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范望俊

范望俊

范望俊
范望俊简介资料
清干隆十六年
范望俊相关文献
四俊之范致虚简介范致虚是怎么死的?
范致虚是宋朝官员,因为其学识出众,所以与吴材、江屿、刘正夫三人合称为“四俊”。范致虚出生时间不详,去世于公元1137年,是福建建阳人氏,字谦叔,宋哲宗元祐三年中进士,此后入朝为官。 进士及第之后,范致虚为太学博士。太学算的上当时的第一学府,学校里到底比外面要清净一些。所以得了这么个职位,虽然实权不高,但是轻易是不会出错的。不过人说倒霉的时候,河口
查看全文
燕姓郡望-范阳郡
范阳郡:秦王嬴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初设范阳县,因在范水之北而得名(范水:今定兴县固城镇鸡爪河),辖区大约在今河北省定兴县境内,治所在固城(今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三国时期曹魏国魏文帝黄初七年(丙午,公元226年)改涿郡置范阳郡,其治所在蓟(今河北蓟县),其时辖地在今北京市昌平区、房山区及河北省涿州市一带。西晋时期改为范阳国,北魏时期复改回范阳郡。隋朝开皇初年废黜。唐朝时期的幽州范阳郡,本是幽州涿郡,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置,治所在蓟县(今北京),又名为方镇。唐宝应元年(壬寅,公元762年)改幽州,并兼卢龙。唐大历四年(己酉,公元769年),与固安等县自幽州析出,置涿州,以范阳县为治所。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查看全文
历氏郡望范阳郡
①三国魏黄初七年(226)改涿郡置,属幽州。治所在涿县(今河北涿州市)。《寰宇记》卷70涿州:范阳郡“取汉涿县在范水之阳以为名”。辖境相当今河北内长城以东,永清以西,霸州、保定、紫荆关以北和北京市房山以南地区。西晋改为范阳国,十六国后赵复改为范阳郡。辖境缩小。隋开皇初废。②唐天宝元年(742)改幽州置,治所在蓟县(今北京城西南隅)。辖境相当今北京市大部、天津市海河以北和河北霸州、雄县部分地。乾元元年(758)复为幽州。
查看全文
翦氏郡望范阳郡
①三国魏黄初七年(226)改涿郡置,属幽州。治所在涿县(今河北涿州市)。《寰宇记》卷70涿州:范阳郡“取汉涿县在范水之阳以为名”。辖境相当今河北内长城以东,永清以西,霸州、保定、紫荆关以北和北京市房山以南地区。西晋改为范阳国,十六国后赵复改为范阳郡。辖境缩小。隋开皇初废。②唐天宝元年(742)改幽州置,治所在蓟县(今北京城西南隅)。辖境相当今北京市大部、天津市海河以北和河北霸州、雄县部分地。乾元元年(758)复为幽州。
查看全文
祖姓郡望范阳郡
范阳郡(范阳堂):秦朝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定兴县境内,治所在固城(今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三国时期曹魏国魏文帝黄初七年(丙午,公元226年)改涿郡置范阳郡,其治所在蓟(今河北蓟县),其时辖地在今北京市昌平区、房山区及河北省涿州市一带。西晋时期改为范阳国,北魏时期复改回范阳郡。隋朝开皇初年废黜。唐朝时期的幽州范阳郡,本是幽州涿郡,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置,治所在蓟县(今北京),又名为方镇。唐宝应元年(壬寅,公元762年)改幽州,并兼卢龙。唐大历四年(己酉,公元769年),与固安等县自幽州析出,置涿州,以范阳县为治所。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8.马氏族谱, 8, 卷6: 如龙 知修 四房俊 在九 21世金望公起, 192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绛帐堂, 民国10[1921]. 8册 : 插图, 世系表. 麻城始祖(1世) : (元) 马万二. 偕兄弟马万一 ; 马万三. 由江右隶籍湖北,卜居麻城邑南25里马家山. 兄万一公徙黄冈, 弟万三公迁河南. 万二生三子 : 马隲 ; 马先,号先一 ; 马仁. 隲公下房祖(6世) : 马驰远 ; 马驱远 ; 马驭远 ; 马骧远 ; 马驸远. 先公下房祖(5世) : 马辂 ; 马轩 ; 马輶 ; 马𫐐 ; 马浑(居马家套). 驱远公下支祖(7世) : 马连. 生五子 : 马道驷,号天闲 ; 马道骅 ; 马道骝 ; 马道朝 ; 马道廷. 驰远公下支祖(11世) : 马建天. 建天公下分房祖(15世) : 马学仁 ; 马学义 ; 马学礼 ; 马学信 ; 马学诗 ; 马学书. 辂公下支祖(11世) : 马仁趾. 可传之后. 生三子 : 马俸 ; 马源 ; 马宠. 辂公下支祖(11世) : 马廷策. 可用之后. 生三子 : 马遇 ; 马洪 ; 马达. 浑公下支祖(11世) : (清) 马运周 ; 马运选. 派行 : 闻汝天良在 金源本燿堂 铨浤材焕域 巨法校𪸩疆.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范氏三修族谱 [5卷,及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光裕堂藏, 民国5[1916]修. 6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邵阳始迁祖 : (宋元之际) 范天贡 ; 偕弟范天桂,字叔馨. 原闽之罗源人, 仕官于邵阳. 天桂公下三子 : 范爱源 ; 范爱溥(均散居宁乡/益阳/长沙/湘潭等地) ; 范爱溢(本谱世系). 两大房祖 : 范根 ; 范敦. 爱溢公之子. 本谱含坵塘/洪塘长流水/严塘/流田/石山寺/偏桥等班次. 老班次 : 天爱永应 继恩祖宗 功魁达缔 朝正大光 德(明)基(晚)培修 华国(园)嗣芳 贤才钦仰 庆泽龙昌. 新议班次 : 率时昭考 举能其官 允恭克让 论道经邦 彝伦攸叙 降之百祥 严惟丕式 家用平康. 散居地 : 湖南省邵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邵东范氏续修族谱. 书衣题 : 范氏族谱.
