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澄海思德堂陈氏族谱(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澄海思德堂陈氏族谱(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始祖仁,字以育,行廿一,宋庆历元年卜居福建玉湖。始迁祖尧卿,字帝臣,号玉湖,宋季移居澄海。书名据封面题。
澄海思德堂陈氏族谱(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简介资料
2001年
一册
2001
当代
澄海思德堂陈氏族谱
铅印本
陈华青
精装
澄海思德堂陈氏族谱(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相关文献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卢侗
卢侗(1023—1094年)字元伯,号方斋,上华镇冠山人(今汕头市澄海区上华街道镇冠山乡),赐谥“文肃”。潮州前八贤之一。博通经史,尤精《周易》。宋皇祐五年(1053年)授本州长史。嘉祐年间,经余靖、蔡襄、王举元等人推荐,调惠州归善主薄,不久又调广州帅府,任佐靖之职。宋英宗治平年(1064年)初,应召策对于枫宸殿,因才学过人,受到皇帝赞赏,被任为国子监直讲。后奉命巡察川、陕、淮、浙等地,受到朝廷嘉奖。宋神宗熙宁(1068年)初年,卢侗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自请出任柳、循二州郡守,不久又奉召回京,任秘书省事,兼右正言。因与邓绾、吕惠卿政见不合,遂以中舍致仕。归乡后,于冠山神山下龙潭畔结庐读书,潜心研究《周易》,并于郡城设馆供子弟授业课读。卢侗乡居期间,适逢韩江水涨、堤决,他捐资修复,筑涵沟引水汇集于冠山潭中,出上窖而后入河,使水流得到疏导,乡民感其德,称为“中舍潭”。
查看全文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叶芝
叶芝,号国英,澄海县人。多才多艺,擅写诗文。他县试院试都名列榜首,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贡生。因无意仕途,专心研究分韵诗赋,著有《石莲诗》、《西园稿》、《五云纪游》、《小山寓言》、《一指月咏史绝句》等,刊行于世。工写行书、楷书和隶书,又擅长画兰、菊。
查看全文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郑信
郑信(1734—1782年)生于泰国阿瑜陀耶城。父郑镛为上华镇华富村人,清雍正年间(1723一—1735年)南渡暹罗,居阿瑜陀耶城,娶暹罗女洛央为妻,生郑信。不久郑镛去世,郑信为暹罗国财政大臣收为养子,接受贵族子弟的传统教育。长成后从政,官居甘碧府府尹,封爵为披耶,暹罗人称为披耶达信。1763年缅甸军入侵暹罗,郑信率部协防暹都。1767年4月,缅军攻陷暹都,大城王朝灭亡。郑信以东南沿海地区为基地,组织军队抗击缅军,于当年收复大城,并迁都吞武里。12月28日被拥立为王,史称吞武里王朝,称郑信为达信大帝。此后陆续消灭各地割据势力,于1770年统一了暹罗全国;又多次对外扩张,成为泰国历代幅员最大的王朝。1782年4月7日,在一次宫廷政变中,郑信被杀。为纪念郑信,泰国很多地方建有他的塑像或纪念性建筑物,泰国政府规定每年12月28日为郑王节。澄海人民也于1985年在上华镇华富村的乌鸦地修建了郑信衣冠...
