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雷谦

雷谦

雷谦
雷谦简介资料
雷谦相关文献
陕西省-渭南-合阳县雷学谦
雷学谦,字六吉,东王乡夏阳村人,生卒年不详。清顺治时进士。任广西桂林推官,以清正闻名。康熙元年(1662),其考选广西道监察御史,为整肃选拔任用官员和弹劾旷职渎职行为,向康熙皇帝陈奏时政得失数十条,都被采纳。巡视江浙盐政。受商民拥护。因母去世,弃官回乡。当时,王村瀵常因雨潦水涨而淹没耕地,遂率众修渠整堰,使泄蓄流畅,灌田多而不复为害。潼关车牛站每年要耗掉合阳百姓银子上万两,其催促知县徐起霖上报,得以免除。卒后墓葬南蔡园村西。
查看全文
弋谦
弋谦,明朝,代州人,永乐年间进士,历官监察御史、大理寺少卿、副都御史、交趾右布政使等。性直敢言,仁宗曾嘉其清直。仁宗即位后,刘观兼任太子宾客,随即又加太子太保衔,给两份俸禄。当时大理寺少卿弋谦多次上书奏事,仁宗对弋谦繁琐言事感到厌烦。礼部尚书吕震、大理寺卿虞谦按照仁宗心思弹劾弋谦,刘观又让十四道监察御史上疏劾论弋谦所言为诬妄之词,他因此被上大夫中舆论所鄙视。1425年,朱高炽刚当皇帝,弋谦就上了一篇言辞激烈的折子批评时政。皇上知道弋谦这人骨鲠,也不怪罪他,可是忍不住厌恶,见了他就没好脸。众臣看出皇帝的心思,便联合起来攻击弋谦“卖直”,要求皇帝法办他。皇上宽宏大度,仅仅剥夺了弋谦上朝的权利。没想到,消息传开,众臣纷纷闭嘴,一个多月没人上疏言事。皇帝急了,他刚刚登基,很想做好工作,众人自我保全,默不作声,这工作如何开展?于是皇帝下诏做自我批评,让众臣直言无讳,并恢复了弋谦上朝的权利。
查看全文
桓谦
生平仕晋时期他初以父亲的功劳封宜阳县开国侯,历次升迁官拜辅国将军、吴国内史。隆安三年(399年),孙恩率众进攻下会稽,并杀太守王凝之,三吴诸郡都有人起兵响应孙恩,桓谦闻乱出奔无锡(今江苏无锡)。后桓谦获征召入朝担任尚书,不久又先后转任骠骑大将军司马元显的咨议参军及司马。元兴元年(402年),司马元显要讨伐荆州刺史桓玄,司马元显心腹张法顺认为桓谦是桓玄在朝中的的耳目,应该除去,又建议命令刘牢之去下手,以测试其忠心。但司马元显不听从,反而想借助桓谦父桓冲在荆州的威望去安抚荆州人,于是调桓谦为都督荆益宁梁四州诸军事、西中郎将、荆州刺史。桓楚重臣同年,桓玄消灭司马道子、司马元显势力,掌握朝政,就以桓谦为尚书左仆射,领吏部,加中军将军,甚得桓玄倚仗。后改封宁都侯,升任尚书令,加散骑常侍,不久再迁任侍中、卫将军、开府、录尚书事。元兴二年(403年),桓玄篡位称帝,桓谦加领扬州刺史,封新安郡王。元兴三年...
查看全文
支谦
简介支谦为大月氏人的后裔,其祖先于汉灵帝时来到中国。汉献帝末年,京畿兵乱,他随族人逃避兵火来到江南,从事译经。对《道行般若经》、《首楞严三昧经》等重要经典,直接加以重译,并帮助印度僧人维只难和竺将炎译经。传说他受孙权信任,辅导太子孙登。孙登去世后隐居穹隆山,六十岁去世。支谦从小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因此精通汉文,又从同族学者支亮出习得大乘佛教理论,且同梵典。他对那个时代义理隐晦,文风过分朴素尚质的佛经译本很不满,因此翻译佛经时主张“尚文”和“尚质”要调和。从佛典翻译发展的全过程来说,由质趋文,乃必然之势;支谦则风气之先后世。支敏度评价他的翻译︰“属辞析理,文而不越,约而义显,真可谓深入者也。”僧肇认为他的翻译“文胜于质”。但僧肇的老师鸠摩罗什翻译《维摩经》时,大篇幅引用支谦原来的译本。翻译经典现存出自支谦翻译的经典有以下二十九部:《阿弥陀经》(又称《无量寿经》)二卷;《须赖经》一卷;《维摩诘...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雷氏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经文堂镌, 民国25[1936]年五修. 29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之卷数仅标于书衣. 部分书页破损. 注 : 各房修谱职员可参见卷3. 始祖 : 雷焕,字孔章. 鄱阳小雷岗人. 派祖(38世) : (元) 雷均贤,即道祥,行贵廿九郎 ; 雷道祯,字均圣 ; 雷道祺,字均寿. 均荣伯公(行富廿三郎)之子. 道祥公生四子(39世) : (元) 雷以(言盟),字仰山 ; 雷以诚,字艮山(开派西凤乡) ; 雷以证,字兑山 ; 雷以训,字伏兴(明洪武二年由桂徙居郴阳马岭,后迁军塘,续迁大岭下新屋场). 道祯公生四子(39世) : (元) 雷以识,字明山,行六九郎(开派秀乡) ; 雷以谨,字戒山,行十五郎(开派永乡) ; 三子四子迁南乡布尾岭. 