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族谱
查阅族谱
我的家谱
常见问题
修谱
编修族谱
族谱体例
家庭谱制作
头条
姓氏头条
历史文化
人物百科
姓氏文化
族谱知识
导读专栏
专题知识
姓氏
姓氏百科
中华姓氏网
百家姓
家族圈
家庭树
寻根
历史
历史词条
历史上的今天
问答
应用
老黄历
周公解梦
网上祭拜
APP下载
登录/注册
置顶
词条
易纶
易纶
易纶
易纶简介资料
朝代
朝代
相关人物
始祖
湘乡后圫易氏族谱十二卷首四卷(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
始祖
上湘后圫易氏尚富公房谱八卷(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
易纶相关文献
谭纶
查看全文
萧纶
生平萧纶少年聪颖,博学善写文章,最得意尺牍。天监十三年(514年),封邵陵郡王。出为宁远将军、琅邪彭城二郡太守,转任轻车将军、会稽郡太守。十八年(519年),召还为信威将军。普通元年(520年),领石头戍军事,后为江州刺史。五年(524年),西中郎将权摄南兖州(《南史》作南徐州)。连座事件免官夺爵。七年(526年),受侍中之位。大通元年(527年),封爵恢复,加信威将军,置佐史。中大通元年(529年),为丹阳尹。四年(532年),为侍中、宣惠将军、扬州刺史。少府丞何智通上奏萧纶妨害渔民。萧纶知道,派遣刺客戴子高在建康巷间刺杀何智通。何智通之子到宫中控诉,萧衍派兵包围萧纶府邸,逮捕戴子高,萧纶免官为庶人。不久恢复封爵。大同元年(535年),为侍中、云麾将军。六年(540年),出为使持节、都督郢定霍司四州诸军事、平西将军、郢州刺史,转任安前将军、丹阳尹。中大同元年(546年),出任镇东将军、南...
查看全文
卢纶
家世父:卢翰子孙:卢简能,字子拙卢简辞,字子策卢弘正,字子强卢简求(789-864),字子臧
查看全文
戴纶
参考文献^《明史》(卷162):“戴纶,高密人。永乐中,自昌邑训导擢礼科给事中,与编修林长懋俱侍皇太孙说书。历中允、谕德。仁宗即位,太孙为太子,迁洗马,仍侍讲读。始成祖命太孙习武事,太孙亦雅好之,时出骑射。纶与长懋以太孙春秋方富,不宜荒学问而事游畋,时时进谏。纶又具疏为帝言之。他日,太孙侍,帝问:“宫臣相得者谁也?”太孙以纶对。因出纶奏付之,太孙由此怨纶。”^《明史》(卷162):“宣宗即位,加恩宫僚,擢纶兵部侍郎。顷之,复以谏猎忤旨,命参赞交阯军务。而长懋自南京来,后至,亦出为郁林知州。无何,坐怨望,并逮至京,下锦衣卫狱。帝临鞫之,纶抗辩,触帝怒,立棰死,籍其家。诸父河南知府贤、太仆寺卿希文皆被系。”
查看全文
章纶
明浙江乐清人,字大经。正统进士。授南京礼部主事。景泰初召为仪制郎中,上太平十六策。景泰五年(1454),又复陈修德弭灾十四事,疏入忤旨,下狱拷讯,濒死无一语。英宗复位,释出,擢礼部右侍郎。忤石亨,调南京礼部,改吏部。因直言,为侍郎二十年,不得迁,请老去。有《拙斋集》、《困志集》。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湘潭易家塘易氏家谱11-14冊
原书: 中湘易家塘 : 忠裔堂, 民国21[1932].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不得复制. 本微卷缩小42倍率, 请用高度放大阅读机. 受姓始祖 : (春秋) 甲,其先食采于易水,因受姓焉. 始祖 : (东晋) 易雄,字兴长. 迁潭始祖 : (明) 易仲钊. 散居地 : 湖南省湘潭县等地. 书衣题 : 湘潭易家塘易氏家谱. 江西庐陵
浏览:100
重庆万州赓公支系瀛瑄支《易氏族谱》(网络版)
重庆万州赓公支系瀛瑄支《易氏族谱》(网络版)