查看全文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郭大鲲
郭大鲲(1539一1567),字时化,澄海县澄城人。大鲲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中进士,授官南靖县知县。初任时只有26岁,但办案干练精明,对民事纠纷,必先劝导调解,然后对质裁决。总督、巡抚赏识他的才能,遇别县有解决不了的公务,也委托他办理。曾负责办理八县户籍。大鲲体弱多病,又勤于职守,常一个人兼办数县政务,竟因劳瘁卒于官署。死后只存银10两,无法治理丧事,由县学宫曾氏率领众人操持料理,才得以棺柩回乡。大鲲任官只二年,先后为百姓收复被豪绅巨族占夺的土地千余顷,还带头捐款、筹划兴修水利。南靖县素以民风强悍和土地贫瘠出名,后来大有改善,这与大鲲疏导提倡有很大关系。他还利用公务之暇,给秀才们讲学。学者都推崇他,称他为“东溟先生”。死后,士民争绘肖像祀家中
查看全文
澄海区
历史沿革远古时代。澄海大部分地方还处于大海之中,是一个“海气昏昏水拍天”的海湾,后来才逐渐冲积浮聚成陆。现澄海地域在夏、商、周时属百越之地,秦汉时属南海郡揭阳县地,而龟山建筑遗址的发现则证实澄海在西汉之时汉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已经开始融合。有专家认为,龟山建筑遗址可能正是汉朝南海郡(南越国)揭阳县县城的所在地。晋朝时澄海地域属东官郡海阳县。隋、唐时属潮州辖下的义安县(海阳县),宋元丰五年(1082年)澄海分属海阳、揭阳两县。明嘉靖四十二年正月丁未(1563年2月20日),划海阳县的上外莆、中外莆、下外莆等三都,揭阳县的蓬州、鮀江、鳄浦等三都,饶平县的苏湾都,共7个都置澄海县,县名取“澄靖海氛”之意,治所设于下外莆都之辟望村(今澄海市区)。澄海县明、清隶属于潮州府,是潮州八邑之一。康熙五年(1666年)迁界,撤县并入海阳县,康熙八年(1669年)复置。咸丰八年(1858年),《天津条约》修定,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罗源陈氏分修宗谱 [5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9[1920]. 存5册:插图, 世系表. 颖川祖: 陈实,字仲弓. 为太邱长. 迁浮始祖(1世): (唐) 陈轶,又名彦文(盐仓派祖). 赠英烈侯,邑人立祠在浮城北隅,子孙因家浮梁. 浮北韩潭派下支祖(31世): (明清之际) 陈尚瞬 ; 陈尚德 ; 陈尚贤. 六都罗家山派下支祖(31世): (明清之际) 陈宗杰(梅树下双河派) ; 陈尚会(南源派) ; 陈宗嵩(庵前坞派) ; 陈宗昌(九都中坞派) ; 陈思孝(32世,纸房派)...等. 派行似为(31-37): 尚思文世光 继先. 罗家山续编派行(38-47世): 运启良芳振 时新兆际洪. 注: 罗家山派元居韩潭, 后分迁建德(亦名罗源,旧秋浦县,今安徽省至德县)罗家山. 注: 此谱缺卷1(像引, 统宗世系等). 1-30世记事资料皆无. 书名据谱序题编目. 书衣题及版心题: 陈氏宗谱. 其他谱序题: 陈氏重修宗谱. 散居地: 江西省浮梁县, 及安徽省至德县等地.
浏览:0
陈氏宗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5年重修. 2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本谱不全,仅含陈忠公1-25世世系. 总卷数,修谱人名等资料不详. 外纪一世祖 : 虞幕,名轩辕,帝号黄帝. 内纪一世祖 : (东汉) 陈实,字仲弓,谥文范先生. 灵帝时为闯喜令. 河南一世祖 : (唐) 陈忠,字本恕. 居开封万年县,今洪固乡胄桂里. 茗岙始祖(4世) : 陈照远,字文翰. 夷实公长子. 由钱塘徙温州永嘉南溪小源茗岙. 生三子 : 陈居简 ; 陈居安 ; 陈居敬,字尚恭. 瑞安长桥始祖(4世) : 陈照文,字文涛. 夷实公三子. 子孙析置西河,大源芙蓉等地. 生二子 : 陈居静,字尚廉 ; 陈居清. 大源芙蓉始祖(9世) : 陈拱,字秉枢. 居静公4世孙. 自瑞安长桥迁往大源芙蓉. 子孙析置云霓,中堡,党溪,五漱,水心等地. 牙乡平山派祖(9世) : 陈仲桧,字省华. 居敬公4世孙. 迁居17都牙乡平山. 菇溪底派祖(13世) : (宋) 陈巨珍,字惟杰, 迁居菇溪底尚仁. 仲槐公之4世孙. 茗岙旧宅派祖(13世) : 陈安愈. 碧莲派祖(13世) : 陈安道. 自茗岙迁居碧莲. 子孙析置乐清白石,应坑,坦下等地. 后冈派祖(13世) : (宋) 陈徽,字以载. 子孙析置上戌,下郑,菇溪白岩头,海门,峰山等地. 