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万全区

万全区

万全区是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辖的一个区。地处河北省西北部,西、北以明长城为界与尚义、张北两县接壤,南隔洋河与怀安县相望,东临张家口市桥西区,总面积 1161平方公里,东西长37公里,南北宽35公里。属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6.9℃,年降水量464毫米,年均积温2788℃。

万全区简介资料
40°46′N 114°44′E
万全区相关文献
万村、万姓、万家人
万村、万姓、万家人,   万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其发源地在山西和陕西交界处的芮城。        据
查看全文
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侯俊山
侯俊山(1854年—1935年),名达,字喜麟,万全县(今张家口万全县)人。清末民初,北京演艺界梆子腔鼎盛,名伶辈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推“十三旦”侯俊山。时人对他的评价很高,有人说:“状元三年一个,十三旦盖世无双。”鲁迅说:“老十三旦七十岁了,一登台,满座还是喝彩。”侯俊山两岁时母亲病故,父亲把他寄养在怀安县两旗屯村的姥姥家中。两旗屯秧歌剧兴盛,每逢过年过节,必定要唱戏闹社火,侯俊山看戏如痴如醉。舅舅看他是个唱戏的苗子,就让他拜村里的秧歌艺人为师,并登台演出。侯俊山9岁时进了张家口的山西北路梆子戏班,学旦角,他技艺提高很快,10岁便登台演出了一出小戏《鬼拉腿》,博得满园观众喝彩。13岁时,侯俊山出科,“十三旦”的艺名传遍张家口。同治九年(1870年),侯俊山到北京搭全胜和班在庆和园演出,表演了《辛安驿》、《打金枝》等剧,演出成功,声震京都。光绪十八年(1892年),被选入升平署,为慈禧和...
查看全文
万全区
行政区划全区辖4镇7乡172个行政村,1个街道办事处,10个居委会经济2010年GDP总产值365578万元历史万全区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西部,外长城内侧。京包铁路经过境内南部。清朝时置万全县。1958年曾撤消并入怀安县,1961年恢复设置,县城一直为万全城(今万全镇),1983年7月1日县城由万全城迁到孔家庄镇。2016年行政区划调整,撤销万全县,设置万全区。农产品以高粱、谷子、玉米、马铃薯、豆类为主。畜牧业发达。矿产有煤。工业有化学、轻纺、机械、建材等。名胜古迹有万全右卫城、野狐岭古战场(1211年成吉思汗蒙古军大败金军40万于此)。少数民族全县少数民族人口426人,其中蒙古族87人;回族35人;藏族2人;维吾尔族3人;苗族14人;彝族16人;壮族1人;布依族6人;朝鲜族2人;满族240人;瑶族4人;土家族5人;哈尼族4人;傈僳族1人;仫佬族2人;毛南族1人;锡伯族3人。
查看全文
江姓为即墨望族,全区上百个村庄有分布,历史名人众多
明清时期,即墨士绅崛起,人物涌现,颇有一番群星璀璨的景象。即墨江氏家族才人辈出,靠科举跻身即墨第六大家族。清末《即墨县乡土志》“氏族”篇,对即墨明清时期名门望族周、黄、蓝、杨、郭、江六大姓氏原籍及迁徙来即时间作了专门记述:“江氏,济阳裔,迁墨不知何代。明初徙居城东南厢为一世。嘉靖、万历间,先后以明经起家。国朝(清朝)甲科蔚起,相继为牧令,有声。至今族姓蕃昌,衣冠之盛为一邑最,传二十余世。”因始迁祖已稽考不清,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始修《即墨江氏族谱》就将居住即墨城东关的江榮尊为一世始祖。自江榮以下,开始昭穆有序,支派井然。▶历次修谱经过清康熙六年(1667)完成了第一次续修族谱;(嘉庆版即墨江氏族谱)清嘉庆六年(1801)完成第二次续修族谱时,入谱丁口为9800余人。首次制定了统一的字辈命名定式,自十六世起:“先存敦崇志,世守继述功”;第三次族谱续修是清道光十三年(1833);(道光版...
查看全文
万村、万姓、万家人
万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其发源地在山西和陕西交界处的芮城。据《姓纂》和《姓氏考略》记载,最早的一支万姓人氏源自芮伯万,芮伯万是周朝的一个诸侯,他的子孙后来就以他的名字为姓了。另一支万姓人氏的始祖则是周文王的裔孙毕万,而毕万的子孙后来也是采用先祖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姓氏。由此可以看出,万姓至少有两个来源,但无论是源自芮伯万,还是源自毕万的万姓人氏,他们的根源是一样的,都是黄帝的姬姓后人。在安徽泾县桃花潭镇的万村,居住着一支万姓人氏,他们的祖先是晋朝的时候从陕西扶风县迁到这里来的,至今已在此繁衍了1600多年。万姓后裔万汝楫:我们桃花潭万姓的始祖是在陕西,始祖的名字叫万修,他住在扶风县,由陕西的扶风县迁到江苏。到我们桃花潭来的始祖名叫万鹏举,十六世祖万鹏举,他看到桃花潭的风景很好,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所以我们的祖先万鹏举就选择在这个地方落居了,居住在这里,我们一直传下来,一直到今天已经有46代了。为...
查看全文
万全区相关标签
张家口区县
河北省县份
万全县
国家级贫困县
家族谱大览