道祺公生一子(39世) : (明) 雷以译,字望山(开派凤德乡). 生一子 : 雷子君. 居芦村. 以(言盟)公下支祖(40世) : (元) 雷子镕. 住居仙岭上,竹根坝上马磴下马石. 生二子 : 雷志鉴 ; 雷志炼. 以诚公生五子(40世) : 雷子林(居桂阳) ; (元) 雷子惠,改名子达(由桂迁郴州大坵舖,开派西凤乡) ; 雷子芳(迁郴州杨柳舖马头岭,开派西凤乡) ; 雷子奇 ; 雷子韬(皆居桂阳泉塘). 以训公生一子(40世) : (明) 雷道聪,字子敏. 以识公生三子(40世) : (元) 雷子政,字熙和(由山川塘迁居秀才乡水头洞) ; 雷子耀,字显名(居东边落) ; 雷子惠. 以谨公生一子(40世) : 雷子圭. 子达公生三子(41世) : (明) 雷志亮 ; 雷志隆 ; 雷志宪. 子芳公生三子(41世) : (明) 雷志玉 ; 雷志伯 ; 雷志羽. 子政公生三子(41世) : (明) 雷志贵,字必官 ; 雷志清,字必洁 ; 雷志秀,字必茂. 子耀公生三子(41世) : (明) 雷志远,字必迩 ; 雷志通,字必达. 老派行 : 子志友应单均万 孟一邦兴大国忠 三春震动翔云凤 四季青天必化龙. 新派行 : 德承仁厚 才懋贤良 明经敦本 渊远流长. 散居地 : 湖南省郴州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雷氏续修族谱 谱序题 : 郴县雷氏续修族谱 卷端题 : 郴县雷氏族谱
浏览:100
雷氏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经文堂镌, 民国25[1936]年五修. 29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之卷数仅标于书衣. 部分书页破损. 注 : 各房修谱职员可参见卷3. 始祖 : 雷焕,字孔章. 鄱阳小雷岗人. 派祖(38世) : (元) 雷均贤,即道祥,行贵廿九郎 ; 雷道祯,字均圣 ; 雷道祺,字均寿. 均荣伯公(行富廿三郎)之子. 道祥公生四子(39世) : (元) 雷以(言盟),字仰山 ; 雷以诚,字艮山(开派西凤乡) ; 雷以证,字兑山 ; 雷以训,字伏兴(明洪武二年由桂徙居郴阳马岭,后迁军塘,续迁大岭下新屋场). 道祯公生四子(39世) : (元) 雷以识,字明山,行六九郎(开派秀乡) ; 雷以谨,字戒山,行十五郎(开派永乡) ; 三子四子迁南乡布尾岭. 道祺公生一子(39世) : (明) 雷以译,字望山(开派凤德乡). 生一子 : 雷子君. 居芦村. 以(言盟)公下支祖(40世) : (元) 雷子镕. 住居仙岭上,竹根坝上马磴下马石. 生二子 : 雷志鉴 ; 雷志炼. 以诚公生五子(40世) : 雷子林(居桂阳) ; (元) 雷子惠,改名子达(由桂迁郴州大坵舖,开派西凤乡) ; 雷子芳(迁郴州杨柳舖马头岭,开派西凤乡) ; 雷子奇 ; 雷子韬(皆居桂阳泉塘). 以训公生一子(40世) : (明) 雷道聪,字子敏. 以识公生三子(40世) : (元) 雷子政,字熙和(由山川塘迁居秀才乡水头洞) ; 雷子耀,字显名(居东边落) ; 雷子惠. 以谨公生一子(40世) : 雷子圭. 子达公生三子(41世) : (明) 雷志亮 ; 雷志隆 ; 雷志宪. 子芳公生三子(41世) : (明) 雷志玉 ; 雷志伯 ; 雷志羽. 子政公生三子(41世) : (明) 雷志贵,字必官 ; 雷志清,字必洁 ; 雷志秀,字必茂. 子耀公生三子(41世) : (明) 雷志远,字必迩 ; 雷志通,字必达. 老派行 : 子志友应单均万 孟一邦兴大国忠 三春震动翔云凤 四季青天必化龙. 新派行 : 德承仁厚 才懋贤良 明经敦本 渊远流长. 散居地 : 湖南省郴州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雷氏续修族谱 谱序题 : 郴县雷氏续修族谱 卷端题 : 郴县雷氏族谱
浏览:100
雷氏家史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孝友堂, 1989年九修. 12册 : 肖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远祖 : 雷孔章公, 讳焕. 生两子 : 长雷名华, 居南昌进贤丰城等地; 次雷名叶, 居赣北各地. 谦公八大支流: (唐)雷仁肱字辅德, 雷仁智字厚德, 雷仁蔼字昭德, 雷仁寿字立德, 雷仁显字炳德, 雷仁翁, 雷仁彰字铭德, 雷仁杰字仕忠. 石鼻始祖 : 方雷公, 讳𢽾号庖炽. 房祖 : 雷叶公大房雷赞成, 三房雷赞易, 八房雷庸轸. 书名居书衣题及版心题编目. 散居地 : 江西省诸县.