清朝“湖广填四川”期间,大约在康熙末年或雍正初年期间的1720年前后,瀛瑄之子士榜与子胜义、胜强、孙鸿才等子孙3代10多人一道,从湖南徙入四川万县大周里五甲高梁铺(今重庆万州区高梁集镇所在地),先暂居在高梁驿道后的大石坂(现高梁铺后街),其后士榜公插占今高梁镇杨金社区二小区寨子岩、胜义公插占今高梁镇长春村2组寨湾、胜强公插占今高梁镇新店村8组王河坝等地,形成了稳定的三角形迁居布局。同时,瀛瑄三子士干公,还分迁至四川开县平安乡(今重庆开州区南门镇)一地落籍定居,后此地以易氏为名曰易家沟;在“秉”字辈时,因火灾至屋财全失,举家转迁至相邻的本县善字乡雷坪村(今重庆开州区岳溪镇雷坪村)并至今。 多年后,士榜回原籍,将瀛瑄的骸骨迁葬至高梁铺水井湾(今高梁镇政府大门左侧院墙,遥对马鞍寨方向)。就此,本家支在高梁铺乐业生理而成,并绵绵瓜瓞至今已至“懋”字辈,且尊瀛瑄为始祖、士榜为始迁祖。 按本家支所传,今清楚的前4代祖辈瀛瑄→士榜→胜义→鸿才之名讳,与万州分水衍兵现保存其曾祖母张氏于民国戊辰年(1928)去世后做道场时所撰写的经单簿(以下简称《分水经单簿》)、万州高梁枧槽梁永成(衍藩)于2003年编著的《易光瑞家谱》(以下简称《易光瑞家谱》)中的有关世系记载,都能一一作对应。以此,印证了本家支现清楚的前4代祖辈名讳具实,也印证了本家支的始祖亦瀛瑄。 以下为明晰本家支世系,将对徙入高梁铺至今的各代,按宗派依次往下以代为记,即:一代为始祖瀛瑄“应”字辈,二代为始迁祖士榜等“年”(士)字辈,三代为胜义、胜强等“承”(胜)字辈,四代为鸿才等“鸿”字辈,五代为“显”(大)字辈,六代为“光”字辈,七代为“秉”字辈,八代为“忠”字辈,九代为“善”字辈,十代为“法”(衍)字辈,十一代为“继”(绍)字辈,十二代为“宗”(崇)字辈,十三代为“长”字辈,十四代为“懋 ”字辈。 由于诸多原因所致,本家支部份史实失传,原有族谱散失今又寻找未果,致家支世系出现缺失断代等问题,主要是:一代瀛瑄公生居卒葬以及二代士榜、三代胜义与胜强、四代鸿才等祖孙3代多人于何时从何地徙入高梁铺失考,部份族裔在三至七代“承(胜)鸿显(大)光秉”5代中有部份祖辈名讳未详等。对此,本着尊重历史、敬畏历史、还原历史的精神,从对祖宗、对后代负责和忠于史实、不乱宗系、正本清源的原则出发,以重庆万州分水、高梁胡家、三清三块石三本经单簿和“光瑞家谱”及族贤口述史为主线,以湖北咸丰手抄三修谱补谱一和印刷版澧阳三、四、五修谱为考证依据,尝试还原本家支人文历史。 本家支徙入高梁铺至今,在清朝至民国时期的200多年封建社会中,前几代祖辈在前100多年里,前赴后继的筚路褴褛之艰苦创业,大约在1850年代前后,族裔在寨子岩、寨湾、王河坝等地和高梁铺场镇上,已拥有相当数量的土地田产和工商贸易产业,成为这里富甲一方的族旺业兴之大家族之一;后几代祖辈在后100多年里,继往开来的开拓创新之奋发图强,发展与守业齐头并进,族旺业兴进一步得以升发,一直延续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其间,在族裔们的捐助下,本家支还置办了一些公产,主要有:在寨子岩易家院子东北面的10多石公田,在寨湾的9石公田,在高梁铺场镇上的10数间门面公房等,并在高梁铺场后修建了易氏宗祠。同时,族裔们秉承耕读传家理念,注重家风家教传承,家支中男丁女口,基本都接受了几年私塾及新学的教育,而且在农工商贸、文化教育、社会事务等方面,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名流雅士。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在新时代、新体制下,族裔们顺应社会的发展变革,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在各行各业里奋发向上的砥砺前行,且谋富强、图发展、重教育成为本家支新的行为主流和前进方向,其中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并先后成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处科级领导、基层组织干部、科研院所专家、高等院校教授、中小学校高级教师、专业技术方面工程师与技师、三农产业和工商实体经济组织业主等,重铸起了本家支新的荣光。 