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铜鼎谢姓氏族源流一卷(湖南省怀化市)

铜鼎谢姓氏族源流一卷(湖南省怀化市)

始迁祖玉春,字子礼,明代人。
铜鼎谢姓氏族源流一卷(湖南省怀化市)简介资料
怀化
1948年
一册
1948
民国
铜鼎谢姓氏族源流
稿本
谢竟匀
毛装
相关人物
铜鼎谢姓氏族源流一卷(湖南省怀化市)相关文献
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向荣
向荣(辰河高腔)湖南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向荣七岁起就随祖父学唱辰河戏,九岁进班唱戏,以后慢慢地戏路拓宽,并逐渐掌握了较多的剧目和曲牌。辰河戏中的高、低、昆声腔曲牌大都会唱。五七年在泸溪剧团任教时,将自己所学得的曲牌,剧目,以及各行当的表演技巧,全部传授给团内的演员。曾专门在司鼓方面教了刘跃鸿、张永平二人,作为剧团司鼓的继承人;此后,2003年县剧团招了一批新生力量,又将司鼓技术传授儿子向敏谦,通过努力,向敏谦现在能独立工作,可伴奏五六个大型剧目的司鼓,同时协助父亲进行曲牌、剧目的整理工作。向荣,在辰河戏业内享有盛名,至今还能背出许多戏本,尤其能背出多本“目连戏”剧本,亦能导演、圈腔、念唱做打,无所不能。退休后,仍坚持教徒传艺,痴心不改。传承谱系向家祖父兄弟三代都从事辰河戏剧事业:大祖父:向开科、攻生行、兼司鼓。多从事围鼓坐唱,也上高台搭班演唱。三祖父:向开榜、攻旦行、...
查看全文
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谢科团
谢科团(苗侗芦笙节)“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谢科团,男,1960年6月生于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藕团乡老里村3组,自幼喜爱民间工艺和民间器乐,特别是8岁开始就随祖父学习吹芦笙以及敲打民间的一些器乐,1969年—1977年在本寨读书,1972年—1975年在贵州黎平县读书,1976年—1977年在本乡读初中,初中毕业后在务农,农闲时就跟父亲及前辈学习吹芦笙,长大后成了村寨芦笙能手,在一年一度的芦笙节活动中,他既是组织者又是芦笙队师傅。个人技艺传承与现状:1、负责“苗侗芦笙节”基地(藕团乡“牛筋岭”)每年举办的大型芦笙节活动的队员教学和组织;2、负责周边县市的苗族和侗族的芦笙队的联络协调工作;3、负责小孩学吹芦笙技艺和苗族芦笙的曲调音乐;4、因技艺突出深受当地群众的称赞,已成为他们的传承典型代表人物;5、在对外宣传上,经常组队或代表地方参加一些民族性大型活动,1996年代表靖州参...
查看全文
湖南省-怀化市-沅陵黄休香
黄休香(沅陵山歌)“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黄休香,女,生于1964年8月1日,土家族人,初中文化程度,沅陵县明溪口镇卢家村村孟家村组人,现居住沅陵镇龙兴居委会西二中巷402号。从事个体经营,从小喜爱山歌,擅长唱山歌、民间小调。尤以唱“落阳腔”和“高山腔”为最。沅陵是个多民族的集居地区,杂居着25个少数民族。由于迁涉历史变故,自然环境的差异,风俗习惯的不同,语言传递等方面因素,受楚黔文化与江河文明的影响,使得山歌异彩纷呈,腔调繁多。黄休香就生长在上河腔系的“落阳腔”调和北河腔调“高山腔”的山歌流传地域,从小就受到山歌的熏陶爱听山歌。那个时代是大集体,几十个劳动力一起出工收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聚在一起免不了要调侃和对歌,后来就跟着学唱山歌,逐渐从众山歌爱好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当地远近闻名、家喻户晓的百姓深受欢迎和喜爱的优秀山歌手。黄休香的嗓音高亢、明亮,音域宽广,风格纯正,...
