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奉战国齐相王蠋之子熙为一世祖。据云熙隐居沛县,其七世孙尊,西汉末年率家迁居东海郡朐县云台山西麓,建宅立庄,命名当路,尊遂为当路开基祖。后裔于明代多内迁于苏北、赣榆、山东郯城、临沐等地。今居当路者,皆第五十四世玘(明初人)之后。卷一前言、凡例、东海王氏源流、恩荣、里居、宗祠、丘墓、艺文,玘下长房至四房世系图,卷二、三玘下五房世系图,及山诸城东武支等世系图,卷四赣榆县兴庄、垒墩世系图,卷五郯城珩头、王桥世系图、古今人物传记。
东海当路王氏宗谱五卷(江苏连云港)相关文献
江苏连云港东海胡氏综述
江苏连云港东海胡氏综述,东海胡氏修谱委员会 胡姓是当代中国第十三大姓,拥有人口一千八百多万,主要居
江苏省-连云港-东海糜芳
麋(mí)芳(生卒年不详),字子方,东海朐(qú)县(今江苏连云港)人。本为徐州牧陶谦部下,后与其兄糜竺拒绝曹操任命,一同投奔刘备。刘备称汉中王时,糜芳为南郡太守,与荆州守将关羽不和。后因未完成供给军资的任务而被关羽责骂,心中不安,在孙权的引诱下与将军傅士仁一同投降吴国,导致关羽兵败被杀。此后在吴国担任将军,并且为吴征伐。人物生平弃官随备麋芳先辈世代经商,家中仆役上万,财产极为丰厚。最初随兄长麋竺跟随徐州牧陶谦。兴平二年(195年),陶谦病逝,麋芳随兄长追随刘备。建安元年(196年),刘备被吕布击败投靠曹操时,麋芳曾被曹操上表荐为彭城相,但最终没有接受,而是继续随刘备奔波。开城降吴关羽镇守荆州时,麋芳任南郡太守屯江陵,而将军傅士仁屯公安,二人一直嫌弃关羽轻视自己。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北伐襄樊,命二人供给军资,但二人没有完成任务,关羽便放出话说:“回来再收拾你们。”二人皆恐惧不安。...
江苏省-连云港-东海葛心泉
葛心泉(1842-1908年),字润田,原籍江苏省沭阳县。12岁时随父母逃荒海州5城内定居。葛心泉自幼勤奋好学,14岁时即能写会算,街坊邻里都欢喜他。15岁时入义昌杂货站学徒,克勤克俭,善于服务,颇得同仁、顾客称赞。18岁时,应对有度,精于珠算,被新浦某大粮行丁老板请去帮帐,因其经营有方,对丁氏粮行的兴隆有一定贡献,丁老板即资助他自立门庭,另办粮行,并于海州城内西大街设立分行。自此声誉日高,家也渐旺,先后修建房屋100余间,购买良田100多顷,跻于海州“五大家”之列。葛心泉发家后,一贯以“积善积德”为立身之本,悉心为社会造福,常舍家资济贫,并带头出资修建学宫、寺庙,因而博得“葛三善人”的美名。任海州积谷董事长,原积谷董事杨士英诬告其-,经沈云霈、刘坤—(清两江总督)秉公查核,以“无有事实”结案;“坤董之争”使葛心泉声誉日广,清廷派汪树堂题书“见义勇为”、“一门孝友”两块贴金匾额赠他,以示褒...
东海当路王氏的三次迁徙
连云港市云台山区当路庄,是东海当路王氏的发祥地。家谱记载,王氏在当路立庄,始于汉哀帝元年(公元前6年),至今已有2020年的历史,世系已经延续了80多代。当路王氏作为一个历史久远、人口众多、分布较广、人才辈出的望族,不仅在苏北鲁南地区是名门望族,在全国也有较大的影响。著名历史文化学者王大良、夏志刚,在其撰写的中国大姓《周吴郑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王姓在全国的分布状况:“以河南、山东、山西为主,河北、陕西、江苏(苏北)、安徽(皖北)次之。”今日当路王氏主要分布在苏北海属和鲁西南地区所辖诸市县,与《周吴郑王》一书的记载完全吻合。当路王姓经过2000多年的生息繁衍,已形成了以连云港市为中心,不断向周边地区拓展的分布格局。当路王氏历史上除了正常的人口流动,主要有三次较大规模的迁徙,其路线也分三条。清早期以前,云台山一直矗立于大海之中,当路庄也近海。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郯城发生了强烈的地震,...
东海当路三槐堂王氏54世迁出各地始祖
王瑢、王瑄,明初落户山东安丘赵戈;王明,七老之一,洪武二年,移居烟台蓬莱;王亮,七老之一,洪武二年,移居沂水;王玉,七老之一,洪武二年,移居安丘寿山庄;王良臣,七老之一,洪武二年,移居日照张仙庄;王义臣,七老之一,洪武二年,移居山东台头庄;王彦明,明初移居山东诸城;王代,落籍莒州王家山西头蛟龙;王珊,落籍莒南板泉武阳;王烨,沂州兰山曹庄,华院寺,王庄;王煜,沂州重沟,玉皇庙;王岱,沂州府薛庄;当路57世王宿迁入淮安府刘老庄、黄营、涟窑等地。东海当路王氏名宗54世王玘:明洪武时诞生于东海当路,是当路三槐堂54世,是当路王氏守基之祖。父道讳锦程,明初为镇西将军,年七十仍镇登州。玘公谨尊父命,守基当路;其后代子孙,广布于鲁南苏北,散处于神州诸省,播迁于海外邦国。生有五子,谦、证、让、议、谏。六世孙王明鹤,明万历年间武进士,后为两广总兵。修有《东海当路王氏宗谱》,是当路王氏中兴之祖。山东王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