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蜀郫范氏族谱不分卷(四川省成都市郫县)

蜀郫范氏族谱不分卷(四川省成都市郫县)

始迁祖道祯,明洪武二年由楚入蜀,家于郫县。谱载序、条例、遗训、杂志。载有清顺治元年张献忠入蜀事。书名据书名页题。
蜀郫范氏族谱不分卷(四川省成都市郫县)简介资料
郫县
清宣统二年(1910)
二册
1910
蜀郫范氏族谱
刻本
范由慰
线装
相关人物
蜀郫范氏族谱不分卷(四川省成都市郫县)相关文献
四川省-成都市范镇
范镇(1007年—1088年),字景仁,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生于宋真宗景德四年,卒于哲宗元祐二年,年八十一岁。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举进士第一。仁宗时,知谏院,以直言敢谏闻名,生平不信佛事。尝请立太子,面陈恳切,至泣下。前后上章十九次,待命百余日,须发为白。后为翰林学士,与欧阳修、宋祁共修《新唐书》。在政治上,范镇支持司马光论新法,与王安石不合,劾青苗法扰民,直言变法是残民之术,后职官致仕。哲宗即位,起为端明殿学士,固辞不拜。累封蜀郡公。镇少时尝赋长啸却胡骑;晚使辽,辽人目为长啸公。卒,谥忠文,赠右金紫光禄大夫。三范修史在中国文化史上,宋代是史学最为繁盛的时期。而成都又是宋代史学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时人誉为"西蜀史学"。据统计,有宋一代,成都地区见诸记载的史家达40人、史著达86部,官书官修的地方志达24部之多。源远流长的成都史学,到宋代达到了学术史上的最高峰。故...
查看全文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余燮枢
[生卒?-?[籍贯郫县人[朝代清朝[主要著作,,[小传清末附贡生。励志读书,素有用世志,补学官弟子,一试秋闱不利,入资捐州判,继以同知诣云南蒙姑收税。后署广西州(治所在今云南泸西县)知州。适巧家为乱,燮枢募乡勇平之。大府上其功,加一级以知府用。燮枢与滇司马龙沛然皆跌宕自许,各有政声于时,过从甚密,诗酒流连。丁父忧归,遂不复出。事母以孝闻。颜所居曰“□园”。艺菊种荷,拥书万卷,萧然有尘外之致。好琴工诗,兼通医术。晚年自号“岷阳老樵”。刻私印曰“烟瘴余生”。卒于彭县天台山万寿寺。著有《园诗集》二卷、《园文集》一卷、《训子遗篇》一卷。《郫县志》有传。
查看全文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许儒龙
许儒龙[籍贯郫县人[朝代清朝[主要著作,[小传美丰仪。少负才名。乾隆元年(1736),以博学鸿词科徵计偕入都试而被放。遂遍游大江南北。由武夷山返棹归里。先人旧庐,筑野园,起亭台。日究研经史,吟啸其中。与彭端淑兄弟、蔡时田兄弟为文字之交。年八十三卒于家。儒龙工诗文,著有《水南诗集》、《岷南诗草》八卷行世。毛振□为之序。李调元《蜀雅》、孙桐生《国朝全蜀诗钞》、徐世昌《晚晴诗汇》录有其诗。《四川通志》、《锦里新编》有传。
查看全文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何武
成都郫县人,两汉之交权倾天下的大臣,后为王莽所诬杀。何武字君公,西汉蜀郡郫县(今四川郫县)人,武为人仁厚,奖称人之善。兄弟五人,皆为郡吏,郡县敬惮之。诣博士受业,治《易》。以射策甲科为郎。光禄勋举四行,迁为鄠令,坐法免官。后太仆王音举武贤良方正,征对策,拜为谏大夫,迁扬州刺史。武为楚内史厚龚胜、龚舍,在沛郡厚唐林、唐尊,及为公卿,荐之朝廷。所举奏二千石长吏必先露章,服罪者减除其状,直令免去。不服则极法奏之,抵罪或至死。武为刺史,二千石有罪,应时举奏,其余贤与不肖敬之如一,是以郡国各重其守相,州中清平。行总必先至学官见诸生,试其诵论,问以得失,然后入传舍,出记问垦田顷亩,五谷美恶,已乃见二千石。武为刺史五年,入为丞相司直,得到丞相薛宣敬重。出为清河太守,后坐郡中被灾害什四以上免。后大司马王根荐武,征为谏大夫,迁兖州刺史,入为司隶校尉,徙京兆尹。二年后又坐迁左内史,迁沛郡太守,复入为廷尉。绥和...
