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迁祖二十九郎,明洪武间由赣吉安府吉水县徙漳州南靖和溪高才社。是为高才徐氏六世云轩派直系谱。载开基一世至十六世直系系谱,生卒坟墓、迁徙等。有族人徙台湾后再回迁祖地之记录。书名据卷端题。
和溪高才徐氏十世正公派家谱(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简介资料
和溪高才徐氏十世正公派家谱(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相关文献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赖翰颙
赖翰颙(1697~1765年),字孚仲,号竹峰,世居南坑葛竹。雍正十年(1732年)举人,雍正十一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参缮御制《文集》。乾隆元年(1736年)授为文林郎,任翰林院编修,后被特派稽察六科参修《大清律》和国史馆纂修官等职。乾隆二年,翰颙双亲相继逝世后,无意功名利禄,即上表辞职。回乡后,翰颙隐居南坑山区,潜心钻研学问,著书立说。他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牵头修建葛竹通平和县的乞天岭大道和大岭通往南靖县城的九曲岭大道。他还帮助家乡建立各种乡规民约,创办书院、塾学。为发展家乡农、林业生产,他从外地引进山东梨、红柿、桂花、绿衣枳实、铁观音茶等优良品种,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翰颙以善书、画著称,早年流人民间的大量书画和诗作多毁于“文革”期间。在他家乡的八代宗祠,有他手书的一副用木板雕刻的对联:“祖有功,宗有德,五世之馨香未远;子以燕,孙以贻,百年之启佑常新。”这是至今发现的唯一被保存下来的亲笔...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庄亨阳
庄亨阳(1686~1746年),乳名天钟,字元仲,号复斋,奎洋上洋人,出生于贫寒农民家庭。自幼天资聪敏,19岁中秀才,26岁中举人,33岁中进士,殿试二甲第八名。雍正元年(1723年)三月,出任山东莱州潍县知县。次年由于其母病故,回家服丧。服满后在漳州芝山书院任教。乾隆元年(1736年)由大学士杨文定推举,进京担任国子监助教。乾隆四年调任吏部验封司主事。乾隆六年改任汉阳府同知、湖北内监试、德安府同知、徐州府知府等职。乾隆九年升任江南按察副使,分巡淮安、徐州、海州道。庄亨阳学问渊博,平易近人,很受社会人士尊敬。在国子监任教时,大多数学生都要求拜他为师。他出身于穷苦家庭,出任各级地方官时,处处同情人民疾苦。在徐州任知府3年,遇到2次大灾荒,他亲自带领百姓修堤筑岸,认真办理赈济。为了根治淮河水患,他视察河川、沼泽,分析水患原因,向朝廷提出疏通河床引水入湖、入海等颇有见地的治理方案。同时,加强海州...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高克正
高克正(生卒年未详),字朝宪。明海澄县人。8岁即能作文;12岁时,督学胡定来县考诸生,拔置第一。自此,岁考辄居榜首。万历二十年(1592年)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每遇庶常馆考试,又是成绩最优者,授职翰林院检讨,纂修国史。国史馆同事疏请册立其所撰稿文。高克正天性笃孝,突接双亲相继逝世的讣信,擗踊号哭,悲哀几绝。上疏请求服丧6年,诏许加2年,“以展孝思”。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高克正主持浙江乡试,选取的都是才俊之士。却有人嫉妒,蜚语中伤。少宰杨时乔心知克正清白无疵,设法加以申辩,准备外调。恰逢克正祖母丧事,南归守制。高克正家居之后,四方执经问业的拥挤一堂。有时与二三位名流,在芝山之麓以诗会友,也欣然举觞,忘怀得失。平常言谈都以乡里利病为主题,如禾平庄(今龙海市海澄镇和平、罗坑两村)的田赋、九都(在今海澄镇)的水利、机易山的采金诸事,常为当道主持或分忧,里人多蒙其惠。性好急人之急,囊中...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郭锡镏
郭锡镏(1706~1765年),又名天赐,生于龙山庙兜。幼年随父去台,初居半线(今彰化县属),后迁大加蚋(今台北市)。在兴雅庄一带垦荒种植,凿洞修渠,引水灌溉,为台湾农田、水利建设奋斗一生,是闽南人开发台湾的突出人物之一。郭锡镏约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之后随父去台,经过父子10余年惨淡经营,积蓄一定财产。随着大批移民的涌入,新垦土地日广。为实现大规模经营农业的雄心壮志,郭锡镏于乾隆初年北迁大加蚋兴雅庄一带开发大荒埔。同时兴修水利,改善农田灌溉条件。乾隆五年(1740年),他将彰化田产全部变卖,募工在新店溪支流青潭溪上围堰截水,开凿大坪林合兴寮石空顶圳,历经数年终告完成,解决部分农田缺水问题,但引水量小,灌溉能力仍不足。为使原垦和新垦的农田解除干旱威胁,郭锡镏直接从新店溪上开辟渠道,引水汇合石空顶圳,筑成一条长达数十里的大坪林圳。引水工程所经过的路线多是高山深涧,中间还得跨越景美溪。为解...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徐鼎
徐鼎(生卒年未详),字思重,漳浦县城东郊象墩(今炉尾村和尚墩)人,后迁居县城。祖父徐仕耕,宣德年间,漳浦县儒学扩修,仕耕捐献屋地,扩为学宫门径,漳州府通判关谅主持此事,要以钱补偿,仕耕坚辞不受;后来,学宫前面要开凿泮池,仕耕又以地2亩赠送,大家都赞扬仕耕献地建学的举动。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徐鼎中进士,授江西抚州府临川知县,到任后,清理粮赋,把没有实际土地的“虚粮”清理掉,平均徭役,减轻百姓的负担;崇尚办学,判决刑狱慎重。任期满,擢南京户科给事中,不久,转北京礼科给事中,上疏陈述“六事”,又弹劾不正的督抚大臣,朝廷内外对他十分敬重。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徐鼎奉朝廷使命,路过家乡漳浦,此时,适值俞大猷会同闽、广军队攻打饶平武装集团首领张琏,百姓苦于运输军粮和物资。徐鼎立即写信给主管的官员,请求象诏安县一样,允许百姓分给续运;并上疏朝廷,请归还以前浙江向福建借的粮银,以解除福建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