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宪成(字叔时),明万历间人,居江苏无锡,为明思想家,东林党领袖。谱载自宪成始至作者十三世景高单传世系。光绪间进士、学部郎中顾栋臣为第十一世。谱载世系,附录有顾栋臣《言志》,东林书院简介等。(馆藏:XP14928为此谱之复本)书名据书名页题。
顾宪成后裔分支分编家谱不分卷(江苏省无锡市)简介资料
顾宪成后裔分支分编家谱不分卷(江苏省无锡市)相关文献
顾宪成的对联:顾宪成写过什么千古名句
顾宪成的对联:顾宪成写过什么千古名句,人称“东林先生”,是无锡泾阳人,字叔时,号泾阳。顾宪成生于嘉靖二十九年,卒于
顾宪成故居
顾宪成故居,人物简介:顾宪成,字叔时,号泾阳,人称泾阳先生,无锡县(现无锡市锡山区)张泾人。
江苏省-无锡-锡山区顾宪成
顾宪成(1550-1612),明代名士,无锡(属今江苏)人,字叔时,号泾阳,世称东林先生。万历进士,官至吏部文选司郎中。万历二十二年(1594)革职还乡,与弟允成和高攀龙等在东林书院讲学。往往讽议朝政,朝野应合,东林之名由是大著。和-星、邹元标号为三君。有《顾端文遗书》等。1595年的早春,一位昏死过去几次的病人又一次顽强地睁开双眼,46年来走过的风雨历程又在他的脑海中流淌,他感慨万千,不禁口占一绝:“妄拟古之人,岁月蹉跎忽至今。一息尚存应有事,莫将夭寿贰吾心。”意思是说,我从小就立志要像古代的伟人那样做出大事业,但岁月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而今年近半百,生命垂危,且一事无成。然而我怎能去考虑自己的生老病死呢?一息尚存就当奋然进取。这位病人就是明代进步思想家顾宪成。顾宪成,无锡泾里(今无锡县张泾)人。字叔时,号泾阳。因创办东林书院而被人尊称“东林先生”。他生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八...
顾宪成
家族顾宪成父亲顾学是殷实商人,留下田地三百亩;长兄顾性成及二兄顾自成承继父业,支援顾宪成及四弟顾允成参加科举。仕宦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八月初七,顾宪成诞生于顾氏祖屋“端居堂”。他家境清贫,自幼好学,常夜读达旦。曾在常州龙城书院求学。隆庆四年(1570年),补邑庠生员,治程朱理学。万历四年(1576年),举乡试第一,万历八年(1580年)成二甲第二名进士,授户部主事,与李三才一起编纂《万历会计录》。万历十年,调任吏部稽勋司主事,历任考功司,与同年中举的魏允中、刘廷兰一起批评时政,反对首辅张居正。张居正病卒后,顾宪成改任吏部主事。请告归三年,后补验封司主事。万历十五年(1587年),因与内阁对立,谪官桂阳州判官。不久,迁处州府推官,因母丧去职。服阙,补泉州府推官。万历二十年(1592年),举公廉第一。擢吏部考功司主事,历吏部员外郎。第二年,明神宗想封其三个儿子为王,以拖延国本之争,顾宪成...
顾宪成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南京燕子矶旁永济寺有一联云: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又浙江天台山中方广寺原有一联云: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天击钟声无声不寂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以上两联与第一联采用相同的艺术手段,均无作者和年代,因此不能断定谁是创新,谁是仿效;但可以说明,相同的艺术手段,可以表达绝然不同的思想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