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茭渊,宋代人。始迁祖天辅,明代人。书名据书衣题。
双龙冲吴姓氏族源流一卷(湖南省株洲市)相关文献
英山乌木冲吴家社(吴氏族庙)
英山乌木冲吴家社(吴氏族庙),
英山乌木冲吴家社(吴氏族庙)
英山乌木冲吴家社(吴氏族庙),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吴猎
吴猎(1142~1213)字德夫,号畏斋,北乡擂鼓桥人。23岁入岳麓书院,师事张式,继受教于朱熹。吴猎为湖湘学派巨子,政治上主张“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并力主抗金,反对议和。学术上重视经世致用。提倡务实,身体力行。并敢于直言陈谏。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赐同进士出身。张式经略广西,辟为静江府教授。旋知无锡县。经陈傅良奏荐,召试守正字。绍熙五年(1194)十月,宁宗即位,相继迁校书郎、监察御史。韩宅胄专权,罢朱熹等官职。吴猎上书请留朱熹,谏宁宗不要随意罢免大臣、言官,并请以张浚配享阜陵。因所议不合韩意,出为江西转运判官,不久即遭罢免。嘉泰三年(1203),起用吴猎为广西转运判官。开禧元年(1205)四月,授户部员外郎,总领湖广、江西、京西财赋与湖北、京西军马钱粮。时韩*胄计议北伐抗金,吴猎致书建议召募兵,调储粮秣,选拔人才,调整部署,充实边防。同时,调湘米50万石、马料130余万石至襄阳,...
湖南省-株洲市-攸县龙湛霖
龙湛霖(1837-1905)清刑部右侍郎,江苏学政。清攸县人。字芝生。约生于道光十七年(1837)。咸丰七年(1857)中举人。同治元年(1862)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旋丁父忧归。光绪元年(1875)充顺天乡试同考官。明年,充云南乡试正考官,任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左中允。五年丁母忧归。九年以原官兼日讲起居注。后累迁至侍读学士。十四年出任江西学政,迁詹事府詹事。十七年入为内阁学士。十九年充福建乡试正考官,擢刑部右待郎。次年复出为江苏学政,仍兼刑部右侍郎。龙湛霖初为侍讲官时,因光绪帝左右侍从皆为宦官,不利习读,疏请选择宗室贵戚近臣中绩学笃行之士,用本官给事殿陛,以知本和敢言见称。中法战争发生,上疏极力主战,反复陈述和战利害,反对“老谋持重”之说,并提出进兵策略。还论述圜法,图铸轻重银币,论述郑州河决,增筑北岸堤防等,都能切中机要。龙霖湛重视教育,以培养人才为己任。督学江西时,...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曾龙祥
曾龙祥(客家火龙)“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曾龙祥,男,汉族,1938年生,系湖南省茶陵县桃坑乡湘江村人。他出生贫寒,家境窘迫,自幼练就了吃苦耐劳、独立自主的坚强性格;虽未接受任何高等文化教育,但受客家火龙艺术的熏陶和感染,打小就对客家火龙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深沉的爱,并梦想着借客家火龙寄托自己心中一切美好的愿望。十二岁那年开始拜师学艺,跟随师傅李日枚、李日华、曾招福学舞客家火龙,把客家火龙的龙头、龙中、龙尾的表演技法学的十分精湛,成为客家火龙的第二代传承人。由于自己勤奋好学,加之师傅悉心指导,18岁的他已成为客家火龙的代表人物。为了使客家火龙传承创新、发扬光大,曾龙祥开始潜心研究技艺,并着力培养锻炼青少年,继而形成了老、中、青、幼四个层次的交融与组合。在表演上,博采众长,重视形体动作的美化,强调精神内涵的创新,形成了写意和写实相结合的表演形式,极大的丰富客家火龙的表演形式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