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陈景隆

陈景隆

陈景隆
陈景隆简介资料
元明间
陈景隆相关文献
李景隆
生平洪武年间少年喜读兵书,通典故。身材高大,眉目清秀,顾盼伟然。每次朝会时,进退举止雍容华贵,朱元璋多次瞩目于他。洪武十九年(1386年)继承爵位,次年随军参加进攻纳哈出。此后,多次赴湖广、陕西、河南练兵,与西番进行马匹贸易。之后掌左军都督府事,加太子太傅。建文年间建文二年四月以前的形势建文帝即位后,李景隆备受信任。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七月,李景隆以备边之名经过开封,将周王朱橚全家押回南京。靖难之役时,耿炳文前部十三万人在初期战事中不敌燕王朱棣,黄子澄举荐李景隆接任大将军,增兵至五十万人,齐泰极力反对但无效。建文帝赐给他通天犀带,亲自为他推轮,在长江边为他饯行,命他便宜行事。李景隆只是尊贵公子,对军事并不了解,傲慢自大,众多老将怏怏不乐,不肯为他效力。李景隆到达德州,集合军队进驻河间。朱棣听说朝廷以五十万倾国之兵交付李景隆,大喜过望,说赵括之失必然重演,燕军必胜。并提出李景隆之五败:...
查看全文
山冈景隆
生平山冈景隆作为南近江势多城主,曾经臣从六角义贤、六角义治父子,永禄11年(1568年),织田信长奉足利义昭上洛时依旧支持六角家跟织田家对抗,因此一度失去领地逃往大和国。永禄12年(1569年)时山冈景隆便投效于织田信长帐下,在当年8月参加对伊势国的作战,元龟元年时(1570年)的志贺之阵中织田信长也经由势多城回归京都,元龟4年(1573年)时织田信长跟足利义昭正式翻脸,山冈景隆也选择支持信长方,参加了槙岛城之战以及对朝仓义景的一乘谷之战。天正3年(1575年)时奉命重建近江濑田的大桥。天正5年(1577年)时山冈景隆也随军参加对杂贺众的战事,织田信长跟织田信忠父子也在当年相继前往势多城居住。天正9年(1581年)也加入对伊贺的战事(天正伊贺之乱)。织田信长在天正10年(1582年)横死于本能寺之变中,明智光秀试图劝降山冈景隆兄弟,但为山冈景隆所拒绝,山冈景隆甚至还放火烧毁濑田桥阻碍明智军...
查看全文
元景隆
生平北魏孝昌元年(525年)正月庚申(525年2月22日),元法僧杀行台高谅,自称皇帝,改年号天启,册立自己的儿子们为王。北魏发兵讨伐,元法僧派元景仲前往南梁投降。三月己巳(525年5月2日),南梁任命元景隆为衡州刺史,元景仲为广州刺史。元景隆在南梁封沌阳县公,食邑一千户,外任持节、都督广越交桂等十三州诸军事、平南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中大通三年(531年),元景隆被征召为侍中、安右将军。中大通四年(532年),元景隆出任征北将军、徐州刺史,封彭城王,没能赴任,很快出任侍中、度支尚书。太清初年,元景隆又出任使持节、都督广越交桂等十三州诸军事、征南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行进到雷首,遇到疾病去世,当时虚岁五十八。参考资料
查看全文
陈景润
生平陈景润高中就读于福州英华高中,大学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1953年到1954年被分配在北京市第四中学任教,因口齿不清,被拒绝上讲台授课,只可批改作业,后被“停职回乡养病”。1954年2月,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了解到陈景润的情况,安排他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同时研究数论。1955年2月,担任助教。1957年9月,华罗庚安排把陈景润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进行数论研究。1962年,任助理研究员。1966年,证明了“1+2”(陈氏定理),论文由王元审核后在《科学通报》上发表。贡献陈景润主要研究解析数论,1966年发表《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记为(1,2)或(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而他所发表的成果也被称之为陈氏定理。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82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78年,陈景润用哥德巴赫猜想(1+2)...
查看全文
朝仓景隆
参考资料《朝仓义景》水藤真著(人物丛书:吉川弘文馆出版)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南陈侯亭北投仁隆祖庙大长房份孟山始祖宗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93[2004]. 1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宜兰市问心斋陈永瑞藏. 太始祖 : 舜帝,重华公. 陈姓始祖 : 胡公满. 颍川远祖 : 陈实. 南陈始祖 : (唐) 陈忠,封颚国公. 被摘入闽,为南院始祖. 侯亭始祖 : 陈振妃. 振妃公下派祖 : 陈孟山(大长房份) ; 陈润宗(湘江份) ; 陈全(宅里份) ; 陈普治(后浦份) ; 陈泗(后壁份). 共五大支派. 此谱为孟山公派下世系资料. 渡台祖(11世) : 陈喜娘 ; 陈念 ; 陈七味 ; 陈永…等支派. 散居地 : 台湾省台北县北投区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
16.陈氏宗谱, 卷13, 隆发 端仁 21世化启公起, 192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德星堂, 民国18[1929]. 16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受姓祖 : 满公,谥胡公. 封陈国侯,以国为氏. 颖川祖 : (东汉) 陈实,字仲弓,谥文范先生. 封颖川郡. 兴国祖 : (宋) 陈思迁,字国琛. 炎公次子. 奉旨迁兴,居富川果石庄. 黄冈始迁祖(1世) : 陈华清,字文一 ; 陈仲仁,字文二 ; 陈华辅,字文三. 皆为靔运公之子. 兄弟三人由兴国迁黄冈. 华清(文一)公派下房祖(5世) : (明) 陈永爵. 仲仁(文二)公派下房祖(5世) : (明) 陈永宽 ; 陈永高. 华辅(文三)公派下房祖(5世) : (明) 陈永清 ; 陈永白 ; 陈永常 ; 陈永安 ; 陈永义.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黄冈县上伍乡陈氏宗谱.