查看全文
湖南省-怀化市-溆浦严如煜
严如煜(1760~1826),字炳文,号乐园,湖南省淑浦县人。曾求学岳麓书院,师从罗典。读书期间,先生教以程朱之学,每每进益良多。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以优行”选入京师国子监读书,为贡生,学使张姚成称其有“经世才”。嘉庆五年(1800),以“孝廉方正科”参加廷试。当时,川陕湖(湖北)一带白莲教起义军势力正旺,廷试便以平定三省教军及善后事宜为题,让应试者出谋献策。严如煜答卷中所述策略受到嘉庆皇帝称赞。如煜乘机又上《屯田方略十二事》章,深得皇帝赏识。旋被选为知县、指调陕西。同时,朝廷又将他进呈的策略转发川陕湖三省大帅督抚,令其采行。嘉庆六年(1801)二月,就任洵阳知县。洵阳系白莲教起义军纵横驰骋、往来川楚的必经之路,严如煜针对起义军偏于流动作战的弱点,厉行“坚壁清野”,在县境内险要处修筑堡塞,屯积粮草,组织团勇进行守备。还与湖北省郧西县知县孔继干联合训练“三天门十三卡”乡勇,实行军事...
查看全文
风水宝物--铜鼎
青铜制成,泰山碧霞祠法师开光加持。风水大师根据周易标准,运用了大量的周易学原理,即五行相生、三才相合、阴阳纯正、数理配合、材质选用精确搭配,精心设计。 鼎是青铜器中最重要的器物。鼎的使用,最清楚的标明了权利的大小和地位的高低。史书曰,祭天敬祖,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宁乡鳌山谢氏十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陈留堂, 1995年十修. 22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金陵鼻祖 : (宋)谢深甫, 字子肃号斋, 因官由金陵迁居楚南. 两大房祖 : (明)谢子贵长子谢孙林, 字茂材号法魁 ; 次子孙达, 子尊三号静斋. 散居地 : 湖南省宁乡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及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宁乡鳌山谢氏十修族谱
浏览:100
謝氏九修支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东山堂镌, 民国20[1931]年修. 存12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本谱不全. 缺卷11-12. 受姓一世祖 : 申伯. 本姜姓,为周宣王元舅,出封于谢(今河南陈留),以邑为氏. 会稽开系祖 : (汉) 谢智,字嶤卿,号夷吾. 由河南陈留迁会稽山阴. 开派祖(41世) : (宋) 谢义硕,字知章. 宁益始迁祖(44世) : (元) 谢忠烈,字南翁. 由豫章迁长沙,卜居宁乡唐市. 生二子 : 谢孝暹 ; 谢孝昌. 益阳支祖(45世) : 谢孝昌,字继文. 忠烈公次子. 由宁始迁益阳火田. 二传分勋, 富, 荣三房. 房祖(47世) : (明) 谢祖勋,字元功. 思经公长子. 居火田. 下有二子: 谢嶤洪,字廷贤 ; 谢嶤清,字名良,号廷芳. 房祖(47世) : (明) 谢祖富,字赐贵. 思经公三子. 由火田迁大岭坪谢家湾. 下一子: 谢嶤裔,字圣广. 房祖(47世) : (明) 谢祖荣,字朝阳,号真荣. 思经公四子. 由火田迁三里谢家洲. 下有三子: 谢嶤翱,字游盛,号景平 ; 谢嶤源 ; 谢嶤显,字耀宗. 旧派行 : 硕纹允忠孝 思祖嶤橓贤 青风传玉映 道学最为先. 七修续定派行 : 远锡兴方盛 英才定劭前 隆平征佐辅 多士羡班联 宝树增荣久 庭阶俊秀连 奇勋垂万古 德业尚纯全. 散居地 : 湖南省益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名页题 : 谢氏支谱 版心题 : 𫞚阳谢氏九修支谱
浏览:100
