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迁祖忠仁,由江西信丰黄家坊迁萍西,清初又迁萍北泉塘下。卷首序、源流序、凡例、家规、像图、祠堂图、屋图、坟图,卷一至三世次、世系图、跋。
萍北院前台上黄氏族谱三卷首一卷(江西萍乡)简介资料
萍北院前台上黄氏族谱三卷首一卷(江西萍乡)相关文献
江西-萍乡湘东傩面具
江西-萍乡湘东傩面具,萍乡湘东傩面具的雕刻制作技艺自古以来传承不绝,以樟木刻制品为多,面具造型沿袭
江西土话―萍乡方言
江西土话―萍乡方言,打哑哇吧!(瞎扯的吧)嘎丘不得料(这就不好办了)优咋哩嘶叽呀(有什么事情呀)恰里
江西土话―萍乡方言
江西土话―萍乡方言,打哑哇吧!(瞎扯的吧)嘎丘不得料(这就不好办了)优咋哩嘶叽呀(有什么事情呀)恰里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黄海怀
黄海怀:当代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1935-1967),生于萍乡城武官巷张崧岩祠内,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黄海怀从5岁开始便喜爱戏剧,尤其痴迷音乐,常常跑到剧场看戏、听音乐、学胡琴。在街上遇见拉二胡的算命先生必尾随其后,为听曲子常迷途而不知返,是当地有名的“痴琴伢子”。1952年,17岁的黄海怀考入萍乡中学,同时兼任萍乡正大街业余剧团副团长和教习。进入高中后,他更是刻苦习琴,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为不影响别人休息,黄海怀做完功课后总是带着二胡到晒楼上去,每每练到深夜。此时,他的音乐特长得以充分施展,尤其是二胡演奏得到长足进步。他的二胡作品在发展传统演奏技巧的同时,敢于大胆借鉴西洋音乐的手法,因此既具有本民族的特色,又有一定程度的推陈出新。其代表作品为二胡曲《赛马》,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杰出的二胡作品之一。1955年,黄海怀以优异的音乐成绩考入中南音乐专科学校(现武汉音乐学院),师从周华林...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黄爱堂
黄爱堂(1843-1909),今湘东区下埠镇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贡生。光绪年间,任江苏东台县知县四年,离任后民众为其立德政碑,续任职江苏泰州、通州,政声远播。光绪十八年(1892),任上海知县达七年,政绩卓著,深得民心,尤其是在处理对外关系上,坚持主权,维护国格,保护民众,富于气节。离任后,市民撰文记其政绩,并将一条街道命名为“爱堂路”。后任四川盐茶道、按察使、布政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