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克己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属山西省)人。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蒙古□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段克己为河汾诗派作者,兼擅填词,存世作品中一些诗词,写故国之思,颇有感情。如"塞马南来,五陵草树无颜色。云气黯,鼓鼙声震,天穿地裂。百二河山俱失险,将军束手,无筹策。渐烟尘,飞度九重城,蒙金阙"(〔满江红〕《过汴梁故宫城》)。他也关心民间疾苦,曾哀吟"生民冤血流未尽,白骨堆积如山丘"(《癸卯中秋之夕与诸君会饮山中,感时怀旧》)。然而写得最多的还是山光水色和隐逸生活,刻画山川的雄伟(如《乙巳清明游青阳峡》),描绘风光的绮丽(如〔满江红〕《寿卫生行之》),都有特色。写隐居生活如:"四壁摧颓手重泥"(《冬夜自适》)、"便把锄头为枕,眠芳草"(〔满庭芳〕《山居偶成》),虽只是...
山西省段克己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属山西省)人。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蒙古□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段克己为河汾诗派作者,兼擅填词,存世作品中一些诗词,写故国之思,颇有感情。如塞马南来,五陵草树无颜色。云气黯,鼓鼙声震,天穿地裂。百二河山俱失险,将军束手,无筹策。渐烟尘,飞度九重城,蒙金阙(〔满江红〕《过汴梁故宫城》)。他也关心民间疾苦,曾哀吟生民冤血流未尽,白骨堆积如山丘(《癸卯中秋之夕与诸君会饮山中,感时怀旧》)。然而写得最多的还是山光水色和隐逸生活,刻画山川的雄伟(如《乙巳清明游青阳峡》),描绘风光的绮丽(如〔满江红〕《寿卫生行之》),都有特色。写隐居生活如:四壁摧颓手重泥(《冬夜自适》)、便把锄头为枕,眠芳草(〔满庭芳〕《山居偶成》),虽只是生活片断的记录,...
克己复礼
【成语】克己复礼
【成语】克己复礼 【拼音】kèjǐfùlǐ 【解释】克:克制。复:实践,实行。克制自己,践行礼仪。能使自己品行提升,才可能达到“礼”(西周之礼)。 【出处】《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近义词】严于律己
省身克己
【成语】省身克己
【成语】省身克己 【拼音】xǐngshēnkèjǐ 【解释】检查自身过失,克制自己非分之想。 【出处】明·钱德洪《王文成公〈大学问〉跋》:“吾党各以己见立说,学者稍见本体,即好为径超顿悟之说,无复有省身克己之功。”
奉公克己
奉公克己奉公克己奉公克己的意思奉公克己是什么意思奉公克己什么意思奉公克己的近义词奉公克己的反义词奉公克己的拼音【成语意思】:谓严以律己,一心为公。【用法分析】:奉公克己作谓语、定语;指一心为公。【成语来源】:《东观汉记·周泽传》:“[泽]为渑池令,奉公克己。”【褒贬解析】:褒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使用程度】:一般成语【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fènggōngkèjǐ【成语声母】:FGKJ【奉公克己的近义词】:克己奉公【近似成语】:己饥己溺:别人挨饿、落水就象自己挨饿、落水一样。旧时形容在位者关心人民疾苦。也比喻对别人的…【成语接龙】:奉公克己→→己溺己饥→→饥不暇食→食言而肥→肥猪拱门门不停宾→宾饯日月→月夕花朝→朝阳丹凤→凤皇于蜚→蜚英腾茂→茂林修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