浏览:100
14.陈氏宗谱, 卷11, 惟尚 志绪 17世隆道光起, 192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德星堂, 民国18[1929]. 16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受姓祖 : 满公,谥胡公. 封陈国侯,以国为氏. 颖川祖 : (东汉) 陈实,字仲弓,谥文范先生. 封颖川郡. 兴国祖 : (宋) 陈思迁,字国琛. 炎公次子. 奉旨迁兴,居富川果石庄. 黄冈始迁祖(1世) : 陈华清,字文一 ; 陈仲仁,字文二 ; 陈华辅,字文三. 皆为靔运公之子. 兄弟三人由兴国迁黄冈. 华清(文一)公派下房祖(5世) : (明) 陈永爵. 仲仁(文二)公派下房祖(5世) : (明) 陈永宽 ; 陈永高. 华辅(文三)公派下房祖(5世) : (明) 陈永清 ; 陈永白 ; 陈永常 ; 陈永安 ; 陈永义.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黄冈县上伍乡陈氏宗谱.
浏览:100
11.陈氏宗谱, 卷8, 惟柱 志广 17世隆柏公起, 192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德星堂, 民国18[1929]. 16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受姓祖 : 满公,谥胡公. 封陈国侯,以国为氏. 颖川祖 : (东汉) 陈实,字仲弓,谥文范先生. 封颖川郡. 兴国祖 : (宋) 陈思迁,字国琛. 炎公次子. 奉旨迁兴,居富川果石庄. 黄冈始迁祖(1世) : 陈华清,字文一 ; 陈仲仁,字文二 ; 陈华辅,字文三. 皆为靔运公之子. 兄弟三人由兴国迁黄冈. 华清(文一)公派下房祖(5世) : (明) 陈永爵. 仲仁(文二)公派下房祖(5世) : (明) 陈永宽 ; 陈永高. 华辅(文三)公派下房祖(5世) : (明) 陈永清 ; 陈永白 ; 陈永常 ; 陈永安 ; 陈永义.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黄冈县上伍乡陈氏宗谱.
浏览:100
15.陈氏宗谱, 卷12, 如珍 志贞 17世隆金公起, 192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德星堂, 民国18[1929]. 16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受姓祖 : 满公,谥胡公. 封陈国侯,以国为氏. 颖川祖 : (东汉) 陈实,字仲弓,谥文范先生. 封颖川郡. 兴国祖 : (宋) 陈思迁,字国琛. 炎公次子. 奉旨迁兴,居富川果石庄. 黄冈始迁祖(1世) : 陈华清,字文一 ; 陈仲仁,字文二 ; 陈华辅,字文三. 皆为靔运公之子. 兄弟三人由兴国迁黄冈. 华清(文一)公派下房祖(5世) : (明) 陈永爵. 仲仁(文二)公派下房祖(5世) : (明) 陈永宽 ; 陈永高. 华辅(文三)公派下房祖(5世) : (明) 陈永清 ; 陈永白 ; 陈永常 ; 陈永安 ; 陈永义.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黄冈县上伍乡陈氏宗谱.
浏览:100
10.陈氏宗谱, 卷7, 光明 道魁 17世隆万公起, 192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德星堂, 民国18[1929]. 16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受姓祖 : 满公,谥胡公. 封陈国侯,以国为氏. 颖川祖 : (东汉) 陈实,字仲弓,谥文范先生. 封颖川郡. 兴国祖 : (宋) 陈思迁,字国琛. 炎公次子. 奉旨迁兴,居富川果石庄. 黄冈始迁祖(1世) : 陈华清,字文一 ; 陈仲仁,字文二 ; 陈华辅,字文三. 皆为靔运公之子. 兄弟三人由兴国迁黄冈. 华清(文一)公派下房祖(5世) : (明) 陈永爵. 仲仁(文二)公派下房祖(5世) : (明) 陈永宽 ; 陈永高. 华辅(文三)公派下房祖(5世) : (明) 陈永清 ; 陈永白 ; 陈永常 ; 陈永安 ; 陈永义.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黄冈县上伍乡陈氏宗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