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五代)

(907年-923年)中国五代十国时代以太原为中心于现在山西地区的割据政权,由沙陀人李克用建立,也被称为前晋

唐朝乾宁二年十二月(合896年),在黄巢之乱时割据太原的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被唐昭宗进封为晋王。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篡唐,建立后梁。李克用仍用哀帝天祐年号,以示与后梁对抗。次年(908年)李克用去世,李存勗继立晋王。

晋国天祐二十年(923年),李存勖称帝,改国号“唐”,是为后唐,具有独立性质的晋王国因此消失。同年,后唐灭后梁,成为取得正统地位的中原政权。

晋相关文献
晋 ,李毅:西晋将领。李业兴
查看全文
晋国君主晋怀公
晋国君主晋怀公,简要介绍:晋怀公(前655年?-前636年),晋国君主,姓姬名圉。他母亲是梁国人
查看全文
晋国君晋厉公
晋国君晋厉公,简要介绍:晋厉公(?D前573年),姬姓,晋氏,名寿曼(《左传》作名州蒲),晋景
查看全文
谢晋的“晋”是东晋还是西晋?
谢晋的“晋”是东晋还是西晋?,著名导演谢晋可谓家喻户晓。可是,如果我问你:谢晋的“晋”有什么寓意?恐怕就不是每
查看全文
参见晋王五代
查看全文
晋相关标签
山西历史
河东节度使
中国历史政权
五代十国
古政权(中国)
国家
家族谱大览
洪洞晋氏族谱 [5卷]
始祖 : 晋友谅 散居地 : 山西省洪洞县等地
浏览:0
王晋贤堂须知清册 [上下册]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晋贤堂藏, 民国11[1922]重修. 3册 : 插图.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此记录包含 : 祖墓牌位, 产业, 祭文等. 不含家谱世系. 受姓始祖 : 王晋,字子乔. 散居地 : 江西省兴国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王晋贤堂须知清册.
浏览:100
南原晋氏族谱
始祖:晋含祚.
浏览:0
1.山西省洪洞县明姜镇明姜村重修晋氏家谱, 1, 谱序 历史人物 雁行 1世得满公起 族规 艺文 祠堂 修谱者, 200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5年重修(临汾新华印业). 1册(61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始祖(1世) : 晋得满. 下一子: 晋彦奇. 名祖(6世) : (明) 晋大忠. 任清军浙江镇勦右军守备. 为国捐躯,康熙帝赠授骠骑将军南洋侯. 派祖(11世) : 晋卜凤. 大忠公5世孙. 之后5世皆无考. 房祖(17世) : 晋则基 ; 晋则凯 ; 晋楠 ; 晋栋 ; 晋光德 ; 晋光斗 ; 晋光明 ; 晋光祖 ; 晋光兴 ; 晋光宗 ; 晋光文. 皆为得满公16世孙. 散居地 : 山西省洪洞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100
1.山西洪洞晋氏族谱
原书: 写本, 清光绪9[1883]跋. [164]页 : 世系表. 版心题 : 晋氏族谱 始祖 : 晋友谅 散居地 : 山西省洪洞县等地
浏览:100
南原晋氏兩世实记
晋大凤,晋守诚的诗文集、传记 晋祚永,1909年发行
浏览:0
晋导读知识
山西太原晋祠在哪里
山西太原晋祠在哪里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  1961年3月,晋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2009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批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其中难老泉、侍女像、周柏被誉为“晋祠三绝”。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晋国宗祠;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国内宋元明清至民国本体建筑类型、时代序列完整的孤例,附属彩塑壁画碑碣均为国宝;是三晋历史文脉的综合载体,晋文化系统上溯西周封唐建晋至盛唐肇创文脉传承的实证;是世界王氏、张氏发祥地。
浏览量:2984次
