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奉唐开元年间丹阳籍进士仙芝为始祖。六世福,宦于金坛,遂居县南之岳阳。二十六世可成,明洪武初年由岳阳南迁于湖西,创居城头,后裔又析居张茅蓬、后渎、庄阳、观基渎等村,皆在金坛长荡湖(洮湖)西岸。谱载十五修谱序、族内派支称谓起源、及城头、后渎等各支世系录,世系录皆起于第四十三、四十四世(出生于清末、民国)。
金沙湖西丁氏族谱不分卷(江苏金坛)相关文献
陇西郡李氏族谱不分卷
陇西郡李氏族谱不分卷,家谱名:陇西郡李氏宗谱:不分卷:[平阳]作者:(清)李东元等继修堂号:同善堂
陇西郡李氏族谱不分卷
陇西郡李氏族谱不分卷,家谱名:陇西郡李氏宗谱:不分卷:[平阳]作者:(清)李东元等继修堂号:同善堂
江苏-常州-金坛段玉裁
段玉裁(1735-1815)清代经学家、文字音韵训诂学家。字若膺,号茂堂。江苏金坛人。龚自珍外公。段玉裁博览群书,著述宏富,由经学以治小学。在小学范围内,又从音韵以治文字训诂。根基充实,深得体要。所著《六书音韵表》以顾炎武《音学五书》和江永(1681-1762)《古韵标准》为基础,分古韵为17部,在古韵学上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说文解字注》体大思精,成就极大。段玉裁不仅贯串全书,详加注释,把《说文》在考订文字、声音、训诂方面的真实价值阐发无遗,而且创造许多研究词义的方法,为汉语训诂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内容和新的门径。雍正十三年乙卯(1735年),段玉裁出生于江苏省金坛西门外大坝头村,有一姐二弟一妹,父亲虽为塾师,但收入微薄。由于父亲常年在外执教,家务全由母亲史氏操劳。全家人衣着粗布,常年是大麦粥糊口,很少吃上白米饭,家境非常清贫。乾隆一十三年(1748年),十三岁补诸生,曾至扬州安定书院就读...
江苏省-常州-金坛史惇
史惇崇祯三年(1630)举于乡。十三年(1640)就教。思宗急于用人,特于崇祯十五年加开一科,不分一二三甲。廷试阅卷,史惇第一,同进士一体除官。史惇及第后,授户部山东司主事,监禄米仓。旧例多杂费,至使很多破产,史惇到任后一概革除。历-外、郎中,升九江知府。当时流寇猖獗于黄梅、广济之间,与九江仅隔衣带水。史惇上任后“严保甲,勤哨探,贼不得渡。”左良玉与起义军战于朱仙镇,大败,退至襄阳,集和残余部队顺流下江西,一路多行杀掠。左良玉因刚刚打了败仗,心中不免猜惧,至九江驻兵。巡抚张凤翮与众人商议,欲关闭城门,拒绝左良玉的部队进城,史惇说:“如果如此,则左良玉一定会怀疑有密旨,他必然要哗变。只有开城犒师,才可以释其疑心,而杀掠才会停止。”史惇请同推官某一同去见左良玉。左良玉果然大喜,下令禁止士卒有所干犯。不久,史惇因刚直不阿得罪高官而归乡。余事不详。
江苏-常州-金坛段驯
段驯,清代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段玉裁的女儿。龚自珍的母亲。龚丽正的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