前冈派祖(13世) : 陈衢. 鹤溪派祖(11世) : 陈椷. 子孙析置永临八里村等地. 白泉岭前祠派肇祖(13世) : (宋) 陈灏,号芳泉,行五. 旦公之子,居敬公之后裔. 居小源白泉. 生四子 : 陈慧翁 ; 陈仁翁 ; 陈智翁 ; 陈敏翁. 白泉大房派(14世) : (宋) 陈慧翁. 下分后宅,东宅,瑞安沈岙,郡城,上湖乡蟠凤,灯笼浃,上戌雅漾等派. 白泉二房(14世) : (宋) 陈仁翁. 下分福建漳州,泉州后坡南安,瑞安董田,温州帆游固义里,林溪桥头等派. 白泉三房(14世) : (宋) 陈智翁,字良庆,号修明.子孙析置湛江市太平镇,遂溪; 南海文昌县等地. 白泉四房(14世) : (宋) 陈敏翁,字良友,号孟学. 居郡城谢池巷.子孙析置永嘉楠溪东岸,仰义等地. 菇溪三派祖(17世) : 陈永真(孟房派,居桥豆底陈上洞垟地黄垟) ; 陈永元(仲房派,居下园街) ; 陈永进(季房派,居桥豆外陈溪西竹岙大竹山尚仁). 白泉后祠派祖(17世) : 陈素,字槐甫. 子孙析置青田下岭;鹤溪永临八里,上塘前村;菇溪底塘川等地. 白泉前祠东宅(17世) : (宋) 陈约. 子孙析置青田白门外黄垟; 江北前牌;安固白门;永临阮山梅岙等地. 名类(17-25世) : 元仁运德大善公克守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嘉县,青田县,丽水县 ; 广东省 ; 福建省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版心题 : 颖川郡白泉陈氏宗谱
浏览:0
陳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宣统元年[1909]年重修(宜章 : 李超璋梓). 7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此谱之卷数仅标于书衣. 目录及版心处皆不标卷数. 受姓祖 : 胡公满. 封于陈都宛邱. 后以国为氏. 秀水马战塘开派始祖(1世) : (明) 陈万一,号金山,字万祺. 万一公生二子(2世) : (明) 陈富崇,号天予,号奏慕,行宁一郎(先迁英德青塘永兴里,后迁马齐毡) ; 陈德崇(仍居福建). 富崇公生九子(3世) : (明) 陈贵仁 ; 陈贵义(兄弟仍居闽杭,未载) ; 陈贵道 ; 陈贵德,法名陈德四郎(迁英德青塘,未载) ; 陈贵生,号启后(随母迁乳源秀水马战塘) ; 陈贵明(开基大罗岭) ; 陈贵贞(迁出水岩大冲头) ; 陈贵兴(承业于乐昌江头) ; 陈贵芳(分迁楚南荫里). 贵生公生三子(4世) : (明) 陈正身,号琳裕 ; 陈正巳,号琳松(迁小辽水) ; 陈正修,号琳馨(迁居郴州寸石口). 子孙析置大竹山楚宜笆牛子石等地. 贵明公生四子(4世) : (明) 陈正望,乳名通 ; 陈正性,乳名达,号兼善 ; 陈正茂,乳名进(分居梨树下) ; 陈正躬, 乳名选. 通公生四子(5世) : (明) 陈朝金,乳名宗福(迁楚郴宜笆分水坳) ; 陈朝上,乳名宗贵(移居郴阳阴里) ; 陈朝政,乳名宗竣 ; 陈朝臣,乳名宗衡(世居塘靣上与油寮下). 达公生四子(5世) : (明) 陈朝巨,乳名宗麒 ; 陈朝宸,乳名宗伦 ; 陈朝阙,乳名宗宁 ; 陈朝魁,乳名宗晚. 进公生四子(5世) : (明) 陈朝端,乳名宗宣 ; 陈朝元,乳名宗良 ; 陈朝冠,乳名宗成 ; 陈朝扬,乳名宗文. 选公生二子(5世) : (明) 陈朝干,乳名宗俊(自大罗岭迁居塘湾) ; 陈朝碧,乳名宗杰. 旧排行 : 富贵正朝廷 上大隆奇英 善化光邦国 万代有文明. 旧编排行 : 钟鸿材焕堂 鉴泽林𪸩坊 钦济椿烜采 锡汝桂炽堈. 辛酉年新编排行 : 盛世祥和运泰昌 聪明俊秀显文章 经邦有志腾霄汉 佩玉效忠佐君王. 散居地 : 广东省乐昌县, 广东省乳源县, 广东省韶关市 ; 及湖南省宜章县, 郴州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南海鹤园陈氏族谱 [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8[1919]刻本. 4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受姓祖 : (周) 陈胡公. 封爵食邑于陈,而氏之. 始迁祖 : (宋) 陈佛正. 原籍福建,后由南雄珠玑迁南海鹤园. 七大支祖 : (明) 陈宣 ; 陈南园 ; 陈南圃,字忠成,号星缘 ; 陈见 ; 陈旻 ; 陈旦 ; 陈忠. 散居地 : 广东省南海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目录题及谱序题 : 鹤园陈氏族谱.