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楚庄王、宋襄公。 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时期五个诸侯之长。霸,政之名,谐音“伯”,音转为霸,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尊天子以令诸侯。 【晋文公】——会盟天下 (前697年-前628年),姬姓,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周天子策封晋文公为“侯伯”(诸侯之长),并赏赐他黑红两色弓箭,表示允许他有权自由征伐。晋文公正式成为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秦穆公】——独霸西戎 (前682年—前621年),是缪氏先祖,是各史籍当中高度认可的春秋五霸之一。 周襄王时出兵攻打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为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 【齐桓公】——尊王攘夷 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 齐桓公于前681年在北杏(今山东鄄城)召集宋国、陈国、蔡国、邾国四国诸侯会盟,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 后来,齐桓公召集诸侯国在葵丘会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周王室也派人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楚庄王】——问鼎中原 (—公元前591年),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是各史籍当中高度认可的春秋五霸之一。 在齐国称霸时,楚国转而向东吞并了一些小国,国力强盛。齐国衰落后,楚国便向北扩张与晋国争霸。 公元前598年,楚庄王率军在邲(今河南郑州)与晋军大战,打败晋军。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开始成为中原霸主。 【宋襄公】——春秋大义 (?-前637年),春秋时宋国国君。公元前650年至637年在位。 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内乱,宋襄公率领卫国、曹国和邾国等四国人马打到齐国,齐人里应外合,拥立齐孝公,宋襄公因此声名鹊起。
浏览量:1958次
毛晋之子
毛晋之子
毛晋,原名凤苞,字子久。后改字子晋,号潜在,别号汲古主人。明末藏书家、出版家、刻书家、文学家、经学家。他一共有3个儿子,分别是毛褒、毛表、毛扆。 毛褒:字华伯,号质庵。毛晋之长子。曾参与刊《径山藏》中的宋释法天译《大寒林圣难拿陀罗尼经》、《佛说诸行有为经》、宋释施护《息除中天陀罗尼经》。 毛表:字秦叔,号正庵,清初藏书家、刻书家。全面继承了毛晋的藏书与刻书事业,亦喜欢收藏图书,并刻印多种书行世。 毛扆,字斧季,江苏常熟人,毛晋之子。生于明思宗崇祯十三年,卒年不详。精于小学,以校勘图书知名。编有汲古阁秘本书目。清著名藏书家、校勘家、出版家。
浏览量:1685次
毛晋简介
毛晋简介
毛晋:原名凤苞,字子九,更字子晋,江苏常熟人。明末文学家、藏书家、刻书家和出版家。29岁时考举人未中,从此不入仕途,终生布衣。交友恭谨,与人为善,好施舍。曾外出游历,见多识广,博闻强记。家中构筑有汲古阁目耕楼,藏书多达8万4千余册,其中大多是流传在世的宋精本。 他创造的“影抄法”对保存和研究古籍意义重大。曾校刻《津逮秘书》15集,作品都是宋元以前旧佚;还校刻了《十三经》、《十七史》、《元十种曲》等,是历代私家刻书最多的人,曾有“毛氏之书走天下”之说。尤其爱好抄录罕见秘籍,被称为“毛钞”。编辑和著述有《和古今人诗》、《海虞古今苑》、《毛诗名物考》、《毛诗陆疏广要》、《苏米志林》、《词苑英华》、《汲古阁书目》等数百卷。
浏览量:2224次
东晋刘裕
东晋刘裕
宋武帝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南朝刘宋开国君主(420年-422年在位),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 永初元年(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执政期间,吸取前朝士族豪强挟主专横的教训,加强集权,抑制兼并,实施土断,整顿吏治,重用寒士,振兴教育,并多次遣使访民间疾苦,轻徭薄赋,废除苛法,改善社会状况,终结了门阀专政的时代,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机要”的政治格局。他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汉文化的保护与发扬有重大贡献,并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最辽阔的时期,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明人李贽誉之为“定乱代兴之君”。
浏览量:290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