ; 万贤,字叔贤,号有农(四房) ; 万能,字叔能,号樵隐(五房).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江苏省宜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万氏宗谱.
浏览:0
宜兴万氏宗谱[11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世享堂, 公元2014年续修. 11册: 插图, 人像,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宜兴祖(1世): (元末明初) 万默庵(庵),讳胜,字仁德. 为避战乱, 由安徽凤阳(旸)府定远县朱家巷迁徙宜兴, 居邑西南隅. 默庵公下房祖(3世): 万良,字叔良,号溪南遯叟(二房) ; 万雄,字叔雄,号耕隐(三房) ; 万贤,字叔贤,号有农(四房) ; 万能,字叔能,号樵隐(五房).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江苏省宜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万氏宗谱.
浏览:0
桂東扶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大经堂镌, 清光绪24[1898](六顺堂续修). 5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标卷数, 不确定是否齐全. 受姓祖(1世) : (秦末) 嘉公. 本姓巫,原西蜀万县人. 高祖时策定三秦,赐姓扶. 官廷尉大夫,卜居闵海雪岭. 入郴祖(2世) : (西汉) 扶镇. 嘉公之子. 任车骑都尉. 辅义帝南迁于郴,居橘井. 桂东宗祖(38世) : (宋) 扶丰芝,字仁甫. 文真公长子. 派祖(42世) : 扶以琇,字发祥. 贵十八公(字德润,行彬二)次子. 以琇公下四子(43世) : 扶林伯,字树山(下一子: 扶仁叟) ; 扶雷伯,字尔公(下二子: 扶彰叟 ; 扶奇叟,止) ; 扶寿伯,字尔侯(下一子: 扶彬叟) ; 扶贤伯,字仲文(下一子: 扶庚叟,二传后止). 注 : 以琇公之子为本谱中主要房祖. 名辈(25世起)似为 : 平初○原 ○泰○连 ○○伯开 文芝汝可 贵以伯叟 宗(广)仲胜廷(存) 万曰清(钦)高(允正) 大(一世)楚(应定)顺(定朝) 道德绍兴 盛纯良大. 散居地 : 湖南省桂阳县, 桂东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签题 : 扶氏七修族谱. 卷端题 : 桂东扶氏七修族谱.
浏览:100
桂東扶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大经堂镌, 清光绪24[1898](六顺堂续修). 5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标卷数, 不确定是否齐全. 受姓祖(1世) : (秦末) 嘉公. 本姓巫,原西蜀万县人. 高祖时策定三秦,赐姓扶. 官廷尉大夫,卜居闵海雪岭. 入郴祖(2世) : (西汉) 扶镇. 嘉公之子. 任车骑都尉. 辅义帝南迁于郴,居橘井. 桂东宗祖(38世) : (宋) 扶丰芝,字仁甫. 文真公长子. 派祖(42世) : 扶以琇,字发祥. 贵十八公(字德润,行彬二)次子. 以琇公下四子(43世) : 扶林伯,字树山(下一子: 扶仁叟) ; 扶雷伯,字尔公(下二子: 扶彰叟 ; 扶奇叟,止) ; 扶寿伯,字尔侯(下一子: 扶彬叟) ; 扶贤伯,字仲文(下一子: 扶庚叟,二传后止). 注 : 以琇公之子为本谱中主要房祖. 名辈(25世起)似为 : 平初○原 ○泰○连 ○○伯开 文芝汝可 贵以伯叟 宗(广)仲胜廷(存) 万曰清(钦)高(允正) 大(一世)楚(应定)顺(定朝) 道德绍兴 盛纯良大. 散居地 : 湖南省桂阳县, 桂东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签题 : 扶氏七修族谱. 卷端题 : 桂东扶氏七修族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