謝氏九修支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东山堂镌, 民国20[1931]年修. 存12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本谱不全. 缺卷11-12. 受姓一世祖 : 申伯. 本姜姓,为周宣王元舅,出封于谢(今河南陈留),以邑为氏. 会稽开系祖 : (汉) 谢智,字嶤卿,号夷吾. 由河南陈留迁会稽山阴. 开派祖(41世) : (宋) 谢义硕,字知章. 宁益始迁祖(44世) : (元) 谢忠烈,字南翁. 由豫章迁长沙,卜居宁乡唐市. 生二子 : 谢孝暹 ; 谢孝昌. 益阳支祖(45世) : 谢孝昌,字继文. 忠烈公次子. 由宁始迁益阳火田. 二传分勋, 富, 荣三房. 房祖(47世) : (明) 谢祖勋,字元功. 思经公长子. 居火田. 下有二子: 谢嶤洪,字廷贤 ; 谢嶤清,字名良,号廷芳. 房祖(47世) : (明) 谢祖富,字赐贵. 思经公三子. 由火田迁大岭坪谢家湾. 下一子: 谢嶤裔,字圣广. 房祖(47世) : (明) 谢祖荣,字朝阳,号真荣. 思经公四子. 由火田迁三里谢家洲. 下有三子: 谢嶤翱,字游盛,号景平 ; 谢嶤源 ; 谢嶤显,字耀宗. 旧派行 : 硕纹允忠孝 思祖嶤橓贤 青风传玉映 道学最为先. 七修续定派行 : 远锡兴方盛 英才定劭前 隆平征佐辅 多士羡班联 宝树增荣久 庭阶俊秀连 奇勋垂万古 德业尚纯全. 散居地 : 湖南省益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名页题 : 谢氏支谱 版心题 : 𫞚阳谢氏九修支谱
浏览:100
谢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良翰堂, 民国8[1919]年合修. 存15册 : 插图. 注 : 此谱含古义宁州(今江西省修水县,铜鼓县)万家坊各支谢氏世传. 世传卷版心注民国8[1919]年合修. 注 : 此谱多处破损难阅. 修谱人员不详. 卷数杂异, 不确定是否齐全. 下叠山一世祖(1世) : 谢九峻,行寿三. 文申公三子. 为申伯公75世孙. 居赣州长宁黄龙坳高茶舍. 一世祖(1世) : (元明之际) 谢寿七,字九嶷. 文申公七子. 明永乐间由福建汀洲府宁化县石壁村迁江西虔州(今赣州府安远县流车市). 始居帽石寨筠竹上,次居罗陂村石源围. 立籍安远县南桥堡兴仁一都,后分长宁县. 龚家塅一世祖(1世) : 谢九仑,行寿九. 文申公九子. 子孙析置向义乡双溪等地. 一世祖(1世) : 谢德胜. 文诰公之子. 居大塅. 一世祖(1世) : 谢和常. 一世祖(1世) : 谢启常,行六二郎. 彦康公长子. 自熙公出奔东粤遂世居潮州府. 惟公有裔有分居闽邵武者. 生二子(2世) : 谢裕后 ; 谢庆后. 一世祖(1世) : 谢成盛,字紫茂,号荣山. 由福建分派抵古治梅州呈乡县差千堡. 生二子(2世) : (明) 谢文昌,号辉宇(子孙析置安泰乡等地) ; 谢文端. 裕后公下派祖(4世) : 谢德先,字学孚,行旺大郎 ; 谢及先,字馆海 ; 谢义先,名桢. 后裔分居溯阳饶平县弦歌都, 大埔县永兴甲七昌埧, 及龙溪县等地. 义先公生四子(5世) : (明) 谢传经,名奠邦,行九十四郎(子孙析置向义乡交湖岭,五溪等地) ; 谢传书,行元三郎 ; 谢传礼,行元六郎 ; 谢传乐,行元七郎. 庆后公下派祖(5世) : 谢惟亮 ; 谢惟政 ; 谢惟敬. 子孙析置向义乡南岭等地. 乳源始祖(6世) : 谢法载,一字如珍,名旺二郎. 及先公之孙. 由闽迁粤韶州乳源县龙浦都石带村. 子孙析置长溪,高丽等地. 会昌始祖(7世) : 谢英经,字朝达,号切庄. 琛公之后. 派字(1-22世似为) : 寿福仲用廷 谢天德遵登 光锡元文 兆其志(枝)日 有荣应运. 散居地 : 江西省修水县, 铜鼓县, 及万载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谢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良翰堂, 民国8[1919]年合修. 存15册 : 插图. 注 : 此谱含古义宁州(今江西省修水县,铜鼓县)万家坊各支谢氏世传. 世传卷版心注民国8[1919]年合修. 注 : 此谱多处破损难阅. 修谱人员不详. 