本家支徙入高梁铺至今,随着人丁繁衍的开枝散叶,先后生息繁衍后裔已2000余,并形成为若干分支,已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大家族。在开枝散叶与族旺业兴及社会的发展变革之中,部份族裔先后又徙出了寨子岩、寨湾、王河坝几地,有的移居至万州分水、落凼、城区等地,有的移居至现重庆奉节、梁平、主城等地,有的移居至现外省四川成都、达州、眉山、攀枝花、雅安和云南昆明、江西南昌与广东深圳、广州等地。就此,瀛瑄后裔遍及于天南地北。但是,无论瀛瑄后裔现在身居何处,高梁铺永远都是本家支所有族裔的祖居地! 关于高梁铺:清朝至民国前期,隶四川万县大周里五甲所属;民国廿七年(1938),转隶四川万县石马镇所属(石马镇,1941年改石马乡,后改李河乡、李河镇);民国卅四年(1945),四川万县析石马乡部分区域建高梁乡于此,隶四川万县高梁乡所属;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转隶川东行署区万县高梁乡所属;1952年,复隶四川万县高梁乡所属(高梁乡,1958年改高梁公社,1983年复高梁乡,1992年改高梁镇);1992年,隶四川万县市天城区高梁镇所属;1997年,转隶重庆万县区天城管委会高梁镇所属;1998年,隶重庆万州区天城管委会高梁镇所属;2000年,隶重庆万州区天城开发区高梁镇所属;2005年至今,隶重庆万州区高梁镇所属。历史上,高梁铺是下川东地区往成渝地区及出川往西与北方地区、川东北地区出川往东与南方地区及往鄂西、湘西、黔东等地区的陆路交通要道上一商贸集散地。同时,高梁从建乡至改镇至今,除1952—1956年之外,高梁乡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地都在高梁铺。现在,高梁铺距万州城区约10公里,距万州高铁站万州北站约13公里,距G42高速公路高梁出入互通约4公里,G318国道从此处通过。
浏览:0
湘潭易家塘易氏家谱11-14冊
原书: 中湘易家塘 : 忠裔堂, 民国21[1932].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不得复制. 本微卷缩小42倍率, 请用高度放大阅读机. 受姓始祖 : (春秋) 甲,其先食采于易水,因受姓焉. 始祖 : (东晋) 易雄,字兴长. 迁潭始祖 : (明) 易仲钊. 散居地 : 湖南省湘潭县等地. 书衣题 : 湘潭易家塘易氏家谱. 江西庐陵
浏览:100
易家族谱
易家族谱
浏览:0
易修礼堂家谱(别名:易修礼堂家谱|易氏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宣统3[1911]. 1册(103双叶)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源流 : 易氏之祖,本子姓商之宗室. 武王伐纣,封商宗室祖变姓名渔于易水,遂以易为姓. 迁长沙祖 : 易雄,字兴长. 始祖 : (唐) 易重,字鼎臣. 新会始迁祖 : (宋元之际) 易映,字顺之. 散居地 : 广东省新会县, 顺德县等地. 书衣反面题 : 易修礼堂家谱. 版心题 : 易氏族谱. 广东广城
浏览:100
易氏七修族谱全卷
易氏七修族谱全卷
浏览:0
词条首字母: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词条朝代: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秦代
汉代
三国时期
晋代
南北朝时期
隋代
唐代
五代十国时期
宋朝
元代
明朝
清代
关于族谱
联系我们
Copyright2022zup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