浏览:100
雷氏家史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孝友堂, 1989年九修. 12册 : 肖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远祖 : 雷孔章公, 讳焕. 生两子 : 长雷名华, 居南昌进贤丰城等地; 次雷名叶, 居赣北各地. 谦公八大支流: (唐)雷仁肱字辅德, 雷仁智字厚德, 雷仁蔼字昭德, 雷仁寿字立德, 雷仁显字炳德, 雷仁翁, 雷仁彰字铭德, 雷仁杰字仕忠. 石鼻始祖 : 方雷公, 讳𢽾号庖炽. 房祖 : 雷叶公大房雷赞成, 三房雷赞易, 八房雷庸轸. 书名居书衣题及版心题编目. 散居地 : 江西省诸县.
浏览:100
雷氏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经文堂镌, 民国25[1936]年五修. 29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之卷数仅标于书衣. 部分书页破损. 注 : 各房修谱职员可参见卷3. 始祖 : 雷焕,字孔章. 鄱阳小雷岗人. 派祖(38世) : (元) 雷均贤,即道祥,行贵廿九郎 ; 雷道祯,字均圣 ; 雷道祺,字均寿. 均荣伯公(行富廿三郎)之子. 道祥公生四子(39世) : (元) 雷以(言盟),字仰山 ; 雷以诚,字艮山(开派西凤乡) ; 雷以证,字兑山 ; 雷以训,字伏兴(明洪武二年由桂徙居郴阳马岭,后迁军塘,续迁大岭下新屋场). 道祯公生四子(39世) : (元) 雷以识,字明山,行六九郎(开派秀乡) ; 雷以谨,字戒山,行十五郎(开派永乡) ; 三子四子迁南乡布尾岭. 道祺公生一子(39世) : (明) 雷以译,字望山(开派凤德乡). 生一子 : 雷子君. 居芦村. 以(言盟)公下支祖(40世) : (元) 雷子镕. 住居仙岭上,竹根坝上马磴下马石. 生二子 : 雷志鉴 ; 雷志炼. 以诚公生五子(40世) : 雷子林(居桂阳) ; (元) 雷子惠,改名子达(由桂迁郴州大坵舖,开派西凤乡) ; 雷子芳(迁郴州杨柳舖马头岭,开派西凤乡) ; 雷子奇 ; 雷子韬(皆居桂阳泉塘). 以训公生一子(40世) : (明) 雷道聪,字子敏. 以识公生三子(40世) : (元) 雷子政,字熙和(由山川塘迁居秀才乡水头洞) ; 雷子耀,字显名(居东边落) ; 雷子惠. 以谨公生一子(40世) : 雷子圭. 子达公生三子(41世) : (明) 雷志亮 ; 雷志隆 ; 雷志宪. 子芳公生三子(41世) : (明) 雷志玉 ; 雷志伯 ; 雷志羽. 子政公生三子(41世) : (明) 雷志贵,字必官 ; 雷志清,字必洁 ; 雷志秀,字必茂. 子耀公生三子(41世) : (明) 雷志远,字必迩 ; 雷志通,字必达. 老派行 : 子志友应单均万 孟一邦兴大国忠 三春震动翔云凤 四季青天必化龙. 新派行 : 德承仁厚 才懋贤良 明经敦本 渊远流长. 散居地 : 湖南省郴州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雷氏续修族谱 谱序题 : 郴县雷氏续修族谱 卷端题 : 郴县雷氏族谱
浏览:100
雷氏家史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孝友堂, 1989年九修. 12册 : 肖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远祖 : 雷孔章公, 讳焕. 生两子 : 长雷名华, 居南昌进贤丰城等地; 次雷名叶, 居赣北各地. 谦公八大支流: (唐)雷仁肱字辅德, 雷仁智字厚德, 雷仁蔼字昭德, 雷仁寿字立德, 雷仁显字炳德, 雷仁翁, 雷仁彰字铭德, 雷仁杰字仕忠. 石鼻始祖 : 方雷公, 讳𢽾号庖炽. 房祖 : 雷叶公大房雷赞成, 三房雷赞易, 八房雷庸轸. 书名居书衣题及版心题编目. 散居地 : 江西省诸县.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