浏览:100
楚沩范氏续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高平堂镌, 民国24[1935]年. 42册: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会公. 食采于范,以邑为氏. 始祖 : (宋) 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公. 楚沩鼻祖(12世) : (元) 范松,字觉永. 生二子 : 范嶬,字詹山(本谱之祖) ; 范嵋(另谱). 迁宁祖(14世) : (元明之际) 范钟和,字仲八,号煦春. 嶬公次子. 二大房祖(16世) : (明) 范仁贵,字天爵,号祥林(居东沙河) ; 范仁禄,字瑞风(居一都竹塘). 贵公下二大支祖 : (明) 范世高,字岳峰 ; 范世美,字济之. 禄公下四大支祖 : (明) 范世良,字易直 ; 范世荣,字知守 ; 范世清,字建桥 ; 范世旺,字明远. 老派派语 : 仲纯正直公 士纶辉澄埓 昌松嶬. 旧派 : 钟秀仁世志 永玉祖宗金 继立日绍绳 守国忠显承. 清咸丰年新拟派语 : 文献新鸣盛 材能教化先 诗书垂后代 礼乐慕前源 发达先增耀 家声佑启贤. 散居地 : 湖南省宁乡县, 益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范族家乘
浏览:100
益阳范氏五修族谱 [按系分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高平堂, 公元1997年. 13册: 肖像, 世系表. 迁闽祖: (唐宋之际) 范梦龄. 原藉苏州, 因避黄巢之乱, 携家自苏州迁杭之钱塘, 复迁于闽. 梦龄公派下高系, 平系, 昌系, 盛系世系: 高系益阳祖(1世): (明清之际) 范应荣,字范试. 原籍福建汀洲府上杭县, 又隶藉益阳九里土门, 即高桥大水田木瓜村. 应荣公派下房祖(3世): (清) 范大任,字西铭,号炳勋 ; 范大仪,字行恭,号协寅 ; 任大澧,字同节,号简能. 平系益阳祖(1世): (元明之际) 范源德,字见性,号志溪. 由江西吉安府太和县迁居益阳红船埠, 后迁居九里桃花江鸣石滩. 昌系南迁祖(1世): (宋) 范天贡,字淑仁. 原籍福建福州府罗源县, 后迁居邵阳洪庵庙. 天贡公下益阳祖(25世): (明) 范祖高,字献彰,号云蒸. 由宁乡徙益阳浮丘西麓水溪湾牌坊塘. 盛系始祖(1世): 范汝亮. 为昌系天贡公之弟天贵公之后. 汝亮公下益阳祖(11世): (清) 范仕珑,字尊美. 居益邑九里荆牌村. 卷首新派语: 梦赞庸仲纯 英杰及时兴 廉让家声远 庆运本源忠 志必闻思祖 应道大献文 光邦清启泽 宏礼书贵隆 克绍先贤业 贻经裕后昆 恒心图自立 华国永超群. 注: 各系各册均列有各系派次, 及目录.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湖南省益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虞邑范氏族谱 [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虞邑范氏族谱编纂委员会, 2012年. 5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 谱内支派众多, 详请查阅第2-4卷. 此谱主要记录宗聪公房下后裔资料. 名祖 : (北宋) 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 文正公下四派祖 : 范纯佑(监薄房) ; 范纯仁(忠宣房) ; 范纯礼(右丞房) ; 范纯粹(侍郎房). 虞邑始祖 : (元明之际) 范宗聪,字淑明. 携次子由苏州吴县迁居河南虞城. 文正公第八世孙. 亦为纯仁公之裔. 宗聪公下三派祖 : 范文元(留居苏州) ; 范文理 ; 范文蔚(留居苏州). 文理公下四房祖 : 范伯亮 ; 范友亮 ; 范智 ; 范仲亮. 散居地 : 河南省虞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
虞邑范氏族谱 [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虞邑范氏族谱编纂委员会, 2012年. 5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 谱内支派众多, 详请查阅第2-4卷. 此谱主要记录宗聪公房下后裔资料. 名祖 : (北宋) 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 文正公下四派祖 : 范纯佑(监薄房) ; 范纯仁(忠宣房) ; 范纯礼(右丞房) ; 范纯粹(侍郎房). 虞邑始祖 : (元明之际) 范宗聪,字淑明. 携次子由苏州吴县迁居河南虞城. 文正公第八世孙. 亦为纯仁公之裔. 宗聪公下三派祖 : 范文元(留居苏州) ; 范文理 ; 范文蔚(留居苏州). 文理公下四房祖 : 范伯亮 ; 范友亮 ; 范智 ; 范仲亮. 散居地 : 河南省虞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