浏览:0
陳氏族譜
原书: 湖南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2[1933]年重修(宜章 : 李大树梓). 存7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之卷数仅标于书签. 目录及版心处皆不标卷数. 多处书签脱落. 不确定是否齐全. 部分世系可参考清宣统元年[1909]年重修之陈氏族谱[6卷](TN- 2769027). 受姓祖 : 胡公满. 封于陈都宛邱. 后以国为氏. 江州祖 : 陈太邱,讳实,号仲弓. 满公43世孙. 居江州凤凰山下. 始祖(1世) : (明) 陈万一公,号金山,字万祺. 满公之91世孙. 曾任吉安太守,原籍福建. 万一公生二子(2世) : (明) 陈富崇,号天予,号奏慕,行宁一郎(居英德青塘永兴里) ; 陈德崇(仍居福建). 富崇公生十子(3世) : 陈贵仁; 陈贵义(兄弟仍居闽杭,未载) ; 陈贵道 ; 陈贵德,法名陈德四郎(居英德青塘,未载) ; (明)陈贵生, 号启后(随母迁乳源秀马齐毡) ; 陈贵明(开基大罗岭) ; 陈贵贞(迁出水岩大冲头) ; 陈贵兴(徙居龙川柞树下) ; 陈贵芳(分迁楚南荫里) ; 陈贵林(自乳源秀水马齐毡移居乐昌东乡麻坑立业). 贵生公生三子(4世) : (明) 陈正身,号琳裕 ; 陈正己,号琳松(迁小辽水) ; 陈正修,号琳馨(迁居郴州寸石口). 子孙析置大竹山楚宜笆牛子石等地. 贵明公生四子(4世) : (明) 陈正望,乳名通(子孙析置水坳等地) ; 陈正性,乳名达,号兼善(分居坪里) ; 陈正茂,乳名进(分居梨树下) ; 陈正躬, 乳名选(子孙析置塘湾等地). 通公生四子(5世) : (明) 陈朝金,乳名宗福(迁楚郴宜笆分水坳) ; 陈朝上,乳名宗贵(移居郴阳阴里) ; 陈朝政,乳名宗竣 ; 陈朝臣,乳名宗衡(世居塘靣上与油寮下). 达公生四子(5世) : (明) 陈朝巨,乳名宗麒 ; 陈朝宸,乳名宗伦 ; 陈朝阙,乳名宗宁 ; 陈朝魁,乳名宗晚. 进公生四子(5世) : (明) 陈朝端,乳名宗宣 ; 陈朝元,乳名宗良 ; 陈朝冠,乳名宗成 ; 陈朝扬,乳名宗文. 选公生二子(5世) : (明) 陈朝干,乳名宗俊(自大罗岭迁居塘湾) ; 陈朝碧,乳名宗杰. 旧排行 : 富贵正朝廷 上大隆奇英 善化光邦国 万代有文明. 旧编排行 : 钟鸿材焕堂 鉴泽林𪸩坊 钦济椿烜采 锡汝桂炽堈. 辛酉年新编排行 : 盛世祥和运泰昌 聪明俊秀显文章 经邦有志腾霄汉 珮玉效忠佐君王 厚德传家鸿图肇 宗功浩大延福长 克绳祖武声丕远 震应山河增国光. 散居地 : 广东省乐昌县, 广东省乳源县, 广东省英德县, 及湖南省宜章县, 郴州市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外海陈氏族谱
馆藏 : 2本. 一世祖 : (宋) 陈倬,字明仲,御赐名明辅,号萃隐. 新会外海乡始迁祖 : (元) 陈太昌 ; 陈太安 ; 陈太长 ; 陈太常四兄弟. 散居地 : 广东省新会县外海乡; 及台湾省等地. 书衣题 : 新校正陈氏族谱. 版心题 : 新会外海陈氏族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