宜兴万氏宗谱[11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世享堂, 公元2014年续修. 11册: 插图, 人像,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宜兴祖(1世): (元末明初) 万默庵(庵),讳胜,字仁德. 为避战乱, 由安徽凤阳(旸)府定远县朱家巷迁徙宜兴, 居邑西南隅. 默庵公下房祖(3世): 万良,字叔良,号溪南遯叟(二房) ; 万雄,字叔雄,号耕隐(三房) ; 万贤,字叔贤,号有农(四房) ; 万能,字叔能,号樵隐(五房).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江苏省宜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万氏宗谱.
浏览:0
宜兴万氏宗谱[11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世享堂, 公元2014年续修. 11册: 插图, 人像,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宜兴祖(1世): (元末明初) 万默庵(庵),讳胜,字仁德. 为避战乱, 由安徽凤阳(旸)府定远县朱家巷迁徙宜兴, 居邑西南隅. 默庵公下房祖(3世): 万良,字叔良,号溪南遯叟(二房) ; 万雄,字叔雄,号耕隐(三房) ; 万贤,字叔贤,号有农(四房) ; 万能,字叔能,号樵隐(五房).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江苏省宜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万氏宗谱.
浏览:0
宜兴万氏宗谱[11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世享堂, 公元2014年续修. 11册: 插图, 人像,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宜兴祖(1世): (元末明初) 万默庵(庵),讳胜,字仁德. 为避战乱, 由安徽凤阳(旸)府定远县朱家巷迁徙宜兴, 居邑西南隅. 默庵公下房祖(3世): 万良,字叔良,号溪南遯叟(二房) ; 万雄,字叔雄,号耕隐(三房) ; 万贤,字叔贤,号有农(四房) ; 万能,字叔能,号樵隐(五房).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江苏省宜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万氏宗谱.
浏览:0
万氏宗谱 [38卷,首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槐里堂, 1992年五续. 4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中国湖北省图书馆. 注 : 卷37及38合一册. 远祖 : 毕公高. 文王第十五子. 因功封于毕. 受姓祖 : 毕万. 毕公高之十六世孙. 指万水为姓. 始祖 : (明) 万雄甫,讳开. 由江西鄱阳瓦屑墩迁湖北,初居黄陂,再徙黄冈. 雄甫公下四子 : 万真,字承浩(居黄冈) ; 万政(居新洲) ; 万青(居黄陂) ; 万秀,行四. 真; 政; 青三公另谱. 此谱为秀公下谱系. 二大派祖(4世) : (明) 万之行,字世行,号如龙 ; 万之待,字如虎. 皆为意全公之子. 行, 待二公下共九房. 为黄冈万氏九分之始. 行派下七房 : 万以高 ; 万以帝 ; 万以厚 ; 万以传 ; 万以清 ; 万以宽 ; 万以作. 待派下二房 : 万以仁 ; 万以忠. 宗派 : 雄秀意之以 肫允希大尚 民国世一统 方邦诵有年 盛时亨道化 绪祚太和绵 本端仪守正 源清泽自光 忠厚家声素 奕代卜其昌 辑谱期裔安 续宗展嗣宏 祖辈功丰伟 后人业更隆.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万氏宗谱 [38卷,首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槐里堂, 1992年五续. 4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中国湖北省图书馆. 注 : 卷37及38合一册. 远祖 : 毕公高. 文王第十五子. 因功封于毕. 受姓祖 : 毕万. 毕公高之十六世孙. 指万水为姓. 始祖 : (明) 万雄甫,讳开. 由江西鄱阳瓦屑墩迁湖北,初居黄陂,再徙黄冈. 雄甫公下四子 : 万真,字承浩(居黄冈) ; 万政(居新洲) ; 万青(居黄陂) ; 万秀,行四. 真; 政; 青三公另谱. 此谱为秀公下谱系. 二大派祖(4世) : (明) 万之行,字世行,号如龙 ; 万之待,字如虎. 皆为意全公之子. 行, 待二公下共九房. 为黄冈万氏九分之始. 行派下七房 : 万以高 ; 万以帝 ; 万以厚 ; 万以传 ; 万以清 ; 万以宽 ; 万以作. 待派下二房 : 万以仁 ; 万以忠. 宗派 : 雄秀意之以 肫允希大尚 民国世一统 方邦诵有年 盛时亨道化 绪祚太和绵 本端仪守正 源清泽自光 忠厚家声素 奕代卜其昌 辑谱期裔安 续宗展嗣宏 祖辈功丰伟 后人业更隆.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万氏宗谱 [10卷首末各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6[1947]. 31册 : 世系表. 受姓始祖 : (周) 毕万公. 黄冈始迁祖 : (明) 万雄甫.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及黄陂县等地. 卷端题 : 黄冈万氏心斋公宗谱. 其他卷端题 : 黄冈万氏心斋公支下四修宗谱.
浏览:0