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元溪邵氏宗谱 [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8[1949]续修. 5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缺卷3.
远祖 : 召康. 召者雍州地名. 康公食禄于召,遂以召为姓.
受姓祖(58世) : 邵驯,字伯春. 安公次子. 为河南尹,又任怀隗为光禄勋,以其世故封添邑. 召以地而邵,则因封邑而加之者也。
始祖(68世) : (晋) 邵坦,字君平. 恭公之子. 永嘉授睦州始新令,遂室而居. 始新今之淳安县,唐曰睦州,晋曰始新。
始迁祖(105世) : (五代) 邵爽举. 文耸公长子. 授员外郎散骑常侍,五代时由睦州徙婺之金华,居循理乡青龙山前,是为金华之始祖.
下干支祖(110世) : (宋) 邵景安,字仁父. 从公长子. 自青龙山迁下干.
赤松祖(113世) : (宋) 邵德元,字存善,行千七 ; 与堂兄邵文光,字名耀,行千二. 由南山下干迁北山赤松.
砂溪祖(113世) : (宋) 邵宏,字名朗,行千九. 百十七公之子.
散居地 : 浙江省金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通元溪邵氏宗谱 [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8[1949]续修. 5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缺卷3.
远祖 : 召康. 召者雍州地名. 康公食禄于召,遂以召为姓.
受姓祖(58世) : 邵驯,字伯春. 安公次子. 为河南尹,又任怀隗为光禄勋,以其世故封添邑. 召以地而邵,则因封邑而加之者也。
始祖(68世) : (晋) 邵坦,字君平. 恭公之子. 永嘉授睦州始新令,遂室而居. 始新今之淳安县,唐曰睦州,晋曰始新。
始迁祖(105世) : (五代) 邵爽举. 文耸公长子. 授员外郎散骑常侍,五代时由睦州徙婺之金华,居循理乡青龙山前,是为金华之始祖.
下干支祖(110世) : (宋) 邵景安,字仁父. 从公长子. 自青龙山迁下干.
赤松祖(113世) : (宋) 邵德元,字存善,行千七 ; 与堂兄邵文光,字名耀,行千二. 由南山下干迁北山赤松.
砂溪祖(113世) : (宋) 邵宏,字名朗,行千九. 百十七公之子.
散居地 : 浙江省金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通元溪邵氏宗谱 [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8[1949]续修. 5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缺卷3.
远祖 : 召康. 召者雍州地名. 康公食禄于召,遂以召为姓.
受姓祖(58世) : 邵驯,字伯春. 安公次子. 为河南尹,又任怀隗为光禄勋,以其世故封添邑. 召以地而邵,则因封邑而加之者也。
始祖(68世) : (晋) 邵坦,字君平. 恭公之子. 永嘉授睦州始新令,遂室而居. 始新今之淳安县,唐曰睦州,晋曰始新。
始迁祖(105世) : (五代) 邵爽举. 文耸公长子. 授员外郎散骑常侍,五代时由睦州徙婺之金华,居循理乡青龙山前,是为金华之始祖.
下干支祖(110世) : (宋) 邵景安,字仁父. 从公长子. 自青龙山迁下干.
赤松祖(113世) : (宋) 邵德元,字存善,行千七 ; 与堂兄邵文光,字名耀,行千二. 由南山下干迁北山赤松.
砂溪祖(113世) : (宋) 邵宏,字名朗,行千九. 百十七公之子.
散居地 : 浙江省金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通元溪邵氏宗谱 [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8[1949]续修. 5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缺卷3.
远祖 : 召康. 召者雍州地名. 康公食禄于召,遂以召为姓.
受姓祖(58世) : 邵驯,字伯春. 安公次子. 为河南尹,又任怀隗为光禄勋,以其世故封添邑. 召以地而邵,则因封邑而加之者也。
始祖(68世) : (晋) 邵坦,字君平. 恭公之子. 永嘉授睦州始新令,遂室而居. 始新今之淳安县,唐曰睦州,晋曰始新。
始迁祖(105世) : (五代) 邵爽举. 文耸公长子. 授员外郎散骑常侍,五代时由睦州徙婺之金华,居循理乡青龙山前,是为金华之始祖.