查看全文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卫道凝
[生卒1762-1823[籍贯郫县人[朝代清朝[主要著作,,,,,,,,,,,,[小传乾隆五十一年(1786)乡试解元。五赴京试皆落第,退而讲身心性命之学,精于考据。历主岷江、崇阳、八旗书院,所在皆有著述。嘉庆二十二年(1817)考选一等,补南江县训导。道光三年(1823)卒于任,年六十二岁。著有《补注大常朝践礼》一卷、《杨子云蜀都赋注解》、《蜀编年志》、《忠谠遗音》二卷、《桤园草》、《谨读篇》二卷、《六经精义》、《周易集注》六卷,《春秋传举要》、《金川经闻》一卷、《敬信录》、《诸子精醇》、《桤园诗集》刊行。《郫县志》有传。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华阳范氏家谱
迁粤始祖 : 范敬茂(宋) 华阳始迁祖 : 范对扬(清) 散居地 : 四川省华阳县广东省五华县等地 板心题 : 范氏家谱
浏览:0
楚沩范氏续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高平堂镌, 民国24[1935]年. 42册: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会公. 食采于范,以邑为氏. 始祖 : (宋) 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公. 楚沩鼻祖(12世) : (元) 范松,字觉永. 生二子 : 范嶬,字詹山(本谱之祖) ; 范嵋(另谱). 迁宁祖(14世) : (元明之际) 范钟和,字仲八,号煦春. 嶬公次子. 二大房祖(16世) : (明) 范仁贵,字天爵,号祥林(居东沙河) ; 范仁禄,字瑞风(居一都竹塘). 贵公下二大支祖 : (明) 范世高,字岳峰 ; 范世美,字济之. 禄公下四大支祖 : (明) 范世良,字易直 ; 范世荣,字知守 ; 范世清,字建桥 ; 范世旺,字明远. 老派派语 : 仲纯正直公 士纶辉澄埓 昌松嶬. 旧派 : 钟秀仁世志 永玉祖宗金 继立日绍绳 守国忠显承. 清咸丰年新拟派语 : 文献新鸣盛 材能教化先 诗书垂后代 礼乐慕前源 发达先增耀 家声佑启贤. 散居地 : 湖南省宁乡县, 益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范族家乘
浏览:100
楚沩范氏续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高平堂镌, 民国24[1935]年. 42册: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会公. 食采于范,以邑为氏. 始祖 : (宋) 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公. 楚沩鼻祖(12世) : (元) 范松,字觉永. 生二子 : 范嶬,字詹山(本谱之祖) ; 范嵋(另谱). 迁宁祖(14世) : (元明之际) 范钟和,字仲八,号煦春. 嶬公次子. 二大房祖(16世) : (明) 范仁贵,字天爵,号祥林(居东沙河) ; 范仁禄,字瑞风(居一都竹塘). 贵公下二大支祖 : (明) 范世高,字岳峰 ; 范世美,字济之. 禄公下四大支祖 : (明) 范世良,字易直 ; 范世荣,字知守 ; 范世清,字建桥 ; 范世旺,字明远. 老派派语 : 仲纯正直公 士纶辉澄埓 昌松嶬. 旧派 : 钟秀仁世志 永玉祖宗金 继立日绍绳 守国忠显承. 清咸丰年新拟派语 : 文献新鸣盛 材能教化先 诗书垂后代 礼乐慕前源 发达先增耀 家声佑启贤. 散居地 : 湖南省宁乡县, 益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范族家乘
浏览:100
益阳范氏五修族谱 [按系分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高平堂, 公元1997年. 13册: 肖像, 世系表. 迁闽祖: (唐宋之际) 范梦龄. 原藉苏州, 因避黄巢之乱, 携家自苏州迁杭之钱塘, 复迁于闽. 梦龄公派下高系, 平系, 昌系, 盛系世系: 高系益阳祖(1世): (明清之际) 范应荣,字范试. 原籍福建汀洲府上杭县, 又隶藉益阳九里土门, 即高桥大水田木瓜村. 应荣公派下房祖(3世): (清) 范大任,字西铭,号炳勋 ; 范大仪,字行恭,号协寅 ; 任大澧,字同节,号简能. 平系益阳祖(1世): (元明之际) 范源德,字见性,号志溪. 由江西吉安府太和县迁居益阳红船埠, 后迁居九里桃花江鸣石滩. 昌系南迁祖(1世): (宋) 范天贡,字淑仁. 原籍福建福州府罗源县, 后迁居邵阳洪庵庙. 天贡公下益阳祖(25世): (明) 范祖高,字献彰,号云蒸. 由宁乡徙益阳浮丘西麓水溪湾牌坊塘. 盛系始祖(1世): 范汝亮. 为昌系天贡公之弟天贵公之后. 汝亮公下益阳祖(11世): (清) 范仕珑,字尊美. 居益邑九里荆牌村. 卷首新派语: 梦赞庸仲纯 英杰及时兴 廉让家声远 庆运本源忠 志必闻思祖 应道大献文 光邦清启泽 宏礼书贵隆 克绍先贤业 贻经裕后昆 恒心图自立 华国永超群. 注: 各系各册均列有各系派次, 及目录.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湖南省益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虞邑范氏族谱 [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虞邑范氏族谱编纂委员会, 2012年. 5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 谱内支派众多, 详请查阅第2-4卷. 此谱主要记录宗聪公房下后裔资料. 名祖 : (北宋) 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 文正公下四派祖 : 范纯佑(监薄房) ; 范纯仁(忠宣房) ; 范纯礼(右丞房) ; 范纯粹(侍郎房). 虞邑始祖 : (元明之际) 范宗聪,字淑明. 携次子由苏州吴县迁居河南虞城. 文正公第八世孙. 亦为纯仁公之裔. 宗聪公下三派祖 : 范文元(留居苏州) ; 范文理 ; 范文蔚(留居苏州). 文理公下四房祖 : 范伯亮 ; 范友亮 ; 范智 ; 范仲亮. 散居地 : 河南省虞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
虞邑范氏族谱 [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虞邑范氏族谱编纂委员会, 2012年. 5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 谱内支派众多, 详请查阅第2-4卷. 此谱主要记录宗聪公房下后裔资料. 名祖 : (北宋) 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 文正公下四派祖 : 范纯佑(监薄房) ; 范纯仁(忠宣房) ; 范纯礼(右丞房) ; 范纯粹(侍郎房). 虞邑始祖 : (元明之际) 范宗聪,字淑明. 携次子由苏州吴县迁居河南虞城. 文正公第八世孙. 亦为纯仁公之裔. 宗聪公下三派祖 : 范文元(留居苏州) ; 范文理 ; 范文蔚(留居苏州). 文理公下四房祖 : 范伯亮 ; 范友亮 ; 范智 ; 范仲亮. 散居地 : 河南省虞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