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迁祖振盛,明万历间自福建长泰县迁居浙江平阳县前街村(今属南湖乡)。载谱序、源由、传赞、行第、世系图、世纪。六修本。
江夏郡黄氏族谱(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相关文献
江夏郡
江夏郡,江夏郡汉江夏郡治安陆(今湖北省云梦),辖今豫、鄂各一部。三国魏、吴各置江夏郡,吴
浙江省平阳县顺溪镇《湛氏族谱》
浙江省平阳县顺溪镇《湛氏族谱》,浙江省平阳县顺溪镇《湛氏族谱》湛拥雪(志雪)提供 原谱题名《豫章郡R氏历代家谱
浙江省-温州-平阳县黄友
黄友(1080—1126),字龙友,平阳人。有大志,15岁入太学,认为“大丈夫不能为国立功,亦造化中赘物耳”。遂投笔西游,边帅刘法延致门下。宣威(今甘肃西宁市)战役,都护高永年阵亡,友赋七绝七首哀其忠勇,其一云:“粉身碎骨勇无难,祗为君恩重泰山。风淡月明都护府,功名千古在人间。”其后幕府奏功,不及永年,其子奏上此诗,宋徽宗遂加赠谥。友亦免礼部会试,登进士第,调任永嘉、瑞安县主簿等。方腊起义,友同诸将前往镇压,转战于浦江、武义等地。宣和七年(1125),通判澶州(今河南清丰西),恰值金人败盟,郭药师率常胜军叛宋降金,友独领数千人抵抗,躬冒矢石,唇破齿裂。次年钦宗即位,诏令各地推荐人才,制置使詹度奏友筹略过人,钦宗召见,问及唇齿破裂情状,即加赏赐,擢直徽猷阁、任制置司参谋官。五月,随河北制置副使种师中前往太原解围,友遣兵三千夺榆次,得粮万余斛。继续挺进十里,发现地形三面受敌,要求转移,师中未予
浙江省-温州-平阳县黄褎然
黄褎然(?~?),字号不详,温州府平阳(今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人。南宋孝宗赵軩淳熙十四年(1187)丁未科武举第一人。该科录取武进士47人。黄褎然曾在武学学习,是武学上舍生,他以武学生的身份夺得武状元后,即被朝廷任命为武学谕。不久升为武学博士,亦有声望,余事不详。对于该榜的武状元,《八闽通志》记载的是王石孙,而从《嘉靖福宁州志》及《嘉靖宁德县志》等资料看,王石孙应是武举省试的第一名。他虽不是武状元,但在当地却也是一个较为著名的人物。《八闽通志》对他的记载是:“王石孙,字宗略,宁德人。淳熙中武举第一,丞相赵汝愚见其姿容魁伟,议论英发,以一世人物称许之,由黔阳尉特授兴州机宜文字,迁詃门舍人。开禧中,朝廷选真兵才望士护江,与林仲虎同日被命,累官知高邮军。”此榜有姓名可考的武进士24人。
江夏郡
建置沿革汉代西汉时郡治不详,或云西陵(县治在今武汉市新洲区一带),或云安陆(县治在今云梦县),东汉治西陵,属荆州刺史部。西汉末年,江夏郡领十四县:西陵、竟陵、西阳、襄、邾、轪、鄂、安陆、沙羡、蕲春、鄳、云杜、下雉、锺武。东汉时省襄、锺武二县,增置平春县、南新市县。六朝三国时江夏郡分属魏、吴两国。晋太康元年(280年)灭吴,江夏郡移治安陆,改吴国所置江夏郡为武昌郡。宋时移治夏口,为郢州州治。南朝齐、梁、陈因之。隋唐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灭陈,废江夏郡,其地属鄂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鄂州为江夏郡。江夏郡领四县:江夏、武昌、永兴、蒲圻。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平萧铣,改江夏郡为鄂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鄂州为江夏郡。江夏郡领四县:江夏、武昌、永兴、蒲圻。天宝二年(743年),开山洞置唐年县。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改江夏郡为鄂州。人口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