卷数杂异, 不确定是否齐全. 下叠山一世祖(1世) : 谢九峻,行寿三. 文申公三子. 为申伯公75世孙. 居赣州长宁黄龙坳高茶舍. 一世祖(1世) : (元明之际) 谢寿七,字九嶷. 文申公七子. 明永乐间由福建汀洲府宁化县石壁村迁江西虔州(今赣州府安远县流车市). 始居帽石寨筠竹上,次居罗陂村石源围. 立籍安远县南桥堡兴仁一都,后分长宁县. 龚家塅一世祖(1世) : 谢九仑,行寿九. 文申公九子. 子孙析置向义乡双溪等地. 一世祖(1世) : 谢德胜. 文诰公之子. 居大塅. 一世祖(1世) : 谢和常. 一世祖(1世) : 谢启常,行六二郎. 彦康公长子. 自熙公出奔东粤遂世居潮州府. 惟公有裔有分居闽邵武者. 生二子(2世) : 谢裕后 ; 谢庆后. 一世祖(1世) : 谢成盛,字紫茂,号荣山. 由福建分派抵古治梅州呈乡县差千堡. 生二子(2世) : (明) 谢文昌,号辉宇(子孙析置安泰乡等地) ; 谢文端. 裕后公下派祖(4世) : 谢德先,字学孚,行旺大郎 ; 谢及先,字馆海 ; 谢义先,名桢. 后裔分居溯阳饶平县弦歌都, 大埔县永兴甲七昌埧, 及龙溪县等地. 义先公生四子(5世) : (明) 谢传经,名奠邦,行九十四郎(子孙析置向义乡交湖岭,五溪等地) ; 谢传书,行元三郎 ; 谢传礼,行元六郎 ; 谢传乐,行元七郎. 庆后公下派祖(5世) : 谢惟亮 ; 谢惟政 ; 谢惟敬. 子孙析置向义乡南岭等地. 乳源始祖(6世) : 谢法载,一字如珍,名旺二郎. 及先公之孙. 由闽迁粤韶州乳源县龙浦都石带村. 子孙析置长溪,高丽等地. 会昌始祖(7世) : 谢英经,字朝达,号切庄. 琛公之后. 派字(1-22世似为) : 寿福仲用廷 谢天德遵登 光锡元文 兆其志(枝)日 有荣应运. 散居地 : 江西省修水县, 铜鼓县, 及万载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谢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良翰堂, 民国8[1919]年合修. 存15册 : 插图. 注 : 此谱含古义宁州(今江西省修水县,铜鼓县)万家坊各支谢氏世传. 世传卷版心注民国8[1919]年合修. 注 : 此谱多处破损难阅. 修谱人员不详. 卷数杂异, 不确定是否齐全. 下叠山一世祖(1世) : 谢九峻,行寿三. 文申公三子. 为申伯公75世孙. 居赣州长宁黄龙坳高茶舍. 一世祖(1世) : (元明之际) 谢寿七,字九嶷. 文申公七子. 明永乐间由福建汀洲府宁化县石壁村迁江西虔州(今赣州府安远县流车市). 始居帽石寨筠竹上,次居罗陂村石源围. 立籍安远县南桥堡兴仁一都,后分长宁县. 龚家塅一世祖(1世) : 谢九仑,行寿九. 文申公九子. 子孙析置向义乡双溪等地. 一世祖(1世) : 谢德胜. 文诰公之子. 居大塅. 一世祖(1世) : 谢和常. 一世祖(1世) : 谢启常,行六二郎. 彦康公长子. 自熙公出奔东粤遂世居潮州府. 惟公有裔有分居闽邵武者. 生二子(2世) : 谢裕后 ; 谢庆后. 一世祖(1世) : 谢成盛,字紫茂,号荣山. 由福建分派抵古治梅州呈乡县差千堡. 生二子(2世) : (明) 谢文昌,号辉宇(子孙析置安泰乡等地) ; 谢文端. 裕后公下派祖(4世) : 谢德先,字学孚,行旺大郎 ; 谢及先,字馆海 ; 谢义先,名桢. 后裔分居溯阳饶平县弦歌都, 大埔县永兴甲七昌埧, 及龙溪县等地. 义先公生四子(5世) : (明) 谢传经,名奠邦,行九十四郎(子孙析置向义乡交湖岭,五溪等地) ; 谢传书,行元三郎 ; 谢传礼,行元六郎 ; 谢传乐,行元七郎. 庆后公下派祖(5世) : 谢惟亮 ; 谢惟政 ; 谢惟敬. 子孙析置向义乡南岭等地. 乳源始祖(6世) : 谢法载,一字如珍,名旺二郎. 及先公之孙. 由闽迁粤韶州乳源县龙浦都石带村. 子孙析置长溪,高丽等地. 会昌始祖(7世) : 谢英经,字朝达,号切庄. 琛公之后. 派字(1-22世似为) : 寿福仲用廷 谢天德遵登 光锡元文 兆其志(枝)日 有荣应运. 散居地 : 江西省修水县, 铜鼓县, 及万载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