下干支祖(110世) : (宋) 邵景安,字仁父. 从公长子. 自青龙山迁下干.
赤松祖(113世) : (宋) 邵德元,字存善,行千七 ; 与堂兄邵文光,字名耀,行千二. 由南山下干迁北山赤松.
砂溪祖(113世) : (宋) 邵宏,字名朗,行千九. 百十七公之子.
散居地 : 浙江省金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通元溪邵氏宗谱 [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8[1949]续修. 5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缺卷3.
远祖 : 召康. 召者雍州地名. 康公食禄于召,遂以召为姓.
受姓祖(58世) : 邵驯,字伯春. 安公次子. 为河南尹,又任怀隗为光禄勋,以其世故封添邑. 召以地而邵,则因封邑而加之者也。
始祖(68世) : (晋) 邵坦,字君平. 恭公之子. 永嘉授睦州始新令,遂室而居. 始新今之淳安县,唐曰睦州,晋曰始新。
始迁祖(105世) : (五代) 邵爽举. 文耸公长子. 授员外郎散骑常侍,五代时由睦州徙婺之金华,居循理乡青龙山前,是为金华之始祖.
下干支祖(110世) : (宋) 邵景安,字仁父. 从公长子. 自青龙山迁下干.
赤松祖(113世) : (宋) 邵德元,字存善,行千七 ; 与堂兄邵文光,字名耀,行千二. 由南山下干迁北山赤松.
砂溪祖(113世) : (宋) 邵宏,字名朗,行千九. 百十七公之子.
散居地 : 浙江省金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博陵邵氏宗譜, 2, 卷2_ 派行 世系 一世祖浩公起, 190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光绪26[1900]重修. 3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此谱部分书页及书签题破损不全. 卷3之书签有 ”上岙” 字样.
一世祖 : 邵浩,字思德,号永明.
派祖(13世) : 邵均兴,行万十七(乐清南社派) ; 邵均福,行万十八 ; 邵均禄.
营田始祖(14世) : 邵元初,字子弦,号直斋,行千一. 均福公长子. 于元至大辛亥年迁永嘉34都营田.
貌桥始祖(14世) : 邵元明,字子朗,名孟赐,号月亭,行千三. 均福公三子. 于元延祐庚申年迁居乐清县东14都貌桥头地属龙川.
均禄公下支祖(14世) : 邵元临,字子深,号一乐,行千五.
元初公生三子(15世) : 邵承魁,字茂爵,号琴乐 ; 邵承通,字茂达 ; 邵承评,字茂义.
元明公生四子(15世) : 邵喜孙,字茂仁,号乐川,行康四 ; 邵喜定,字茂义,号怡乐,行康五 ; 邵喜住,字茂礼,号明乐,行康六 ; 邵喜弟,字茂智,号成川,行康四.
岩峰始祖(19世) : (明) 邵友委,字钦霖,号松溪,行法十七. 元临公之后. 于成化20年迁乐清13都岩峰头坑.
上岙祖(20世) : (明) 邵敏廷,字尹轩. 友委公三子. 正德16年迁上岙.
仰天河祖(21世) : 邵时玉.
田垟祖(21世) : 邵时贺,号源远.
虹桥祖(21世) : 邵时希.
烘头始祖(21世) : 邵时宏. 喜弟公之后.
南社祖(22世) : 邵朝圣,行元一.
塔渎祖(25世) : 邵元德,字允章.
讳行 : 均元喜子与 仕友敏时朝 永守大德安 康宁瑞必传 佳 祯焕敬长芳 历载专经学 尊崇葆性真 簪缨隆懋祖 化育遇阳春 善宝登廷位 纯儒献席珍 发祥开泰运 萃美万年新.
表行 : 国悦茂夫弘 公钦尹仲存 世希庆良廷 圣炳尚可教 清平开景秀 起立道光昌.
雁行 : 万千康宁安 茂法仁信元 性义忠和美 章文秉礼存 温 功名富寿征 栽培昌后裔 箕裘预肯堂 云礽常挺秀 遗泽诵羲皇.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嘉县, 及乐清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