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谱卷二十二应汉,应演世系续修。自称是分宁双井后裔。
黄氏宗谱(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相关文献
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汪轫
汪轫(约公元一七二三年至一七八五年间在世)字辇云(一作字鱼亭),江西武宁人。生卒年均不详,约自清世宗雍正初,至高宗五十年之间在世,年五十七岁。少孤贫向学,从同邑盛谟游。乾隆优贡生,官吉水训导。尝与鲁仕骥客雷鋐幕中,极为器重。与蒋士铨、杨垕善,相视如昆弟。性赣直尚气谊。与赵由仪交尤契,时有“四子”之目。晚年,自放于酒,醉则痛哭呼由仪不置。轫好为诗,古体追汉、魏,近体师李白、孟浩然,所作凡二千余首,名曰《鱼亭诗钞》。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其父黄庶是专学杜甫的诗人,舅父李常是藏书家。黄庭坚自幼好学,博览经史百家。英宗治平四年(1067)登进士第。神宗熙宁时期,黄庭坚先后任汝州叶县(今属河南)尉、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元丰三年(1080)知吉州太和县(今属江西),政令清简平易。七年,移监德州德平镇。元□时入京编修《神宗实录》,其间苏轼知贡举,曾聘为参详官。《实录》修成,黄庭坚迁起居舍人。绍圣时新党章□、蔡卞等用事,-元□旧臣,黄庭坚被劾修实录诬枉,责贬涪州(今四川涪陵)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后移戎州(今四川宜宾)。徽宗即位,受命内迁,又因赵挺之排挤,被除名编管宜州(今广西宜山),死于贬所。黄庭坚为苏门四学士之首。他的政治态度与苏轼相近,他不大赞成王安石变法,但关心国事,同情人民,为人有抱负,有识见,讲操守。丈夫存远...
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卢元鼎
卢元鼎(?~?),字号不详,江西武宁人。明朝某年某科武举第一人。据《江西通志·武举人卷》记载:武宁卢元鼎,明穆宗天启四年(1624)甲子科武举乡试,状元都司。再查后面“武进士卷”,却不见卢元鼎的名字。继而又查自明朝天启四年(1624)以后至崇祯朝乃至大清朝武进士、武状元名录,均未发现卢元鼎的大名。不知这状元都司从何而来。姑且存之,俟考。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黄绮
黄绮(1914~2005)号九一。祖籍江西修水,出生于安徽安庆。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194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先后任教于中法大学、安徽大学、天津师范学院、南开大学、河北大学等,后调入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顾问,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中国语言协会常务理事,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兼河北大学语言文字学教授。自幼开始学习书法,擅真、行、草、隶、篆各体,把书法作为艺术和学术来研究,形成书法理论体系,创立了“铁戟磨沙体”篆书和“三间书”行书,风格雄奇清丽、古朴苍劲。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出和被收入多种书法作品专集。在书法理论、语言文字、绘画、篆刻、诗词创作等方面均有显著成就。论著有《黄绮书-文集》、《黄绮书法篆刻选》、《黄绮论书款跋》、《黄绮书法刻印集》、《解语》、《说文解字三索》、《论古韵分部及之、支、脂是否应分为三》、《...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黄灏
黄灏,字商伯,又字景夷,号西坡。原籍都昌,后裔迁居星子,黄灏是朱子及业门人,堪称“考亭后学”,而黄家则是理学世家,自宋末,到明代,诗书传家,人才辈出,在地方上很有影响。幼敏悟强记,肄业荆山僧舍三年,入太学,擢进士第。教授隆兴府,知德化县,以兴学校、崇政化为本。岁馑,行振给有方。王蔺、刘颖荐于朝,除登闻鼓院。光宗即位,迁太常寺簿,论今礼教废阙,请敕有司取政和冠昏丧葬仪,及司马光、高闶等书参订行之。除太府寺丞,出知常州,提举本路常平。秀州海盐民伐桑柘,毁屋庐,莩殣盈野,或食其子持一臂行乞,而州县方督促捕欠,颢见之蹙然。时有旨倚阁夏税,遂奏乞并阁秋苗,不俟报行之。言者罪其专,移居筠州,已而寝谪命,止削两秩,而从其蠲阁之请。灏既归里,幅巾深衣,骑驴匡山间,若素隐者。起知信州,改广西转运判官,移广东提点刑狱,告老不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